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306节
若是一炮落入皇城该如何?
不对,不是一炮。
至少也是五炮连发。
崇祯蓦然苦笑起来。
“两分天下......”
“朕乃天子,岂能与逆贼共分社稷?”
他深吸一口气,站起身,走到窗前。
夜色中的皇城寂静无声,却仿佛处处暗藏杀机。
崇祯的手不自觉地摸向腰间,那里藏着一把匕首。
作为皇帝,他必须做好最坏的打算。
他何尝想与红袍军两分天下,他心中已是做好盘算。
若是关宁军能来驰援,解了京师之围,他必定积蓄力量,伺机南征,夺回祖宗基业,不令江山蒙羞。
若关宁军不来......不来便不来吧,他受群臣胁迫,边军不来,京师必破。
天子有天子的死法,不可失了气度。
他也算是不堕大明二百余年气节。
崇祯并不知晓,如今他心中思索许久的关宁军,也在面对抉择。
山海关外的关宁军大营中,吴三桂和祖大寿正面对着一排新式火器发呆。
“这......这真是红袍贼所造?”
祖大寿声音发颤,手指小心翼翼地抚过一尊漆黑的霹雳炮,如今大明的火炮多是用沙模灌造,何曾见过如此光泽质感,天衣无缝的火炮。
尤其是其中膛线设计,更是精妙的让他挪不开眼睛。
“难怪号称三里之内,极度精准。”
“单单是红袍军于火器中的巧思,便已令人为之咋舌。”
相比祖大寿的震撼,吴三桂面色阴沉,只站在火炮旁,眯起眼睛。
“刚刚试射过了,三里外的人形靶,五发四中。”
他拿起一支燧发枪,想到昨日试射。
“这火铳无需火绳,风雨无阻,连发五弹不卡壳。”
最初他还以为只是红袍军为了震慑他们,故意挑选了一支最好的燧发枪,没想到今日一大早送来的大批火枪火炮,威力,精准度竟完全一致!
这说明什么?
营帐内一片死寂。
半晌,副将马科咬着牙。
“末将愿率兵探路,与其给人当狗,不如北上,划地为王!”
“然后呢?”
吴三桂冷冷看着一帐将士。
“尔等又知红袍军有多少这样的火器?探马来报,光是通州大营就有三百门这样的霹雳炮!”
“北上能跑多远?永乐年间北上的将士,水土不服死在草原的又有多少?”
“就算侥幸当真划地为王,红袍军想要灭杀我等,仍是易如反掌!”
祖大寿颓然坐下,苦笑开口。
“京师被围,大清已灭......我们还能去哪?”
吴三桂走到帐外,望着京师方向。
数日之前,他还是大明最精锐边军的统帅,如今,却成了丧家之犬。
“报,红袍军使者到!”
亲兵的声音打断了吴三桂的思绪,身着红袍的中年文士大步走入,正是阎应元派来的使者,启蒙师陈明遇。
他环视一周,好整以暇地从袖中取出一封信。
“这是阎应元总长亲笔。关宁军若愿归顺,可保留建制,吴将军仍为统帅。”
昨日虽然关宁军已做出选择,但如今却迟迟没有动作,阎应元便已猜到对方思绪。
吴三桂纵然已经答应,但从被迫接受到认清现实,巨大的落差感依旧让他喘不过气来。
陈明遇也已看透。
“吴将军,大清已亡,大明气数将尽。红袍军席卷天下之势已成。”
“若做了选择,便要尽快动手。”
帐内再次沉默。
吴三桂突然笑了。
“陈先生,关宁军愿为红袍军先锋。”
“剿灭世家和驱逐蒙古,我们都做!”
陈明遇眯起眼睛。
之前他们设想过吴三桂等人会拖延,没想到竟是两个都选。
要知道北征损伤兵马,剿灭西南世家土司损伤名望,无论如何,关宁军只有损失。
吴三桂却彻底眼眸明亮。
“蒙古可驱逐,也可俘虏,世家大族该杀,但佃户、工匠都是宝贵劳力。”
他上前一步,压低声音。
“关宁军熟悉边情,愿为红袍军开疆拓土。”
陈明遇眼中闪过一丝惊奇,深深看了一眼此人。
吴三桂,倒有些枭雄之姿!
“吴将军是个聪明人!”
是夜,吴三桂独自在帐中饮酒。亲兵来报,马科带着三百亲信离营出走,说是要自寻前程。
“随他们去吧。”
吴三桂摆摆手,又倒了一杯酒。
醉眼朦胧中,他想起父亲吴襄的教诲,乱世之中,活着比忠义更重要。
自从决定效力红袍军,他分明能看到许多将士看自己的眼神逐渐不对。
酒杯重重砸在案上,吴三桂眼中闪过一丝狠色。
“既然要当狗,就当最凶的那条!”
与此同时,京师东便门的城楼上,林小山已经换上了锦衣卫的飞鱼服,如今正在俯瞰着漆黑的京师。
再过数日,当红袍军主力抵达时,这座城门将不攻自开。
“赵大人,您看什么呢?”
年轻守军讨好开口,自小队长介绍,这名年轻士卒也与有容焉。
自己是祖坟冒青烟了,才能结交到锦衣卫。
林小山笑了。
“看大明的最后一场雪。”
年轻守军不明所以,最后一场?
第389章 沿海家族
淮安府,海风吹的人面皮生疼,深夜的牛脂烛火明亮。
“明日天一亮,立刻开始清丈田亩。”
岳豹声音不带一丝感情,冷漠彻骨。
清丈田亩意味着什么,他比谁都清楚,昔日万历中兴的张居正为何科举只得了个二甲第九名。
不就是因为提了一句清丈田亩,得罪了六部的官吏,最终严嵩给了此人一个语多峻切的评价,强行将之压下来的吗?
田产,就是天底下权力最大,财富最多的缙绅阶层的命根子!
但现在,红袍军就偏生要动一动,他倒要看看,这些狗娘养的缙绅有多少脑袋够他砍的!
跟随岳豹的副将点头,旋即眼底兴奋。
红袍军的每一个人,都是心怀信仰的最底层百姓,所以他们才更清楚,天下需要的是什么。
缙绅,完全是没必要存在的阶层。
岳豹转身,看着自己身后的舆图。
他们昔日自东昌府出发,一路剿灭大清最后残余之流寇,旋即南下,破沿海卫所,如今已是来到淮安府。
眼下淮安府三族被他亲自用朱笔圈上,声音在灯火摇曳中散开彻骨的森冷。
“明日,从崔家开始。”
“先调查,后公审。”
这段时日也许是因为绞杀太多世家,其中倒是有不少地痞混混诬告。
拿着证据去,才是最好的。
直到副将离开,岳豹才狞笑着低头,整理了自己的衣衫,抬头看向山东方向。
他知道自己这样做,后世的史书会如何记载自己,但他不在乎。
如果不是里长,他就是一个死在村落中无人问津的农户。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