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334节
他曾私下议论,甚至开始暗中做好第二种方案,想劝说里长。
“或许可以只没收田产,不必赶尽杀绝......”
之后他就被调到了工厂区,和另外十几个思想堕落者一起烧砖、炼铁、制水泥。
“保师傅!”
一个年轻工匠跑来,压低声音。
“刚听夜不收说,青石子将军攻破保定府了!杀了知府和当地勋贵,把粮仓全打开了!”
保庵录的手一抖,铁钩碰在炉壁上,溅起一串火星。
“还有呢?”
他哑着嗓子,但还在不停的追问,他不知道自己选择的方向到底是不是错的。
“吴三桂总长清剿了天津三卫,正在南下,陈铁唳将军破了河间府,李自成将军往山西去了......”
工匠连连点头,神色亢奋。
“听说凡是用欺压百姓手段占田的,全杀了。”
砰。
铁钩落在地上,保庵录失神的望着炉火,突然想起里长昔日相见的画面。
那时候,前往莒州考试的里长已是如此。
这么多年,他一直没变,变的是自己。
这一刻,保庵录终于只剩下苦笑。
京师皇城,魏昶君正在看舆图。
红袍军五路大军的推进路线像血红的蛛网,从京师一路南下,四面八方延伸。
老道洛水悄无声息地走进来,拱手道。
“里长,夜不收传来消息,现在负隅顽抗的残余大明勋贵宗亲和缙绅几乎彼此传讯,打算在南地另建势力对峙到。”
魏昶君点头,心中默默盘算着如今的清剿进度,早日完成基础,才能早日开始发展。
想到这,他才终于想起,还有一个人可以用。
“崇祯呢?”
自破开京师那一日,崇祯和皇后,太子都被暂时幽禁起来,魏昶君留着他们,也是有此打算。
“崇祯还算老实。”
提到这位大明皇帝,洛水也不由复杂开口。
崇祯多次打算殉国,夜不收是报上来过的,只是之后洛水故意让人悄悄在崇祯所在窗外低声议论还有明军在抵抗,才给了他一点希望。
魏昶君头也不抬,舆图上现出铁路规划和用铁量计算,指尖敲打着桌面。
“去,告诉崇祯,要想保留朱家血脉,老老实实的给他们写信劝降。”
魏昶君的手指按在天津卫的位置上。
“每多拖一个时辰,我就派快马去杀一个藩王,信阳王、汝阳王、洛阳福王......让他自己算。”
声音顿了顿,魏昶君似乎眉头微皱。
“对了,再告诉他一句话,咱红袍军会让他看看,什么才叫治理天下,善待百姓。”
洛水狠狠点头。
偏殿里,崇祯正在发抖,不是因为冷,炭盆烧得很旺,只是因为这个老道士刚说的话,气的这位已有白发的大明天子眼眸猩红,牙关几乎咬出血来!
“陛下若写完这三十封信。”
老道士慈眉善目地说。
“贫道以三清祖师起誓,红袍军绝不伤害任何一位大明亲王。”
崇祯的笔尖悬在纸上,一滴墨汁晕染开来,良久,终于狠狠瞪着洛水。
“好!”
他没有质疑的资本,更没有选择。
崇祯盯着名单上福王朱常洵几个字,那是他的亲叔父。
咬着牙,良久,笔锋终于落下。
他不敢赌。
老朱家的江山在他手里没了,他不能让老朱家的血脉也全在自己手上断绝。
他自己不怕死,甚至他觉得自己做了一个亡国奴,本就该死,可朱家,不该绝后。
当殿门关上时,洛水对守卫的夜不收轻声开口。
“看好这位大明皇帝,信笺一出,立刻送来检查,没有问题便发到各处。”
守卫闻言点头,旋即又有些迟疑。
“总长,咱当真不处置任何皇室宗亲?”
洛水抚须冷笑。
“福王肥得流油,他的王府粮仓够十万百姓吃半年,这样的蛀虫,配活着吗?”
第422章 我杀了,五十年安宁!
他骗人的,从一开始他就是骗崇祯的。
大明朝堂上欺上瞒下只为劫掠资财,榨干百姓,那群蛀虫能骗人,他凭什么不能?
洛水彼时脊梁笔挺,寒风大雪中留下一串脚印。
三清道祖若当真应验,便由我洛水一肩担之。
天津卫城外,吴三桂勒马回望。
城墙下堆着十几具尸体,都是卫所军官,此刻被扒光了绸缎衣裳,像死猪一样摞着。
“总长!”
副将赵德安跑来汇报。
“清点完了,卫所屯田两万四千亩,全部分给佃户,抄出白银八万两,粮食......”
吴三桂摆摆手打断。
“交给监察部和启蒙部处置,按老规矩,银子充公,粮食当场分掉。”
说到这,吴三桂眼底森冷。
“都他娘的记住,谁也不能伸手,谁伸手,砍谁全家的脑袋!”
“咱们现在是安定军,不准劫掠百姓!”
吴三桂的话吓的手底下的将领脑袋一缩,旋即人人都露出庆幸神采。
还好之前他们都没有伸手。
至于吴三桂如今为何会变成如此,他们一点也不稀奇。
欺压百姓,中饱私囊,谁干这样的事,谁就会死。
他展开魏昶君的手令,最后一行字力透纸背。
“凡宗室、勋贵、夺百姓田百亩以上者斩立决,毋须再审。”
远处传来哭嚎声。
几个锦衣少年被拖到田埂边,他们穿着杭绸袄子,鞋袜却是粗布的,显然是匆忙逃命时换了奴仆衣服,如今准备鱼目混珠。
“大人!将军!我是举人啊!”
圆脸的读书人挣扎着开口。
”按《大明律》......“人头滚进刚分到田的佃户脚边。
那老汉先是一哆嗦,突然扑上去狠狠踹了一脚。
“呸!你爹去年逼死我儿子的时候,怎么不讲《大明律》?”
吴三桂擦着刀上的血,神色冰冷,盯着无头尸身,声音很轻。
“按大明律?若当真如此遵纪守法,御制大诰上写的,无论官职,扰民者论罪,阻拦抓捕者论罪,又当如何?”
这一刻,吴三桂声音愈发森冷,看向副将。
“明日南下沧州,听说那里有个诗礼传家的崔氏。”
他眯起眼睛。
“什么家族,养着三百家奴呢?”
洛水这边忙碌着让崇祯开始动笔,除了城门,眼下一道身影肃然站在他面前,低着头。
赫然正是昔日潜伏入宫的夜不收,林小山。
“见过洛总长!”
洛水看着眼前精干的青年,递过去一沓案件文书和卷宗。
“小山,如今破皇城,活捉崇祯,足见你心性果决,颇有才能。”
“我和里长商量过了,打算让你来负责京师治安,可有信心?”
林小山眼眸明亮,声音坚定,狠狠点头。
“小山一定不负里长和总长期望,还京师一片净土!”
如今洛水年纪愈发大了,看着新一代红袍军将士们逐渐成长,当即欣慰点头。
“好,即日起,你便是红袍军京师督使!”
京师前门大街上,林小山踩着未干的血迹大步走来。
他腰间别着长刀,昨夜刚被任命为京城夜不收督使,今晨就带人抄了礼部侍郎的别院。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