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节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作者:斩悬

简介:

穿越大明末年,成为贫镇一小民,面对乱世,魏昶君发现自己能联系未来。

  于是一个超级巨国为金手指,开启征战天下。

  史记:

  1628年,青州蒙阴县降圣人,囤积粮草,畜养劲卒,欲角逐天下。

  1670年,明朝走到最后尽头,张献忠,李自成,后金,直到魏昶君率领大军出世,天下无人不畏君,创新朝。

  1680年,亚大陆,俄国罗曼诺夫王朝决战输给东方,成为附属国。

  1690年,欧洲围攻东方,但再一次感受到比成吉思汗还要恐怖的东方军团,葡萄牙,荷兰,英国,法国匍匐称尊,十六世纪末,世界皆言汉语,华服飘扬。

第1章 欢迎来到崇祯元年

  户帖「身份证」

  魏昶君,青州府莒州-蒙阴县民,计家肆口。

  男子贰口,女子贰口。

  事产:民瓦房贰间、驴壹头……

  崇祯元年拾月初一「1628年10月9日」

  魏昶君面前放着明朝户帖,在上吐下泻发烧感冒三日,老娘请了枯瘦如柴的老道长驱邪,还要硬灌自己一口符水,面对未知不知道包含多少病菌和朱砂的符水,魏昶君强行起身,打跑了老道士,然后让小妹煮了毛巾,给自己热敷。

  之后他玩命喝热水,硬生生熬过穿越生涯第一步——生病。

  现在他依旧虚弱站着木桌前,端详户帖。

  户主就是他,前身父亲病逝于天启六年(1626年),父亲魏严鉦本为驿丞,受不了驿站官员剥削,气的大病不起,一命呜呼,魏昶君来不及悲伤先去了衙门登记新户帖,成为了魏家户主。

  如果不尽快登记户帖,旁系族人会趁机夺取家中店铺。

  至于户帖上的事产——指“家庭财产情况”,魏家财产不多,一头驴一艘小木船,两间破民瓦房,一间歇业的裁缝店,土地更是勉强能维持家用,要不是父亲是驿丞,全家早就饿的浮肿惨白了。

  难!难!难——魏昶君只感觉脑门写满了难字,但他不能倒下,他是户主,母亲,小妹,小弟都需要照料和保护,他如果倒下了,那就完了。

  这不是张居正变革的万历初年,也不是百姓尚能存活的洪武年间。

  这是崇祯元年,史书有云1628年赤地千里,寸草不生,百姓白骨,积积如山,草麦于野,尽皆白发。

  这句话背后是北方陕西,山东等地,灾荒不断,以至于白骨堆成小山丘,而地上有着一片片白色的草,靠近一看全是人营养不良的白发。

  魏昶君穿越前曾是历史院校高材生,在一次户外调查遭遇车祸,没想来到了《汉南续郡志》记的崇祯元年,彼年全陕天赤如血。五年大饥,六年大水,七年秋蝗、大饥,八年九月西乡旱,略阳水涝,民舍全没。九年旱蝗,十年秋禾全无,十一年夏飞蝗蔽天,十三年大旱。

  想到明朝末年最普遍的现状就是百姓游魂于野,肋骨徒增,肚大腐白,灾灾连年,魏昶君就感到一阵寒意,他甚至颤抖了一下,他熟读明史记,知道王朝末年到底多可怕。

  百姓瘦的肋骨都一根根凸出来,而肚子却很大,就是因为吃了太多的蓬草,树皮,观音土,导致肚子惨白浮肿,最后腹胀而死,其状惨烈。

  他奶奶的,穿越明朝末年和穿越南北朝倒也没什么区别,不过都是变着花样死,老天真是高看自己,魏昶君不免露出苦笑,眼神恨恨,他虚弱依靠床边,床铺着编制好的芦苇草,晒干的芦苇草经过编制成为草垫,不过现在天气潮湿,经常下雨,房屋漏雨,芦苇草垫早就朽烂一片,有虫子爬过。

  怪不得前身生病严重,吃的还差,营养不足,睡的破草垫子还全是虫子。

  魏昶君拍了拍脑袋,想起来了什么,明末最严重的不光是兵灾,旱灾,水灾,还有——小冰河世纪。

  自崇祯元年起始,秋冬春三季,无论南北,天气皆暴雨如注,而后寒风凛冽,暴雪呼啸,庄稼被冻死,百姓被冻死的更多,现在已经开始有征兆了,这才十月初旬,天气已经冷的让人浑身颤粟了。

  披着灰色粗袍,魏昶君虚弱看着外面,外面风声吹的院子柳树不断摇晃,他观察了许久外面,发现没人,他才挖开房屋一角,取出一个锈迹斑驳的铁盒,盒子是一个一卷书,书名叫「大明事录感」,该书像是被巨力撕扯成了两段,这是前半段书。

  这是他上一世心血之作,内容记有明朝治事篇,而现在这本书翻开之后,无半点字迹。

  魏昶君并不意外,他取出毛笔,用粗糙墨水开始在书纸张上写着——求救!

