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嫡明

嫡明 第539节

  敬请批准!

  蟹蟹!厚颜再求一波月票。明天见!

  端午安康!一切都好!

第350章 该为她请太医吗?

  “殿下!”朱寅也快步迎上,施礼道:“臣见过殿下!”

  “先生…”朱常洛热泪盈眶的给朱寅还礼,“弟子见过先生!”

  朱寅眉头一皱,“殿下怎么穿的这么少?”一边说一边接下自己的大氅,披在朱常洛身上,“殿下穿的单薄了,春寒料峭,当心受了风寒。”

  朱寅的语气很是不满,“明明我送了不少金银,为何宫人们还故意苛待?”

  他是真有些心疼自己的学生了。难怪历史上朱常洛三十八岁就死了,这孩子未成年时经常受冻挨饿,伤了根基。

  好在这几年有自己的暗中照顾,处境比历史上改善很多。但生活待遇仍然比较差。

  这是因为,后宫是郑贵妃的天下,太监女官多是郑氏心腹。就算朱寅撒了很多银子,他们也不敢让朱常洛母子过的太好,不然怎么交差?

  朱常洛见老师给自己披上大氅,不禁鼻子一酸,再也忍不住的流下眼泪。

  心中对自己说道:

  “我已经很久没有见到先生了,就像我很久没有再见到父皇。”

  “只是,哪怕我一年不见父皇,我也毫不想念。就当我不是父皇的儿子。可是我很想念先生。”

  “听说先生去了危险的日本,总是担心先生的安危,时常夜里惊醒,害怕先生再也不会回来。”

  “有时又梦见先生回来了,先生长胡子了。他笑呵呵的对我说,常洛啊,你以后自由了,我今天就带你出宫,让你周游天下,自由自在…”

  “有时又梦见我当了太子,做了皇帝,先生率领群臣对我叩拜。我说,先生,我不想像父皇一样当皇帝,我想离开皇宫。先生叹息着说道,常洛,为了大明江山,你必须要当这个皇帝啊…”

  “有时又梦见先生在日本遇害,他看着大明的方向,大喊道:常洛,你要好好长大,好好活着!”

  “我立刻被吓醒,看到的只有阴暗的景阳宫,还有宫外的冷月和高墙。”

  “可是我又告诉自己,要坚强起来,不能软弱胆怯,不能多愁善感。我记得先生的话:千磨万击还坚劲,任尔东南西北风。”

  “我不能让先生担心,不能让先生失望,我不仅要学习先生给我的书籍,还要练习书法,强身健体,照顾母妃。”

  “我只能在景阳宫日日给观音菩萨上香,祈愿保佑先生逢凶化吉,平安归来。”

  “先生真是吉人自有天相,不仅从日本平安归来,还立了大功,封了侯。难怪连宫里人都说,先生是当世圣贤,文曲星君下凡。我真替先生高兴啊。先生封侯的消息传来,他们对我的脸色都好看了些。”

  “几天前,张鲸突然来到景阳宫,他告诉母妃和我,先生想见我,说他已经安排好了,让我到时在文华殿的偏殿相见。”

  “我和母妃都很清楚,张鲸权势很大,宫中很多人都怕他。可他是郑娘娘和父皇的心腹,他怎么可能会主动善待我们母子?”

  “他这么做,肯定是先生求他了。不知道先生费了多少苦心,花了什么代价,总之张鲸愿意让我去见先生了。”

  “张鲸离开景阳宫时,有些感叹的对我说道,幼海,你有个让所有人都羡慕的老师,你还是有福气的。”

  “昨夜,我做梦都是和先生相见。”

  “今日,终于再次见到了先生…”

  …

  朱寅不知道朱常洛心中想的什么,他将大氅披在朱常洛身上,对监视朱常洛的宫人说道:

  “我知道你们有苦衷,可如果皇长殿下冻出个好歹,最倒霉的就是你们,你们会成为替罪羊处死。”

  “孰轻孰重,你们要掂量掂量。不要稀里糊涂送了小命,还连累家人。为人处世,该当机灵些,不要那么死板。这是我对你们的忠告,听不听在你们。”

  几个宫人宦官面面相觑,随即一起行礼道:“谢先生提醒,奴婢不敢。”

  朱寅冷笑:“你们倒是不用不敢,但教多存几分敬畏之心,就是你们福气了。”

  几人闻言,丝毫不敢反驳,只能唯唯诺诺,耳提面命。

  朱寅也觉得无奈。和这些身不由己的小人物认真什么?

