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114节

  尤其是那些作威作福、有恃无恐的太监,害苦了南直隶,害苦了天下苍生。

  时人怒斥:最为民害者,率由中官!

  这次,在海青天的霹雳手段之下,怕是很多阉人都要掉脑袋!

  老天有眼,早就该如此了!

  随着被羁押传讯的官员太监越来越多,整个南京城都兴奋起来。

  看着那些平时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忽然被官兵带走,不知道多少人拍手称快。

  就是深知内情的始作俑者朱寅,此时也惊讶海瑞的速度。

  海老爹的战斗力,堪称爆表!

  昨夜开始发动,第二天下午就大规模抓人,掀起了迁都北京以后,南京最大的风浪。

  这老头肯定早就想大干一场,只是一时找不到机会,加上病重而死,这才来不及发动。

  可是如今,自己治好了他的黄疸,又给了他一个绝好的机会。

  要是不趁机大干一场,他还是海刚峰么?

  他是想把此事,做成震惊天下的大案,把天都捅破!

  ……

  柏川桥,转字铺。

  南京最高衙门,守备厅所在地。

  此时的内守备厅,戒备森严,甲兵环立。

  守备厅之内,公堂之上,冠带辉煌的坐满了留都的大人物。

  最上位三把太师椅,居中坐着一个身穿蟒服、头戴梁冠的中年太监,方脸大耳,神色肃然,自有一股上位已久的威势。

  正是钦差镇守南京守备太监,兼南京司礼监,田义!

  内守备太监,主持守备厅大事,掌握守备关防印信,属于“天子三千里外亲臣”。

  南京守备厅衙门,是南直隶最高衙门,由镇守太监、守备武臣(勋贵)、参赞机务(兵部尚书)这三巨头共同执掌。

  三人之中,又是镇守太监领衔为首。

  如此一来,南直隶权势最大、地位最尊者,就是内守备镇守太监了。

  田义在南京守备太监中的口碑,虽然不如前辈晏宏、吕宪,但也算不错的了。属于如今难得忠公体国的大珰。

  否则,海瑞也不会争取他的支持,不到一天就实现戒严,大规模羁押嫌疑犯人。

  可是此时,田义的脸色并不好看。

  他的确支持海瑞,他不支持也不行。

  因为海瑞“恶名远扬”。

  他要是不支持,海瑞就可以绕过他,直接禀奏陛下,到时自己更加被动,很容易被海瑞斥责为“包庇之恶”。

  毕竟,他是镇守太监兼司礼监。

  南京宦官们搞出这么大的事,他岂能没有责任?

  为今之计当然是全力支持海瑞,换取海瑞的谅解,不要触怒他上书弹劾自己。

  凡是被海瑞弹劾过的人,就算有理也会变成没理。

  因为在天下人心里,海瑞就代表着公道人心!

  海瑞一发声,民间舆论不问青红皂白,都会自发的站在他那边。

  徐阶被海瑞弹劾,尚且狼狈不堪,别说自己了。

  实际上,虽然田义为海瑞揭开的大案感到震惊,可他也很委屈。

  因为他接任镇守太监的位子不久。这么多黑幕,其实和自己没有什么关系,可自己还要上书请罪!

  坐在田义左边的,是南京守备勋臣,魏国公徐邦瑞。

  徐邦瑞脸色也不好看。

  海瑞把事情搞这么大,谁都摘不了干系。可是海瑞手里人证物证俱全,想盖也盖不住!

  只有站在海瑞一边,才能避免引火烧身。

  这个海刚峰,正是唯恐天下不乱!

  可是他查出来的事情,也的确骇人听闻。兵仗局的太监,居然勾结奸商,盗卖大量军器给缅人!

  海瑞查到的这批,已经是第三批了。前两批早已经卖给缅人了。

  这还得了?

  缅人可是在和大明打仗。太没有底线了。

  难怪云南沐府来信说,缅人军中有仿造大明的盔甲火铳。

  这特娘哪里是仿造?这根本就是!质量还是最好的!

