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26节

  十几个民卫当私塾先生教导守田隶,柳小二为作坊枋长,南洛镇有校场,面积颇大,最适合摆上箩筐和木架,晾晒粉条。

  现在一大片空地都开始晾晒土豆粉条,风吹着粉条晃荡,很多百姓也将自家土豆拿出开始加工粉条,一批一批的土豆粉开始生产。

  在南洛镇呆了一周,亲眼看到该镇土豆粉条进入正轨,作坊形成规模,小镇民众都愿制作粉条,魏昶君才离开前往下一站。

  这次他队伍很长,民卫的马车上装着被捆绑好的猪仔,还有麦麸,米糠等劣米粮。

  玉皇庙镇之前万佛白莲匪观成为了养猪场,这里房间多,通风,最适合养猪,魏昶君选了二百流民为猪倌。

  “所谓养猪必先保证空气流动,修好门窗,防止漏风,猪舍外糊上稻草建立保温层,天暖阳时保证通风。”

  魏昶君面前站着猪倌,一群群村民看着,他们山民,喜养殖,看着肥嘟嘟的猪感到很温暖,并不擅种田,所以适合养猪。

  “还有猪料很重要,不可有霉变,麦糠等处需用稻草和木板隔绝防潮,杜绝鼠患,每次添加猪料之前要对料槽进行清洗,不可在料槽底部长时间残留旧料,”

  随着魏昶君亲自示范,指着石料槽,眼前这些山民一个个原本看戏一样的眼神变了,变得有些敬畏感叹起来。

  谁能想到眼前容貌卓俊,手段惊人的里长大人,在养猪这方面也极为擅长,真正关注百姓所需。

  “不可猪圈多养猪,一旦发现猪状态萎靡,需放入隔离房,进隔离房的人也禁止见新猪,防止传染,兽医多天巡逻。”

  魏昶君一一写下养猪条例,写上条约挂在入门门户。

  寒风萧瑟,风声凛冽。

  他离开玉皇庙镇时,很多流民自发送行,猪倌远远磕着头。

  魏昶君随后视察了其他镇子,村子,再次杀了十几个恶霸,清算了两家地主,放眼望去,四镇一乡,四十多个村子彻底安宁起来。

  总人口近五千人,一千九百户人口,三镇一乡,五十多个村子,几个废弃村子。

  其地已定,接下来可恢弘发展了!

第49章 怪异的死亡

  青州学子府邸旧址考古现场,明史学者顾成带队,他亲自在青州学府寻找崇祯二年的科举试卷,查找策论,考试内容,考试学子名单。

  大部分资料早在明朝末年便消散于火海,资料找寻难度极高。

  蒙阴县旧址,南洛镇一代的旧址,出土坟墓挖掘也在艰难进行中,但找到的记载多是关于墓主人一生颠沛流离,逃亡各处。

  “穿越者魏昶君其他的资料似乎一瞬间消失不见了。”明史教授顾成皱眉。

  他面对小组德高望重的历史学者,凝重开口:“如果穿越者的记载不见了,那只能说明一件事情。”

  “穿越者可能忽然失踪了,或者是有人用某些手段让穿越者直接消失,并无历史记载。”

  “要知道在古代,有权势之人极容易让一个人或一段历史消失。”

  顾成皱眉,但穿越者如今有了三镇一个乡,巡山轻骑,守田隶,民卫,南洛济世义骑等下属,怎么可能会忽然消失。

  除非穿越者消失在了其他区域。

  “去蒙阴县,莒州等各处学子府邸,旧宅,明坟,搜寻资料。”

  “穿越者必然失踪在其他地方,被人秘密杀害,隐于历史深处。”

