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第196节

  不愧是芸芷,艺术感拉满,佩服佩服!

  第四张图片好像就在榕江?具体位置,方便透露下嘛?

  2,失散多年的邻家大伯(肌肉萎缩,一直由其子代聊):

  辉哥,我是小云,我和爸爸昨晚看到贵公司的新作品了。

  整个病房的人都夸,说这辈子能亲眼去看看这些地方,才算没白生在贵州。

  对了,辉哥,第七张图看着眼熟,是不是咱们雷山县?

  等老爷子出院了,能带我们去转转吗?

  3,其他各位与龙建辉关系或远或近的乡党:

  发过来的,自然也都首先是些嘘寒问暖的客套话,

  然后便是占据大部分篇幅的赞叹和吹捧,以及默契般放在最后部分,状似轻描淡写的对具体拍摄地点的试探。

  ——

  面对汹涌而至的信息,龙建辉一时不知从何回复,想了想点开了公司抖音账号。

  果然,首页最新发布的作品《山水可餐——黔东南秘境》静静悬挂在置顶位置。

  作品点开,进度条显示,视频时间不长不短,和芸芷平时的风格一脉相承,依然保持在两到三分钟之间。

  不同的是,这次的作品没有像从前那样,只聚焦于“一碗鲈鱼汤”“五种蔬菜”“切菜器”这般单一主题,而是以小片段拼接的形式,一口气呈现了九个场景——

  九幅让人一眼看去,就难以忘怀的山水画卷。

  画面的内容一点都不新奇。

  至少,对于曾经在贵州地区从事了好几年导游工作的龙建辉来说,不仅好不新奇,反而无比熟悉。

  无非是云海梯田、峡谷飞瀑、高山草甸、湖畔晨雾、竹林幽径、古寺晚钟、渔舟唱晚、山间茶寮、溪边浣衣这些最经典的景致。

  实际上,芸芷这次作品展现出来的所有图片,完全没有标注任何文字,只不过,一看到这些熟悉的图片,龙建辉的脑海中,立刻就出现了那些倒背如流的标题。

  当然,能让家乡那么多人感叹,能让龙建辉一大早就收到几十条信息,并让每个人都对具体位置如此关心,这九张图片,肯定不只是旅行社发给游客的小册子上的图片那么简单。

  就比如第一张图片所展现的云海梯田吧。

  在龙建辉的记忆中,或者说,在大多数贵州本地人或去贵州观光过的游客心目中,他们看到的云海梯田其实是不同的。

  普通游客,匆匆浏览看到的:

  梯田层层叠叠,阳光倾泻而下,映出一片金光的同时也让整个画面蒙上灰绿色调。仔细看去,远处的电线杆和游客中心的红色屋顶格外显眼,田埂歪歪扭扭,几处明显的塌陷处用简易木桩草草固定着。——旅行团大巴车只在路边停靠十分钟左右,这已是普通游客在活动范围内能拍到的最好纪念。

  进阶游客,给足了报团费看到的:

  长焦镜头下,压缩出的金色曲线在薄雾中若隐若现,特意避开了左侧正在施工的观景平台脚手架。龙建辉能精确指出画面外三米处有个垃圾桶,那是他每次带团都要提醒游客注意的地方。——这也是清晨六点二十三分,加榜梯田2号观景台才能拍摄到的美景。

  网络云游客,隔着屏幕看到的:

  晨光穿透薄雾,层层叠叠的梯田如金色波浪般铺展至天际,远处群山起伏,云雾缭绕,仿佛天地间只剩下这一片壮阔景象。——修图师用仿制图章仔细抹去了田埂上劳作的农民,调色后的水面倒映着经过精心计算的完美云霞。这也是旅游局官网首页循环播放的4K宣传片截图。

  芸芷味觉拍摄的这张“云海梯田”完全不是这些路数。

  它并不是那么壮丽:

  与普通游客用于纪念、高价团用于炫耀、文旅局用于宣传的那些“云海梯田”中,层层叠叠,如山如海的数十层梯田不同。芸芷拍摄出来的梯田,只是一片小山谷中,开辟出来的一小半山坡,顶多只有十几层的规模,不方便开辟的最上方和可能用于排水的最下方,都留下了大片绿色和灰色。

  也不是那么纯粹:

  与那些完成统一规划改造、每片梯田都达到最佳视觉效果,在固定拍照点取景时,甚至每一块梯田的作物倾斜角度都唯美一致的“云海梯田”相比,芸芷拍出的这张梯田,不仅落差参差不齐,种植的作物也不统一,甚至还有几棵小树苗夹杂其间。

  更不是那么自然:

  芸芷镜头下的梯田充满了人类改造自然的痕迹。

  那些刻意强调的“原生态”梯田,总在暗示人与自然的完美融合;而眼前这幅画面,却处处彰显着人类与自然的角力——田埂的曲线是人工与地形的博弈结果,梯田间新翻的泥土记录着人们与土地的对话,就连那几株倔强生长的野花,也是人类耕作后大自然给出的回应。

