黑科技:横跨两界的超级帝国 第189节
造船业领域就是典型的案例,今年的数据显示,国内船企在全球市场份额的占比到达了夸张的70%,全球十大造船厂有一多半来自东方大国。
那些造船厂靠着民船盈利反哺军工,得以让不怎么赚钱的军舰能够下饺子一般产出,军方预算也没有因此大规模暴涨承压。
这个宏观逻辑在其它领域也同样适用,当然也包括灵镜科技的外骨骼武装动力甲了。
动力甲的利润率的确不高,但是灵镜科技可以凭借动力甲的衍生品产物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投入民用市场,依靠巨大的民用市场的利润作为支撑来反哺军工领域的武装动力甲。
以后技术迭代升级了,又可以拿出一些降级处理后的技术支持民用,从而实现双向的良性正循环。
由此可见,从军事层面考虑,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也不可能会被叫停一刀切。
当然,外骨骼武装动力甲跟造船业还是有内在区别的,那就是这技术是萧宇从蓝星世界倒腾过来的,实际上的研发成本是可以忽略的,甚至可以说压根就没有研发成本。
这一点在民用的流光星语仿真人偶身上得到了体现,那就是先进技术的低价应用。
个人版消费级的流光星语仿真机器人卖那么便宜,还能有25%的综合净利润率,这已经是很高的利润率了,而生产资料属性的流光星语机器人定价18.3万,更是有十几倍的暴利。
最大的原因就是核心技术都是来自蓝星世界,灵镜科技没有什么研发成本支出,这才有了巨大的利润支持。
尽管这情况很特殊,是别的企业所不能复制的模式,但本质上并没有改变依靠庞大的民用市场反哺军工实现双向正循环的逻辑。
同样的逻辑在神龙战机J-36之于中航临飞公司也是成立的,这也是中航临飞要在民用领域推进空铁列车项目的原因,空铁列车项目本身是亏钱的,由临州市财政兜底,但中航临飞是卖室温超导材料是赚钱的。
除了空铁列车这样的公共基础设施项目,今后也肯定会进一步开发其它民用领域的应用场景。
把民用市场规模做起来,规模化起来了,成本也能持续摊薄,以后其它城市打造空铁列车项目,成本肯定会远低于承受了巨大沉没成本的临州市。
东方大国走的这一条路子,意味着军费支出的“转化率”非常之高,或者说“性价比”非常高,是真正的物美价廉。
要是跟老镁对标比一比,那就更鲜明了。
如果说东方大国是把每军费都花在刀刃上,那阿镁立卡绝对是将天量的军费花在了刀把上。
以今年的数据为例,阿镁立卡的军费预算达到了8860亿美元,东方大国1.6万多亿人民币的军费预算折合美元大约2000亿美元左右,还不到阿镁的四分之一。
但实际上,东大这些军费开支花出去之后,得到的装备数量、质量和技术含量,都是完爆阿镁立卡的。
看看近年来阿镁立卡的军方天价采购屡屡上新闻媒体发酵,什么一个咖啡杯要700美元,一个USB转接口要2800美元,一个马桶圈要1万美元,一袋螺丝要9万美元,还有9只羊居然要600万美元等等。
一个比一个离谱,只能说,阿镁的史密斯专员实在太狠了。
就这么多的史密斯专员,再加上汇率因素,同等金额费用,东大能够采购到的装备,要么就是数量规模完爆阿镁,要么数量规模持平的情况下肯定在质量和技术含量上完爆阿镁。
你阿镁一袋螺丝的采购价要9万美刀的天价,折合人民币六七十万块钱,东方大国一袋螺丝顶多花十几块钱,同样花这么多钱能采购到五六万袋同等规格质量的螺丝。
就阿镁这种把钱花在刀把上的操作,别说8000多亿美元的军费,就是再翻一倍也没法跟东大现在的2000亿美元军费比。
……
时间来到2O25年新开年。
西北某秘密军事基地,二十多辆重型卡车运输队在武装直升机的护送下驶向该基地,重型卡车的货舱里装着的,赫然便是灵镜科技加急生产出来的100套全覆盖式外骨骼武装动力甲。
这批装备从临州市秘密空运而来,并在数个小时之前在该区域的一个野战机场降落卸货,由二十多辆军用重卡运输车转运到了这个军事基地。
车队前方的一辆军用越野车内,身着一套工装的林白羽在车内,随他一并来到这里的还有一个十多人的技术小组。
