嫡明 第630节
远在北京的拜金帝怎么也想不到,他将朱寅贬为知县,可朱寅却仍然一副人生赢家的姿态,一家人依旧过的神仙一般。
中秋之后,朱寅收到了魏忠贤从山东送来的汇报。
孔府得知自己罢官,终于按耐不住的对宁采薇的矿山动手了,决定制造矿难,然后收回卖给采薇的矿山。
早有准备的魏忠贤,一直在耐心等候孔府动手。孔府刚要动手,山东白莲教就发动了对孔府的攻击。
数万人在虎牙的秘密蛊惑和操作下,聚众攻打曲阜,抢劫金银粮食,打杀孔府子弟。
孔府夺取采薇矿山的计划还来不及完成,自己就成为白莲教的肥羊。
孔府嫡系子弟被白莲教斩尽杀绝,金银财宝都被抢走,除了孔庙、孔林没有被破坏,整个孔府都被大火烧成白地。
魏忠贤非常毒辣,他利用白莲教干掉了孔府,又趁着官军镇压白莲教之际,率领虎牙的人突袭了白莲教的秘密总坛,劫走了白莲教抢来的孔府金银。
白莲教被挑弄的冒险起事,结果战利品还落到了魏忠贤等人之手,等于是白白为朱寅火中取栗。
官军在济宁、沂州连续大败白莲教,白莲教首领连接战死。
剩下的万余人在虎牙的建议下东逃到海边,靖海军的八旗舰队早就等候在鹰游岛了。他们伪装为倭寇海盗,大摇大摆的接应一万多白莲教残部,扬帆出海,直下靖州(吕宋)。
至此,经过大半年的策划,朱寅不但拿到孔府的数百万两浮财,还将一万多白莲教残部挟裹出到靖州。
山东之变传到京师,佥都御史郑国望上奏朝廷,请求再次联络“海上义盗”海明月的水师,追击勾结白莲教的海盗和倭寇,剿杀贼军残部,夺回孔府金银。
皇帝准奏,授郑国望为钦差海防绥靖办事大臣,代表朝廷联络海明月的“海上义盗”,主持谈判,让海明月的舰队为朝廷所用。
宁采薇接到情报,对朱寅笑道:“郑国望要和我谈判,请我剿灭我自己呢,看来我要出海一趟了。”
朱寅道:“我们团聚不到一个月,你就要出海?”
宁采薇道:“没办法的事。我要去哄哄郑国舅,不能破话她对海明月的美好印象麻。”
朱寅忍不住笑了,“这也是埋伏的一记杀招,当时要是她知道海明月就是宁采薇,会不会道心破裂?”
宁采薇又在彭水待了几天,就带着红缨等人离开彭水,回海外扮演海明月了。
宁采薇到了海上,再次以海明月的身份和郑国望接头,同意了和朝廷合作。但要先付五十万两银子的开拔费和弹药费。
皇帝不愿意先付钱。讨价还价之后,郑国望说服皇帝,答应先付二十万两银子,然后答应,事后封海明月为伏波侯。
宁采薇假意答应,拿了朝廷二十万两银子。
直到年底,宁采薇才回到彭水过年。
……
花开花落,春去春来。霜月荏苒之间,又过去了两三年。
等到再次入夏,已经是万历二十四年五月初。
距离朱寅来彭水当知县,快满三年了。
朱寅已经是十九岁的青年。
而宁采薇,已经身怀六甲!
端午节的前一日,朱寅收到了一个重要的情报:
四月十八,忍耐了几年的皇帝,终于不顾百官的激烈反对,冒天下之大不韪,废长立幼,下诏封福王朱常洵为皇太子,入主东宫。
在三王并封之后,皇帝终于一步到位了。消息传出,朝野大哗!
十五岁的皇长子,原本应该是太子的信王朱常洛,立刻出京就藩,不得逗留。
信王的就藩之地是……九江!
…
PS:这一章,又是时空上横跨三年的写法。我并没有细写小老虎近三年的知县生涯,毕竟这个经历,只是一个插曲。
第419章 “七月,就是变天之时!”
信王就藩是何等大事?当然没有圣旨、邸报说的那么简单。朱寅收到的情报,要详细、内幕的多。
很多都是宫中密不外传,外面不知道的消息。
二月,景阳宫突然走水,大火很快就蔓延起来。谁知立刻有人救火,很快扑灭了大火,王恭妃母子安然无恙。
今年三月上巳节,皇帝破例给景阳宫解除禁足,大发善心的允许母子二人去西苑太液池参加祓禊,谁知信王失足落水,幸好很快就被救起。
信王被救起之后,患了风寒,高烧不退,太医也迟迟不来。可是几天之后,信王突然就好转了。
四月十七,立福王为太子的前一天,拜金帝还在犹豫信王的封地。
内阁和礼部、宗人府拟定了几个选项,有建议信王去西安,代替秦王府坐镇关中,直接将秦王府的庄园、产业让信王承继,信王府就在秦王府的废墟上重修,能省一半工钱。
郑贵妃当即表示反对。因为信王本来应该是太子,天下很多人都为他抱不平,对常洵威胁很大,怎么能把他封到西安?长安可是千年古都。她一介女流,也知道关中是王霸之地。
绝不能让朱常洛代替秦王坐镇长安,很危险!
第二个方案是封在洛阳。同样被皇帝和郑贵妃否决。
洛阳那是什么地方?中原腹心之地,怎么能让朱常洛就藩?
