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253节

  “好好好!”

  万历皇帝兴奋地一拍桌子,眼睛里头放过光来,十分畅快地说道。

  “士元真不愧是朕的股肱之臣,只要能赚到银子,朕许你百无禁忌,若是再有人弹劾于你,朕定不轻饶!”

  想了想,他还觉得不够,看向张允修意味深长的样子。

  “士元,你要娘子不要?今后朕将妹子许配给你如何?”

  张允修愣了一下。

  皇帝怎么老是想当自己的大舅哥啊?

  他颇为无语地说道。

  “陛下.还这么缺银子么?”

  仁民医馆、西山煤矿、西山琉璃工坊、西山拍卖会这些个产业下来,给皇帝起码带来了一百万两银子的收入。

  就这样,万历皇帝竟然还缺钱?

  万历颇有些不好意思,摸了摸自己的大肚皮说道:“有备无患~有备无患嘛~”

  想了想,他又瞪了瞪眼睛强调。

  “朕没有与你打趣,你要娘子不要?”

  一日后,西山剧院外。

  大明朝有史以来,第一次新闻发布会召开。

  京城内有头有脸的,与西山有些往来的达官显贵们,今日都在剧场内齐聚一堂。

  “这新闻发布会是何物?倒是新奇万分!”

  “听说了吗?西山琉璃工坊炸了!”

  “这能是真的吗?怕不是张士元此人的苦肉计?”

  “张士元演苦肉计有什么好处?依我看来,便是炸了,听闻陛下前些日子都气势汹汹来了西山,寻张士元兴师问罪咧!”

  “尔等想着那工坊锅炉爆炸之事,老夫却听闻,今日还有个什么新品要发布,实在是令人期待啊~”

  “锅炉都炸了还有新品?”

  剧院底下人头攒动,许多人聚集起来议论纷纷。

  作为大明第一场公开新闻发布会,自然要搞得隆重一些。

  可惜,如今并没有多少新闻记者,无非是《万历新报》与《京畿日报》两家报刊的暗自较劲罢了。

  不多时,在那高台之上,余象斗身着青色交领右衽衫袄,一脸悲痛地走了出来。

  作为今日新闻发布会的发言人之一,他还未站在讲台,便已然是声泪俱下。

  待到在讲台内站定,他用颇具悲怆的语气,朝着下头乌泱泱的士绅豪商们说道。

  “诸位,我西山拍卖行苦也~”

第230章 张同知真乃大善人也!

  文渊阁。

  申时行拿过书吏递上来的奏报,看完之后。

  又神色古怪地递给了身旁的元辅张居正。

  “恩府.这西山又要办个什么新闻发布会”

  张居正仅仅是瞥了一眼,头也不回地询问。

  “所为何事?”

  “想来无非是‘西山琉璃厂锅炉爆炸一事’。”申时行面露尴尬之色。

  “.”

  张居正沉默不语,手上书写的毛笔都停了下来,冷不丁地说道。

  “那日我等去西山,可有看到琉璃厂有爆炸之事?”

  “没有。”申时行回忆说道。“说是六日前的事情。”

  张居正又陷入到一阵沉默中。

  申时行补充说道:“这些日子以来,从未听闻西山有发生什么大事,这西山锅炉爆炸一事,倒像是.凭空出现一般.”

  觉得自己似乎有些撺掇的意味,申时行又找补起来。

  “许是西山消息隐匿的好?外头皆是没有风声?”

  “可今日却又何故大张旗鼓啊?”

