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184节
眼下还是要先解决大量流民,增加割据之地底蕴。
陕西,山西先经历数年天灾,大旱,蝗灾,之后又有流寇劫掠,官府欺压,瘟疫不断。
如今大批量流民正在南下逃难。
这些区域必经之地,正是山东三府。
另外登州先前那场大水淹没的不仅仅是地主财产,也是海量佃户赖以生存之资。
现在他们必须尽快完成工人转化,培养,解决民生需求的同时,加强山东三府割据之地发展进程。
魏昶君和启蒙部,民部官吏在深夜仍继续讨论。
如何吸纳流民。
如何转化农户至工人。
如何培养工人,完成从思想到生产能力变更。
问题很多,魏昶君一一记录。
如今他疲惫不堪,眼眸满是血丝,开始整理核心问题。
之后取出大明事感录,开始向现代回信。
现代。
西安历史研究所也收到回信。
大国组织部,人力资源部迅速开始调配人手。
各个高校形成历史组织,人力资源组织,工业发展组织研讨会。
同时,除理论外,一条文件开始下达各底层社区。
如何转化工人,如何安置流动人口促进工业发展。
大国每天数以百计完整模拟调动方案开始汇聚,逐渐成型。
青州府,收到回信,魏昶君仔细看着,也开始吩咐夜不收。
“召启蒙部保庵录,南道赢,楚意几人前来议事!”
“召民部黄公辅,周愈才,徐白海几人前来议事!”
保庵录带人迅速抵达青州府,同时也看着汇聚流民愈多,复杂慨叹。
昔日他们都是里长前往莒州参与科举时的落弟士子。
那时青州几与山西,陕西各地无异,同样穷困,百废待兴。
甚至有不少百姓拖家带口,过南直隶,欲往江南为奴,求一条生路。
短短数年,如今青州府繁华不输江南,但和江南又不尽相同。
江南各地,富在地主,缙绅,官吏。
青州三府,富在百姓。
所谓藏富于民,不外如此。
很多流民抵达后,在青州三府落地生根,开始开垦生产。
但现在,流民数量愈多。
这也是里长召集他们前来议事的原因。
“里长!”
保庵录三人抵达时,黄公辅一众民部官吏已经列座。
魏昶君点头,正色开口。
“如今三府之,北方流民甚多,登州府一带亦有田地被淹百姓络绎不绝。”
“青州三府消化工人能力不弱。”
“但促进工业发展,不能一窝蜂投入某个或某几个行业。”
“工人要加入适合行业,才能有效提高生产效率。”
“如何筛选,如何分类,如何投放,如何训练纪律,还有基础教育,技能培训,消耗计算,思想管理,晋升机制。”
“工钱制度,工龄制度,工时约束,婚丧嫁娶制度。
“尔等需要讨论完善出一个完整章程。”
魏昶君这次说的很细致,一旁也有夜不收在记录整理,方便之后下发到各官吏手中进行分析复盘。
工业生产看起来似乎很简单,但只有魏昶君知晓,其中人力管理,制度管理,心理管理,涉及到问题很多,后世发展工业,也用了整整两百年时间才摸清其中细节路线。
看着一众官吏眉头紧皱,魏昶君没多说什么。
或许现在看起来一切都很繁复。
但细枝末节,都是未来工业发展,乃至后续科技发展的重要基础。
现在,必须牢固!
六天时间,民部在黄公辅等人带领下,拿出一板章程,关于如何筛选,投放,纪律训练,基础技能训练工人。
而启蒙部,保庵录则带人完善记录如何完成技能教育,数算培训,生产模拟,技能提升,思想管理方案。
现在,魏昶君看着记录,眼前一亮,目光落在民部新面孔上。
此人是陕西逃难而来秀才,因为家中有亲人做工,了解颇深,目光和布局都很全面。
名叫焦崇恩。
“即日起,焦崇恩为人力资源培训总长,隶属民部,由黄公辅亲自对接。”
焦崇恩神情恍惚,但也激动。
昔日他是落第秀才,如今却能开始着手安排动辄上万乃至十万工人政务!
尤其是了解里长缔造崭新世道愿景,更为自己或能有机会青史留名而兴奋。
“焦崇恩,必不负里长所托!”
正午时分,青州府郊外,焦崇恩看着。
“吴老三,耐力甲等,体力甲等,悟性乙等!”
“张栓子,耐力乙等,体力乙等,悟性丙等......”
唱名不断。
三百余登州,陕西等地流民汇聚,如今是选拔首批。
流民面前摆放木犁,镰刀,石碾等农具。
这些流民必须依次列队适用。
用以测试体力,耐力,悟性。
双甲优秀者优先加入车轴制造,或铁轨制造业。
单甲优秀,可加入纺织业等轻制造业。
无甲等工人,轻残疾工人,可加入运煤,运铁矿杂工。
这一刻,青州三府,选拔开始!
第248章 工业雏形的明朝版本
焦崇恩这边开始教导官吏如何分辨工人,进行行业分类。
之后这批工人开始真正在青州府城安家落户。
青州府城郊西三十里。
原本荒芜之地,如今开始出现大量工人汇聚,搭建房屋。
阎应元也在看着,点头。
现在这里是工人新居所。
最初登州府,陕西等地百姓,流民抵达,还安置在矿场,伐木场等地。
但按照最新规划,青州府城将会缔造首个工业区。
现在站在他们面前的两百流民代表,正在接受官吏教导。
“所有工人,交付鱼鳞册,开始登记新籍。”
“按照原籍地重组里甲。”
“每一百一十户为一里,选取里长。”
很快,十几名里长开始按照原籍地规划。
阎应元开始记录,同时在正午时分,策马抵达另一边。
工业区发展,除了住宿区域建设外,还有工坊区域建设。
如今在民部周愈才的规划下,工坊区被分为四个区域同步招揽民夫修葺房屋。
穿着棉袄的千余名民夫热火朝天,开始运送建筑材料,按照图纸开挖地基,修整。
这里是民部官员吴同尘负责。
“如何了?”
面对阎应元,吴同尘神色恭敬,拱手行礼,眼底满是敬佩。
这位阎大人在登州府一战,彻底让他们刮目相看。
最初阎应元也是以文官身份与他们共事,谁也没想到,阎应元竟能如此轻易带兵破敌十倍。
真正的文武全才!
“总长,如今吾等已经按照规划,将工坊区修建成四个板块。”
“现在虽然还在修建中,但那些百姓,流民,佃户都已经按照焦大人分配落地训练。”
“第一部为木匠,铁匠队组建,称之为巧工区,负责铁器打造和房屋建筑修葺。”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