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77节

  “河工银、赈灾粮、农会田,这些是百姓的命脉。”

  “对。”

  魏昶君点头。

  “河工银被贪,堤坝溃;赈灾粮被扣,饥民死;农会田被夺,新政崩。”

  他目光渐冷。

  “这些案子,不能拖。”

  阎应元思索片刻。

  “若遇此类案子,监察使可先斩后奏?”

  “不。”

  魏昶君摇头。

  “先斩后奏,易生冤狱。”

  他提笔在纸上写下。

  “监察使查实根基弊案,证据确凿,立拿主官,不必回禀,但需三日内呈送完整案卷至监察部复核。”

  阎应元皱眉。

  “若监察使急于立功,草率定案?”

  他掌管监察部这么多年,见过太多问题,自然问的细致。

  魏昶君蘸墨写下补充。

  “案卷需含五证:账册、物证、人证、现场勘验、主官供词。”

  他笔锋一顿。

  “缺一不可。”

  “复核若发现错案?”

  阎应元追问。

  “查案者同罪。”

  魏昶君笔锋一划。

  “革职流放。”

  阎应元思索片刻。

  “可再加一条,重大弊案需双监察使联查,互相制衡。”

  魏昶君点头,提笔补充。

  “涉万两以上银钱、百石以上粮案,需两使共查,各负其责。”

  接下来两人目光开始放在第二条。

  阎应元皱眉盯着,脑海中闪过各类办案实际中遇到的细节。

  “有些知县,案发后设法遮掩,甚至胁迫农会、贿赂监察。”

  “所以第二条,专治瞒报。”

  魏昶君冷笑。

  “若监察使查案时,发现知县刻意隐瞒弊案。”

  “如何界定'刻意'?”

  阎应元神色凝重。

  魏昶君蘸墨写下自己提前做好的预案,他也是真正从底层爬出来的,怎么会遗漏。

  “三条标准。”

  第一,账册涂改、销毁。

  第二,证人胁迫、灭口。

  第三,赃物转移、藏匿。

  阎应元补充。

  “还需加上一条,伪造灾情。”

  魏昶君点头,继续写道。

  “第四条,虚报灾情、夸大损失。”

  “流放乌思藏是否过重?”

  阎应元闻言苦笑,如今流放到边疆的实在太多了。

  “毕竟只是瞒报,未直接贪腐。”

  魏昶君抬眼。

  “瞒报者,比贪腐者更恶,贪腐是私欲,瞒报是欺红袍新政,欺天下百姓。”

  他笔锋加重。

  “你也知晓,有些问题本不大,就是聚沙成塔。”

  “且瞒报往往是为掩盖更大罪行,必须严惩。”

  阎应元思索片刻,方才开口。

  “里长,我建议可分级处置,首次瞒报,革职,二次再犯,流放;造成严重后果者,斩。”

  魏昶君略一思索,提笔修改。

  “瞒报者,初犯革职,再犯流放,致大害者斩。”

  如今已是月上中天,两人还在继续敲定第三条的细节构架。

  阎应元独眼微眯。

  “最难防的,是监察使自身收贿。”

  “所以第三条,最狠。”

  魏昶君笔锋如刀。

  “收贿一两,斩;收贿十两,斩三族。”

  阎应元倒吸一口冷气。

  “里长,监察使也是人,难免......”

  “不严。”

  魏昶君冷声道。

  “监察使收贿,新政必溃。百姓信的不是官府,是监察;若监察腐了,红袍就完了。”

  阎应元仍不放心。

  “一两即斩,是否不给改过之机?”

  魏昶君沉思片刻。

  “那就明定标准,收贿分三等。”

  “一等,收钱枉法,斩立决。”

  “二等,收礼不办事,革职流放。”

  “三等,被动收礼立即上报,免罪。”

  阎应元点头。

  “还需规定收贿举证标准,避免诬告。”

  彼时魏昶君写下最后一条。

  “收贿案需物证、书证、人证俱全,缺一不定罪。”

  阎应元看着案上墨迹未干的三条铁律,眼眸灼灼。

  “这三条,足以震慑天下。”

  魏昶君合上册子。

  “明日,你亲自向监察使宣读。”

  “是。”

  阎应元肃然应声。

  翌日黎明,监察部大堂。

  三百名监察使黑压压肃立,腰间铁尺泛着冷光。

  阎应元高举《监察令》,声如洪钟。

  “此次出巡,三条铁律!”

  “其一,查河工、核赈灾、验农会,凡涉根基弊案,立拿主官,不必回禀!”

  “其二,若遇知县勾结士族、强征民田,即刻锁拿!当地士族涉事者,一并问罪!”

  “其三,监察使收贿枉法,斩,家属流放......”

  刀光闪过,三百人齐吼。

  “铁律如山!”

  辰时正刻,京师火车站蒸汽弥漫。

  三百监察使列队登车,黑制服笔挺,铁尺悬腰。

  魏昶君站在月台上,靛蓝布袍被晨风卷起。

  他静静望着这群即将奔赴四方的人,他们中有老兵,指节粗粝,曾随他血战济南。

  有书生,眉目清朗,是他从启蒙部亲手选拔的寒门子弟。

首节 上一节 477/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