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489节

  同时,带上了皇帝私人的国礼:八杆碧玉烟枪,两百斤顶级福寿膏。

  丰臣秀吉一身盛装,召集五大老、五奉行、各大名,在本丸御殿的天守阁上,接受大明“国书”。

  当然,护卫是不能进入的,只有正、副使和十几个属员才得以进入。

  传承唐朝的礼乐声中,上到丰臣秀吉、下到大名家臣,全部盛装戴冠,齐聚本丸御殿。

  秀吉的千成葫芦马印,高高竖立在天守阁。

  秀吉此时没有用武家的趺坐,而是用公家的正坐(跪坐),端坐在台阁之上,身边众星捧月般坐着德川家康、毛利辉元、前田利家、伊达政宗等人。

  武家顶级权贵,都在这里了。

  秀吉身边坐着两个手持闭合扇的女子,乃是他的侧室茶茶、甲斐姬。

  此时,茶茶正以好奇而专注的目光,打量不远处蟒服梁冠、清俊出尘的朱寅。

  当年秀山丸才六七岁,九年不见,她早就不记得具体模样了。可是此时,她觉得很像。

  越看越肯定,朱寅就是秀山丸。

  丰臣秀吉今日的气色极好。他是第二次见到朱寅,比第一次的态度大有改变。看阿市和茶茶的脸面,他当然也要友善起来。

  更重要的是,他想笼络朱寅,让朱寅当明廷高层中的内应,暗中为日本效力。

  却听朱寅念道:“…日朝一衣带水,教化普及,文物彬彬,皆为中华之属,绝非蛮夷之国…”

  这道所谓的国书,虽然秀吉、家康等人都不以为然、嗤之以鼻,却也没有发怒。

  只是觉得明国看不清形式,大而无当、迂腐可笑而已。

  毕竟,这道国书的语气还算客气,乃劝解退兵之意,并没有自居天朝上国,不自量力的教训日本。

  所以,他们耐着性子听着,全无愠色,倒是有点轻蔑。

  这什么狗屁国书,就是满口仁义道德的废话、空话。

  他们哪里知道,这不是真正的国书?

  若是朱寅念了真正的国书,只怕当场就有武士按捺不住的拔刀相向。

  等到朱寅念完了“国书”,国书又被人呈给丰臣秀吉。

  秀吉打开国书看了一遍,就兴趣缺缺的放在一边,然后说道:

  “明使阁下辛苦了。既然大明皇帝送来了国书国礼,诚心和谈,那么日本也愿意和谈。停战议和,也是余愿意看到的。”

  丰臣秀吉假惺惺的说道。他怎么可能真的愿意停战?

  “家康,你是首席大老,就代表余,对明使说说日本的和谈条件吧。”

  “哈依。”家康一鞠躬,对朱寅正色说道:

  “明使阁下,太阁代表天皇陛下和日本,正式对贵国提出以下五条停战条件。”

  朱寅不动声色的说道:“家康公请讲。”

  德川家康咳嗽一声,手中折扇缓缓打开,神色微笑的慢慢说道:

  “第一,明国嫁公主给天皇陛下为妃,必须是真公主,不可用普通宗室女冒充顶替。”

  “第二,割让整个朝鲜八道给日本。明国必须承认神国对朝鲜的占领。”

  …

  什么?!此言一出,副使郑国望等人,都是皆为色变。

  这就是日本的议和五条?

  狂妄!狂妄之极!

  郑国望等十几人还没有听完,就忍不住怒容满面。

  只有朱寅神色不变,一副处变不惊的样子。

  一方面是他要伪装。另一方面是他知道,历史上中日议和时,秀吉就提出了嫁公主,还是第一条。

  所以他毫不意外。

  而此时此刻,秀吉等大人物,正在借此机会,观察明国使臣的神色变化。

  秀吉发现,副使等人都很愤怒,唯有朱寅没有怒色。

  他更加肯定,朱寅心中有日本!

  否则的话,朱寅此时不可能没有怒色。朱寅毕竟是个少年,哪怕再是神童,也不会有太深的城府。

  这只能说明,朱寅并没有完全站在明国的立场。

  朱寅听德川家康说完,眉头一皱,沉吟着说道:

  “太阁殿下,嫁公主给日本国王,并非不可能。中原自古也有和亲之议。”

  “只是,嫁给日本国王为妃,却是绝无可能啊,明国…大明是万万不能答应的。若是为后,天子和朝廷或许还会考虑。”

  其实,他此时恨不得一脚踢死秀吉和家康。

  去你玛的吧,我大明公主何等金贵?就算是万历的女儿,那也是太祖后裔,狗屁天蝗也配?

  把大明公主嫁给天蝗,哪怕是为后,那也是辱没先人!