  最让人心头一震的,是画面中央——

  一个穿靛蓝土布衣裳的少女正赤脚站在田埂上,她单手叉腰,另一只手扬起斗笠,仰头望着穿透云层的阳光。

  那姿态不像是在欣赏美景,倒像是在向自然宣告胜利。晨风吹起她扎着红头绳的发梢,身后层层梯田里的水光闪烁着,仿佛整片被驯服的山坡都在向她臣服。

  忽然之间,龙建辉笑出了声。

  旅游局肯定不会用这样的照片——太真实,太有力量,太不"和谐"。可偏偏是这些被专业摄影回避的瞬间,让每个贵州人都忍不住挺直腰杆:

  这不就是寨子里阿妹们开荒时的模样?那股子把荒山改造成良田的倔强劲儿,比什么和谐共处的假象都来得动人。

  接下来的八张图片,继续保持着这种与官方文旅宣传大相径庭的叙事——它们依然美得惊心动魄,却处处彰显着人类在自然面前的倔强与生命力。

  比如第二张图片,依然是龙建辉发放过无数次的峡谷飞瀑。

  文旅局官网上最常出现的那张图片,时隔数年,龙建辉依然记得每一个细节:晨雾中的瀑布如银纱垂落,水雾在阳光下折射出彩虹。一位穿素色长裙的女子站在浅滩边缘,微微俯身,指尖轻点水面,涟漪在她脚下缓缓荡开。她的长发被山风拂起,与飘散的水雾交融,远处几只白鹭掠过,画面空灵如诗。

  芸芷味觉展现的瀑布却是如此:

  某处名不见经传的河谷,瀑布的落差称不上壮观,水流也算不得湍急。

  但见白练般的瀑布轰鸣着坠入深潭,激起晶莹的水花。岩石上,一个身着深色冲锋衣的男人双手插兜背对镜头,裤脚和登山鞋上沾满泥渍。他脚下历经冲刷的岩石表面布满岁月的痕迹。没有刻意摆拍,仅是一个微微仰头的姿态,就透露出他正在揣摩这条瀑布的脾性。

  再接下来是高山草甸。

  文旅版:无边的草甸像绿色海浪,羊群如珍珠散落其间。戴草帽的年轻女子坐在野花丛中,膝上摊开一本书,手指轻轻抚过书页。阳光透过草帽在她脸上投下斑驳光影,远处雪山沉默伫立。

  芸芷版:

  晨雾笼罩的草甸上,低矮的牧草挂满露珠。远处山峦的轮廓如同凝固的浪涛,几块被风雨打磨得光滑圆润的青石半掩在泥土中,石缝间零星点缀着淡紫色野花。

  草甸边缘,一位身着深灰夹克的老人挺立如松。

  晨光中,老人脖颈处的皮肤泛着健康的红晕。他微仰着头望向远方,坚毅的下颌线条随着呼吸微微起伏。

  虽然旧皮鞋和裤脚沾着新鲜泥点,但鞋带依然系得一丝不苟。

  他的右手从口袋抽出,指缝间漏下几粒草籽,青筋遍布的手背充满了岁月的痕迹。

  山风吹乱他花白的短发时,他眯起眼睛的神情,仿佛在与阳光进行某种无声的交流。

  “这才叫带劲!”仅仅看完第三张,龙建辉就觉得热血上涌,恨不能立即飞回贵州,找到这些地方,原样复刻,拍上几张!

  ————————

  “瞧瞧,这才叫带劲!”

  一千多公里外,黔东南凯里市,市长办公室。

  文旅局长刚走进办公室,就看到面前的办公桌上,九张新鲜冲印的照片一字排开。

  听到动静,市长抬起头,抬手虚点几下,最终落在老人上方的山峦之间:“好几位的办公室,都在打听这个地方。”

  局长额头沁出细汗,市长意味深长地补了一句:“你该不会不知道这是什么地方吧?”

167 芸芷家常菜之二

  167 芸芷家常菜之二

  西子大厦,芸芷味觉。

  张子芸快步从办公室走出,远远就向前台方向伸出双手:“何股长,欢迎欢迎,真是不好意思,没想到麻烦您专程跑一趟。”

  “就几步路的事,倒要感谢你给我个下楼活动的机会。”作为徐汇区枫林街道工商所与芸芷味觉的对接负责人,何自立已经和张子芸打过多次交道,说话间轻松又不失亲近,“张总,给您介绍一下,这是我们领导胡科长……今天正好有空,胡科长就和我一起过来看看。待会要是问起我的工作情况,您可得实事求是地评价啊。”

  “光说优点可不算实事求是,还得多多指出他工作中的不足才行。”胡科长很自然地接过话头,同时握住张子芸伸来的双手,“张总,在文件上见过您多次,今天一见,果然年轻有为。”

