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270节
“以后不会了。”
第二日一早,距离大清平山镇之战已经过去了四日光景,战场已收拾整理的差不多。
红袍军的正式收编开始。
魏昶君来了,各军总长,天工院代表刘方,启蒙部,监察部,民部官吏一一到场。
张献忠,李自成自也知晓,今日便是两军命运抉择之时。
魏昶君目光扫过这群百战余生的流寇,许多人也不过是一群农户。
但收编之前,他只是平静开口。
“大家都是如何加入义军,成了朝廷口中的反贼?”
他温和的看着这些大西军,闯军,不像高高在上的大人物,反而更像是闲话家常的乡亲。
一名被点到的大西军沉默着走到人群最核心之地。
李自成记得他的名字,留着络腮胡的老佃农,王拴柱。
“那日衙役来催辽饷,扒了瓦片抵陈粮。”
“婆姨攥着半把观音土咽气,娃才四岁,瘦的和一把草杆一样,抓我指头喊我,爹,天亮就能喝粥了吧?”
“我拎着柴刀翻过县衙墙头时,婆姨没下葬,孩子是生生饿死的......”
王栓柱又想到前两日吃上的肉和菜,七尺的汉子蹲下身,捂着脸哭的像个孩子。
妻儿一辈子都没吃过这么好的东西啊......有了王栓柱,这些农户也不怯场,低着头走上前去。
“俺叫陈铁头,是个铁匠,福王府熔金造貔貅,卫所的军爷押走我全套打铁家伙。”
“婆娘吊死在后院枣树上,原指望用这些家伙换点粮食......”
“在下原是开封的秀才,那一日黄河决堤,无人管辖,我亲眼瞧着下游的百姓在泥浆里浮浮沉沉,转眼就没了踪影。”
“决堤第三日,我蘸着泥浆在城隍庙题苛政猛于蛟虎。”
“知府传了我谋反的消息,锁拿我时,八十老母撞死鸣冤鼓。”
“诸位且看,我在牢中写的《饥民疏》,便是李某投奔闯王时唯一的旌旗。”
一道道声音出现,有人哽咽,有人沉默。
直到陈拴柱擦干了眼泪,昂头盯着红袍军,咧嘴笑着。
“我从没想过,有一日也能吃上肉和鸡蛋。”
“便死了也值了......”
“还有那双棉鞋,自娘和婆姨死了,再也没人给我做过。”
“谢谢.......”
李自成和张献忠如今坐在一起,苦笑着。
如今他们的兵马的确有了甲胄器械,可想要带兵离开红袍军也已晚了。
打了这么多年,两人心里比谁都清楚,打仗比的就是物资。
是留在红袍军吃饱穿暖,还是跟着他们挨饿受冻,想都不用想。
更何况,现在的人心,已被红袍军牢牢攥在手中。
但张献忠和李自成担忧的事也彻底消散。
这一日,张献忠部兵马,正式收编为红袍西军。
李自成部正式收编,更名为红袍闯军。
仍由自身带领,红袍军除派遣启蒙师驻扎外,一切平稳过度。
大清彻底覆灭,两支最强流寇兵马收编,红袍军粗糙可战之士近四十万!
自此,天下仅剩明军!
第345章 选择不好就掉脑袋!
“大人,大西军和闯军的军营......”
正在议事的明军大帐内,传令兵额头渗着冷汗。
赫然是跟随宣大总兵王朴的将士。
王朴眯起眼睛,卢象升没说话。
左良玉似乎隐约间猜到了什么,脊梁骨渗出几分寒意。
“大西军和闯军......如何了?”
