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第195节

  也是整个会议期间,唯一被杨正国淡淡瞟了一眼的工作人员。

  招待所经理瞬间明白了其中道理。

  低着头苦笑一下,招待所经理默默走出政府大楼,走了街道,瞅着四处无人,掏出手机拨通了电话:

  “商经理,是我……嗯,你上次说的苗族少女服饰,明天送过来吧……商务款还是家居款?都要!都把样品带过来,明天上午,对,尽快。”

  “王队,是我……嗯,县里马上就有重要商务接待……对,有关这次接待,我有点小小的合理化建议……嗯,我知道这有点过了,不过都这么晚了,我冒昧地给您打了这么个电话,您要是不太忙的话,要不就随便听听?”

  “嗯……我的建议是,到时候,治安大队的工作重心,最好落在接待工作……县城的那些KTV酒吧什么的,暂时先放一放好了。”

  ————————

  纷纷扰扰,明争暗斗,智计百出间……

  次日,凯里市机场。

  芸芷味觉,西南地区项目开发部,贵州项目组,实习生,五险一金兼房补享受人员,龙建辉,时隔半年,又踏上了家乡州府所在的土地。

165 艺术更在美食前

  165 艺术更在美食前

  和第一轮主要由各领域专家组成,明显更偏向于技术和可行性研究的考察相比,芸芷味觉开启的这轮商务考察,团队规模稍小,但仍是浩浩荡荡三十几号:

  十四名芸芷味觉的正式员工及试用期员工,外加二十多位分别来自影视、传媒、经纪、律所以及龙建辉根本搞不清楚的多行业合作伙伴。

  此外,这是龙建辉第一次坐飞机,更是第一次坐包机。

  飞机刚停稳,龙建辉就听见外面一阵嘈杂。

  透过舷窗,龙建辉看到十几位穿着制服的工作人员排成好几列——以龙建辉的见识,没法分辨出具体是哪个部门,但却相当肯定是政府专用的色彩和样式。

  这些工作人员举着各式横幅,上面印着"宾至如归""热烈欢迎""满载而回"之类的标语,最前方的两侧还齐整整地各站着一排人,手里都捧着鲜花。

  作为第一次坐飞机的新手,龙建辉完全不懂下机流程——当然了,就算每周出差两次的空中飞人,面对这等明显非常规的阵仗,也基本不会轻举妄动。

  幸好组长很快起身往外走,龙建辉赶紧跟上。

  刚下飞机,一位西装笔挺的中年男子快步迎上来,满脸笑容地握住陈哥的手,热情地说着"一路辛苦""欢迎光临"之类的客套话。

  龙建辉站在后排,正犹豫着要不要也伸出手,还没等他做出反应,就被旁边的工作人员笑容满面地半推着上了一辆考斯特。

  车队驶出机场不久,窗外掠过几栋崭新的办公楼,路边竖立的宣传牌上"产业振兴""招商引资"等标语格外醒目——那些牌子看起来也崭新得发亮。

  龙建辉虽然在电视里见过类似场面,但亲身经历还是头一遭。

  中午的接风宴设在一家外观不算奢华但却很是让人感觉很舒适的酒楼,门口站着几位身着苗侗服饰的服务员。

  凭着多年导游经验,龙建辉一眼就看出,和那些糊弄外地游客的饭店不同,这些服务员的服装和配饰都是货真价实的好料子。

  一进酒楼,龙建辉就被引入一个宽敞的包间,巨大的圆桌上已经摆满了十几道菜肴。

  后续菜品还在源源不断地端上桌。

  每上一道新菜,服务员都会简单介绍几句,并恭敬地以"贵客慢用"结束。

  虽然龙建辉被安排在客座第三的位置——组长陈哥和其他几位负责人早就不知道被抓到哪里去了——但服务员的目光始终每次都会照顾到他的方向,那种毕恭毕敬的态度让龙建辉浑身不自在。

  龙建辉还注意到,和他记忆中任何一次带团经历都不同,即便是公司最重视的高端团,也从未有过这样的排场:四十多平米的包间里只坐了不到十五人,桌上的菜肴别说吃了,光是完整看一遍都要花上一两分钟,仅仅鸡肉就上了好几盘,每盘的鸡头都规整地朝向主座方向。

