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26节

  守城营官骑在马上,脸色铁青,劈手夺过一袋干枣掷回人群。

  “上峰严令!擅言城禁者同罪!”

  他猛地一挥马鞭,指向城楼上火把照耀处刚刚钉上的崭新木牌。

  “自己看!”

  火舌舔舐着木牌上四个墨迹淋漓、铁画银钩的大字。

  “许进禁出!”

  四个字像烧红的烙铁砸在众人心头。

  行商们伸着脖子,看看那冰冷的城楼,又彼此交换着恐慌的眼神,没人再说一句话。

  暮色四合中,无数归家的路被彻底堵死,如同活活掐断了气管,只剩下粗重压抑的喘息。

  “天要塌了......”

  角落里,一个老行商瘫软在地,喃喃自语。

  这前脚刚传出来里长遇刺,如今竟就要封锁城门,这......军都山隘口,沂水铁军驻地。

  一队精锐步卒顶着风雪撤回驻地辕门,甲胄上蒙着层白霜,眉毛胡子都冻成冰溜。

  带队的千总还没站稳,就见副帅满脸晦气冲出来。

  “谁让你们回来的?!”

  “六军总长调令!”

  千总愕然掏出文书。

  “放屁!”

  副帅一把夺过,指着上面含糊的印信暴跳如雷。

  “这戳......这戳不对!”

  他把调令几乎戳到千总脸上。

  “里长印呢?调咱沂水铁军回营,没有里长的调动,其他全是扯淡!”

  他像疯了一样咆哮,声音在空荡荡的营盘里回荡。

  沂水铁军的调令形制独特,向来由魏昶君贴身夜不收亲掌、信使送达、同时需合青石子所持的另一半符勘验无误才能动!

  此刻毫无动静!

  军部枢机签押房。

  烛火跳动。

  红袍军执掌庶务的心腹老吏捏着两份调令,手抖得像风中落叶。

  一份给飞鸟营。

  “奉令,尔部即日移防景山待命。”

  落款是民部代签。

  另一份是刚刚送来的飞鸟营常规巡弋回报,末尾习惯性有一句格式化的请求。

  “飞鸟十三营驻地草料足否?请军部拨付细料......”

  下方是每日轮值的粮秣官例行批朱。

  “照准。”

  老吏死死盯着两份文牍。

  调令上调动的是整个飞鸟十三营!这本该由军部联合签押、飞鸟营主官亲接!而这批草料的签准却还是按日常流程,批在了飞鸟营请求上,意味着军部那位专门协理精锐机要营的总长岳豹压根没过问调令,甚至......他根本不知道这事?

  这么大的调动,走的是最普通、最低层级的庶务渠道?!

  这不是疏忽!

  这是人为制造的巨大撕裂!

  是把军令核心故意捅了个天大的漏洞!

  整个军部机要核心仿佛被生生挖走了一大块!

  “青总长......您这是......”

  老吏猛地捂住嘴,不敢再想下去。

  与此同时,承天门侧,民部告示墙。

  一张崭新的布告被重重拍在墙上,盖住昨日鼓励春耕的条文,湿糊糊的浆糊还在往下淌。

  无数百姓挤着看,识字的不识字的都伸长脖子。

  内容很简单,三句话。

  “奉谕,京师内外即日起严查流言惑众、造谣生事、扰乱民心等不轨情事。”

  “奉谕,即日起全城戒严升级,无启蒙部特遣令牌一律不得靠近里长府邸。”

  “奉谕,即日起,非宣诏,无论官民勋贵,不得以探视、问疾等任何名义觐见里长!违者以谋逆论处!”

  落款。

  民部令。

  下方那力透纸背的签名,青石子。

  一片死寂!

第526章 真正的乱贼

  夜不收的声音更冷。

  “百人卫孙得胜,借‘清点阵亡遗属田亩’为由,擅改军册,吞没阵亡哨长遗孀抚恤田二十亩,转其名下。”

  “有屯卒亲见,孙得胜醉酒狂言,‘魏阎王死了!老子这点田算什么?辽东的天,该换片云彩罩着了!’查,孙得胜之妹,乃辽东府红袍军千人卫刘大勇之妾。”

  青石子终于抬眼。

  目光如冰锥,刺向地图上辽阳卫那一点。

  一枚侵夺军产的铁钉带着寒意钉下,钉尾的线直指辽东总兵府。

  他伸出食指,在刘大勇的名字上悬停片刻,最终未落,只屈指在辽东总兵官衔旁轻弹一下。案角笔架上,一管紫毫无声跃入他掌心。

  “南直隶,民部清吏司主事钱万里。”

  夜不收报出这个名字时,声音里带了丝不易察觉的讥诮。

  “三日前密会前明余孽,秦淮河‘媚香楼’画舫,席间有言,‘红袍倒行逆施,气数已尽,当思退路’。”

  “此人收受前明鲁王旧部所赠田契一纸,坐落于句容县,计良田二百三十亩,契尾署名‘隐樵’,经查,乃此人化名。”

  青石子笔尖微顿,一滴饱满的墨悬在紫毫尖端,将落未落。

  他目光投向金陵,那里已钉着数枚颜色各异的钉子,贪墨、勾连、通敌......“最后一个。”

  夜不收深吸一口气。

  “北直隶,保定府,红袍军械局督办之子,陈开。”

  他递上一小块染着油污的粗布。

  “三日前,此人持其父令牌,强提新制燧发铳三十支,火药二百斤。押运车辆出城时,被守城卒拦检,冲突中遗落此物。”

  粗布展开,是半张揉烂的草图,画着简陋的山寨地形,标注“黑风寨”,旁有潦草字迹。

  “货到即举”。

  青石子盯着那半张图。

  紫毫终于落下,在保定府狠狠一点!

  一枚盗卖军械、图谋不轨的长钉带着刺耳的摩擦声,被他亲手钉穿地图!

  钉尾的线,毒蛇般窜向红袍军械总局!

  夜不收统领屏息垂首。

  案上灯花又爆了一下,映得青石子半边脸隐在阴影里,半边脸被跳跃的火光镀上一层冰冷的金属光泽。

  他缓缓合上《三司官吏亲族录》,指腹摩挲着封皮粗砺的纹理。

  “山东民部王秉乾。”

  他开口,声音像生锈的刀在砂石上磨。

  “掌一省钱粮不过两年,田亩清册经他手者,隐田不下万顷。”

  “漕运总督府赵德柱,督运三年,运河沿线‘孝敬’银船,岁入私囊逾三万两。”

  “辽东府千人卫刘大勇,纵容亲眷侵吞军田,喝兵血,养私兵。”

  “军械局......”

  青石子目光扫过那枚血色长钉,寒意更甚。

  “天工院附属,国之爪牙,竟生蛀虫。”

  他不再看地图上那些密密麻麻的钉子和纵横交错的细线。

  那些线,早已在他心中织成一张巨大的、散发着腐臭气息的网。

  网的中心,是权力,是贪婪,是趁乱而起的野心,是对那个刚刚被他们亲手埋葬的旧时代的无限眷恋和反扑。

  “名单。”

  青石子吐出两个字。

  夜不收统领立刻奉上一卷素帛。

  青石子展开,提笔,紫毫饱蘸浓墨,悬于帛上。

  油灯的光,将他执笔的身影拉长,投在身后冰冷的石壁上,宛如一尊沉默的判官。

  墨迹淋漓,一个个名字在素帛上绽开,如同宣判的烙印。

首节 上一节 426/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