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科幻魔法 > 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我的身体求我长命万岁 第201节

  那么,这7个亿究竟要怎么投?

  王明远环视会场,缓缓开口:“芸芷味觉考察过的所有县区,只要愿意与我们合作,都能获得相应的投资份额。”

  芸芷的这个决定,其实同样已经在在座各位县区负责人的预料之中。

  毕竟,7个区县,首期投资7000万,年总投资7个亿,这么明确的数字对应关系,已经算是再清楚不过的明示了。

  虽然不能独占7个亿确实略显遗憾,但在座的负责人反而更多是松了一口气。

  7个亿,这数字太夸张了,带来的政绩固然耀眼,但伴随的风险和压力也实在太大。

  1个亿就——好吧,年投资高达一亿的单项农业项目,还是足够夸张——但有这么多兄弟区县共同分担,即便出了问题,板子也不会轻易落在某个人头上……吧?

  当然,现在最关键的问题在于——究竟什么才叫“愿意和芸芷合作”?

  出乎意料的是,王明远这次并没有顺着众人的期待直接揭晓答案。

  王明远话锋一转,先详细介绍起这笔巨额投资的具体使用方案。

  芸芷在会场后台安排了专门的工作人员,随着王明远的发言节奏,大屏幕立刻同步展示出芸芷准备的演示文档。

  芸芷的投资主要分为四个方向:

  第一,种植户扶持计划。采用预付款模式,鼓励高海拔山区居民种植“芸之味”的核心原材料——云岭青黛。这种模式能有效降低农户前期投入风险。

  介绍到这个部分时,王明远语速放得很慢,讲解也相当细致。

  与会者的都是专业人士,咳……与会者至少都随身携带了各类专业人士。

  演示文档一出现,随行的专业人士,立刻低声向各自的领导解释其中的各项条款设置:芸芷设计的预付款方案很精妙,从具体操作流程到资金规模,再到对农户积极性的调动,既体现了前瞻性的商业思维和对基层心理的精准把握,又展现了现金流充沛的大企业的气派。

  会场后排也同时传出小声议论:

  ——“第一笔预付3000,换我家附近有片山地,我也会去试试。”

  ——“首期苗种费用全免,每天花3小时左右,半年后就可以再拿3000,啧啧啧……”

  ——“大手笔,果然大手笔。”

  ——“光大手笔只是冤大头,你注意看第五条,优等品来年苗种费用继续全免,二等品来年继续预付,三等品就只能付费购买苗种,收购时钱货两讫了……”

  第二,技术教育投入。在合作县区建立专业技术学校,覆盖县城及主要种植乡镇。技术学校将为参与云岭青黛种植的农户提供系统培训,师资方面,芸芷味觉已与国内多所重点院校达成合作,采用“学企共建”的模式,既保证了教学质量,又实现了成本控制。

  随身挂件……随身专业人士凑近领导说明:芸芷设计的模式其实很常见也很典型——教学质量由高校背书,运营成本由企业负担。

  看起来最简单也最合理,但实际操作中,普通企业和地方政府很难协调到这个层级的院校资源,即便谈成了,也很难达成如此合理的合作条件。——这些年,高校被企业和地方政府的空头支票坑怕了,反过来,企业和政府也没少被高校的“学术饼”忽悠。

  最重要的是:芸芷列出的每个培训模块,后面都附有具体对接教授的签名和联系方式。这种实名制背书,在业内确实罕见——在这种场合列名,这可不是开玩笑的。

  领导们若有所思地点头,心里却都门儿清:反正,换作自家单位,绝对谈不下这么优厚的条件。

  ——“芸芷前期那笔招待费,花得是真值。”

  ——“教授要恰饭,带的学生更要恰饭。芸芷把前期工作做到这份上,人家投桃报李也正常。”

  ——“我看,是技术合作本身就有吸引力吧?”

  第三,育种研发体系。在各合作县区建立标准化苗圃基地,为种植户提供优质种苗及前期种植指导。这套体系旨在提升产量和种植效率,同时降低企业和农户的运营风险。

  文档列出了苗圃基地的各项费用明细,从土地租赁、土地改造、设备采购,人工成本,每一笔预算都很合理……

  关键是,为什么会这么合理……

  ——“芸芷真的只在黔东南考察了一个月?”

  ——“地区蓝牌卡车司机的每小时收入是怎么算出来的?县统计局有这方面的数据吗?”

