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3节
上午整个落石村只有两三家没晾晒东西,其余人家都趁毒辣太阳赶紧晾晒,过了中午时,还有人想要晾晒,一些老妪看着毒太阳让家人继续晾晒,说魏家小子懂什么,这天气会晴朗一天。
中午道观内老道士看着毒辣天空,思考是否收拾被子,他咬了咬牙选择收被子。
中午午时刚过,没有闷雷,天空几乎转瞬乌云压盖,暴雨疾驰呼啸,雨水中夹杂着冰雹,噼里啪啦宛若利剑砸来。
“快收被子!!!”有人家没来得及收被子,连连哀嚎。
“高粱米要被淹了!”
“天杀的雨啊。”
“幸好俺家收了被子,听了劝。”王家小院,王婶倒吸冷气,她看着暴雨不断庆幸,自己听了魏家小子中午收了被子和粮食。
道观内,老道士看着冰雹大雨浑身发抖,他刚收完被褥,侥幸躲过一劫,现在他颤抖看着魏家:“魏家长子神仙上身了。”
老道士看着香客,声音忽然虔诚:“魏家长子得神上身,前来救人了。”
老道士反应很快,他知道只有这么说,才能弥补自己之前犯的错,他开始查看道观腊肉,狠心咬牙拿了一个腊猪腿披起蓑衣,朝着魏家赶去。
还有一些离得近的村民按耐不住好奇和敬畏,也朝着魏家赶去,这次开始拿着一些好的物品,品质稍好的浆果,猎到的野兔子。
魏家第一次成为落石村瞩目之地。
第5章 死因
“南洛河有蛟龙成精,说看不得此地生灵太苦,特驱恶云,让我告知父老乡亲。”
面对一众人好奇,敬仰,畏惧,害怕的眼神,魏昶君不急不缓,神神叨叨的说出这一段话,说完他看着老道士:“道长,我前几日之所以大病,就是因为承了因果,遭了反噬,你说呢?”
老道士直接作揖,泪流满面:“感恩魏家,不然这数月以来哪来烈阳,我建议将我道观改为南洛真龙关。”
魏昶君忍不住内心暗骂,这老道士真是狡猾,他之前名声损失了不少,害怕老百姓不信他,所以他急忙利用这件事再次获得百姓膜拜,所以老道士比自己还着急,他更迫切这件事是真的,好保持他身份名声不坠。
“有劳大师了。”魏昶君一副平静的样子。
不少村民都兴奋无比,南洛河是周围几个村子都用的大河,每年都淹死几个人,有人说里面有蛟龙,但谁也没想到居然在庇护落石村。
这让一些村民虔诚作揖,有一些人折返回家拿了贡品,希望祭祀感恩真龙庇佑。
于是魏昶君看着卧室多了一些上贡的梨,甚至还有一碗土鸡肉,几个鸡蛋,几个月来一只阴天,魏昶君算准了一天半晴朗,对这些没读书过,从小生存在举头三尺有神明的百姓来说,简直就是——神迹。
其中这些送的最多的来自——老道士。
老道士还询问需要什么,他听到魏家缺笔墨,他咬牙送来了斋笔,南梁精墨,白纸,甚至一些书籍杂谈。
这个老家伙现在成为了自己掌控落石村的合作伙伴,他手下有信徒,道观有身体强壮的弟子,甚至还有好几十亩良田,储备不菲的糙粮,他最缺少的就是神灵手段——如掌控天象,预测吉凶等。
所以二人成为合作伙伴。
魏昶君第一时间没有和现代联系,他饿的厉害,从生病到大病初愈,烈阳高照这两天,他几乎每一日都是饥饿状态,十七岁的少年身体急需热量。
中午终于能吃顿好的了,腊肉炖土豆,土豆丝十六世纪万历初年传入大明,师治安官员曾记载土豆亦似芋,而此差松甘,后来明朝菜户营,也就是专门给宫廷生产蔬菜瓜果的部门,该部门开始种植土地,到了崇祯年间土豆已经被大明朝上层接受,但百姓吃的人不多,因为不知道种植之法,加上种子少,灾害天气多。
所以种植的人仅限于京师及中原一代,腊肉先水煮去腥味,然后用猪油煸炒,放入过年才舍得用的香料,放入土豆一起焖炖,旁边小火炉热着黄面馒头。
至于其他兔子肉被做成了风干肉,不舍得吃。
魏昶君又炒了五个鸡蛋,弟弟妹妹拿着刚出锅的热馒头使劲擦着炒鸡蛋的锅底,让馒头浸润上油渣,魏昶琅吃的不断流口水,怎么擦也止不住。
程氏抹着眼泪,在给魏昶君父亲上香,念叨着:“长子有出息了,九泉之下可安心了。
腊肉炖土豆一人一碗,油水很大,一家人没有说话,都闷头干饭,几个月每天都是饥饿吃不饱状态,现在恨不得把陶碗都啃了。
一大锅肉吃的干干净净,都不用洗锅了。
魏昶君让弟弟妹妹帮助母亲收拾腊肉和清理糙麦,他一个人回到屋内,关门,从床边掀开平石,取出羊皮包裹的「大明事录感」前半本。
碾墨,润笔,吃饱之后他感觉握笔都有了力量。
这一刻他开始书写,告知现代大国他什么情况。
——23年十月初二下午二点整,西安烈阳高照,而在近四百年前的崇祯元年同一天确是冰雹加暴雨。
西安历史所-会议室中心放着盒饭,三十多名专家休息和用餐都在历史所,他们得到上面的指示——不惜一切代价帮助穿越者在明朝末年立足!
