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第188节

  接下来展开了第二项测试,防御与防御测试。

  场地内的热武器系统随之启动,有步枪、有重火力机枪等等,灵镜科技拥有这些热武器装备自然是得到了特别批准的,用于新式装备的研究测试。

  不一会儿,在林白羽的指挥下,让手底下的团队成员安排了两个纯机械动力甲进入测试靶场,并且扮演进攻角色。

  两个纯机械动力甲,其中一个持步枪,另一个徒手持着重火力加特林机枪要干拉。

  在其对面,穿戴动力甲的工作人员身形做出弓步姿态,并且抬起左臂打开真盾顶在前面。

  这架势让在场的几位军方人员面面相觑,他们其实挺担心的。

  要是扛不住,动力甲内的工作人员会被打成筛子,但是看到萧宇、林白羽等人非但淡定而自信的表情,心中的担心降低了不少,倒也没有出言说什么。

  “开火!”

  下一刻,场内的两个纯机械动力甲顿时扣动扳机,对着正前方六十米处的动力甲进行全自动扫射,枪口疯狂喷射出火舌,弹壳瞬间在两个纯机械动力甲的脚下散落的满地都是。

  子弹呼啸而出,沿途弹道产生了肉眼可见的光线,末端直指工作人员穿戴的武装动力甲。

  倾泻而出的子弹轰击在了真盾身上,表面星火四溅,靶场内的枪声如雷以及夹杂着轰击在真盾上的金属碰撞声。

  不过靶场之外的声音非常小,显然是做过隔音处理的,到了研究部之外,完全听不到枪声。

  实际上,除了该项目组的成员和公司的少数几位核心层高管之外,灵镜科技的其它员工都不知道公司申请到了热武器枪支。

  此时此刻的靶场之内,两个纯机械动力甲一个徒手持加特林机枪干拉,另一个手持步枪摆出标准的战术射击动作,在它这里,突击步枪的后坐力仿佛是零一般,枪托顶着动力甲的机械肩部都不带动的。

  另一边穿戴动力甲的工作人员顶着这么凶猛的火力轰击都不带后退的,甚至还顶着正面的火力向前移动。

  直到两个纯机械动力甲接连清空好几轮弹夹,火力输出就此结束。

  项目团队开始检查可穿戴武装动力甲的受损情况,主体基本无伤,只有部分弹道在动力甲外壳表面有弹痕擦而过的痕迹,根本就没有被破甲。

  因为95%的火力都被正面的真盾挡下来了,这是动力甲的第一层防御。

  得先破盾,才能破甲。

  真盾外部已经变得坑坑洼洼的,很多部位都瘪了,产生了较大的形变,但还是没有破盾。

  这一幕让在场观摩的军方人员大为振奋,这防御力大大超乎了他们的意料,没想到面对这么凶猛的火力正面硬钢,居然连动力甲的第一层真盾防御都没有击穿。

  “好!好好!”其中一位军方人员看了连声叫好。

  紧接着又展开了另一个场景的测试,靶场一侧有一片沙地,地面都是沙土,而不是地板。

  穿戴动力甲的工作人员来到此处,然后踏入沙地,开始闲庭信步的走着。

  不一会儿,脚下就产生了一连串的爆炸,伴随着爆炸的巨响,冲击波向四周扩散,掀起一阵尘土,动力甲踩到地雷了。

  没错,这片沙土是模拟一片布下地雷阵的密集雷区。

  待烟尘散去,动力甲依然屹立不倒,仍然在这个雷区悠哉的散步,脚下时不时的踩到地雷并引爆,动力甲就在掀起的一阵阵尘土中漫步穿过了这片模拟雷区。

  “妙!太妙了!这就是地雷的克星,这套动力甲装备是足以改变战场规则的利器。”一位军方人员喜形于色,振奋不减地说道。

  从场内的展示的结果来看,布置的地雷阵在这套动力甲装备面前成了摆设。

  排雷?根本就不需要,直接无视雷区一路平推过去。

  这套新式装备的横空出世,地雷这种武器在战场上的阻敌防御能力绝对是迎来了史诗级的削弱,地雷在战场上的价值不说一文不值,也没多大意义了。

  ……

第364章 【十年之内实现常备化目标】

  接下来的一段时间又展开几轮其它的测试,如动力甲的辅助瞄准系统。

  这也堪称是动力甲的一大专属绝活技能,拥有了辅助瞄准系统的支持,战士只需要把枪口大致对准敌人,然后直接扣动扳机即可,中近程距离是百分之百目标命中率。

  非洲老铁为保护自己的安全而诞生的“信仰射击”,自己是安全了,但能不能打中目标全靠运气。

  武装动力甲有这套辅助瞄准系统的支持,哪怕是玩非洲老铁的“信仰设计”,目标命中率也是杠杠的。

  值得一提的是,萧宇为军方人士介绍,团队还为这套外骨骼武装动力甲设计了不少的外设配套装备,以应对不同的任务需求。

  比如战术喷气包,这一备件让武装动力甲有着一定的短距离飞跃的能力,面对一些复杂地形如高点、河道等等,可以借助战术喷气包轻松越过这些地形,进一步提高战场的快速支援与快速反应。

