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5节
“铳管制作需三层铁管。”魏昶君下令,刘方开始敲打,他将精铁卷成三张铁管,之后紧闭贴合,而后使用钢钻将铁管钻成内壁平滑薄厚均匀的铳管,这一步极其重要,极考验手艺,不可差池半分,不然会出现弹丸无力卡弹问题,这种钻铳技术这作坊只有三人能做到。
“制作照门和准星,大明鸟铳虽好,但只有娴熟的弓手才能把持射中,所以新鸟铳需修改准星,于枪管前方制作凸起倒梯形瞄准装置,在鸟铳尾部制作原型小纽装置,此乃照门。”
“鸟铳手作战前第一观看照门,第二观看准星,第三遂对准目标,即可完成瞄准,提高准确率。”魏昶君解释,他画出示意图。
在场铁匠思索片刻便惊叹开始敲打,刘方一边敲一边赞许:“以往鸟铳不过凭借弓感,离近射击方可瞄准,而现在有了准星,哪怕普通人经以训练也将为神射手。”
“需知道,鸟铳手作战环境恶劣,多战场,环境潮湿,往后多年天气恶寒,所以对鸟铳的火药防潮极其关键,所以要在鸟铳管制作一个火药池盖。”
“在铳管火药池上加装一个可自由开关密封合拢铁管,当行军时,鸟铳手将火药盖关闭,防止火药潮湿或掉落。”
魏昶君再次绘制图,这些都是现代搜索各地鸟铳和火绳枪历史,又经已研究训练,最终得到数据,堪称一鸣惊人。
在军事战场上,该鸟铳成群出现时,可谓是非凡绝尘新武。
“此设甚惊,若如此鸟铳可多存储,大明鸟铳多坏,原因都是火药和铳管锈迹斑驳,质量裂痕,缺乏保养。”刘方感叹一番,而后开始制作火药铁盖。
作坊内,铁匠都围成一圈,一个个目光惊奇看着魏昶君,谁也没想到里长居然如此大才,此等也娴熟为之。
鸟铳有没有保险,明末鸟铳是在蛇杆加装一个固定销卡住,当鸟铳手射击目标,只有从固定销拔下蛇杆,才能点燃射击,但这样操作起来太麻烦,需要好几个步骤才能瞄准射击,每分钟顶多两发子弹。
所以现代各部门在鸟铳固定销步骤思考许久,最终现代枪械和西方初代猎枪,最初提出了初代扳机和自动固定销。
“在枪管内部安装金属簧片,用于支撑蛇杆,蛇杆一面夹着火绳,一面夹着火药池,下官配备小杠杆,鸟铳手只需要使用扳机,弹簧将自动复位,做好下一次点火准备。”
这一步稍繁琐,涉及到了弹簧推动扳机点燃火绳。
魏昶君画出示意图。
第一步举起火绳枪,拉开火药盖放入火药弹丸,盖上火药盖,瞄准目标,手摁住扳机,点燃火绳,轰的一声发射。
这相当于每一次发射只需要等待半自动的装弹,不需要再费力的点燃火绳,不需要进行繁琐弹药装填擦拭。
“里长,此乃神物也!”刘方捧着设计图,如遇瑰宝。
而后作坊全部忙碌起来,下午射击靶场,魏长君见到了大明特色的火绳枪,这和后世的木柄步枪有一点相似。
刘方将火绳枪抵住肩膀,装好火药和火绳,还有燃烧物,随后扣动扳机,燃烧物点燃火绳,轰的一声,眼前木靶瞬间裂开。
威力很大,但射击广角太大,而且不准确。
“修正铳管,还有火药量测试。”魏昶君在一旁看着。
刘方这一下午都在测试火绳枪,每一次测试记录准确数据,而后再次返工敲打,直到傍晚时。
代号南洛火绳枪他开枪测试,距离赫然是一百七十米打一块木头,伴随木头裂开,测试成功。
“可生产几支?”魏昶君询问。
这种火绳枪生产极其困难,缺顶级铁匠,缺精密弹簧零件,现在这些零件全是拆的之前废弃鸟铳。
“约莫一天三支,一个月争取一百支火绳枪!”刘方咬牙做了保证。
此火绳枪就算材料齐全了,但没有现代车床进行准确切割,全靠老铁匠一点点敲打修复校正,每一次组装后还要进行一次次实验,将射击口和一切修正。
“好,若一个月一百支枪,我将举荐你入县丞兵部。”魏昶君也立下许诺,这让刘方惴惴不安,几乎难以想象,自己一个仆役身份,未来竟有资格成为官吏一员。
再次回到南洛镇时,安排启蒙部开始于各村张贴告知。
分别征收:擅弓射,视力好,昔日能捉兔看山之人,成为红袍火绳队,练习火绳鸟铳。
“下乡各村进行选择征兆,只要一百人,该征收要求如下。”魏昶君写下要求。
分别是距离一千米开外放拳头大小的东西,随着逐渐走进开始辨认东西痕迹纹路。
从小擅弓或投掷等人可展现,依准确率而获得成绩。
同时各军成员皆可参与选拔红袍火绳队是去数军中训练最残酷,综合给予家人待遇最高的队伍。
“进入崇祯三年前,需招满百人。”魏昶君下了指令。
这一百人将会是他的亲卫队。
一百手持火绳枪的卫军,一波冲锋之下,真是轻骑和步兵的噩梦,哪怕是重甲也扛不住近距离火绳枪轰射。
第80章 反心无需遮掩
“想带领爹娘过上好日子吗?”
