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末:我的金手指是现代大国 第64节
“红薯种植推广总长王老汉上报,目前蒙阴,沂城乡民并流民已完成红薯苗培育种植,暖房建设等前期基础,土豆,糙麦也已种下,七月约可收成四十万斤,用以制作各类粮食。”
“火器营刘方上报,火绳枪目前已造五十,莒州硝石,铁矿等材料正在运输,一日可造三把。”
“民部蒙阴周愈才据统计造册,清查两地人口上报。”
“蒙阴三镇一乡各有二千户,人口均六千余,合共两万八千余人。”
“洛石村等村落人口共一万两千人。”
“蒙阴县民四万人。”
“蒙阴在辖百姓合共八万余人。”
“民部沂县徐白海上报,沂县山民并流民合共一万五千人,县民两万人,共计人口三万五千人。”
“启蒙部保庵录,楚意,南道嬴培养一百九十四启蒙师已派遣各军,启蒙师下一步预备培养两百人,合共三百九十九思想启蒙师。”
“红袍六军总长,沂山铁骑总长青石子,红袍军卫总长莫柱竣,火绳枪兵总长岳豹,巡山轻骑总长陈铁唳,夜不收阳队总长王旗,夜不收阴队总长洛水。”
魏昶君平静翻阅各部传来资料,淡淡点头。
一年零三个月,如今已有两县之地,辖民十一万五千,红袍六军。
“传令,夜不收阴队总长洛水率人全部抵达莒州待命。”
“传令,柳小二率南洛商队抵达莒州,建立粉条商铺,并打通江南行商道路,为红薯销售准备。”
“传令,红袍六军各总师,启蒙师以七日为作训周期制定相关计划,拟五日训练,一日学习,一日思想教育及帮助百姓民生。”
魏昶君有条不紊,一步步下达相关指令。
王旗也一一记录纸张,直到全部收录,方才迟疑开口。
他想到临行前所收嘱托。
“里长,您弟弟魏昶琅临行前嘱吾询问,是否可以跟随前来莒州。”
魏昶君闻言皱眉,依旧在审视民生经济军政各类相关计划。
“不允,如今多事之秋,吾等无暇他顾。”
“着令魏昶琅前往火器营学习火器研发,魏染瑕前往洛石村棉厂学习织造。”
王旗慨然凝实眼前青年。
若是他人,获得如今成就,只怕早已让百姓供养家人。
唯独里长,铁面无私,依旧让家人于各基层操劳。
魏昶君话音未停,继续开口。
“夜不收阴阳两军全面铺开,阴队总长洛水打探情报,开始接触莒州知州杨圣文,同知张寅府邸奴仆,或以仆役身份潜入两府。”
这一刻,翻阅纸张手指停下,魏昶君漠然凝视窗外,脑海浮现后世回信。
两人一路算计,诱骗自身,想坑杀自己。
“吾便用二者之血,洗一洗乱糟糟的莒州!”
第106章 局中局,索性开杀!
天色微明,三十余牛车,二十余马车,驴车自南洛镇启程。
柳小二率商队一路疾驰,抵达莒州。
辰时抵达牙行,挑选商铺伙计,旋即于官府中交付相关材料。
首日,数十名南洛镇跟随抵达商队成员肃立。
炭火炽烈,房内寒意骤减。
如今已成为南洛商队之首,柳小二目光平静。
“里长令,其一,打开莒州销路,其二,打通江南销路。”
“三十日内,吾要尔等于莒州及其下各县,共开商铺三十家。”
“两月时间,各自寻找机会与江南打开销路,完成首批土豆粉出售。”
“诺!”
数十成员目光璀璨,郑重回应。
这些都是昔日乡民,流民中略有学识之辈,也是亲眼见过百姓生活如何天差地别。
如今,他们便是里长缔造属于自身资财坚实基础!
蒙阴城,巡山轻骑平日此时已在操练,但如今却手持农具,出现在田埂。
已晋升五十人卫的万有良挥舞农具时,与挥舞梭镖同样认真。
一旁开垦田地农户并不畏惧,笑着搭话,竟有种恍然和谐之感。
总师南道赢,楚意两人注视,目光欣慰。
红袍六军,知晓自身力量从何而来,如今蒙阴,沂县两地,百姓不绝,红袍军便不绝!