  当然,朱寅还是要装出一副样子,煞有其事的讨论。

  很多日本大名和武士都有点愕然。

  朱寅为何不怒?涵养也太好了吧。

  只有秀吉等少数人“知道”,这是因为朱寅从小在日本,是阿市的养子,吃日本人的奶水,对日本很有感情。

  “正使,你…”郑国望侧目看向朱寅,“大明安能嫁公主和亲?我大明不和亲!”

  朱寅脸色一沉,“副使稍安勿躁,本使是全权大使,既然有诚意,为何不能商量?陛下和朝廷,何曾说不能讨论这一条?”

  家康根据秀吉的授意,貌似忠厚的笑道:“当皇后肯定是不成的,我日本国的皇后,必须出身华族。所以,大明公主嫁给天皇,只能为妃。大明公主之子,也不能当皇太子。”

  朱寅说道:“这一条先不说它,可以慢慢商量。可是这第二条让贵国吞并朝鲜,大明却是万万不能答应!”

  “哦?”家康笑容一敛,“朝鲜本就是神国武士们奋战得来,已是天皇海外疆土,并非大明所有,为何不能答应?”

  郑国望是副使,当然也有发言资格,她忍不住说道:

  “贵国这是出兵抢占大明属国,而大明王师已经出兵朝鲜,战事一起,生灵涂炭,贵国大军孤悬海外,难道就有必胜把握?”

  然而正在此时,忽然一个背着靠旗的武士,举着一份公文,高声喊道:

  “朝鲜捷报!朝鲜捷报!”

  “明国入朝大军惨败平壤,明国大将杨绍勋被擒获!”

第318章 欺负建州人,就是欺辱我!

  那报捷的武士一脸喜色,跪伏在天守阁下继续喊道:

  “太阁殿下!让八幡大神都高兴的好消息啊。”

  “我军在平壤大破明国入朝大军,总大将杨绍勋都被擒获了。如今明国总大将杨绍勋正在城外!谨向太阁殿下献俘!”

  说完,报捷文书就被呈上台阁,让秀吉阅览。

  秀吉仅仅看了一几眼,就嚯嚯笑起来。

  “诸君,果真是大破明军的捷报啊。俘虏明军总大将杨绍勋,斩杀明军万余人呐。”

  在场的日本人闻讯都是大喜,挥扇的挥扇,拍刀的拍刀。

  “哟西!哟西!”

  “八幡大神保佑,神国大胜!征明入唐,就在今日!”

  “先占领辽东,再叩关南下,效法当年东北胡人,饮马中原!”

  “太阁雄才伟略,天下无敌,这八纮一宇、布武天下的大业,一定会实现了吧。”

  “努力吧诸君,共勉吧诸君,在下也要申请出征,攻打辽东了。”

  “七生报国的武士们,怎么可能会有敌手呢?”

  日军在朝鲜势如破竹,除了海上在海军名将李舜臣手中吃了亏,简直就是战无不胜攻无不克,如今又击败入朝的明军,气焰更是嚣张,骄狂到了极点。

  秀吉向来很沉得住气,他听到捷报心中喜悦,神色平静,理所当然的朗然笑道:

  “嚯嚯嚯,是吗?那真是天皇陛下的福气呢。余替陛下感到高兴啊。”

  “看来,余该亲笔上奏陛下,禀报神国大军的胜利了。”

  按照武家传统,打了胜仗之后,一般要声明托天皇的福,表示自己的大义名分。

  秀吉话一落音,很多武士齐声举臂大喊道:

  “天皇陛下万岁!天皇陛下万岁!”

  就是秀吉和家康这种武家大人物,此时也呼喊天皇万岁。

  没错。别看秀吉是掌握日本大权的武家首领,天皇没有权柄,但他必须要尊崇天皇。

  他的权力名义上来源于天皇赐封的太政大臣和关白。他不仅是武家之首,也是仅次于天皇的公家之首。

  侵略朝鲜,名义上就是“奉天皇敕令”。

  天皇即便没有政权,可仍然掌管最高祭祀大权,是天照大神的子孙,至高无上的神裔,是日本的精神所在。

  如果没有天皇和朝廷,那么无论是秀吉还是家康,都失去了统御部下的法统,日本就很难再是日本了。

  所以,秀吉、家康等人,也都只能跟着一起呼喊“天皇万岁”,表示大破明军的胜利,归功于天皇。

  起码表面上,他们应该当众这么做。

  此时,郑国望等人终于从翻译口中得知,日本人为何兴奋。

  “王师在朝鲜兵败,主将杨绍勋被俘?”郑国望等十几个使团成员目瞪口呆。

  都如沉入冰窖,彻骨寒冷。

  真败了?算起日子,大军大概是半月前才入朝,怎么这么快就败了?难道是刚过大同江,就被日军打败?

  郑国望更是气的花容失色。杨绍勋居然如此无能!

首节 上一节 489/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