  州政府的接风宴之后,正式商务考察随即展开。

  整个过程历时十八天,其中州府三天,又在下面的五个县区各考察了三天。

  各县区的接待同样热情周到,只是偶尔会出现些小插曲。

  有次正参观着工业园区,几位工作人员突然在队伍后方低声争执,语速极快却刻意压着音量。

  龙建辉只隐约听见"谁让你们进来的?""证件?什么证件?”“我不看这个!什么证件都不好使!"之类的字眼。

  还没等龙建辉开始琢磨,带队领导却似乎完全没听见一般,忽然笑呵呵地指着旁边的建筑,说起了当地某个企业家在该地白手起家的励志故事,并热情邀请考察团一起进去看看。

  又一次,参观某农产品加工厂时,距离考察团队大约五六十米的位置,几辆不知从何处驶来的私家车,突然拦停了一台考斯特和一台采访车。双方司机刚刚下车,还没来得及理论,就被随行的交警人员迅速劝离。

  最夸张的一幕发生在民俗村,正当考察团参观时,几位情绪激动的村民突然出现。人群中瞬间涌出七八名盛装打扮的年轻姑娘,热泪盈眶地握住陈组长的手,连声道谢:"感谢大企业关注我们偏远山区!"——曾经的职业惯性让龙建辉注意到,这些姑娘的银饰,居然和旁边工作人员的胸针是同一款式。

  龙建辉之前也就做过导游和流水线工人,不是很明白这里面的门道,反正,陈组长每次都从善如流,从无异议,公司其他人也都波澜不惊,他也就跟着随大流了。

  反正他的本职工作也就是翻译。

  说起来,这活儿还真不算忙。

  考察团的行程安排基本固定:无论是在州府还是县区,第一天总是按照当地政府安排,参观主要商业区、工业园区、开发区等地,了解经济状况;接着走访文化馆、博物馆和历史古迹,感受文化传承;最后就近游览几个景区,看看民族工艺品,体验风土人情。

  第二天和第三天才是考察团的自定行程。

  说是自定,实际上还是以县区工作组和乡镇工作人员的建议为主。

  一般直到第三天,团队才会真正自选几个区域转转:大部分都是偏远山区。

  直有这时,才真正轮到龙建辉派上用场。

  和团队的整体策略一致,偏远山区的考察同样按部就班,一点都不出格。

  看看山,看看水,看看民居,再看看村民们开垦的坡地和种植的作物。

  只不过道路崎岖难行,大家走得辛苦些——不然怎么叫偏远山区呢?

  这对从小在山里长大的龙建辉来说,自然不算什么。

  工作内容就更简单了,无非是把村民们的方言翻译成普通话,方便考察团理解和记录——就像用右手拿筷子吃饭一样轻松。

  时不时的,地形比较开阔的时候,考察团还会放飞几架无人机。——这也不是偏远山区的专属项目,在各区县第一天和第二天的考察时间段,团队同样会多次放飞无人机,只是进入偏远山区后,频率会更高一些。

  随着和考察团成员渐渐熟悉——就龙建辉而言,无论是公司员工还是合作伙伴都差不多陌生——和其他年轻人一样,龙建辉对无人机飞手表现出好奇和钦佩。

  飞手们却有些不好意思地表示:以他们的技术水平,其实很难在这么陌生的环境中如此轻松自如地操控无人机群。

  他们现在主要充当移动基站和后勤保障,真正的飞行操作,其实是由“你们”芸芷味觉不知从哪请来的业内顶尖团队完成。

  说真的,自从初中毕业后,龙建辉已经很久没享受过这么悠闲的时光了。

  虽然每隔三天就要进山考察对其他人来说可能是个小挑战,但整体来看,这十八天的行程更像是公费旅游而非商务考察。

  十八天后,考察团再次包机回返上海。

  回到公司已是下午。

  进了大楼,既没有总结会,也没有汇报工作等令人讨厌的流程,陈哥只是把大家召集起来,简单交代了两件事:去财务领出差补贴,去行政办补休手续。

  于是,龙建辉领到了3600元出差补贴。——看起来似乎不是很多,可是要搞清楚,整个考察期间,除了第一天的接风宴由凯里市政府招待外,之后每一顿饭、每一晚住宿都是芸芷味觉自掏腰包——吃的都是当地保障安全也保障档次的饭店,住的也都是口碑最好、最干净的酒店。