莫柱竣率红袍军卫于教习室学习,昔日村民出身,如今也学会提笔写字。
手底下各个军卫同样肃然书写,只是他们所学并非所谓孔孟圣贤,而是军政思想,民众思想。
彼时火器营中,铁炉火光炽烈,十几岁少年从最基础学起。
魏昶琅只能挥舞锤子学习打铁,锻造流程。
他不畏惧,亦未抱怨兄长,只是盯着不断铸造成型火绳枪管,探究其中道理。
莒州官衙内,小吏揉着发酸的手,意外皱眉,目送牙行之人春风满面远去。
尤其是牙行身边那个身形近两米魁梧巨人。
“也不知为何,这几日竟有这般多人前来租住城中。”
“恐怕有近百余户人家了。”
一旁小吏笑着摇头。
“当是逃难而来殷实人家,你看这些人各个身强体健,平日怕是吃得不错。”
离去之人回头看了一眼,赫然正是夜不收阳旗总长,王旗!
小巷中,同知张寅府邸管事正在负责采买,却被人拦住,如今趾高气昂仰头。
“一点意思,不成敬意。”
“小人逃难而来,想找个安身立命之所,听闻同知大人府上缺奴,不知大人可否行个方便。”
“还有重谢,还有重谢啊!”
管事倨傲点头,贪婪将一两银子敛入袖中。
“随我入府吧。”
夜不收阴旗十人卫咧嘴一笑,连连点头,佝偻着身子随行。
知州杨圣文妻弟坐在布庄内,看着对面新开卦铺,指点嗤笑。
“一个老道士,还学人开起店铺来了。”
洛水老道迎上目光,点头笑着,目光和善。
这一刻,莒州城中,红袍各军已然布置开来,暗流汹涌,波澜诡谲。
只等待里长一声令下,便让浑水爆裂!
“魏大人到!”
宏仙居乃是莒州城内最顶尖酒楼,一向客似云来,如今却门可罗雀。
只因今日,乃是莒州知州,同知,会同莒州顶尖缙绅大族宴请新任实权官吏魏昶君之日。
外界寒风凛冽,宏仙居内却炭火密布,暖意融融。
魏昶君方才踏入其中,解下披风,知州杨圣文便快步走出,神色殷勤。
“魏兄,可让为兄久等啊。”
“来人,歌舞饮宴,悉数叫上。”
同知张寅轻抚长须,面带笑意,连连点头。
“魏大人初入莒州,吾等久居此地,当为魏大人引荐一二。”
“这位是莒州王家家主王列之,书香门第,祖上也曾出过四品大员。”
“这位则是莒州刘家家主刘文玄,连襟乃是青州府同知......”
随同知张寅一一点名,每每站出一人,拱手笑着应和。
只是身着锦袍的各家家主,眼底却带着森森寒意。
当数十枚金锭自托盘揭开,魏昶君面上殷切点头,礼数周全,心底却冷漠至极。
果然还是来了,第一步!饮宴邀请,贿赂自己,让自己当总兵,去剿流寇。
捕捉到几家家主一闪而逝恶毒神色,魏昶君淡漠想到夜不收阴队传回消息。
王家,刘家,俱是自身入主蒙阴所灭缙绅主族,无怪如此。
一番寒暄,众人落座,举杯饮宴间,歌姬舞动。
城外饥寒交迫,流民尸骨寒意森森。
此间鲜花着锦,烈火烹油,歌舞升平。
宛若无形墙壁,将世道撕裂。
酒过三巡,知州杨圣文叹息一声,放下酒杯。
魏昶君恍若无所察觉,追问起来。
“兄长何故叹息?”
“魏兄不知,为兄愁啊。”杨圣文起身,负手而立,惆怅凝视窗外。
“当今天下流贼四起,鞑子肆虐,劫掠席卷,百姓民不聊生,当今陛下欲澄清玉宇,遂令吾等剿灭流寇。”
上一篇:大明:开局让朱元璋选择明灭原因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