立足这两个背后拥有太多含义了。
悬泉置遗址研究学者开口:“该穿越者背负改变历史屈辱的机会。”
“崇祯元年,这是西方正式璀璨发展,大航海进行时的时代,如果穿越者未来能够立足,甚至带着大明进入世界舞台,那未来无法想象。”
“或许另一个维度的未来全世界说中文,也或许我们一觉睡醒,我们的土地覆盖全世界每一处。”
其他人更加亢奋,历史研究所长雷请议激动开口:“回信了!”
在场所有人看着「大明事感录」回信。
「魏昶君,借助天气获得落石村村民惊叹,本村有道观改名南洛真龙观」
各大学者纷纷开始打电话或驱车外出,在昔日青州府莒州蒙阴县城旧址处,早就有学者队伍开始搜寻资料,搜寻当地明朝年间一切墓志铭,搜寻家家户户关于历史记载,古籍书文,同时展开古墓挖掘工作,调查墓中是否有壁画等记载。
用尽一切力量查询穿越者的资料。
下午三点时,陆陆续续的资料汇聚会议室。
雷请议一一整理。
「魏昶君,蒙阴县民,早年丧父,孤撑家,崇祯元年十月预测天地极象,传得其南洛龙王助,特铸碑,后死于虞家之手,道观毁,万佛庙生」
该资料来源——「南洛河道大明旧碑」「蒙阴县志怪谈」
“根据资料分析,穿越者因为和道观合作被村子大户地主盯上,该地主似乎颇有实力,联合一些万佛教将道观和魏家铲除。”
“明朝末年天下乱象,邪派数不胜数,明末缙绅更是多如牛毛,在当地豢养私军,和当地官吏沉疴勾结,为祸乡邻,霸道狠辣。”
敦煌历史研究所所长陈科开口,“回信,告知穿越者眼前危机是什么,同时给穿越者分析如何解决困境,如何拥有私人武装力量。”雷请议大手一挥,在场三十多人这次纷纷联系各自院校,让院校教授集体参加讨论会议。
对外宣称是历史研究讨论辩论策,实际上为穿越者确定方策解决困境。
第6章 第一梯队智囊团初出手
魏昶君端坐床前,披着被褥,他做的笔直,面前书籍凭空浮现文字——「蒙阴县民魏昶君....死于虞家之手,道观毁,万佛庙生」
“果然自己被盯上了。”魏昶君不感到奇怪。
明朝末年能够在乱世当中存在的地主都不是简单人物!
都是手段极其狠辣,果断之人,家族之内更是遍布各种行业,甚至有土匪,有官员,配合一起,霸占一个县城。
这种家族不允许有任何威胁存在,不允许村镇有任何有名望之人影响他们。
不过虞家显然没达到这种级别,落石村总共两家地主,一家姓李早已败落,一家姓虞,该家有四个孩子,其中老大为甲长,驻扎蒙阴县-南洛烽燧墩,管着六七个人军户,配甲,腰刀,矛。
至于虞家老二老三趁着灾年大量收地,侵吞田地,养了几个打手。
老四考取功名中,成为虞家希望。
该家族信奉万佛庙,南明野史有记载,肆虐青州府东昌府,如今地点是山东和山东西部接壤地,该邪派主张献祭伺佛,在万历初年首辅张居正曾下令亲剿,而如今王朝末年,该教派死灰复燃,混迹各种贫瘠之地,依托一个个地主之家而生。
古代地主真不是盖的,对普通老百姓来说真是致命打击,毫无还手之力。
魏昶君心中暗骂,他娴读明后期缙绅传,知道明朝地主到底多凶残,大部分地主家中都有缙绅,也就是退休之后的官员,这些官员退休在家,积累名望,勾结现任官吏,霸占乡邻,代替官吏衙门行事收税。
明末更是乱象徒增,这种地主嚣张跋扈,直接垄断村镇话语权,下手狠辣凶残。
这还是北方的地主,实力并不强,因为只是有土地和少数奴仆,战力不高,而南方的地主才是真正豢养大量奴仆和打手,动辄数百人,土地都十几万亩地,族内官员通天。
这些地主学习了朱元璋洪武年间斩杀合作伙伴的习惯,他们杜绝他们治理的村镇出现不可掌控的危机,一旦出现,那就灭杀。
只是这些地主大概不知道,自己背后是现代大国,是现代国级智囊团,而他们全力对付一个明末乡村一角的小破地主?
