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第174节
刚才是正常接诊时间,熊医生当然没时间处理。
现在,马上就要下班了……
置之不理肯定不行,倒不是怕病人明天不给自己发送数据——没几个病人会拿自己的身体赌气——熊医生担心的是,不及时处理的话,很可能进一步增加这几位病人的心理压力,进而影响本来就已经很差的睡眠状态,进而影响对好唱APP的助眠评估。
不过,说一千道一万……看着一串串的60秒红点,熊医生还是打了个寒战。
不行,这么倒霉……宝贵的学习机会,得赶紧安排一下。
唔……反正找替死鬼了……不如,顺便多做点什么?
————————
固山市的行政级别是地级市,无论地理区位还是经济区位,在省内都属于边角地带。
孟英才是固山本地人,家乡的地位,在省会读书的几年时间,通过往返交通时间的差异,自己和同学们衣食住行的差异,孟英才已经感受得清清楚楚。
现在,又加上了更加现实的就业。
托大伯的战友的哥哥帮忙,孟英才在固山市第一医院捞到了实习的机会。
过来之后,孟英才很快发现,固山市第一医院的条件,和以1,2,3等打头的省字级医院,以肿瘤,儿童,脑科等打头的强科级医院相比,那是想都不敢想,同是市一级的医院也肯定不用比,就连区一级的二甲医院,固山市第一医院也有很多地方远远不如。
技术方面一目了然,留在省会的同学,天份好,运气好,或者大伯的战友的哥哥关系好的,现在已经开始接触国内最先进的课题,次一等的天天和重症病患打交道,再不济的也少不了见识见识血淋淋的腹腔,而自己却只能偶尔摸摸阑尾炎的肚子,然后和上级医生一起无奈地听着“医生,我们想好了,我还是想去省城看看。”
这也很正常,孟英才扪心自问,换了自己,在多坐几个小时的车,和被十年,乃至二十年前的技术和设备开刀之间,恐怕也不敢作出为医学献身的选择。
唯一值得庆幸的是,虽然身处边角地带,固山市人口总量倒是挺高,托了技术设备和医疗观念双重落后的福,基础性疾病的平均患病率还蛮有优势,症状不显的前提下,乡亲们倒也不会为了几百块钱特意跑一趟省城。
固山市第一医院这才活了下来。
但这并不是孟文才的幸运,根据规律,除了技术、运气,或是大伯的战友的哥哥最优秀的那批,医学院学生参加实习的医疗机构,和日后真正就业的医疗机构,往往要差那么一两个级别。
固山市第一医院都已经是靠着“几百元”级的病症混日子了,还要差一两个级别的县医院,乃至乡镇卫生院会是什么情形,孟文才简直都不敢想。
难道主打“几十元”级的病症?那和修脚店有什么区别?反正都是处理倒甲和鸡眼。
难怪都说,医学院的学生,现在最重要的学习方向,就是思考怎么转行……
孟英才愁眉苦脸地坐在休息室,都半个多钟头了,手头《常见胃区解剖图》才翻过去两页。
“孟医生,孟医生,孟英才……”门外忽然传来一阵喊声。
“这里呢。”孟英才随口应道。
“孟医生,”几秒之后,一位脸上同样带着稚嫩的年轻医生走了进来,“咋不接电话,李医生找你半天了。”
“啊?”孟英才掏出手机:“呃,没电了……中午准备充电的时候接了个电话,然后就忘记了……李医生找我干什么?”
孟英才稍有点慌,虽然同样被喊作“医生”,李医生可是堂堂主治,更重要的是,就是这段时间负责他们这群实习生的直接管理人。
“那我就不知道了,”过来找人的实习生让出门口的位置:“快去吧,李医生现在在值班室。”
“唉,也不知道要搞多久……”孟英才放下书,一边走一边回头说道,“回去宿舍的话,记得帮我也打两瓶热水。”
“要两瓶干什么?你一晚上能喝这么多?”
“一瓶喝水,一瓶洗澡啊。”
“不是吧,一瓶就够你洗澡了?”
“那你帮我打四瓶?”孟英才再次回头,希冀地看着同事。
“饶了我吧,接次热水要爬两次五楼……你还是擦擦算了。”
“早晚熏死你们三个。”
孟英才叹口气,快步走到了值班室,敲了敲敞开的房门。
还好,李医生看起来并没有生气,抬头看到孟英才,直接说道:“去一趟门诊,神经内科的熊文锦医生有事找。”
“好的。”孟英才答应下来。
赶到门诊楼,孟英才没有麻烦护士台,科室轮转的时候,孟英才已经认识熊医生。
敲了敲诊室敞开的房门,熊文锦医生也抬起头:“小孟来了……明天是轮到你值导医台吧?”