  「急!急!急!我叫魏昶君,西安人,身份号码是24362646,手机号是15823...毕业于华北大学古汉语系考古专业,就职敦煌历史研究所,我穿越至崇祯元年,灵魂进入青州府莒州蒙阴县-落石村-同名同姓户主魏昶君身体内,我有一妹一弟,皆未成年。后世好友,同事,领导若看到字体,请一定回信,查看我之后命运如何,我家有一颗柳树,树高两寸处有一个三叶刻痕」

  魏昶君还想多写,但没有墨了,毛笔也秃的厉害,他只能合上书,然后取出柴刀,艰难的在院内柳树两寸处开始划着一个三叶刻痕,他划的口径很大,因为树木愈合很快,如果这棵柳树有幸活到现代,那必须一个极大的刻痕,才能在现代留下一些痕迹。

  ——2023年10月初一。

  西安历史研究所外有军车排列,能够进入研究所的皆是国内外历史学顶级学者,他们每个人都神情疑惑,因为上面领导指令要求他们参加一项重要历史会议。

  研究所会议室内,地上铺着毛毯,摆放了一圈从七十年代到二十一世纪有关明朝的所有出版书籍,分类别摆放,赋税经济,民生基础、事怪灵叹、明制度论、驿站变迁史、洪武传、大明律、南明史、明人物传、明末事录等属。

  而这些书铺成了一个大圆圈,在圆圈核心处摆放一本——「大明事录感」该书像是被巨力裂成两本,这是后半本,上面还有一些暗红枯竭的血迹。

  在该书上方是高清摄像头拍摄,诺大房间内放着一个大屏幕,全程转播该书画面。

  几十名学者都纷纷愣神,至今为止还没有缓过神来,不知道要做什么。

  “诸位安静。”

  西安历史研究所所长雷请议走来,他神情严峻,指着屏幕,这一刻屏幕上的书纸张原本毫无字体,而现在开始浮现一行毛笔字,但笔墨太差,时常字锋断开,在场历史学者纷纷看向这行字。

  ——急!急!急!我叫魏昶君,西安人,身份号码是24362646,手机号是15823...毕业于华北大学古汉语系考古专业,就职敦煌历史研究所,我穿越至崇祯元年,灵魂进入青州府莒州蒙阴县-落石村-同名同姓户主魏昶君身体内,我有一妹一弟,皆未成年。

  当这一行字出现时,西北明史书所所长直接瞪大了眼睛,其余学者有人想嗤笑,但发现现场气氛安静,于是所有人安静起来。

  而敦煌历史研究所所长陈科直接呆住。

  字体继续浮现。

  ——后世好友,同事,领导若看到字体,请一定回信,查看我之后命运如何,我家有一颗柳树,树高两寸处有一个三叶刻痕。

  而后只有几个黑点墨痕,像是毛笔斑秃,墨水劣质,无法再写。

  在场近三十名德高望重的历史研究专家对视,许久有人无法压抑激动:“如果这是真的,或许我们将会改变历史!!”

  “至少在另一个维度的明朝,将会走向另一个方向,另一种开始或结局!”

第2章 一个普通人在历史留名需要做什么

  “七日前敦煌历史研究所一名同志遭遇车祸,车祸地点在兴平市南位镇,车祸惨烈,魏昶君和司机当场死亡,唯一现场完好的是这半本书。”

  “我将这半本《大明事录感》带回,我发现该书没有任何记载,直到前三日,我发现该书浮跃一行行字体。”