  ——“他们咋晓得寨子赶集日人工费要上浮20%?”

  ——“临时工的盒饭餐标都有?芸芷的人吃过黔东南的盒饭吗?这是哪个县的接待标准???”

  第四,产业配套建设。计划在每个合作县区投资约2000万元,建设云岭青黛初加工工厂。每家工厂预计可创造200个就业岗位,带动当地产业升级。——相对前三条的详细方案,这个部分的展示就这么一页,各项数据也相当简单。

  至此,王明远合上发言稿,显示屏也出现了“谢谢大家”四字。

  芸芷味觉的资金使用方案说明完毕。

  掌声过后,会场响起一片低低的议论声,了解清楚芸芷的方案,各区县更加热切。

  平均每个区县一亿的资金量不说,芸芷提出的每一条资金使用方案,都落在各区县的心坎上。

  第一条扶持养殖户——在黔东南,“山区养殖户”四个字基本等同于“深度贫困户”,“高海拔山区养殖户”更是重点帮扶对象。这笔钱投下去,年底的脱贫巩固率报表能直接往上蹿一截。

  第二条技术教育投入,芸芷派来的技术团队全是高薪人才,吃住消费全在本地,再加上“政企校合作”招牌——国内顶尖高校的LOGO往报告里一放,明年的乡村振兴案例评选还怕没素材?

  第三条和第四条提及的育种研发及产业配套建设就更不要说了,实实在在的固定资产落地、就业岗位增加、产业链升级,没有任何区县能够拒绝这样的政绩诱惑。

  想明白这些,各区县参会者更加急切地想知道芸芷设置了什么合作门槛。

  不过,再接下来,王明远依然没有介绍什么叫“愿意和芸芷合作”。

  王明远不紧不慢,甚至整理了一下下西装袖口,才话锋一转:“在谈具体合作前,我想先说明一点——芸芷为什么敢投入七个亿?芸芷凭什么对这个项目有如此强的信心?”

  会场响起了热切的掌声,但大多数……绝大多数鼓掌者心底其实不以为然——芸芷凭什么敢投资7个亿,为什么有这么强的信心?切,那是什么东西?别说什么芸芷不芸芷的,任何企业过来投资,企业能否盈利、能否长久经营……那都是个屁,两三年后,老子早就调任其他岗位了,项目什么时候落地才是关键好不好!

  当然啦,现在是芸芷的麦克风时间,看在县均一个亿的面子上,大家都很给金主爸爸面子,耐着性子继续听王明远介绍,为什么芸芷味觉对这个项目有这么强大的信心。

  于是,王明远开始介绍,“芸之味”。

  于是,和胡科长与何自立的体验流程差不多,与会者首先看到了芸芷精心制作的“一碗蒸蛋”和“芸之味”的视频。

  这些天来,但凡芸芷考察过的黔东南县区,但凡沾点领导职务的干部,都对芸芷味觉有了相当程度的了解,更不用说此刻坐在座谈会现场的直接负责人了。

  在场者心知肚明芸芷上一款产品的火爆程度,此刻看到新产品,几乎都能预判:这必将再次成为爆款。

  倒不是说在座各位有多么独到的商业眼光,而是视频中的产品实在令人心动——不就是199吗?就这么点钱,让餐桌多个好吃……至少好看的菜,它不香吗?

  值得一提的是,最近这些天,芸芷切菜器在黔东南的销量同步激增,不少家庭的餐桌上已经出现了“五种蔬菜”这道新菜品。

  正当众人沉浸在这样的思绪中时,芸芷安排的更有“信心”的环节来了——会场大门徐徐开启,一队服务员推着餐车鱼贯而入。

  浓郁的香气瞬间弥漫整个会议厅,让人食指大动。

  凌丰微微侧首看向副秘书长,后者不动声色地点了点头。

  这毕竟是严肃的正式场合,肯定不可能搞出戏剧化。——事实上,几天前远程沟通时,芸芷就提出了在酒店召开座谈会并现场试餐的申请,这件事正是交由副秘书长负责:食品安全,人员安全,流程安全……等等。

  接下来,与胡科长、何自立当初的体验如出一辙,一碗“芸之味”下肚,所有与会者都深信:这个项目若不成功,简直天理难容。

  待众人回味完毕、漱口结束,王明远继续他的介绍:这是一个重资产项目,涉及整合、种植、加工、销售等全产业链运营,最快也要半年后才能实现盈利。

  与会者表面上认真聆听,内心更加不以为然:企业何时盈利关我们什么事?……好吧,看这架势盈利是板上钉钉了。不过对政府来说,顶多就是相关部门能捞点小油水……话说回来,芸芷向来以“懂规矩”著称,这么大个项目,应该不会在意这点小钱吧?何必现在特意提出来呢?