  师生二人进入偏殿,朱寅发现居然没有生火,不禁脸色一沉。

  一个宦官见到稚虎先生又要发怒,立刻喝道:“快快升火!一点眼力劲都没有!”

  几个宫人顿时忙的脚不沾地,人取炭的取炭,打火的打火。

  很快,火盆就旺旺烧起,炕也烧热了。

  朱常洛眼见他们这么给老师面子,不禁感到很是自豪,底气更足了。

  朱寅见他们识相,从袖子里取出早就准备好的金豆子,说道:

  “你们当差也算辛苦,将去分了吧。只要你们有心,我的金豆子就好拿。”

  几人看着金光闪闪的金豆子,不禁眉开眼笑,只觉得腿都软了,赶紧接过来,一叠声谢到:

  “谢先生的赏!奴婢们不辛苦!”

  朱寅道:“我要考较殿下功课,你们先退下吧。”

  几人刚拿了朱寅的金豆子,哪里会多事?当下很听话的一起退下,只留下师生二人。

  等到身边没有其他人,朱寅这才关切的问到:“这段日子饮食如何?景阳宫可有木炭供应?药物呢?”

  朱常洛老实回答:“回先生话,有先生暗中关照,宫人们不敢太过分。先生送的东西,他们也不敢都截留,总有一些能送到我和母妃手里。饮食和衣物也还凑合,木炭也有供应,药物也有些。总之多亏先生周全。”

  “前次母妃生病,也多亏先生出力,这才有御医来诊治。”

  朱常洛说到这里,更是感念先生的关爱,心里十分温暖贴慰。

  天下虽大,除了母妃和先生。没有第三人对自己这么好。

  朱寅神色不悦道:“那为何你穿的这么单薄?如今不到二月,北京还冷的很,冻着了可怎么办?我去年托人送你的貂裘衣服呢?”

  朱常洛露出一个狡黠的笑容,稚声稚气的说道:

  “孩儿是故意不穿的。孩儿不能轻易出景阳宫。难得出来一趟,若穿着貂裘,必然要传到郑娘娘耳中。郑娘娘知道了,怎会高兴?多半会换了景阳宫的看守,或者加紧监视。那样不是给先生和母妃惹麻烦?”

  “孩儿干脆低调些,故意穿的单薄。郑娘娘知道了,也就高兴了。孩儿虽然受些冻,却少了很多麻烦。”

  眼下没有外人在场,他居然自称孩儿。

  朱寅闻言,又是高兴又是难过,很是感叹的说道:“常洛啊,你才十二岁,居然懂得谋略了,很好,很好!为师很是欣慰!”

  他摸摸朱常洛的头,“只是你小小年纪,就在这无情深宫之中饱尝艰辛苦楚,担惊受怕,为师于心不忍,却又无能为力啊。”

  朱寅也换了称呼,直接称呼朱常洛的名字。

  朱常洛拉着朱寅的手,泪目道:“孩儿如今不怕了。每每想到先生,孩儿就不怕。孩儿是文曲星君的弟子,是稚虎先生的学生,天下谁能比的上我?孩儿何惧之有?只要先生平安,孩儿就不再害怕任何人,包括郑娘娘,甚至是…父皇。”

  “先生已经尽力了。还请先生放心,宫中虽然险恶,但孩儿还坚持的住。再过几年,孩儿就更不会怕了。”

  朱寅点点头,拍拍学生的手,“常洛长大了,更懂事了,为师听到你这番话,也算放心了。”