如今刚刚彻底剿灭大清,所有溃逃的大清俘虏都被拉回东昌府城,魏昶君也没小气,从大清缴获的铠甲兵刃和战马都按照数量分配给了明军一部分。
眼下外无边患,又大发了一笔横财,王朴兴奋看着,同样神色贪婪。
太平日子里的横财,到了军中,说是谁的,还不都是他们说了算。
“大西军和闯军,如今军营中都换了旗帜,全都是红袍军的旗帜。”
王朴沉着脸,看向军营外的大雪。
砰。
左良玉手中酒杯打翻,失神垂头,旋即苦笑着。
在运动会时他便已隐隐有所察觉,大西军和闯军迟早有一日会并入红袍军。
只看红袍军的伙食便知道,那些本就是活不下去才造反的泥腿子,能安生过日子,谁会继续造反。
现在加入红袍军,比他们没过灾年的日子还要好,谁会提着脑袋接着厮杀。
反倒是始坐在最上方的卢象升默默点头。
老书生一点也不意外,甚至眼底还生出几分羡慕。
“红袍军愈发强盛了......”
最初被崇祯派来的传旨太监眯着眼睛,声音尖锐阴冷。
“不过圣上又拟了中旨,传令建奴覆灭之日,大明讨贼之时。”
“如今史可法,应时盛,蔡懋德,杨文岳,虎大威等诸位将军已率兵合共十九万,驻扎清河。”
太监话音落下,大帐中走出数道身影。
正是史可法,应时盛,蔡懋德,杨文岳,虎大威等人。
现下卢象升乃是崇祯钦赐的七省兵马总督,几人面见,纷纷拱手行礼。
“卢总督。”
帐中铜炉腾起的白雾在烛光里扭曲,卢象升的手指划过羊皮地图上十多位大明将领准备好的朱砂标记。
东昌诸府的轮廓仿佛被鲜血浸透。
帐外朔风裹着细雪,将大明龙旗拍打得猎猎作响。
“督师!”
史可法突然拍案而起,老旧案几上发出闷响。
“红袍贼十日连破大清,收纳张献忠,李自成等贼寇,朝中御史的折子就要把我们参成筛子了!”
这位右参议的嗓音里带着沙哑急促,偏偏眼底目光咄咄逼人。
他本是负责镇守池州、太平两地,但如今大明的确无人可用,一众人均是临时擢升,奉了圣旨带兵前来。
应时盛抖开袖中密报,泛黄宣纸簌簌作响。
“京师快马急报,贼首魏昶君檄文已贴到曲阜孔庙了!”
他刻意加重孔庙二字,帐中顿时响起此起彼伏的抽气声。
红袍军崛起迄今,不过短短数年,如今不光是手握东昌诸府,麻杆军,祈活军势力遍布安徽,南直隶诸地。
如今又收了张献忠,李自成等当今势力最为强大的两支流寇。
张献忠坐拥川中,李自成并马精锐,半个大明几乎都落入红袍军势力范围。
大明边军要提防辽东都司一带,沿海又要布下兵马抵御异国贼寇。
这十九万人,加上卢象升手里的大军,已是大明能够调动的全部力量。
如今若是不速战速决......一众将领谁不知道大明官场如何,稍做拖延,那些朝中的硕鼠能将他们这批大军的粮草吃的一干二净,指不定这些兵马还要成为那些乡党排除异己的棋子。
一想到此处,盯着卢象升的一众将领目光愈发迫切。
卢象升的指尖停在山东边缘之地,那里新添的朱砂标记还泛着潮气。
数月前红袍军在此布下天罗地网,围堵李自成,张献忠,大明和大清。
那时候的红袍军就已有独自剿灭四军的自信。
如今更是收编张献忠,李自成部数十万兵马,转眼就成了披甲精锐,若是下发火器,战力飙升之快,简直难以想象。
帐中十九位将领的呼吸声在羊皮地图上织成细密的网,卢象升却听见数百里外红袍军天工院彻夜不息的水力锻打声。
“末将愿为先锋!”
虎大威突然起身,铁甲鳞片碰撞如骤雨。
这位总兵脸上的刀疤在烛火下泛着暗红,伤疤扭曲。
“给我三万精兵,自河北切入山东,定能踏平贼寇粮道。”
杨文岳的茶盏重重磕在案上,脸色冰冷。
“精兵?你当红袍军是那些鞑子?”
这位保定总督从袖中掏出一支三眼铳扔在沙盘上。
眼底戏谑,神情却格外严肃。
他甚至慢吞吞装上火药和弹丸,随后眼底阴冷,对着大帐门口点火发射。
咔。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