  原因很快来了。

  这个时候,王明远终于翻到了最后一页——芸芷味觉对合作区县的具体要求。

  要求很简单。

  芸芷投资多少,当地县区就同样投资多少。

  最低额度:

  首期投资不能低于1000万。

  一年之内,总投资不能低于一亿。

  原本期待满满的会场,瞬间鸦雀无声。

174 抠我,使劲抠我!

  174 抠我,使劲抠我!

  与会区县的负责人终于明白了——为什么芸芷要向他们演示“芸之味”,为什么要特意强调“最快半年后盈利”。

  原来,这不仅是芸芷味觉的项目,同时也是各区县自己的项目。

  这个项目怎么样?当然很好啦。

  销售有保障,市场前景明确,怎么看都是稳赚不赔的买卖。

  但问题是——在座的哪个不是贫困县?谁能轻松掏出一个亿来?

  别说一个亿了,就算是首期投资的一千万,那都叫一个秋风细雨,愁煞了人!

  而且,这还只是最低额度。

  短暂的静默后,会场里响起了一片低沉的议论声。

  “芸芷拿得出7个亿吗?”

  “眼下可能有点吃力,但如果把时间放宽到一年,肯定没问题。”

  “一年?也就是说,还得等着芸之味先实现盈利?”

  “怎么可能?‘芸之味’的利润不是这个数……这是蒸蛋器的年利润。”

  “不可能吧?”

  “怎么不可能?上一期的切菜器,芸芷味觉刚启动半个月,销售额就达到了两亿,利润至少一亿,业内估算,该项目的年利润就是10亿规模。——这还是芸芷第一次试水市场。从材质,定价,还有作品质量,市场切入点来看,这款蒸蛋器的收入只会更高。”

  “那芸芷的现金流应该很健康啊。”

  “别管别人的现金流健不健康了,现在的问题是——咱们的财政没这么健康。”

  会场左侧第三排,分管农业的副县长身体微侧:“1000万,老石,你是咱们县的财神爷,拍个板?”

  “老李你别拿我开涮了,”从江县常务副县长石光明苦笑着摇头:“咱们县的情况你又不是不清楚,10万的话,我还能壮着胆子拍个板,1000万?别说1000万了,300万都得县长办公会讨论,要想通过,至少得常委会全票——少一个人签字都不行。”

  “总得拿个主意回去啊。”李副县长压低声音,“不能说我们就光带了一双耳朵过来吧?1000万,咱们县有戏吗?”

  “极难。”石光明面色严峻,显然早就在想这个问题了:“县里能动用的活钱就一两百万。七八百万的缺口,不是暂停几条乡道,晚发两个月教师工资能解决的……嗯,就算把打井项目停了,最多也就凑个三分之一。”

  “绝对不行!”李副县长猛地直起腰板:“那些深井还是‘三五计划’时立的项!我在省里到处求爷爷告奶奶,跑断腿才要来八十万补贴,谁敢动这个项目,这个状我非告到国务院不可!”

  “是啊,”石光明再次苦笑:“谁手上的项目不是求爷爷告奶奶要来的?你说吧,从谁那里抠这笔钱合适?”

  李副县长突然压低声音:“下一年度的产业扶持基金?”

  “想都别想,”石光明的脑袋摇的飞快,“那笔钱是省里盯着要见成效的专款,审计组每个月都要查进度。要是挪用了,明年拿什么给茶农发补贴?到时候省里问起来……”

  “本地产业代投呢?协调矿企、房企‘捐款’,过后用政策补偿……”

  “三年前那啥县搞光伏项目时试过,结果呢?”石光明掰着手指,“矿企要了新探明的钒矿开采权,开发商把商业地块容积率从2.5抬到4.2,最后老百姓围着镇政府骂了半个月……得亏还只是镇政府牵头……”

  ……

首节 上一节 201/232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倒计时90天:华夏进入一级战备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