魏昶君在为地主感到荣幸。
现代回信上半段是告知魏昶君死亡结局,回信下半段是关于解决困境危机方法——「雷请议同穿越者后盾小组策划方案如下,该方案来自国家级第一梯队智囊团,战略分析部研讨会议,多所高校优质计划整合而来」
第一句话魏昶君就感到了一阵温暖,这些计划来自现代国级各部提出方案,然后一件件筛选投票选出最合适方案。
「1、土豆种植详细步骤,同道观联合种植土豆,备战备荒,蒙阴县乃至是整个北方进入恶寒天气,经蒙阴县志考究,崇祯元年末起始,蒙阴县饿殍于野,建议穿越者开始广积粮,备战备荒」
「2、最简单刺杀之法,分别负力,刺杀,步骤训练,告知道观危机,培养道观弟子练习刺杀,只练习突刺,快速具备战力」
「3、灾荒即将来临,虞家必趁机压价买田,选择合适贫民,暗中资助,让其进入虞宅成为内应,穿越者需谨记,要培养贫民反抗之心,让其勇于战斗,知晓为自己而战,合适时期里外呼应,铲除虞家」
现代回信内容极多,条理清晰。
魏昶君在认真看着第四条一直到第十条,现代计划好了一切步骤。
「关于让贫民在失去土地觉醒战斗意识步骤」
「关于道观弟子突刺训练体服从指令,现在将选取身躯羸弱之人,参与模拟训练,获得最佳数据,请穿越者耐心等候」
「关于如何PUA道观让其惶恐不安害怕被万佛庙摧毁,于是全力听令与穿越者,道观只求度过危机」
「冬季种植土地消毒和施粪及土地选取步骤,现代将进行模拟实验,选取最合适数据方案,请穿越者耐心等候」
(解决穿越者必死困境资料来源——蒙阴县志旧/琅琊墓志铭传、国家级战略分析部、齐鲁军区战术参谋团、山大及北大高校联合小组/关于农民意识觉醒论文实际应用、国武矛术传承人.......)
魏昶君有些感动,他几乎可以想象从西安历史研究所到大国组织中心在为了自己而忙碌。
他没有回信道谢,真正反馈后世的道谢是改变明朝历史,改变未来之后屈辱惨淡历史。
——魏昶君把书包裹好,再次藏好,他目光有些忧虑看着太湖、鄱阳湖、洞庭湖、淮河等南方水系方向,这些经年不冰的水系如今开始薄冰覆盖,寒霜来袭。
而河北的顺德府、大名府、河间府,相继暴旱前兆已经出现,前世他曾经针对明末小冰河世纪写过一篇——「论小冰河世纪对明末影响破坏」
魂穿明末的穿越者一旦想要背负时代重担,那所背负的压力太大了,幸好自己背后有一个全力支持自己的大国。
魏昶君打开屋门,堂屋站着一个小仆,穿的算是干净,他提着一些酥饼前来道贺:“虞家感恩魏家长子造福落石村,如今十里八乡都听说了咱们村出了神人。”
小仆能言善辩,妙语连珠,魏昶君装作一脸桀骜不逊傲然轻人的样子,小仆不经意眼神闪过轻蔑,之后作揖离开,堂屋内魏昶君眼神逐渐冷了下来。
看样子虞家刚对自己起了戒心,害怕自己得了民心,趁着灾年有影响力,威胁虞家。
自万历年间初起,明史「法祖停税赋」就表明大明天下即将被扰乱,万里十六年,刘汝国于安徽太湖率农民军对抗大明,自称济贫王,数万饥民跟随。万历二十七年,百莲教徒赵古元在徐州对抗大明。万历三十四年,南京无为教徒刘天序密谋夺城。
万历四十三年之后各地流窜农民军化为盗匪到处掠夺乡村,出没无常,为地方大患。
魏昶君看着陕西方向,他记得在崇祯元年十二月,也就是两个月后,陕西三边总督兵变,大明当官的都开始兵变....所以说这些年各地地主都惶恐不安,生怕遭遇流寇掠夺,各自勾结当地官吏,维护当地霸权,一旦发现有威胁人,直接抹杀,防止危机。
出身贫寒,就连稍微出彩的资格都不行,魏昶君眯着眼睛,尽是寒意。
不过虞家还没有对自己起杀心,他们现在只是想拉拢自己,让自己成为虞家马前卒,类似奴仆一样,一旦发现自己有野心他们才会动手。
没关系,自己起杀心了,魏昶君忽然笑吟吟把玩着酥饼盒子,他递给弟弟妹妹,让他们吃,吃完之后去道观喊来老道士。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