  一个战术喷气包可以使用三次,在执行作战任务期间,通常次数用完了就直接从动力甲上自动卸载该部件,进一步轻装上阵提高机动能力,没用完也可以主动卸载战术喷气包。

  这一配套装备部件,显然定位的是消耗品。

  “萧宇同志,要加快动力甲的量产,部队急需这样的装备。”那位来自陆军部队的军方人员如是说道,他可是越看这装备越是喜欢的紧,恨不得立马给全陆军82个合成旅都给列装了。

  有了这套新式装备的支持,对于陆军部队而言,在综合作战能力上都会迎来指数级的飙升,这样的一支人机混合动力甲武装连队的火力和作战能力足以堪比一个传统团级作战部队。

  而且,每一个动力甲战士带领10个纯机械动力甲就能执行独立作战任务,甚至跟敌人的机械化重装部队打正面都不带虚的。

  由此可见,对作战能力的提升是难以想象的,这就是正儿八经的现代高级战争。

  现在大鹅跟二毛之间打的仗,搁在东大眼里简直是在用七八十年前的打法,前方各种填线宝宝,只不过是换了点现代的装备而已。

  要是换东大,就算没有J-36神龙战机,没有武装动力甲这些高科技装备,同样使用无人机战术,那都是巨大的差别。

  大鹅跟二毛互掐也在战场上大量用到了无人机,但在东大眼里那都是儿戏过家家,东大要是出手,那无人机出动的规模,不开玩笑的说,绝对是铺天盖地如蝗虫一般遮天蔽日,光是让人看了就得头皮发麻。

