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85节
赵铁山看着他眉骨上的疤痕在烛光下跳动,神色愈发凝重。
“从学府开始。”
魏昶君突然开口,声音像磨刀石上擦过的铁。
“让那些红袍学堂的学生去查。”
“让学府的学生动起来。”
彼时他声音冷硬。
“红袍学堂教出来的学生,去查官吏,查士族。”
赵铁山皱眉。
“里长,学生们没经验......”
他是夜不收,之前也跟随里长多次参与过相关查证,自然知道其中有多少麻烦。
“要的就是没经验。”
魏昶君冷笑。
“没被官场染黑的眼,才看得清脏。”
周明的手指无意识地摩挲着衣角。
他想起去年在江阴学府见过的场景,寒门学子蹲在廊下啃冷馍,而士族子弟却在学堂里用赈灾银买的宣纸折纸船。
“可学生们懂什么查账?”
赵铁山忍不住苦笑着摇头,那些世家大族,缙绅官吏,随便一个都能轻而易举的蒙骗他们不是?
“正因为他们不懂官场那些弯弯绕。”
魏昶君冷笑一声,从怀里掏出一本册子。
“这是去年苏州府赈灾的账本,你们看看。”
李锋接过册子,借着烛光眯起眼。
他的指腹摸到纸页上一处轻微的凹凸,有人用指甲在某个数字上掐过印子。
“这个购粮三千石的三字被改过。”
“原本是五。”
魏昶君的声音像淬了冰。
“两千石粮食,够五千百姓吃一个月。”
张远突然站起身,膝盖撞到桌沿,眼眸逐渐明亮起来。
“让学生去查,查到哪个,就办哪个。”
他忽然有些明白里长的意思了。
相比之前的红袍,一部分是前明官吏文人,一部分是世家商户子弟,还有一部分是红袍功臣。
这些人若是想要掩盖,无论是手段还是关系,都不是寻常官吏可比的。
虽然也可以让监察部查,但耗费的时间就要多得多了。
里长的方式反而更粗暴直白,这些学生完全可以先问罪,后举证,即便那些官吏富户想要从中做些手脚,处理掉证据,也不会影响最终的结果。
这大概相当于一场......另类的江南奴变?
让被欺压者掌控一定的权,之后会发生什么?
这一刻,张远心底有些发抖。
与此同时,陈豹的视线落在魏昶君磨破的袖口上。
这位里长穿着粗布衣裳,而那些士族老爷的绸缎袍子一件就值五十两银子。
他想起漠北的冬天,冻僵的流民手指像枯树枝般折断。
“里长既然提出来,想必是流放的地方选好了?”
周明问道,声音有些发颤。
“甘肃缺水,让他们去挖渠,漠北苦寒,让他们去筑路,乌思藏荒芜,让他们去垦荒。”
魏昶君的手指在地图上划。
“正好北边在修铁路,缺人手。”
烛火啪地爆了个灯花。
李锋脑海中浮现出上月潜伏时看到的一幕,徐三郎的管家用银筷子夹着荔枝喂狗,而街角的乞丐在舔雨水坑。
接下来,将会是江南奢靡坠入深渊的时刻了!
而魏昶君也没有停下来,思索片刻,转头看向周明。
“江南农会能动员多少人?”
是的,光是学生还不够,还要加入农会的百姓,最底层的百姓才知道应该如何看。
周明盘算了半天,终于点头。
“绍兴、杭州、苏州三地,至少三千农户。”
“农会配合。”
魏昶君继续道。
“每个学生配三个老农,农会出人带队,士族家的地契、商铺的账本、衙门的公文,全翻出来查。”
张远眼睛发亮,兴奋的攥紧拳头。
“查出来之后,当如何?”
“当场审判。”
魏昶君眸中寒光一闪。
“学堂广场设公审台,学生主审,农民陪审,证据摆出来,一条条过。”
赵铁山突然咧嘴笑了。
他仿佛已经看到那些穿绸缎的老爷们跪在泥地里,被他们瞧不起的无权百姓指认罪状的模样。
陈豹彼时倒是冷静许多,沉声开口。
“里长,这次审判吾等按照什么标准?”
“贪墨十两以上,田产充公,发配甘肃。”
魏昶君声音像铁。
“欺压百姓者,戴枷游街三日,再流放。”
赵铁山狞笑。
“买卖人口的......”
“主犯斩!无论官职,无论身份,无论关系。”
魏昶君淡淡道。
“从犯流放乌思藏挖矿!”
这一刻,五人都看的分明,里长面上神色之决然,狠辣,几乎让他们这些旁观者都难以想象!
只是兴奋持续了片刻,周明有些犹豫。
“学生们敢吗?”
其余几人也沉默了。
学生们查证,这些接受红袍教导的真正新一代的确拥有纯粹的理想,但,他们要动的或许是真正江南官吏,世家大族,他们,敢吗?
“不敢?”
魏昶君平静。
“红袍学堂每月领着朝廷的银米,读着免费的书籍,现在让他们为百姓站出来,有什么不敢?”
第592章 时日无算!
魏昶君猛地站起身。
“告诉那些学子,这是他们的毕业考,考过了,进红袍任职,考不过,滚回家种地!”
既然决定动手,张远也不迟疑,快速记录,一边开口继续了解细节。
“农会这边,要准备什么?”
“两件事。”
魏昶君竖起手指。
“一,把历年被官吏欺压蒙骗的农户名单理出来,二,每家出一个汉子,持镰刀维持公审秩序。”
李锋补充。
“还得防着士族狗急跳墙。”
“所以学生查账时。”
魏昶君冷声道。
“每个小队配两名夜不收,穿便衣跟着。”
烛火渐弱时,魏昶君拍板。
“调查三日后开始。”
“周明负责联络学府,张远组织农会,赵铁山调夜不收暗中保护,陈豹准备流放名册,李锋盯死士族府邸!”
五人齐声领命,声音兴奋的几乎发抖。
黑暗中,魏昶君的声音像淬了冰。
“让江南看看,什么叫红袍的规矩。”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