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伴读万历,我爹张居正! 第315节
时不时的,会有一些倭国船只,他们的水手船员穿着完全不同的服饰,可旗帜却挂着西班牙人的。
大明限制了与倭人的通商,许多倭人便通过缴纳一些钱财,获取到西班牙人的旗帜,用来月港和马尼拉之间的通行。
偏偏这些倭国人,还很是要面子,在月港之时挂着西班牙人的旗帜,在中间航路挂上自己的旗帜,最后回到马尼拉又换上西班牙的旗帜进港,一点也不嫌麻烦。
“挂旗!挂旗!”
甲板上的水手大声喊着,随即勃艮第十字旗便被高高升起。
听到声响,织田三吉郎这才从船舱里头钻了出来,他一路小跑,趴在了栏杆上头,远远朝着马尼拉的港口眺望而去。
织田三吉郎激动得都快要哭了,他高声喊着:“吾等到马尼拉了!终于是到马尼拉了!哈哈哈哈~”
不知是笑还是哭,他的样子显得十分癫狂。
没人知道,织田三吉郎这一路来有多么忐忑。
他不知道那位自称“大明海贼王”的武士,到底出于什么目的,直接将自己一行人给释放了。
是的,他们没有想着将自己送给敌对势力,也没有想着从织田信长手里得到什么好处,就单纯地给了一个理由。
“我们是来做生意的。”
可打死织田三吉郎也不会相信,这群人是出海做生意的。
这片海域上,以那支军队的强悍程度,跟佛郎机人的军队比也是不遑多让,他们竟然说自己是要做生意的海贼?
所以,从澎湖诸岛出来,织田三吉郎便没睡过一天安稳觉,他不断催促幸存下来的船员和商贾加快行程,生怕又会生出什么变故。
甚至为了躲避追踪,他还让船只偏离了原本的航道,险些闹出大祸。
好在,如今终于是有惊无险的抵达马尼拉。
“少主大人,吾等船上已然没有任何货物,此番回到马尼拉,要再想起航北上故土,怕是有些困难。”
岛井宗室出现在织田三吉郎身后,忍不住提醒着说道。
他乃是倭国国内有名的贸易商人,此番也是奉了织田信长的意思,来协助织田三吉郎,却不想遇到了这般变故。
织田三吉郎看了一眼对方,颇有些庆幸,船上还有十几名颇为忠心的商人。
这岛井宗室便是商贾们的头头,明国人以“做生意”的名义,并没有取走他们的性命。
织田三吉郎呼出一口气,脸上终于是有了一些笑意。
“无事,船上还留有一些钱财,吾等在马尼拉稍作休整,便去北部的卡加延,在那里我们能够得到帮助,会有人派出船舰护送我们回到日本。”
卡加延?
岛井宗室瞳孔便是一缩,他时常在这条航路上混迹,自然知道卡加延地区的那股子势力。
早在去年,便有数千海上日本人,在卡加延地区构筑了临时要塞。
佛郎机人对于吕宋控制的重心,皆是在南方的莫洛岛,对于北部的卡加延一片地区,控制相对薄弱。
便给了这群日本人可趁之机。
他们对外声称,并不受着日本国内任何势力的帮助,想要在这卡加延地区,建立一个属于自己的独立王国,令佛郎机人恨得牙痒痒。
如今听织田三吉郎这么一提,岛井宗室立即明白过来,所谓不受帮助和指示,只是为了表面上掩人耳目罢了,日本国内混乱,佛郎机人根本分不清是哪一股势力。
看起来.织田信长这位大名,在还未一统日本岛的时候,已然有心思将手伸到海上。
岛井宗室心中惊涛骇浪,他可太明白,对于自己来说这是一个怎样好的机会,然而面上却依旧是古井不波的模样,恭敬行礼说道。
“少主大人,小人心里还是有些忧虑的,织田大人在这片海域有雄才伟略,可那一群明国人,看起来并不像是海贼,以他们的力量,必然会对大人的谋划造成影响”
提及明国人,织田三吉郎心有余悸的样子,他重重地叹了一口气说道。
“他们看起来不像是海贼,可干的却是海贼的事情。”
杀人越货,这些明国人一点都没有少干。
船队一干物资都被劫掠干净,随行武士全部被杀死,最后只给他们留下一艘海船。
岛井宗室也是面色古怪的样子:“明国人一直说着要自由贸易,可他们为什么要袭击我们,若是正常沟通,吾等定然也是会贸易的。”
他语气里颇有些怨愤,这船上可是死了一大半的人!
可织田三吉郎不知怎么的,似乎是对方太过于强大了,以至于织田三吉郎都有些不敢去怨愤。
他甚至有些崇敬地说道。
“那是一支极其强大的部队,若是吾等能拥有这样的武士,不论是毛利家还是武田家,都不是问题。
最强大还是那位武士”
织田三吉郎眼前浮现出当日的画面,戚继光瞪着一双牛眼,时而像个和煦的老头,时而像是个杀神一般。
不知怎么的,织田三吉郎面对这样一名杀尽同伴的“恶魔”,竟越发的崇拜起来。
“少主大人.”岛井宗室的声音将他从出神中唤醒,“我们快要靠岸了。”
织田三吉郎这才如梦初醒一般,他抬眼看向繁忙的港口,想了想沉声说道。
“先行靠岸,吾等前去卡加延补给,派些人将此事快快报给父亲大人。”
“早在汉光武时期,便为倭国赐予了汉委奴国王印,倭国之名自古有之”
“隋唐之时,倭人派出遣唐使,推行大化改新,全面模仿.”