  魏国公府虽然走私出海,却从没盗卖军器啊。

  至于郝正做的事情,那就更是离奇。陛下得知,不知会如何震怒。

  坐在田义右边的是参赞机务的兵部尚书,舒应龙。

  舒应龙的脸色就好看多了。他是真心支持海瑞,为海瑞拍案叫好。

  海刚峰,真是铁面公!

  事发之后,他是主动表态支持海瑞的三巨头之一。

  要说这位舒尚书,也是个发奸破案的高手,当年任知县时,就很有政绩。

  三大巨头之下,就是三法司了。

  左首正是都察院都御史海瑞。

  海瑞一身大红官服,胸口绣着小团花锦鸡的补子。他五官深邃,神色严肃,须发银白,看上去极其威严。

  明明不是三巨头之一,可是气势却最为强大。

  令人凛然难犯,不敢逼视。

  海瑞担任右都御史,也就一年多工夫。他是接替被革职的郭应聘,从吏部侍郎升任都御史。

  一年多时间,他就搞出这件大案子。

  真是令在座的大人物们,又恨又敬、又厌又畏。

  话说守备厅大堂,是个有奇怪规矩的地方,有座椅无案几,可谓大明独一份。

  为何公堂所在,居然没有案几,都无法铺案书写?

  原因是南京乃太祖神灵所在,最高衙门不敢公堂据案书写。所以有座椅无桌案。

  要书写公文,只能退堂之后再写。

  此时,海瑞肃然说道:“我等国家大臣,坐镇留都,却至事情糜烂至此,责无旁贷!”

  “老夫忝居都御史,有失察之责,自会上疏请罪,辞去官职。”

  众人都是神色苦涩。

  你揭开这么大的事情,查就查吧,不是已经在查了嘛,却为何还要引咎辞官?

  你海瑞一人引咎辞官,那我们呢?

  海瑞在他们面前自称老夫,他们也只能听着。

  因为海瑞年纪最大,资格最老,还是高人一等的文官。

  就是权势最大的田义,也没有话说。

  “海公。”田义终于说话了,“如今南京已经戒严,侍生以为,还是等结案之后,再联名上奏陛下。”

  “此事之结论,也不宜耸人听闻,惊动内外,有失留都体面。”

  如今太监和文臣,相互之间自称‘侍生’,以示谦虚。说明田义对海瑞还是尊敬的。

  海瑞摇头:“田公此言差矣。眼下还要什么体面?此案牵连甚大,流毒深远,岂止是南都安危?乃是吏治大败所致!”

  “事情出在南直隶,可病根却在北京城!”

  “陛下难道没有责任么?!”

  “圣天子御宇十五年,天资聪睿,为何吏治败坏至此?是有人蒙蔽圣听,还是陛下怠慢政务?”

  “田公,我等身为臣子,不宜为朝廷遮羞,为天子饰非。若不刷新吏治,宁无后乎!”

  此言一出,众人都是悚然色变。

  这就开始要找陛下的麻烦了吗?

  徐邦瑞忍不住皱眉道:“海公慎言呐,此事与陛下何干?陛下千古圣君,英明无比,海公莫要诽谤…”

  对于勋贵武臣,海瑞就更不客气了,厉声道:

  “何来诽谤二字!尽多阿谀之言!天下者,大明之天下,陛下之天下,天子为人主,岂能置身事外!”

  “老夫有罪,你也有罪!”

  “你以为你还有资格,高坐在堂么!”

  “你世受国恩,身为南京都督,掌留都防务治安,然内外如同虚设!宫中宝物、图书失窃,军器盗卖,孝陵失窃…还有人勾结洋夷,图谋不轨,里通外国!”

  “你居然一无所知!颟顸至此,岂能无罪!”

  徐邦瑞气的脸色通红,“海刚峰,你,你…”

  海瑞冷哼一声,“你若是好生协助老夫查办此案,还算臣道犹存。若要敷衍了事,暗中阻挠,那就怪不得老夫了,勿谓言之不预也。”

  海瑞当堂斥责魏国公,当然是杀鸡儆猴了。

  警告这些大人物,好好协助办案,不要暗中阻挠。

  同为文臣的兵部尚书舒应龙也厉声喝道:“说的好!海公所言极是!”

  “魏国公!留都出了这么大的事,我等都有干系!你身为留守,理应请罪!”

首节 上一节 114/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