  龙建辉全程没花过自己一分钱。

  这还不是最大的惊喜。

  又过了十几分钟,龙建辉走完了补休流程。

  从次日开始,龙建辉直接获得了九天的带薪假期。

  回到公司安排的公寓时,室友兼同事还在上班。虽然并不觉得疲惫,但看到床铺的瞬间,龙建辉还是不由自主地躺了上去。

  闭目养神时,龙建辉不由地回想起这次考……公费旅游:

  仅仅从打工人的角度想,天底下恐怕没有比这更爽的差事了……

  整个团队里,无论是陈哥、其他哥,还是各合作伙伴,虽然从未表露不满,但似乎对贵州的考察并不上心。——似乎每个人都没有什么必须完成的任务,只需要放开身心,体验全程被热情款待的感觉。

  像自己这样的乡下人,猜不透公司高层的想法,这很正常。

  只是想到家乡那些热情接待考察团的乡亲,龙建辉心里有些不是滋味。

  龙建辉脑海中难免浮现出离开各县区,以及最后告别州府时,当地领导们脸上掩饰不住的失望神情。

  半个多月的耳濡目染,龙建辉已经了解到,公司上一轮的委托考察,囊括了湖南,云南,贵州三省,足足十几个地级市。

  莫非公司已经内定了投资地点?是云南,还是湖南?

  难道真如那些闲言碎语所说,贵州考察组此行的主要目的,只是做个姿态?好为最终选定的投资地争取更优惠的条件?

  ————————

  次日。

  补休开始的第一天。

  清晨时分,刚刚睁开眼睛,龙建辉就知道自己错得有多离谱,对公司的理解又是何等肤浅。

  也才终于明白,为什么大家在网上谈起芸芷味觉时,总会把“艺术创作”放在“美食开发”的前头。

166 来点攒劲的

  166 来点攒劲的

  睡觉之前,龙建辉之所以会想那么多,固然是其关爱家乡的朴素情怀,可关怀得这么具体,显然不可能全是自然而然的情感流露。——要真是全由感情决定:龙建辉首先想到的,肯定是自己的职业教育补助,以及父亲被拖了七八年的伤残补贴。

  很显然,好不容易在考察团发现一个本地人,龙建辉早就成为了重点公关对象。

  还好,陈哥不愧是被尊称一声“哥”的人物,对下属确实照顾有加。

  察觉到苗头后,之后的饭局安排,陈哥总将龙建辉带在身边;休息时间,也特意安排龙建辉和法务小组待在一块,没给歪门邪道留下多少可乘之机。

  “没留下多少”的意思是——那些不那么歪门邪道的玩意儿,终究还是不可避免地渗了进来。

  比如,再厉害的法务,总不能阻止两位小学时形影不离、后来因当年既无座机也无手机而遗憾失联的玩伴,在街头偶遇时互加联系方式吧?——尽管这位玩伴恰好近几年在榕江县工作、结婚、生子。

  同样地,也没什么法务能大大方方地张开嘴,建议龙建辉不要和记忆中经常照顾自己家的老伯亲近。——虽然这位老先生被推着轮椅出门,最近——具体来说是三天前,才被三穗县刚刚安排了五保户名额,并顺便接到县医院医治。

  于是。

  次日。

  补休开始的第一天。

  龙建辉刚睁眼,习惯性摸出手机,便发现静音设置的微信里,已经堆积了三十多条未读消息。

  具体信息可大致分为三类:

  1,失散多年的发小:

  兄弟,不厚道啊!

  昨天还说啥都没听说,今天就整出这么大动静!

首节 上一节 195/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倒计时90天:华夏进入一级战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