  西安历史研究所所长雷请议开口,给众人解释原委。

  最初书中内容只是魏昶君穿越之后的茫然随笔,上面内容被转播到大屏幕,在场学者纷纷看着,他们能感受到一个穿越者的彷徨无助。

  穿越第一天,魏昶君记:「难!难!难!我穿越了?老天爷,你让我来到崇祯元年做什么,见证历史的悲哀再次上演吗?」

  穿越第二天,重病感冒,魏昶君记「烦!烦!烦!这可是明朝末年,是南明数千侠士子,是几十天骄文臣,是若干骁勇武将都无法拯救的王朝末年」

  「难道我要苟延残喘随波逐流等待大清入关?」

  「急!急!急!等待剃头,剃成猪尾巴一样的丑陋发型,去他马德吧!!!」

  在场不少学者会心一笑,但大多数人神情闪过担忧,他们都研究明史,知道穿越者承受的压力到底多大。

  生存困境,未来困境,积累起来如一重重山岳泥流倾斜压来,对于一个在和平年间长大的学者来说,这种压力让人绝望。

  穿越第三天,感冒稍好,魏昶君记「今天打跑了老道士,这迷信的老家伙居然让我喝符水,我现在有什么选择呢,悄无声息苟着发育成为土匪等待招安,或者积攒一波小队伍制造大船前往海外建设文明躲避末年,最差的就是在明末当农民,这一条不能选.....」

  这一段文字凌乱,似乎魏昶君在写的时也仿惶不已,甚至有些茫然。

  会议室安静起来,三十七名来自各所大学,历史研究所,明史研究院的专家教授沉默。

  西安历史研究所长雷请议展现三日前他的回信:「虽然我不想承认,但你再也回不来了,你将永远留在明末」

  而现在——急急急,赫然就是穿越者的求救信。

  片刻有人推门走来,助手对众人汇报:“青州府莒州蒙阴县今隶属临沂一带,根据文字消息我们找到莒州蒙阴县落石村疑旧址处,经过对柳树年轮查找,痕迹判定,并没有找到刻三叶痕的柳树。”

  助手苦笑:“大家要理解,一个人在崇祯元年于一棵普通柳树上刻纹路,经历崇祯末年,闯王肆虐,南明乱象,大清三百年,民国战乱,近代发展,然后才到如今的现代,一棵普通平凡的柳树很难保存到现在。”

  “近四百年来柴火短缺,物资匮乏,基建发展,这颗柳树不知道什么时候就被人砍了当劈柴,或者当木料。”

  助手神情严肃,理性分析。

  隔着近四百年,想要帮助目前“寂寂无名”的穿越者,难如登天。

  准备回第二封信,穿越者目前最需要什么?”西安历史所长雷请议陷入深思。

  敦煌研究院院长,悬泉置遗址研究所,明史研究学院等多名教授瞬间沉思,急忙思考,得赶紧帮助穿越者第一重困境,他处境太艰难了。

  最终十几人先讨论出最重要两点。

  告知穿越者将要面临详细天气情况,先解决第一生存困境。

  会议室内,三十多名顶级历史学者纷纷打电话给弟子查询资料,还有人飞速敲打笔记本,有人在根据明朝亩产情况来推演末年天气灾害情况,还有教授根据宗族搬迁史查询蒙阴县灾情危机。

  敦煌研究所更是放下一切工作,帮助各大教授归类天气情况。

  这一刻西安历史研究所雷请议走到《大明事录感》后半本书,他提起圆珠笔,根据众人所得到的数据,开始一点点写下。

  ————从现代传输一封信要多久,跨越近代发展史,驱逐外辱史,民国混乱时间线,大清末年,大清中兴,大清初年,南明崩裂时间线,鞑子入关时,崇祯末年,各方农民军起义时——然后才到崇祯元年。

  这是一封信所要经历的时间线。

  但这封信也没准将会改变历史走向。

  寒风像碎玻璃一样一片片划着皮肤,魏昶君忍不住蜷缩紧了身子,使劲让粗袍贴合身躯,他甚至用草绳把衣服勒紧了一圈,这样不至于衣服有缝隙。

  崇祯末年的十月中旬实在是太太太冷了。

  呼——魏昶君甚至能看到吐出去带着一些白色寒风,但他没时间在意寒冷,他蹲坐在《大明事录感》前半部书前,搓了搓手激动无比看着原本空白的纸张上浮现一行行字体。

  是圆珠笔写的,和第一封回信字体一模一样。

  正楷。

  简体字。

  这是后世的同事,好友,西安历史研究所雷请议的字迹!

  该字体虽是正楷,但每个字落笔最后一点有草体的影子,这就是好友的字体,魏昶君记的很清楚。

  这一刻他忍不住激动攥紧拳头,隔着近四百年,他再次感到了熟悉的气息,未来那个恢弘的时代彷佛在眼前,但彷佛又隔着若干时空。

  魏昶君终于能感到一丝安心了。

  后世之人——知晓自己的存在了!

  所以自己不孤独!

  此刻,魏昶君将后世来信内容一字一字的刻入脑海。

首节 1/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