“林队,这是你要的材料。”林白羽的技术助理将整理好的一份文件递给他,接过材料浏览着,车辆平稳行驶着,距离基地越来越近。
林白羽和他的技术小组成员,会在这个军事基地里待上一段时间。
……
第366章 【深深地震撼到了】
大约半小时后,运输车队抵达了军事基地内部。
运输车的货舱打开,里面都是摆放着的长方形状的封装箱,基地后勤部的人员目前也都不知道里面是什么东西。
此刻,基地里的人正在井然有序的卸货。
林白羽看到一队人向他走来,为首之人肩扛三颗星,林白羽就算不认识他也认得那军衔标识,肩章为金色松枝加三颗金星,这是现行军衔制度中高端最高等级。
妥妥的军方大佬,而且肯定不是这个基地的最高指挥官,因为该基地的最高指挥官是大校军衔。
“首长好!”林白羽旋即说道。
“小林同志,这里的条件艰苦些,不比临州那些大城市,有什么难处尽管提出来。”这位将军微笑着说道,林白羽也自然是客气的对答。
简单的交谈了几句便转入正题,今天的主角是运到该基地里的100套外骨骼动力甲。
这100套外骨骼动力甲封装箱很快就被运到了基地内部,基地室内的一处大厅,100个两米多高的封装箱被竖直摆放着,除此之外还有诸多物资箱,里面有外骨骼动力甲的零部件,用于更换,还有战术喷气背包等配套备件。
就在这时,只见100名从各大战区精挑细选出来的精锐战士列队齐步来到这处大厅。
“原地踏步。稍息。”
这100名战士整齐列队站立着一动不动,领队的中尉旋即向在场的几位将军汇报,林白羽也站在一旁,过了一会儿一位少将看向他笑道:“白羽同志,你看这些战士们是否符合武装标准?”
闻言,林白羽旋即回道:“这套新装备并没有太大的上手难度,也不需要太多的专业知识,门槛非常低。”
装备的上手难度不高,门槛低,但不代表技术含量低。
恰恰相反,越是门槛低、上手难度低才说明技术越先进,作为一款要大规模列装甚至十年后实现全军常备化的装备,就是需要简单易上手、门槛低。
到场的100名战士都一动不动,一言不发,不过听到这话,大家心里也很好奇这次任务到底是什么情况。
显然,到现在为止,他们都不知道,可见保密级别之高。
不一会儿,林白羽的技术助理带着一块战术平板递给他并说道:“均已妥当,随时可以启封。”
林白羽转而看向那位肩扛三颗星的将军道:“首长,可以启封了。”
将军微笑道:“你是技术专家,这里我们听你这位专家的指导。”
末了,林白羽上前几步,来到了整齐摆放着的封装箱面前,在场的人纷纷投来目光。
林白羽旋即在平板上点触了几下,片刻之后,所有人都听到了封装箱传出“噗嗤”的类似气阀的声音,所有的封装箱都缓缓地自动打开。
只见100套可穿戴外骨骼动力甲同步踏出封装箱,然后列队集结成方队,位置正好在那100名战士的正对面。
此时此刻,无论是100名战士,还是在场的一些基地后勤人员等人,首次见到外骨骼动力甲,都被这场面给深深地震撼到了,即便是那几位将军也当场为之动容。
这100套外骨骼动力甲宛如从科幻电影中走出来的战争机器,通体流转着特有的金属光泽,表面覆盖着的流线型的复合纳米合金护甲,如同精密咬合的机械类鳞片,在光线的折射下泛着冷冽的金属光晕。
行走时,关节处的传动装置,随着轻微嗡鸣缓缓舒展,显露出内部幽蓝的能量管线,好似蛰伏的机械动脉。
手持战术平板的林白羽转身看向众人说道:“这是我们灵镜科技研制的世界上第一款全覆盖式仿生人形可穿戴外骨骼武装动力机械战斗护甲,刚刚它们具备自主行动的能力,这是该装备处于哨戒模式,在该模式下,它可以自主行动,亦可如纯机械动力甲那般执行作战任务。”
随后,林白羽开始为众人讲解这套动力甲装备的各项功能,如何使用、操作等等。
在场的人不由得发出了一阵惊叹,眼神中满是震撼,这套装备可比部队里的那些就是几条金属构成的简陋外骨骼辅助装备强太多太多了。
简直就是钢铁侠的战衣,而且造型帅到没朋友,可以说炫酷的相当炸裂,活生生的从科幻电影走出来的未来装备。
如此科幻的产物照进现实,以至于让在场第一次看到该装备的都不由人心生感叹,现在的科技已经发展到这么恐怖的水平了么?