  看看现在东大用无人机玩空中表演的震撼场面就能窥一斑而见全豹,真要是干仗的话,那规模比之大十倍都不止。

  军方人员来到临州市详细了解武装动力甲项目的进展,看了动力甲的一系列实机演示后也是吃下了一颗定心丸,明年的阅兵典礼,让武装动力甲组成方队亮相没什么问题。

  接下来的日子,项目组的一大任务就是全力“爆兵”量产动力甲,现在生产线还没有拉满,只要把产能拉满,不计成本的“爆兵”,一年之内产出上百万套动力甲都不在话下。

  当然,军方肯定要不了这么大的量,毕竟现在不是战时状态,真要是战时状态,全面民转军工,产能拉爆一年生产出百万套是轻轻松松的。

  在接下来的一段时间,灵镜科技这边应军方的要求,率先加急产出100套可穿戴外骨骼武装动力甲秘密交付给军方。

  因为明年九月份就要举行阅兵典礼,军方得尽快让一批战士掌握这套单兵装备,同时也是军方对这套装备做进一步的测试。

  作为该项目总负责人的林白羽也离开了灵镜科技,到了军方的一个秘密军事基地,作为技术专家指导战士们如何使用这套装备。

  专门制定了一整套的使用手册,包含了动力甲的各项性能、系统功能、备件与储备、后勤与保障等等。

  林白羽的任务就是将之整理成册,让战士们知道动力甲该怎么使用,确保各项功能可以发挥的出来。

  至于围绕这套新式装备会开发出什么样的战术,这就是军方的专长了。

  不过林白羽还是为军方提供了一整套的动力甲装备的近战格斗术,以及围绕这套装备为核心的基础攻防战术。

  这并非是林白羽自己琢磨出来的,而是萧宇给的,由他转交给了军方。

  萧宇的解释是以AI大模型模拟演练总结出来的,形成了一套系统性的近战格斗术和基础攻防战术,军方或可参考进行验证其有消息。

  实际上也不是萧宇琢磨出来的,而是蓝星世界无数场实打实的战斗与战役总结出来的经验。

  但显然,萧宇肯定不能这么说,只能说是AI模拟出来的结果,然后去实战演练检验其有效性。

  只要军方去实战演练一遍,就能知道其价值。

  毫无疑问,这对于军方来说绝对是能少走很多弯路,也能大大节省时间成本自己去摸索,能够以更快的效率迅速形成战斗力。

  军方这边同时在部队里优中择优地挑选出了一批“兵王”执行秘密任务,其实就是让这些战士学习并熟练掌握使用外骨骼武装动力甲。

  这一新式装备的诞生,让军方决定组建一支地表最强的陆战兵种——人机混编动力甲部队。

  如果说J-36神龙战斗机是空军部队的牌面,那么由外骨骼武装动力甲构成的人机混编部队就是老陆的牌面,是精锐中的精锐。

  军方同时开始积极筹备围绕外骨骼武装动力甲进行陆军装备的升级,要打造一个加强集团军的兵力规模。

  当然,并不是直接扩编一个动力甲集团军。

  而是以一个合成营为单位,给全军82个合成旅都配置一个人机混编的动力甲合成营。

  一个混编人机动力甲合成营,兵力配置是100个动力甲战士和900个纯机械动力甲。

  即总共1000个作战单位构成一个合成营,一个合成营下辖三个作战连队,每个作战连队配置10到12名左右的动力甲战士和100个纯机械动力甲,即120个作战单位。

  每一个动力甲战士配置10个纯机械动力甲。

  组建82个动力甲合成营,动力甲战士的兵力规模在8200人左右,纯机械动力甲的兵力规模在73800个左右。

  预算方面,算上给企业5%的利润,可穿戴动力甲的采购价为2395万元一个,纯机械动力甲的采购价是368万一个,采购8200套需要1963.9亿元,采购7.38万个纯机械动力甲需要2715.84亿元,合计4679.74亿元。

  加上其它备件,如战术喷气包等,再加上预备一些动力甲用于更换,总预算规模达到了5000亿元左右。

  毫无疑问,这绝对是一笔天文数字的军费开支,但对于现在的东大来说,并非不可承受。

  军方也不是一年就要武装82个合成旅,而是分成若干年逐步完成。

  当然,这是和平时期,战时就是另一回事,真到了全面战备状态,拉爆产能全军陆战部队都可以动力甲化。

  而且给陆军全面动力甲武装常备化也是军方的长远目标,打算用十年左右的时间完成这一目标。

  也就是说,十年后东大的陆军,所有作战部队的战士都会人手一套外骨骼武装动力甲,这套装备明显就是奔着常备化目标去的。

  只不过在当下还没有哪个经济条件实现常备化,也不太划算,毕竟维护成本也不低,现在就全面常备化,后勤保障压力实在太大。

  但给每一个合成旅配置一个动力甲合成营,在当下是没问题的,军费开支也完全支撑得起。

  ……

第365章 【双向的良性正循环】

  外骨骼动力甲作为军工装备产品,利润率并不高,军品18号文规定的利润率为5%,这是法律性的文件,不可突破。

  换言之,军方下了5000亿额度的采购订单,灵镜科技能从外骨骼动力甲业务上获得的利润额是230多个亿的样子,两百多亿自然是个很大的数目,但是跟民用的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比起来,差距就非常之大了。

  但也恰恰是因为军品的利润不高,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的民用就更要推行。

  就像造船业领域,船企造军舰其实不怎么赚钱,但东大的海军舰船之所以能不断下饺子,从宏观层面来看,都是用民船制造的盈利反哺出来的。

  如果东大的船企在民船领域没发展起来,接不到民船订单,船企就会面临经费紧张,开工不足,人员裁撤、技术断代,最后走向衰落,导致海军建设也难以为继。

  这一点,大鹅就是一面镜子,大鹅家的军工企业越来越拉胯,宏观层面就是因为没有巨大的民用市场支撑。

  东方大国的军民融合发展路线已经被证明是无比正确的,依托巨大的民用市场的盈利反哺军工领域,技术创新进步之后,一部分技术又反过来应用在民用市场领域,实现了双向的良性正循环。

  如果不走这条路线,纯靠军品订单就会面临两难的抉择。

  企业要想可持续发展,能维持运转和投入必要的研发资金搞技术创新,就必须要有足够的利润支撑,5%的利润率绝对不够,还可能滋生军工复合体的出现,阿镁立卡对此点了个赞。

  抬高产品的利润率就会导致军方开支增加,军费预算又受不了,阿镁立卡又点了个赞。

  不给企业足够的利润,就没钱搞技术创新甚至生存都会成为大问题,就算企业勉强存续,也无力投入更多的资金去研发新技术迭代新产品。

  显然,东方大国找到了一个两全其美的解决方案,就是军民融合战略。

首节 上一节 188/21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双穿:从末世到巫师

下一篇:复活全人类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