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144节

  但青云观也是本乡一方势力,郭道长自然也是大佬之一了。

  郭道长看到迦摩大师,目光微冷,完全没有打招呼的意思。

  迦摩看到郭道长,也是冷笑不已,并不掩饰敌意。

  王朝阙笑道:“郭道长到了,善灯禅师也该到了。”

  张世勋一收折扇,往西边一指,“可不就来了么?”

  众人回头一看,只见西边来了一顶大轿,几个僧人手持借刀护卫而至。

  果然是东山寺的善灯禅师到了。

  宁采薇低声笑道:“和尚还坐轿子,稀奇。这秋日大祭,是道家的祭祀,他一个和尚,来这合适吗?”

  朱寅摇头小声道:“这种人名为僧人,实为权贵,暗地吃喝嫖赌都来的,也是大地主。”

  很快,轿子就在广场停下,一个白白胖胖、身披锦斓袈裟的僧人,满脸人间富贵气,好整以暇的出了轿子。

  “阿弥陀佛!”

  善灯禅师团团合什行礼,笑呵呵的说道:“各位施主,老衲来迟,罪过罪过!”

  张世勋调侃道:“善灯大师来的正好,这社猪刚刚烤好,大师一来就能分肉了。”

  “阿弥陀佛!”善灯禅师毫不气恼,笑道:“老衲虽然佛法不精,却是出家人,如何能破荤戒?张居士说笑了。”

  那天竺胡人见到善灯禅师,却是点头致意,显然也是认识的。

  很快,这些大人物就一起坐在最好的位置,个个都是太师椅。

  坐在最中间的,当然是本年度的主祭人,张世勋。

  至于明初时期的主祭人,如里长、里老等人,如今都成了边缘人物,算是从祭者。

  乡村祭祀大权被豪绅们把持,意味着大明朝的基层,就是他们的天下了。

  这些大人物的家眷随从,位置也很好。

  大人物们一到场,很多人就纷纷涌上广场,抢占座位。很快偌大的晒谷场就挤满了千余人,黑压压的一大片。

  广场之外,还有更多的人赶来,坐在外围之地。

  朱寅等人因为提前向里正花钱买了好的座位,位置也比较靠前,能很清晰的看到大戏台。

  一张大案也抬了上来,上面摆放着用来盛放社肉的神盘。

  神盘是长方形,下面有四个角,犹如一张带容器的案几。

  紧接着,几个汉子抬着烤好的社猪,走上了祭台。

  共有三头猪,已经烤的焦黄,上面插着筷子,熟透了的。

  猪头、猪肉全部摆在神盘中,仍然热气腾腾,散放出香味。

  广场上的很多村民,都开始咽口水了。尤其是家里穷很少吃肉的人,更是瞪大了眼睛,喉头滚动。

  等到辰时三刻,头戴羽冠的巫师,就手持一杆旗幡,来到主祭人张世勋面前。

  巫师后面跟着两个头戴羽冠的巫婆,一个捧着香炉,一个捧着铜盆。

  “张公子。”巫师献上一道祭文,“祭肉已经烤好,可以行祭祀大礼了。”

  张世勋没有立刻接过祭文,而是先在巫婆的铜盆里净手。

  净手之后,又在香炉中点香。

  这还没完,与此同时,就有两个奴仆,捧着一套玄衣黄裳、上下相连的深衣,也就是祭服。

  这种深衣,就是明朝时期仍然流行的汉家民间祭服。

  张世勋换上了深衣祭服,净手焚香之后,这才接过祭文,双手捧着祭文,缓步走向戏台。

  此时的大戏台,就是祭台了。

  “咚咚咚—”土神庙、山神庙、龙神庙的社鼓一起敲响。

  所有的香炉,也同时焚香。

  顿时,整个现场就烟雾缭绕,变得肃穆起来。

  张世勋走上大戏台,面向土神庙的大门,张开祭文,念道:

  “时维——皇明万历十五年…主祭人张某谨率众恭拜以闻,诚惶诚恐曰……有感虔诚,灵而必佑…唯愿风调雨顺,虫蝗不作…沾恩沐泽,凶妖消解…继而感于至诚…伏维尚飨!”