  “您太客气了。”从两人亲切的笑容和何自立的介绍中,张子芸明白,这位应该就是何自立的直属科长,也是从最初的时候,就开始关注并关心芸芷味觉的工商所领导,“芸芷味觉的新产品即将上市,有些政策上的疑问想向工商所请教……昨天下午刚和何股长联系,预约办公时间,没想到今天上午就亲自过来了……还劳烦胡科长一起。”

  “做工作嘛,细致点不算什么麻烦……再说了,工商所里有的,我们这里都有。”胡科长指了指自己的脑袋,笑着说道,“芸芷味觉公司里有的,我们所里可就没有了。”

  说话间,几人在张子芸引导下走进了VIP接待室。

  刚进房间,胡科长就指着早已备好的茶水点心笑道:“你看,就这待遇,我们所里肯定是没有的。”

  “噢,”虽然胡科长可能只是随口一说,但张子芸还是很细致地介绍道:“芸芷味觉的公司食堂上个月刚开张,就在西子大厦2楼。这些是公司自制的食品,都是面向员工的日常餐点,比较注重实惠。”

  确实,点心虽然精致但没有外包装标签,从用料来看确实不会很贵。茶具也很朴素,只有茶叶和水源是张赴上次带来的物品,倒是散发着沁人心脾的清香。

  几人落座,刚品了几口茶,工作人员敲门进来,在每人面前放下一叠文件。

  “这位是王明远,我的助理,也是西南区项目的主要负责人。”张子芸向两位领导介绍留下的中年男子,“下面就请他为两位领导汇报我们的新品方案。”

  “你好。”胡科长热情地打招呼,“那就辛苦王助理了。”

  “两位领导上午好。”王明远微微欠身,双手自然地搭在文件上,他说话干脆利落,直接切入主题:“延续芸芷味觉上一期切菜器的推广策略,我们这次的新品依然采用创新菜品与创新厨具相结合的双轨模式。”

  “这一期菜品是《芸芷家常菜》系列的二号作品:《水蒸蛋》,”说话间,王明远按下遥控器,同步打开了接待室的展示屏:“现在播放的,是芸芷委托快捷影视制作的推广视频。”

  快捷影视?胡科长微微侧首,何自立低声说明:“本地传媒公司,办公地点在近郊,和芸芷味觉长期合作后,制作水平进步很快。”

  唔……胡科长嘴角泛起一丝笑意,小何这语言艺术水平又进步了,既没有贬低这家从未打过交道的公司,又委婉向自己说明:芸芷味觉虽然从来没有成立自己的影音部门,不过,和文件中体现的一样,审美艺术和影视制作这一块,芸芷不仅始终掌握着最核心的技术,同时也保持着绝对主导。

  视频开篇就出在厨房。

  这不是一间很宽敞的厨房,但物品规制得整整齐齐,采光也不是特别明亮,却恰到好处地采用了三盏低功率的暖光射灯——一盏聚焦在操作台面,一盏照亮灶台区域,还有一盏斜打在食材准备区,将每个功能分区都映照得清清楚楚。

  胡科长微微点头,这就是芸芷味觉的一贯策略所在了,从视频开始的第一秒就告诉大家:这不是什么高大上的豪华大菜,这是任何家庭,任何普通人都能享用的美食之旅。

  就连作品主角的设定也是如此,不是特别年轻,也称不上漂亮,恰是大多数普通人的真实写照。

  几秒之后,主角登场了。

  “咦?”胡科长和何自立同时露出讶异的神色——芸芷竟然更换了主角。

  这期的主角,居然不是上一期的傅明珠。

  更令人意外的是,芸芷味觉直接将主角换成了一名年轻男性。

  “真自信啊。”短暂的惊讶过后,胡科长不由赞叹。

  要知道,芸芷上一期《五种蔬菜》视频大火,切菜器产品大卖,固然是多重因素共同作用的结果,但视频主角的作用,再怎么保守估计,也至少有百分之三的功劳吧?芸芷居然就这么干脆地换人了?

  确实,单就《水蒸蛋》这个菜品而言,它连切菜环节都不需要,用男性角色来诠释“我也有手,我肯定能行”的镜头语言确实更为贴切。但问题是——明明已经有一条被验证的成功路径就摆在眼前,就因为旁边那条可能更近一些、却充满未知的新路,他们竟然如此果断地转向了……

  芸芷味觉这份魄力和自信,着实让胡科长感到惊讶。

  年轻男子同样不算帅,个子不高,甚至稍微带点小肚腩,但一出镜就笑眯眯的,倒是很让人亲近。

  正片开始。

  水蒸蛋不存在什么备菜,年轻男子直接走到操作台面,首先检查各种设备……没错,就是各种设备:量杯、厨房天平、温度计、计时器,以及四五样在普通厨房里不太常见的小工具……

首节 上一节 196/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倒计时90天:华夏进入一级战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