末了,林白羽讲完了基础知识点,接下来便开始进行穿戴教学。
选中的100名战士纷纷换上了神经接驳服,三十人一组依次尝试。其中一位年轻的战士第一个进行穿戴,看着眼前的动力甲战衣,他的内心有些激动也有些紧张。
在技术小组工作人员的指导下,他小心翼翼的“嵌入”人体工学舱,当动力甲从后背合拢的那一刻,这位战士感觉自己仿佛被一个温暖的钢铁怀抱所包围。
其内部与身体接触的地方采用了记忆合金材料,能够根据穿戴者的体型自动调整形状,提供最舒适的贴合度。
这时,动力甲头盔视前面板启动,他也听到了系统内的电子合成声音。
“启动自检程序。”
“能量核心稳定。”
“动力输出稳定。”
这位战士的视野立刻被一层视前屏幕覆盖,周围的一切变得清晰而立体,看到的外部场景画面,还能识别出视野内的目标的信息并显示在视前屏幕中。
一目了然,还不会阻挡视野。
动力甲进行自检测程序,这位战士看到视前屏幕的数据如瀑布一般倾泻而下,每一个自检测的参数都代表着动力甲的性能是否达标。
动力系统、核生化三防系统、情报分析系统、听觉补偿系统、自适应平衡系统、辅助瞄准系统、运动增强系统等等,一切都在有条不紊的进行着。
随着听觉补偿系统加载完成之后,他也能够更加清晰的听到外部的声音。
不一会儿,林白羽的声音从动力甲内部的通讯系统传来:“别紧张,心态放轻松些,然后尝试用思维去控制它。”
林白羽瞅了眼平板,数据显示这位战士此刻的心率有点高,显然是激动又紧张,不过这也是很正常的,因为不只是他,他的战友们此刻的心率都有些偏高。
大家都是第一次接触这么高端的装备,而且根据林白羽之前的讲述,这装备一套就要接近2400万之巨,好家伙这可比一辆99主战坦克还贵,战士们也担心把这装备弄坏。
实际上,这套装备是很耐造的,重火力轰击都能扛的存在,何况人的那点力量。
林白羽和他带来的技术小组的工作人员开始手把手的指导穿戴上动力甲的三十名战士,其余七十名战士也都目不转睛的好好看、好好学、认真听。
“大家尝试抬起手臂,就像你往常控制自己的手臂一样,很好,再挥舞手臂感受力量的传递。”林白羽看着穿戴了动力甲的战士们来回踱步着说道。
在自适应系统的支持下,动力甲的关节灵活的响应,与穿戴者协同运动,几乎做到了人机合一,如臂挥使。
观摩的几位将军此刻也是无比满意,眼瞅着空军J-36有了,海军航母、万吨大驱有了,这会儿老陆也终于有自己的门面绝活儿了。
动力甲的性能参数他们早就知道,是打心眼里喜欢这一新式装备,不只是这套新式装备能为陆军带来战斗力的成倍飙升,而且非常之帅又极具威慑力。
装备的颜值其实也非常重要,别的不说,就这套动力甲装备,一旦在9月份的阅兵典礼上震撼亮相,绝对能吸引无数年轻人踊跃参军。
就目前军方挑选出来的这100名战士,他们看到这套单兵装备已经满眼都在冒精光,那是打心眼里一眼就喜欢上了这装备,没有几个男人能拒绝得了这样战力又猛又帅的单兵动力甲武装。
……
第367章 【高地攻防演练】
这套动力甲装备的技术含量高,是货真价实的高科技装备,但它的上手门槛非常低,可以说只要会用基本的电子设备,如手机、电脑这些就能轻松上手。
仅仅两天的时间,战士们就熟记并掌握了如何使用动力甲的各项技能和操作要领,剩下的就是通过时间去不断训练出更高的熟练度。
时间又过去了两天,基地军方批准展开一场高地争夺的攻防模拟演习。
进攻方是由12名全副武装的动力甲战士构成一个特战班组,没有重火力支援,没有空中支援,就靠动力甲战士身上携带着的常规步枪武器。
防守方则是一个整编常规作战连队,拥有无人机群的空中支援,作战连队的人数加上指挥员、后勤等共计120多人,兵力是进攻方的十倍。
而且驻守的高地易守难攻,还布置了雷区。
这场攻防演习采取了半实弹演练,即防守方都是荷枪实弹,雷区布置的地雷也是货真价实的,进攻方的12名动力甲战士用的就是非实弹。
……