“住宅子,半个月吃一吃肉,有鸡蛋给娃子们烙饼,有布匹给女人们做衣服。”
“伙食一天三顿,其中一顿有肉。”
“还不用冲锋在前。”
“那就于玉皇庙镇校场参与考核,筛百人,红袍火绳队只要百人。”
启蒙部楚意和洛水全权负责此事。
彼时的玉皇庙校场内,各军,各部,还有民众,流民,沂县也贴了告知,以至于加起来报名近千人。
一群群人开始进行筛选测试,视力测试。
投掷和弓箭精确度测试。
鸟铳前段挂着一块石头练习稳定力测试。
一项项测试疯狂筛选淘汰。
——另一处魏昶君率夜不收阳队返回蒙阴县。
打开堡门,如今夜不收已经有了四十多人,一个个神情昂然,和阴郁肃杀的锦衣卫不一样。
启蒙部针对每个部门进行不同思想培训。
尤其是针对未来可能会成为凶残锦衣卫的夜不收阳队,启蒙部进行更为详细的思想教导。
告知每一名夜不收为什么而征战,不是为了上官,不是为了掠夺,而是为了让这片土地和自己更好更好更幸福的生活下去。
同时针对每一名夜不收启蒙部保庵录让他们提出思想问题,一点一点的解惑,让他们开始学习新的理念,学习白身份重要性,让这些人重新竖立自信心,骄傲力。
所有才有了意气风发,但毫无戾气的夜不收,不过他们腰间短刀,匕首,背的长矛,证明的这些人都是经过最狠辣刺杀训练。
“皇帝的权利如何来的?”骑在马上,魏昶君随意考核,他看向王旗。
“人们认为是天命所归,认为老天爷选择了朱元璋,大明藩王都是天命之人,然而实际上他们是站在百姓之上,是百姓给予了他们权利,但他们却忘记了百姓,忘记了权利来源。”王旗回答。
“士农工商,那士子呢?”魏昶君看向一名不过十七岁左右的夜不收少年。
“士子看似读儒家书,但除了真正贫寒士子想要造福百姓之外,大多数士子不过想的有仆人,有田地,有好友喝酒的田园生活,他们偶尔写诗为百姓诉苦,然后继续站在另一端无形之中的欺压百姓。”
“这天下的士子九成都是坏人,他们永远不会和贫苦百姓在一起。”夜不收少年大声喊着,似要发出内心的愤怒。
“甚善,那我们呢?”魏昶君这次看着所有人。
“为了一个新的国度!”
“为了让天下人活的堂堂正正,里长说过,人应该像人一样活着,而不是得到权势之后开始欺压他人。”
“任何人都不能凌驾他人之上!”
“里长,我们!”一名夜不收眼瞳通红,几乎哭着说着:“我愿意为了这一幕死一百次!”
“死不旋踵,在所不辞!”
“让我们下一代,让之后都好好活着。”
三十多人在马背上狂喊,有人哭的很厉害,有人眼瞳愈发坚定,还有哭泣之后的夜不收也坚定起来,目光炯炯,光芒焕发。
王旗看着这一幕,一行人逆着寒风,风声呼啸,天地间疾驰抹尘,但一群人展现磅礴生机,像是一束火炬自天地间照亮。
“驾!驾!”魏昶君催促马儿快跑,冲破寒风,他看向旁骑王旗:“沂县已拿,徐白海在治理该县!”
“此去蒙阴县便是拿下蒙阴,该县地主,还有欺民剥民的官吏全部斩了。”
魏昶君张开手,感受冲入大明朝的自由。
“诺!!”王旗吼着,他早就对蒙阴官场看不顺眼了,之前杀了王赵钱三家他觉得还不够,还要杀。
这世道烂透了。
哪怕陕西灾民遍地,流寇肆虐,但崇祯皇帝朱由检和大明藩王无数文臣武将呢,说着免除之前赋税,但今年赋税必交。
而官府又做了什么呢。
任由灾荒,毫无帮抚。
几十万的流民,上百万的流民又如何,朝廷上下无人听其声。
陈亮镇官道上,崇祯二月十一月中旬,如今路边不再是昔日散落百姓,而是一些贼寇就在路边,手持军刀,冷冰冰的盯着过往行人。
勤王兵多支叛变,很多兵卒和农民军混合,沦为匪患,战力大增。
若不是忌惮王旗身材魁梧,背后阔刀惊人,只怕是早就有匪患跳出劫持。
“连我们蒙阴县都这般匪患了,一个个眼瞳精光明亮,都是行伍之人,以后的流寇将会是农民军。”王旗神情恍惚,不过才一年时间。
从崇祯元年到二年,一年光景罢了。
流民已然进化到了这般战力。
“蒙古诸部和鞑子还在散乱,至少崇祯三年三月才会离开。”
“以后只会愈乱。”
魏昶君眼神复杂,未来何止恶灾弥漫。
拿下蒙县城,拥有两县之地,才真正拥有起家基础盘!
驾!
驾!
马队疾驰,人均红袍,猎猎如火。
——现代西安历史研究所。
大清全库自皇太极出征以来资料和莒州出图文献资料,明史小组顾成得到详细数据。
「崇祯二年十二月末,皇太极部下大将赤而护率军掠夺青州府济南府东昌府一代,其中蒙古诸部额恩捏特斯部两百人先肆虐莒州,而后分兵袭窜蒙阴,博地,源县等诸地」
「蒙阴遇八十七骑,知县马爄弃城而逃,李家献粮若干,让其蒙古诸部去其他地掠夺」
这是清朝所记述详细历史,也就是接下来将要发生的历史。
不过八十七蒙古轻骑率一些奴兵,就敢张牙舞爪肆虐各县,看似夸张,实际上类似这种数不胜数,大明彻底腐朽,谁也不愿送死,只期盼他人去死。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