万万不可!
第三个选项是填补已经废黜多年的宁藩,封在南昌。
第四个选项,是替代因为造反被废黜的庆王,封在宁夏。
这两个选项也被万历否决。因为江西的宁王,宁夏的庆王,都造反了。不吉利。把长子封在这两个地方,难道是希望他造反么?
于是,就只剩下第五个选项:九江!
九江在江西,但不如南昌,存在感不强,既非古都大邑,也非军事重镇,距离北京也够远。
那就封在九江吧。
就这样,最终选择了九江作为信王的就藩地。
皇帝和郑贵妃不知道的是,为了让他们选择九江,朱寅暗中不知道花费了多少力气,才达成这一步。选择九江绝对不是偶然。
郑贵妃其实连九江都不满意,嫌九江不够差,希望越偏远越好。可是,信王毕竟是尊贵的皇长子,太子当不上,要是连封地也很差,百官肯定更不同意。
于是,郑贵妃也只能同意,给了不算太差的九江。
至此,信王的封地就决定了。
按说,亲王就藩要等到王府修建好,或者结婚之后。可是皇帝和郑贵妃不想让信王在京中多待,竟然直接就藩。
那么信王去了九江住哪呢?难道不需要修建王府么?
很懂事的御马监掌印太监宗钦,就很贴心的出了一个主意。
宗钦禀报说,九江庐山万福宫,是嘉靖爷爷下旨修建的道宫,规格和亲王府差不太多。如今爷爷、太后、娘娘都崇佛抑道,不如就收回万福宫,赶走道人,赐予信王为王府。
如此一来,不但省去了修建王府的工夫,还能省去一大笔银子。
本来就心疼银子的皇帝,立刻欣然同意,还夸赞了宗钦一番。
最后,给信王的就藩待遇,只有修改万福宫为王府的白银三万两,外加将来的婚礼银子十五万两。
加起来十八万两就打发了。
远远比不上皇帝的弟弟潞王。当年潞王就藩、大婚,皇帝为了讨好太后,总共花了二百多万两。
信王作为皇帝的亲儿子,还是长子,居然只给十八万两。
十八万两银子当然不少,但是对于亲王来说,却还是太寒酸了。
拜金帝这么干,不仅仅是因为厌恶这个长子,也是因为舍不得花钱。他讨厌王恭妃母子,一两银子都不想给。能给十八万两都是为了自己的脸面。
而且,越是对不起长子,他就越不能多给。否则不就是心虚愧疚?
银子给的少,庄田当然也给的少。
皇帝给信王的田庄,只有三千顷。
三千顷,也就是三十万亩。听起来很多了。可要看和谁比啊。潞王给了四万顷。历史上的福王给了两万顷,桂王是一万五千顷。
相差实在太多了。
皇帝对信王的刻薄,简直不加任何掩饰。他想通过这种办法告诉群臣,他是多么不满意信王,为他的废长立幼开脱。用这种方式打压皇长子的威信、矮化皇长子的身份。
因为支持皇长子、反对立福王为太子的舆论仍然势大,为了防止夜长梦多,皇帝令信王最迟五月底,就要陛辞离京!
皇帝不惜和支持礼制的百官决裂,下令决心废长立幼,除了数年来以张鲸为首的宦官集团和厂卫鹰犬逐渐控制朝政以外,也有皇帝吸食高纯度的鸦片烟,性情日益暴躁的原因。
当然,还有一个重要原因是,郑氏集团比历史上更加强大,支持郑氏的官员比历史上更多。
朱寅记得,历史上的万历国本之争,郑氏集团是绝对的少数派,朝堂上根本不成气候。极少数支持郑氏的朝臣,也受到百官的排挤和打压。
所以,历史上持续十几年之久、耗尽明朝政治元气的国本之争,最终还是以百官的胜利告终。
可现在不同。
万历性情大变之后,在郑贵妃的怂恿下,一反常态的重用张鲸、纵容厂卫,用非常规的手段打击百官、清洗反对势力、扶持郑氏党羽。
数年下来此消彼长,郑氏集团在朝堂上逐渐崛起,成为能和礼制派大臣分庭抗礼的存在。
这也是万历赢得国本之争的关键。
眼下的朝廷,支持皇长子的礼制派,早就没有当年的声势浩大了。很多中坚力量,下狱的下狱、流放的流放、致仕的致仕、罢免的罢免。
仍然留在朝堂中的,已经无力和皇帝、郑氏、宦官集团打擂台了。
但是这几年,朱寅也秘密做了很多准备。表面上他只是彭水知县,可暗中却如影子皇帝般一直在兴风作浪、呼风唤雨。
每年都要花掉宁采薇大笔的金银,花钱如流水。宁采薇每年拨付的银子,超过了户部的三成!
一个涉及皇宫、朝堂、官场、士林、商界、军界、民间、绿林的庞大秘密组织,横空出世。
朝廷谁也不知道,天下有多少影响大局的指令,从偏远的彭水县发出。
准备了几年,眼下终于等到了信王就藩。
万事俱备,只欠东风!
……
万历二十四年五月初三,彭水县。
知县官邸之中,到处都插着艾草、菖蒲。靳云娘等人正在包粽子,准备端午节。
池台上,十九岁的宁采薇正坐在凉亭中练字。她身穿宽松透气的罗衫,腹部隆起,满头秀发挽着一个慵懒的堕马髻,眉心点着‘端午啼妆’,衣襟上挂着艾草编的小老虎。