  “当真狠辣手段啊。”明史学者顾成感到一股胆寒。

  要知道穿越者如今有了兵卒规模,但哪怕如此在历史中记载极少,除了南洛镇有他关于善待民众记载,其他记载全无。

  甚至就连十月鞑子入关,都没有记载穿越者如何了,可见在五月之后穿越者参加科举或外出忽然失踪遇害。

  各路考古队伍联合省级,市级,县博物馆,本省大学考古专业组成的小组,全力搜寻穿越者的痕迹。

  而在西安历史研究所院落内,乡级的堡垒正在实验建造。

  所长雷请议以穿越者所拥有的物资,人口,体力,天气得到综合统计表,然后和古建筑学家,还有冷兵器战场模拟学团队进行综合讨论。

  如何建造一座乡级碉堡,该堡垒能防御鞑子,甚至具备一定反突击能力,不再是之前普普通通的村堡。

  于是各部门开始模拟建造,并让军人穿上鞑子披甲,假装冲锋攻城,获得测试模拟数据。

  天黑之前,穿越者后盾总组组长雷请议神情凝重,他召开四十八小组组长联合会议,还在外考察的小组组长通过视频会议参加。

  眼前一份份来自顾成搜寻的资料出现。

  该资料来源莒州一老秀才,此人叫南成梁,字清埃,号游山蚍蜉一山人,终府试落榜多次,遂入莒州一私塾为先生,之后开了一家客栈,时常接待前来住宿科举的学子,所以他写了一本书叫做《观山凝皇图》书中记载了每一位考生身份籍贯,如何意气风发的前来,成绩如何,面对考题策问,其学子答题是什么,该学子落榜后说了什么,这些内容都被记载该书中。

  可谓是明朝公务员百态记录。

  该书从一处老坟墓出现,墓曾被盗过,该书因藏的掩饰未被盗墓贼带走,所以格外珍贵,明史教授亲自翻译找到了一段关于穿越者记载。

  《观山凝皇图》有云第八佰柒拾贰篇柒月记有云:“有学子年稚,卓俊非凡,谈吐非凡尘弟子,遂问,此学子乃蒙阴县人,名魏昶君,字乾仞,学术颇不俗,同我共讨前年策论,其弟子腹中有治国锦囊。”

  “随府试一鸣惊人,然不才,其考生遭遇不良缙绅威警,让其将试卷写作其他人名,乾仞不从,遂失踪,吾疑,乾仞遭缙绅暗害。”

  “果然,次月,乾仞对策试卷被他人冒名顶替,悲哎,悲哎,大明煌煌,尽是贪狼厉蛇。”

  “穿越者前去科举,因展现斐然文采,遭遇缙绅拉拢威胁,缙绅希望魏昶君替考,或将试卷写成其他人名字,穿越者不从,遭害。”明史组长顾成解释。

  在场众人神情忽变,只感觉压抑。

  谁也没想到这次穿越者居然是这种死法!!!!