“是的。”孟英才悲催地点点头,可以预见,明天又是手忙脚乱,口干舌燥,焦头烂额的一天。
“明天有神经衰弱,睡眠困难的患者,你导到我的门诊。”
“好的。”孟英才又点点头,很干脆地答应下来,每位医生都有自己擅长的病症,只要不是要求把妇科导到神经内科,就是很正常的工作安排。
至于这么点小事不打电话,特意把自己喊过来一趟……这种大概率神经内科自己的内部纷争,孟英才一个音节都不打算多说。
“我记得,小孟你对神经内科的知识点掌握得不错。”熊医生又说道。
有这么回事么?孟英才愣了愣:“呃……感谢您的认可。”
“嗯,这里有几个典型症状,”熊医生一边说,一边将手机塞了过来:“你看一看……”
孟英才接过手机,脸上立刻反射出一片白光。
“和病人细致沟通的技巧,是一名合格医生的必须技能,”熊文锦医生一边说,一边指了指自己身边的位置:“坐这里吧,把握机会。”
看看一连串60秒红点,孟英才自身的脸色也慢慢变白。
看着实习生苍白的脸色,熊文锦医生也略有点尴尬。
熊医生才38岁,根本谈不上科室权限,于是没办法给手底下做事的小医生什么看得到的好处。
同样的原因,谈不上科室权限,也就没什么机会消磨良心,熊医生依然具备尴尬的本能:看来只能找个机会,想办法多帮这小子说几句好话了。
机会不是找出来的。
————————
0.01秒后。
档案部:A3级,备用核心员工有工作助手需求。
档案部,情报组联动:C5-3,孟英才档案,孟文才当前需求。
档案部,情报组,分析组联动:当前可实施方案。
近未来工作委员会:编号:7902C-3号方案,申请执行。
战略委员会:准许执行。
————————
3分钟后,熊文锦医生接了个电话。
“熊医生,周主任的申请批下来了……明天开始走程序,你上次提过的宿舍申请,还要不要?”
“要啊,”熊文锦医生立刻同意下来:“几人间?条件怎么样?多久能走完程序?……我急啊,谁说我不急?……是啊,我是早就买了房,我中午不想回去不行啊?四人间?四人间狗都不住!赶紧的,给我弄个好点的!”
放下电话,熊文锦医生笑眯眯地看着认认真真回复患者的孟文才:
“小孟,我记得,你住的是医院宿舍吧?”
140 医疗界?市级医院?
140 医疗界?市级医院?
“是啊,”孟文才的耳朵一直支着,闻言立刻回答:“医院有要求,实习生都要住宿舍的。”
以方便随时抓丁。
“哦……”熊文锦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等着孟文才露出希冀的神情,才不慌不忙地接着问道:“你住的是哪栋?”
“3号栋。”
“3号栋啊……”熊文锦装模作样地回忆了一下:“我记得,那边好像都是四人间,条件不是很好啊。”
“是啊,”孟文才叹了口气:“没办法,大家都这样。”
“医院的住宿条件确实比较紧张,”熊文锦摇摇头,指了指手里的电话:“你看,我刚才嘴巴都差点磨破了,才弄到个双人间,一点都不方便……真是鸡肋。”
那……
孟文才刚想张嘴,便看到熊文锦已经低下头,继续操作电脑。
孟文才默默地闭上嘴巴,继续回复病人不时发来的咨询……不知不觉间,孟文才对每条信息的回复都细致了不少。
半个小时左右,下班的时间到了。
又过去十几分钟,熊文锦终于完成了全部工作,伸了个懒腰,熊文锦偏过头,看向还在继续打字的的孟文才:“怎么样,有收获吗?”
“……病人的问题太多了,病人的家属也太多了。”孟文才愁眉苦脸地说道。
“哈哈,习惯就好。”熊文锦医生笑了笑,“下班吧,今天辛苦你了。”
“没什么,希望能对病人有所帮助。”孟文才松了口气,一边说,一边将熊文锦的手机递出。
“要想多帮助一下病人的话……”熊文锦笑眯眯地摆摆手,并没有立刻接过手机:“就聊这么一会,恐怕不够。”
“嗯?”孟文才愣了愣,很快咽了口口水:“您的意思是……”
“嗯。”熊医生点点头,指着手机:“要不要把这几位病人的微信都加一下,多提供一点帮助?”
“这个……”孟文才只听了几个字就脸上发苦,稍想了几秒,果断地摇了摇头:“不好意思熊医生,您知道的,咱们医院的安排本来就挺饱满……就算这样,有时候晚上还要临时增加工作。”
“哦……”熊文锦并不介意,只是又意味深长地哦了一声,“你说的是没错……不过,大多数时候,3号栋的晚上,安排的最多的……应该是打热水吧?”
孟文才不由自主地叹了口气。
“真不知道后勤部一天到晚都在干点什么,”熊医生也跟着叹了口气:“一个管道改造,从18年拖到24年,都快6年了都没解决……这也就算了,线路也一塌糊涂,去年还把热得快和热水壶都给禁了……这是什么?这就是最典型的懒政。”
孟文才还能说什么呢?只能又叹了口气。
“唯一干点人事,就是这两年建了两栋新楼,8号栋和9号栋就好多了……空调冰箱都配上了,有天然气,有热水器,电器也随便用,”熊医生说着,又指了指孟文才递在半空的手机:“就是费用稍微高点,去掉补贴,两人间的自负费用,应该过300了。”
麻辣个蛋!孟文才更加眼红了,我现在住的熏鱼四人间,每个月也要自负200啊!
“300多块啊,还是个两人间,说来说去还是个鸡肋。”熊医生又吐槽两句,摇摇头一边起身,一边脱掉白大褂:“下班下班……手机放桌上吧,你也早点回去,抓紧打热……等医院的饱和安排。”
“熊医生,”孟文才又不是傻逼,不仅没有放下手机,反而抓得更紧了一些:“我想清楚了,其实我也不是太忙……能够多帮助一下病人,挺好的。”
“这样啊……行吧,”熊文锦早有准备地点点头:“那就把病人的微信都加上,总是个自我提高的机会。”
孟文才乖乖地加上了四位患者的微信。
“加好了,熊医生。”搞完这些,孟文才又一次递出手机。
“嗯。”熊医生接过手机,“你的微信,和手机号码是同号吧?”
上一篇:倒计时90天:华夏进入一级战备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