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78节
“如今李自成围济南府,声势颇大,手下更是屡次扩张,已有近八千兵马。”
“虽然战力相对真龙军算羸弱,但对付官兵却已逐渐占据上风。”
“济南府知府王玉明,同知张宏乡等人开始传讯东昌府求援。”
“但济南府城内,仍有诸多缙绅世家,地主豪绅不愿让里长接管。”
青石子闻言冷笑,目光落在桌案上。
上面赫然是济南府内各个豪强家族名字。
世家李家,缙绅家族张家,还有投靠朝中各党派家族如今名单赫然在列。
昔日红袍军与真龙军里应外合攻打济南府城,正是因为这些势力盘根错节,导致济南府城始终未能完全掌控在里长手中,如今仅靠着经济命脉和兵力威胁,推行政务。
这次他传讯李自成,正是为了彻底借李自成之手,清洗这些豪强,之后彻底将济南府纳入里长割据之地。
现在,一切开始!
正午时分,济南府城外,风雪呼啸,刺骨寒意让人手脚动一动便钻心疼痛。
刀风铺面,要将人皮肤撕开一般。
李自成冷冷看着真龙军传来新消息,赫然是催促他尽快开始攻城,真龙军会在侧面策应。
李信彼时也有些皱眉,看着叔父面色难看,摇头叹息。
起初他试想攻打济南府城,彻底拿下,但现在他才知道,即便对方无人驰援,拿下之后,必定损失惨重,元气大伤。
“不如远遁登州,再度打粮?”
宋百户也在一旁看着,开始汇报。
“将军,如今济南府城多方缙绅,世家都发来信笺,并送来白银九万两,说是以助军资,让吾等肆虐其余之地,离开济南府。”
“吾等如何回复?”
一方面是被青石子逼迫,一方面则是被城中拉拢。
李自成愈发烦躁,气息暴虐,看了一眼白银,声音冰冷。
“九万两,打发要饭的?”
“八千兵马,能撑得几日?”
“既然青石子要吾等攻打,那就打,打下之后,这些缙绅家族钱粮,都是吾等的,届时真龙军也未必能占据吾等守济南府!”
“打!”
“另外。”
李自成眯起眼睛,面色阴冷。
“告诉青石子,吾等一个月后,必定动手!”
消息很快回到真龙军,青石子也得到李自成回应,目光冰冷。
“即日起,派遣夜不收阴队,潜入城内,配合其中势力,开始斩杀所有阻挠里长率兵入驻势力!”
他起身,道袍拂动,眼底森寒。
他必须帮助李自成彻底拿下济南府,不然以李自成兵马器械,除了拖住对方,根本无用。
而且,李自成是清洗党派缙绅,地主世家重要力量,这个罪名,不能落在红袍军身上。
此手段狠辣无比,但成大事必须如此!
杀豪强!
崇祯七年,李自成围济南府,攻城车接连攻东门,南门,守军力战,死伤无算。
接连九日,攻势不绝,破军堡,军镇十二,城外喊杀声震天,人心惶惶。
城内,原本阻拦向东昌府魏昶君求援世家李家,缙绅张家等大家族,九日之内相继被流贼派人潜入城中,斩杀数百,几近灭门。
一时间,济南府彻底陷入混乱。
另一边。
济南府以东数百里,局势同样剑拔弩张。
阎应元下马,凝视眼前登州府。
昔日此地他曾来过,也知晓此地属于缙绅地主良田之广袤。
但如今,随河道被凿,大水呼啸,几乎将之彻底淹没,一片泽国。
同时,随着田地被水流侵蚀,凿开河流通向另一边入海口。
平地陆沉,沧海桑田!
如此震撼一幕,即便是他也不由为之震撼。
但这里,如今还只是里长布局之一,日后将会成为山东之地港湾,停泊战舰!
阎应元举起舆图,上面赫然写着黄岛港三字。
同时,耳畔也开始传来百姓声音。
“该死的三府总督,如今没了田地,吾等如何活命啊。”
“贪官,天下就是如此贪官太多,方才民不聊生!”
“只为景观,便要这么多乡亲们的命啊!”
循声望去,穿着单薄衣衫的老农瑟瑟发抖,眼底满是麻木绝望。
阎应元没觉得奇怪,因为夜不收已经打听过,都是豪强缙绅唆使。
他喃喃开口,神色复杂。
“以后你们会知道的。”
旋即带着两百精兵,于靖边堡开始张贴告示,告知百姓。
“所有佃户,或良田被淹没者,可往东昌府,官府分发田地种植!”
有百姓看着,不知所措,似乎眼底麻木绝望少了一丝,多了几分希望。
一名豪强恶奴见状,人群中怒吼。
“就是你们这些狗官害了我们,还想骗吾等前往!”
“此地是吾等祖地!”
话音未落,阎应元面无表情,挥手。
一名红袍军径直挥刀,将之斩杀!
“蛊惑人心者,死!”
彼时登州府食为天酒楼,马家,刘家,孙家三家家主听到汇报,冷笑汇聚。
“区区两百精兵,靠着一个靖边堡,便妄图颠覆登州?”
“叫人围杀了便是,也让那位三府总督,看看染指登州府的下场!”
这一刻,靖边堡内,一百火绳枪兵,五十轻骑,五十梭镖兵,在阎应元带领下,落地驻守,铁血森然。
登州府,旗帜起,风声猎猎....
第241章 阎应元的出头之日
东昌府。
如今东昌府极为繁华,往来商户络绎不绝,充塞官道。
天气恶寒,魏昶君呼出一口白雾,看着舆图。
舆图上赫然是登州府。
夜不收正在汇报,面色肃然。
“里长,如今阎应元总长传来消息。”
“登州府马家,孙家,刘家三家缙绅地主正联手商议,派人围攻总长所在靖边堡。”
“现在已有近两千手持兵刃私兵开始合围。”
魏昶君不意外。
眼下登州府虽眼红青州三府繁华,但身后站着各党派,并不畏惧。
做为当地最大地主,大量良田被淹没,自然要震慑敌人。
而私兵所在,就的更不稀奇。
江南奴变之事已记载一户高门大户有多少奴仆,其中挑出一部分组成私兵,也是因为如今世道混乱。
身后站着官吏,盘踞各地的缙绅地主自然无人敢管,不足为奇。
“两千私兵,倒是有些手笔。”
“虽然阎应元只有两百兵马,但想要对付他,只怕也不容易。”
红袍军如今装备器械精良,训练有素,厮杀悍勇且不提。
阎应元是谁?
二十四万鞑子围攻,他区区一个典吏,带着满城未受多少操练的百姓,一座孤城,挡了整整八十一日。
轻易击溃边军,在大明腹地长驱直入的鞑子,被他连斩七万五千人,三王十八将折戟沉沙。
诈降,夜袭,三十六计近乎信手拈来,手段果决,目光深远。
统领能力更不必说,十万军民无人苟活,追随殉国。
此等奇人,虽是两百对两千,结局只怕仍未可知。
魏昶君冷笑,看向登州府方向。
自阎应元投奔自己抵达青州府,始终从事民部,监察部,红袍商铺,红袍银号等诸多琐事。
如今乱世将至,张献忠之流流寇,左良玉之流兵阀,鞑子即将接踵而来。
是时候让自己手中帅才开始练手。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