  怪不得蒙阴县翻遍了古籍记载,坟墓图录都没有记载。

  “这次当真大危机,缙绅可是间接性搞垮了明朝。”雷请议皱眉,他给穿越者回信告知危机。

  同时召开会议,该会议有官方组织部优秀战略级人才参加,共同讨论破局方案。

  该回信很多,分别是穿越者死因。

  乡堡建设第一步人员预算建筑材料预算,初期图纸表格等。

  关于古代轻骑训练步骤。

  回信之后,随着《大明事感录》这本残书合上,穿越者后盾组织科举破局会议正式开始。

  凝聚现代组织部明史研究部智囊团开始准备破局之道。

  ——崇祯二年的六月中旬总算出现少许太阳了。

  南洛镇校场变成了土豆粉条作坊地,箩筐和木架摆满了三里地,到处晒着白花花的土豆粉条。

  一口一口大黑锅烧着沸水,每一口大黑锅前两名村民,互相配合着挤榨粉条,热水成型,凉水降温,风吹凝干,太阳暴晒,保留两成水分,而后用麻绳捆绑,放入作坊通风仓库。

  每一步都至关重要,如今守田隶长柳小二成为了作坊长,他起早贪黑,每一批粉条都认真检查,保证粉条晒得干燥至极,足已入库。

  “以后灾年若要安然度过,便仰仗这些粉条,里长仁慈,发明神物,让吾等度过灾年,大家切不可乱。”柳小二视察,而后也扛着粉条放上牛车。

  另一处玉皇庙镇养猪场猪粪统计用驴车拉到一处,其他村民和流民都分到田宅土地,开始种植土豆。

  左营乡守田隶长岳豹带人在玉皇庙挖掘水渠,修缮村路,教导土豆种植,之后他又前往陈良镇教导流民栽培之法,最后才回到左营乡下地只栽种。

  土豆种植,各镇村路修缮,水渠工作,水库蓄水等全部都有条不紊进行,趁着天气好,任何村民都没闲着,全部响应里长指令。

  诺大四镇,近贰仟户村民,五千多村民,在一点一点将贫瘠荒凉的四镇变成生机勃勃之地。

  现在家家户户都挂着绘像,画上之人赫然是卓俊清雅,宛如谪仙人般的魏里长。

  各镇村民彻底认可了里长,开始将里长放在心里,高高举起。

第50章 一员猛将

  落石村一样在忙碌,土豆栽种,糙麦种下,还有高粱米,一些村民种着蔬菜。

  稚子们也脱掉了棉袄,都互相提着棉袄拿着皂角去小溪边搓洗脏的发黑的棉袄,穿了一个冬天春天夏天,三个季度的棉袄全是泥巴。

  趁着这几日有太阳,难得不冷,赶紧洗着棉袄和被褥。

  各镇村民家家户户晒着被褥,米粮,包括牛棚,马棚也在清理。

  这是魏昶君第二次感受太阳,第一次感受太阳还是刚穿越之际,通过预测烈阳高照获得村民认可,趁机灭了虞家,获得了第一波起家势力。

  而后等来的就是连绵不断的恶寒天,暴雪冬,还有蔓延了春夏的寒天,直到六月中旬才等来暖阳日。

  魏昶君在宅子里晒着太阳,捧着《大明事感录》看着现代回信,魏昶君神情开始凝重起来。

  “我死于科举考试,被人威胁替考,吾不从,被杀,随后杀我之人身份显赫,隐匿身份,于是历史无所记载。”

  “也是,一个镇子出身的贫瘠寒民,死在莒州一地,也不会有历史为我记载。”

  魏昶君看着莒州方向,他本来就打算七月科举,看能不能混一个官身,之后混入蒙阴官场,如此治理此地名正言顺。

  但没想到没死在十月鞑子,反而死在科举考地。

  有明一朝,缙绅当真跋扈至极,魏昶君低语,以后自己不知道要杀多少缙绅,这天下百姓才能获得生存资格。

  “点兵,巡山轻骑,南洛救世义骑,随我去一见南洛大旗匪。”

  “是时候了,蒙阴县匪患还剩下大旗匪和柠山马匪,现在只能有一个。”

  魏昶君挥手,门口民卫迅速离去,开始集兵。

  科举肯定要去的。

  接下来想要发展必须有官身,如此方才不会引人注意,才能更好的广积粮,铸高墙,甚至碰到明末未曾发迹的人才。

  但去科举前,必须将蒙阴县匪患尽除,保证南洛救世义骑成为唯一匪患,这会是自己隐藏底牌军队之一。

  还有陈良镇的乡堡也要建造,现代已经给了自己建造第一期方案了。

  如此才能放心去科举,解决必死危机,并获得官身。

  魏昶君思索,现在他身上重压很多,因为他走的不是流寇道路,而是一条群众,经济建设,璀璨发展之路。

  阳光愈热,全身晒得暖洋洋的,三十巡山轻骑策马而来,轻骑长陈铁唳下马:“里长。”

  “出发!”

  “先招抚大旗贼寇,若招抚失败,就剿灭匪口。”魏昶君率军,一行三十二人,马匹呼啸,路上积水和尘烟飞舞。

  南洛山,青石子率九十多贼寇等待,他将十名道士分为贼寇长,每个道士管辖十名贼寇,所以看似衣衫破败,但人人有米粮供应,吃饱喝足,列阵有姿,甚是威风凛凛。

  “列阵,跪拜里长!”

  “尔等需知,吾乃是里长所训兵卒,并非贼寇。”青石子盯着诸匪。

  一些匪贼激动,他们早就听闻里长之名,剿灭各匪患,分地主田地,甚至直面知县不畏砍头为百姓免去了赋税,可谓侠名传扬。

  哗哗哗——青石子,十名道士,九十多贼寇同时跪倒一片。

  三十轻骑威风凛凛,穿皮甲,手持长枪,枪头锐利,太阳光折射着寒光,这愈发惊得匪患不敢抬头。

首节 上一节 26/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