  张居正一下子就抓住了关键点。

  申时行脸色一僵:“学生.不知”

  他心里有些答案,可又怕张居正再次动怒,索性便是不说了。

  可张居正心里早已大致有了猜测,对于这个幼子的行事风格,他是熟悉得不能再熟悉。

  换个普通人来,被坑了这么多次,也该长记性了。

  面上一阵天人交战。

  “罢了罢了——”

  最后,张居正叹了一口气说道。

  “只要不惹出事端来,便随他去吧~”

  张居正确实是个权术天才,可幼子却是个惹事天才,他而今已然是束手无策。

  也失去了管教的心思。

  想了想,又觉得有些不妥,张居正便吩咐说道:“让户部与顺天府衙门前去看着点。”

  申时行面露苦涩:“恩府,令公子乃是锦衣卫指挥同知,这些人怕是管不动啊~”

  张居正说道:“让他们随时禀报,有什么事情,第一时间通报至文渊阁。”

  “学生明白。”

  “与其想那逆子的事情,我等还有更重要的政务要处置。”

  张居正神情有些疲倦地说道。

  “那江南织造局如何了?”

  文渊阁内奏报众多,便连张居正也没有办法面面俱到,皆是二人分开处置,重要的再相互讨论。

  申时行稍微回忆了一番:“照着南直隶来的奏报,还有殷养实与海汝贤二人的书信,想来那织造局已然开启建设,西山将天工纺织机运往南直隶,也有四五百架

  眼下步入正轨,想来月余之后,许是会见分晓。”

  “当然。”申时行重点提到,给张允修找补了一番,“此番谋划离不开银子,想来张同知于西山拍卖会大肆敛财,便是为了筹集到西山钱庄足够的银两,江南政令才能够得以推行。”

  张居正问道:“朝廷拨付银两可到位?”

  “早已让太仆寺发银二十万两,南京户部拨银二十万两,再加上两宫太后与陛下之捐银,共计五十万余两银子,想来拨付下江南,定然能稳南直隶时局。”

  张居正有些意外:“宫中有这么多银两?”

  两宫太后照例皆是各一万两银子,剩下那八万两想必就是皇帝拨付的了。

  他可太了解万历皇帝了,这个抠门皇帝,竟然会愿意拿出整整八万两银子?

  申时行脸上颇有些尴尬:“恩府不知么宫中于仁民医馆、西山工坊皆有入股,还有那《万历新报》,宫中皆是有所涉及,此多个进项,想来每月能令内帑收入数十万两银子.”

  “竟有这么多?”

  张居正从前没有注意,可现在听到这数目,顿时吓了一跳。

  简单计算一下,他就觉得越发心惊了。

  “若是一年下来,岂不是比去岁全国田赋收入还要高?”

  万历八年的税粮折银约莫有个三百万两银子,这样算起来,皇帝今年的内帑进项,怕是比朝廷一年的财政收入还要高了。

  这简直是

  申时行叹了一口气说道:“恩府,内帑银越发充盈可非是什么好事,只恐陛下为银钱所困,越加奢靡无度。”

  在传统士大夫看来,皇帝银子不是什么好事。

  特别是在明一代,朝堂士大夫们成天就想着能从皇帝手里扣点银子来,让皇帝勤俭节约少花钱。

  张居正便曾在《论时政疏》里头提到“天地生财,自有定数,取之有制,用之有节,则裕;取之无制,用之不节,则乏”

  皇帝太多银子那是会出乱子的!

  前些年,万历皇帝寻户部要银子,还被张居正一番大道理给顶了回去。

  可到了如今.

  张居正眼睛也有些发红了。

  特娘的,他辛辛苦苦推行改革,将近十年之久,就是为了朝廷开源节流,能够多一些进项。

  可这才短短半年之久,张允修搞出来的货殖之道,就彻底超过了他十年来的努力。

  简直是

  张居正脸上阴晴不定,沉声说道:“西山一干产业,关系到国家根本,朝廷可还能够介入?”

  这银子实在是太诱人了!张居正开始明白,为什么皇帝对幼子百般袒护。

  谁要是有这么一棵摇钱树,不像是亲爹一般供起来?

  “恩府何故有此问”申时行面色古怪的样子,那眼神好像就是在说。

  不都是你张家的产业么?直接问你儿子不就完了?

  “咳咳~”

  张居正老脸一红,颇为尴尬地说道。

首节 上一节 253/32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