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497节

  “翻天覆地的红袍之变,来了。”

  烛火噼啪,映照着众人凝重的面容。

  魏昶君黑袍拂过,身影没入门外夜色。

第603章 奔赴各地

  启蒙部议事堂。

  烛火明亮,几名启蒙师围坐在长桌前,桌上摊开的是各地户籍册与田亩记录。

  “里长的意思很明确,人口,就是根基。”

  为首的启蒙师周明手指点着江南的户籍册。

  “江南一地,农户平均每户不过三四人,太少了。”

  “确实。”

  另一名启蒙师张远翻开漠北的记录。

  “边陲之地更是人丁稀薄,若不增人口,红袍军的开拓计划难以推进。”

  李锋沉吟片刻。

  “直接下令多生,怕是百姓抵触,毕竟如今百姓们的压力也不小。”

  “那就给好处。”

  周明提笔在纸上写下几条。

  “凡登记在册的农户,每多生一个孩子,免赋一年,生三个以上,再赏良田半亩。”

  农税现在不是重中之重,商税才是,所以减免农税倒是影响不大。

  “不够。”

  张远摇头。

  “光给田不行,得让他们看到实实在在的好处。”

  他补充道。

  “增设育婴堂,凡新生儿皆可免费种痘,确保成活。”

  “还有婚配。”

  李锋敲了敲桌面。

  “江南多地有溺女婴的陋习,必须严禁!凡女婴登记者,家庭额外免赋两年。”

  “这条加进去,再设红袍媒官,撮合边陲戍卒与江南女子通婚,每成一对,赏布匹两匹、银一两。”

  “西域和漠北呢?”

  张远问道。

  “更简单。”

  李锋笑着开口。

  “凡部落首领子嗣满五人者,授红袍忠勤腰牌,享商税减半,子嗣满十人者,其家族子侄可入红袍学堂。”

  “即日起,各州县设人口司,专管生育登记与奖赏发放,每季核查,未达标的里长罚俸,超额完成的升职加赏。”

  他合上册子,烛光映在脸上。

  “五年内,我们要做到江南户户四五丁,边陲部落人丁翻倍!”

  与此同时,南直隶。

  朱六扛着锄头,站在城门下,望着墙上新贴的告示。

  纸是红的,墨是黑的,可他一个字也不认得。

  周围挤满了人,有扛扁担的挑夫,有挎篮子的农妇,还有几个穿粗布衣裳的工匠,都伸着脖子往前凑。

  “让一让!让一让!”

  一个穿靛蓝短打的年轻人大声吆喝着,挤到告示前。

  他胸前别着红布条,上面绣着启蒙师三个字。

  朱六认得这打扮,红袍军派来教百姓认字的先生。

  “乡亲们!”

  启蒙师拍了拍手,声音洪亮。

  “今日红袍军颁布新政,关乎每家每户的生计!”

  人群顿时安静下来。

  “第一条。”

  启蒙师指着告示。

  “凡在册农户,每多生一个孩子,免赋税一年!”

  “啥?”

  朱六身边的王老汉瞪大了眼睛。

  “生娃还能免税?”

  “千真万确!”

  启蒙师笑道。

  “生三个以上的,再赏良田半亩!”

  人群嗡的一声炸开了锅。

  “老天爷!”

  一个抱着婴儿的妇人惊呼。

  “这、这岂不是说,多生几个娃,家里就能多几亩地?”

  “第二条!”

  启蒙师提高嗓门。

  “凡新生女婴登记入册的,全家免赋一年!”

  这话一出,人群更是骚动。

  朱六看到隔壁的李婶子一把抓住她男人的胳膊。

  “当家的!咱家二丫头还没上户籍呢!”

  “第三条!”

  启蒙师继续道。

  “红袍军在各县设育婴堂,新生儿免费种痘,确保娃儿平安长大!”

  种痘。

  朱六心头一震。

  去年村头张家的娃儿就是出花没的,要是早有这育婴堂......“第四条!”

  启蒙师的声音带着笑意。

  “家中子嗣满五人的,可送一子入红袍学堂,读书认字,将来考取功名!”

  读书!

  朱六的手不自觉地攥紧了锄头把。

  他家祖祖辈辈都是泥腿子,要是娃儿能识字......“最后一条!”

  启蒙师环视众人。

  “红袍军设媒官,撮合边关戍卒与本地女子婚配。每成一对,赏布两匹,银一两!”

  “戍卒?”

  人群里有人皱眉嘀咕。

  “那不是要嫁到边关去?”

  “边关咋了?”

  一个背着包袱的年轻女子高声道。

  “红袍军在边关修路开矿,日子比咱这儿还红火哩!”

  朱六听着周围的议论,心头热乎乎的。

  他想起自家婆娘又怀上了,要是这胎是个男娃......不过彼时周围也有其他的声音。

  “不会光是好处,没有要求吧?”

  红袍军启蒙师笑着点头,继续宣读新政。

  “问得好,官府只有一个要求,凡家中孩童满八岁者,需按官府指派,迁往边陲、海外之地!”

  人群顿时骚动起来。

  “啥?要把娃儿送走?”

  有人惊呼。

  “别急!”

  启蒙师抬手压住议论。

  “红袍军官吏子嗣亦在此列,凡九品以上官吏家中适龄孩童,皆需迁往乌斯藏、撒马尔罕、安南等地!”

  这话一出,百姓们面面相觑。

  朱六心里咯噔一下,官吏的娃儿也要搬?那这事......怕是假不了。

  他转头看向身旁的货郎杜石头,这矮壮汉子正挠着脑袋,眉头拧成疙瘩。

首节 上一节 497/513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