“宋元之时,倭人陷入到动荡分裂之时,后由落魄武士、商人、流民组成海贼,频繁骚扰我国境.”
“我太祖高皇帝,为遏制倭寇侵扰,推行海禁之策,并与倭国北朝建立‘勘合贸易’,此贸易因倭人内部动乱而渐渐断绝.”
“这倭人各地诸侯割据,北条家、武田家、毛利家还有那织田家,共同已然纷争有接近百年”
文华殿内,香炉的檀香袅袅升起,经筵讲官余有丁盯着青烟怔怔出神,险些忘记了今日乃是在“经筵讲学”。
听着那倭国历史,他终于有些忍受不住了。
“咳咳~”
余有丁重重咳嗽了一声,看向面前的张允修说道。
“张掌卫事,今日经筵主在讲《大学》‘平天下在治其国’章,这倭国之事还是不要提得好。”
余有丁兼着国子监祭酒,上回张允修还在国子监闹出不小的风波,后来他不太去国子监之后,余有丁可是长长舒了一口气。
却没想到,如今这“魔爪”,竟然伸到了经筵之上。
张允修却摇摇头说道:“余祭酒此言差矣,既然要治国平天下,如何能不讲倭国呢?
从前倭国倭寇侵扰我大明海疆,损失有几何?后为治理海疆耗费又几何?”
“可可海疆已然平定,倭寇之乱早已平息。”余有丁皱眉提醒说道。
张允修却笑着说道:“余祭酒此言差矣,如今这倭人野心勃勃,正欲一统国家,倭人崇尚武力,连年征战已然令百姓苦不堪言,倭国国内各类物产稀缺,若待到他们整合力量,第一个想到的,那便是我大明身上攫取利益!”
“此不过是假设罢了。”余有丁提醒说道。“经诞非是讲这些东西”
身为经筵讲官,他还是存着一些,将此“拨乱反正”的心思。
可皇帝看起来,并不是很在意的样子,他目光炯炯的样子,看着张允修询问着说道。
“这倒是有意思,士元你快说说那织田信长,此人野心颇大,朕定然要好好了解一番!”
自从将戚继光派出去之后,万历皇帝对东边那小小的倭国,便生出了一些兴趣。
最为主要的是,这倭国是近在眼前的事情,比起从前经筵各种虚无漂渺的讨论,还是更加能够抓住了万历皇帝的注意力。
张允修笑了笑,拱手为皇帝简单介绍了一下织田信长的生平,还有如今倭国国内的具体局势。
听完大概描述之后,万历皇帝发出一阵感慨。
“倒像是咱们的春秋战国,四处纷争不断,皇权旁落,君王竟成了这些乱臣贼子的名头。”
身为一个皇帝,他自然而然便想到倭国皇室的处境。
张允修则是摇摇头说道:“陛下,这倭国不过弹丸之地,各大势力争霸规模也颇小,跟古时的春秋争霸百家争鸣自然是不能比的。
至于这皇权旁落,乃是蛮夷不受教化之祸,所谓天地君亲师,倭国武士虽有忠诚,可乃是愚忠,诸侯往往残暴无道,动辄便令下属自尽。
我大明承循古制,崇尚‘君使臣以礼,臣事君以忠’,此才是真正的君臣之道。”
“说得好!”
万历皇帝一拍桌案,看向台下的群臣,参与到经筵之中,不是翰林学士,便是朝中重臣。
今日张居正不在,可次辅申时行却在,还有六部公卿纷纷列席。
万历皇帝立马便是感同身受的样子,看向众大臣痛心疾首地说道。
“倭人乃蛮夷也,自古君臣相宜,才能治理好天下,蛮夷‘轻生好杀’,我大明自来便善待士人,此乃华夷有别!
还望着诸卿以倭人为戒,莫要行愚忠之事,臣事君忠,君自以臣礼!”
此言一出,在场诸臣皆是面面相觑,他们哪里听不出皇帝的言外之意。
看看对面的倭人,臣子出问题那是要切腹自尽的,可我大明对待士人却是仁厚至此。
诶呀你们这群臣子,如果皆是“事君以忠”,朕又怎么不会“待臣以礼”呢?
张允修这个臭小子坏得很,借着讲倭国,偷偷给皇帝递刀子。
群臣们脸上跟吃了苍蝇一般,可还是要拱手恭敬行礼。
“谨遵陛下教诲~”
“陛下~”
可余有丁却有些忍不住了,他正想出列提醒皇帝,可却对上了申时行的眼神。
申时行暗暗压了压手。
余有丁咬牙可还是暗自叹了一口气。
申时行则是抬眼,看向了相谈甚欢的万历皇帝和张允修二人。
倒是一幅君臣相宜的景象。
可对于其他大臣们来说,心里头却有些芥蒂,这也是恩府张居正不肯来得原因吧?
此番朝廷与江南的对抗,在朝堂之上掀起了无数反对的声音,不论是原先反对张党的清流,还是支持张党的官员,都是颇有意见的。
重点便在于这个“朝廷是否善待士人”的议题。
朝堂上诸公,哪个家里头不是地方士族?有几个是出身庶族?
上一篇:谍战:我能听到心声!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