  朱寅一边说,心里一边骂着拜金帝。

  历史上的朱常洛,在虐待中能长大成人,也真是大难不死。

  拜金帝没有弄死他,就算是虎毒不食子了。

  朱寅从袖子里取出一小袋金豆子,又一小袋珠子,塞到朱常洛手里,叮嘱道:

  “拿回去给你母妃,日子难过的时候就送点给景阳宫的宦官宫女,他们拿了好处,总不会太过分,你们的日子也就好过些。”

  “是,孩儿谢过先生。”朱常洛也不推辞,毫不和朱寅见外,就接过金豆子和珠子。

  朱寅又问:“近期在看什么书?”

  朱常洛回答:“孩儿正在看《庄子》,也是先生送的书。看了一半了。”

  “很好。”朱寅摸摸没有胡须的下巴,“那么,《庄子》中让你最有感触的话,是哪几句呢?”

  朱常洛毫不犹豫的说道:“且夫得者,时也;失者,顺也。安时而处顺,哀乐不能入也。”

  “人生天地之间,若白驹之过隙,忽然而已。”

  “天地与我并生,而万物与我为一。”

  …

  朱常洛说了好几句,朱寅又考较他对这些话的理解,朱常洛都能对答如流,听的朱寅连连点头。

  教导朱常洛数年,朱寅当然清楚,朱常洛其实是个很聪明的孩子,算是有些天分。

  “不错。你对为师的教导记忆犹新,并未忘记。”朱寅神色欣慰,目光赞赏,“可是你知道,为师为何要让你读《庄子》?”

  朱常洛回答:“因为先生希望孩儿乐观旷达,不以物喜不以己悲。如此一来,孩儿即便困在深宫不得自由,却能心如飞鸟,不会苦闷自闭,多愁善感。”

  “很好。”朱寅颔首微笑,“你能悟到这一层,不愧是我的弟子。”

  “读完了庄子之后,你就写一篇散文,下次交给我看。到时,你再读《山海经》、《淮南子》。五经先放一放,以后再温习不迟。”

  “你是皇家子弟,将来最少也是亲王,无须和那些科举士人一样苦读四书五经。身为少年,你也无须钻研儒家经典。真正难得的是想象之丰富,思考之奇瑰…这便是精神宽广远大之海……”

  朱常洛听的十分入神,一双眸子熠熠生辉。每次听老师教导,他都有种福至心灵、醍醐灌顶之感。

  朱寅继续说道:“…所谓君子豹变,乃人格之完善,思想之深邃,心性之圆明,然后称之为大人,大人虎变也…”

  朱寅说这些,其实就是完善朱常洛的独立人格,引导他的三观,这是教育的真正核心。

  难得的是,朱常洛很有悟性,对他的教导接受很快。

  朱寅说了一会儿,眼见时间不多了,又换了话题道:

  “常洛,说不定不久之后,你就会被封为王。如果那样,你距离太子之位就更远了。到时,你会怎么想?”

  朱常洛很认真的说道:“孩儿会很高兴。先生,孩儿不想当太子,更不想当皇帝。”

  “如果能封王就藩,起码会自由很多,不用关在这个深宫,不用像父皇那样…”

  他不好再说下去,其实就是他恨父皇,不想成为父皇那样的人。父皇是皇帝,他就偏偏讨厌当皇帝。

  朱寅叹息一声,“常洛啊,为师知道你不想当太子,可是就算你封了亲王,去外地就藩,你也不得自由,而且你的母妃不能随你就藩,你们母子会分离啊。”

  朱常洛道:“先生,孩儿该怎么办呢?”

  朱寅道:“这就是我为何要让你读《庄子》,读懂了这本书,你就自然知道答案了。无论是当藩王,还是当太子,到时你都不会再迷惘了。”

  “为师无论在哪里,都不会不管你。等待,忍耐,是你必须要做的事。等你长大一些,能经受更大的风雨,回头再看,不过如此。”

  朱常洛肃然行礼道:“先生教诲,孩儿铭记在心。”

首节 上一节 539/63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高衙内的恣意人生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