  张世勋念完了祭文,在香炉中焚烧,化为飞灰。

  然后,张世勋和陪祭、从祭等人一起行礼。

  礼毕。

  张世勋转过身子,面对广场,拱手行礼,深鞠躬。

  然后礼毕,大声说道:“神灵有嘱!命我代言!桑梓之民,务必男勤于耕,女勤于织,仁善忠厚,信义孝悌…可知神目如电,暗室亏心…”

  众人听到这里,不由都神色肃然。

  起码表面上装装样子,也不能放肆。

  唯有那个天竺胡僧,兀自冷笑不已,十分刺眼。

  张世勋煞有其事的说完之后,陪祭的巫师就递上了祭刀。

  接着,张世勋就象征性的切割了几块肉,就将祭刀交给从祭人。

  然后,张世勋就走下祭台,脱下祭服,重新坐在主座上。

  至此,简单的秋社祭祀,就算完成了。

  张世勋其实是很敷衍的。因为按制度,应该还有其他程序。

  台上众人一起切肉,很快就将祭肉切成差不多二两一块的祭肉。

  另外有人用荷叶包裹。

  然后里长、里老们上台,依次领取祭肉,准备分给自己里中的乡民。

  “分祭肉了!”锣鼓声一响,整个神社广场上,都是一片欢腾,喜气洋洋。

  没过多久,朱寅等人就领到了余温尚存的社猪祭肉。

  打开荷叶一看,肉不大,最多二两,但烤的很熟,只是没有盐。

  但是,众人都是提前带好了盐的。讲究的人甚至带好了酱料。

  宁采薇也有点激动。

  这是第一次吃祭肉啊。

  吃完了祭肉,社戏就要开场了!

  她从袖子中取出早就准备好的调料包,撒在烤肉上,然后轻轻咬了一口。

  好吃!

  PS:明天写完社戏,这个秋社就过去了。蟹蟹支持我的书友,晚安!

请假条

  今天心情很恶劣,身体也不舒服,状态很差。只能请假了。

  蟹蟹一直支持我的追订书友。蟹蟹支持。

第108章 笑面虎

  朱寅用了宁采薇带的调料,很快就吃下了只有二两重的烤社猪。

  是真香啊。

  明朝的猪肉,和后世猪肉的口味,差别还是挺大的。

  宁清尘看着众人吃祭肉,虽然很馋,可惜她不能吃,就只能伸出小手,摸赵婵儿的脸。

  赵婵儿立刻撩开衣襟,开始喂奶。

  祭肉不仅是要分给人吃,还要分一部分给乌鸦吃。

  周围的乌鸦在肉香的吸引下,一只只聚拢而来,很快就聚集了黑压压一片。

  巫师和巫女们将祭肉投到神庙屋顶,投喂乌鸦。

  “啊?”宁采薇不禁张开小嘴,低声道:“还要喂这东西?”

  宁清尘觉得有趣,不禁在赵婵儿怀中咯咯笑起来。

  “不要说这东西。”朱寅小声解释道,“神社祠堂边的乌鸦叫神鸦,可是神鸟…”

  宁采薇这才明白了。

  乌鸦是神社最常见的鸟,被称为神鸦,是鬼神的信使,也要吃祭肉的。

  古诗中提到神鸦的很多,如“一片神鸦社鼓”、“迎棹舞神鸦”、“散抛残食饲神鸦”、“从祠祭罢集神鸦”等等。

  两个头戴羽冠的巫女一边投喂乌鸦,一边跳踉而舞,口中唱着隐晦难懂的神语。

  为首的巫师则是望天,张开双臂,似乎在祈祷上苍。

  宁采薇再次惊奇了。

  她原本以为,巫师巫女这种存在,晚明应该很少,谁知不但广泛存在,而且还有固定的仪式。

  朱寅却是毫不奇怪。明朝南方巫风极重,很多人迷信巫师超过医生,有病不吃药,却请巫家作法驱邪。

  这也是为何九流之中,巫家的地位高于医家。因为民间百姓更相信巫家。

  在明朝,遍布天下的神社祠庙,庙祝就是巫觋和道士。

  城中城隍庙中的庙祝,是各家道观派出的道士。

  乡下的各种神社祠庙,庙祝就多是巫觋了。

  眼前的巫师和巫女,就是这几个神庙的庙祝。

  这些充当神社庙祝的巫觋,拥有了乡村中的神权,某种程度上也算统治阶层。

首节 上一节 144/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