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玄幻奇幻 > 北美新神

北美新神 第324节

  从故事上来讲,旧大陆的背景是世界大战,新大陆这边也有战争,战后的西部其实更乱,

  那成长起来的非凡者们,总得有个去处,是吧?

  已经成长起来的,或许也不是吃素长大的,对吧。

  之类的一些故事,会陆续出现的。

  最后是不少读者老爷好奇的订阅情况。

  这本书的首订成绩应该是100均出头,102均好像,没太注意,

  说实话,这应该算是扑到姥姥家了,用我朋友的话来说,就是“你这本连之前的零头都没有”。

  但因为我现在只是兼职码字,作为一个放飞自我的作品,这个成绩我当时其实觉得还算满意,于是就一直继续写着,打算完本。

  目前这本书的成绩是走到了1200+均——在渣更新和放飞自我的前提下,真的让我有点意外,本来我自己的预测是涨个十倍应该不成问题,但估计顶多也就千均出头来着,

  这种感觉,可能就像在展示自己捡到的、直得恰到好处的木棍,或许算是一个小众的兴趣,但如果有人也喜欢,那我会很开心。

  感谢一直在追读、打赏、包养票票的读者老爷和金主爸爸们,

  感谢帮忙纠错,以及喜欢吐槽、扒设定的课代表们,

  感谢觉得这个故事还值得一看的大家。

  非常感谢。

第450章 递刀子

  之后一连两天,教会和侦探社的马儿感觉都跑瘦了一批,人更是一个个地连轴转,

  不过如果只论“应急处置”的部分,侦探社应该算是拿了个高分。

  光明教会通过派席尔牧师安排放置的那些封印物,被一件件确认回收,然后秘密运往大教堂,

  最后活跃的一批同伙和帮凶则被顺藤摸瓜,杀人放火、参与配合的,基本就是按照“通缉犯”的规格进行处理,能抓就抓,抓不住的宁愿打死也尽量不放跑。

  而涉及到的一些教会人员,也一个个悄然从岗位上被调离,有些是暂时的,有些则估计再也回不去,后者情况好一点的是“降级使用”,比较倒霉的家伙则可能还要“进去”,

  这里边正儿八经的“光明异端”其实约等于零,至少目前没有实锤的证据,但看在派席尔牧师的面子上“帮忙做点事”的人却不少,也很难说那些事到底符不符合教会的管理规则。

  如今活下来的那个带血管和神经的大眼珠子,经过韦恩的初步确认,感觉里边应该是麦肯·瑞夫之前的那个“坏人格”,

  这家伙现在混合了派席尔牧师的一部分记忆,但思维似乎已经变得不是很清晰,运转时间和思考强度也有限,智力水平看起来就在“智慧生物”和“生猛海鲜”两个档位上左右横跳。

  韦恩趁机套了不少情报,顺便暗自打定了主意,只要发现这家伙说谎,那就直接处理掉,毕竟侦探社现在养的宠物已经够多了,多一个需要泡水养在瓶子里还得喂生肉的玩意,那肯定还是不如直接宰了换非凡材料省事,

  可惜这家伙到底是没给韦恩机会,尽管不是每一件事都能“回忆起来”,有些事情也只能挖出片段,不过它说出来的那些事情倒也靠谱,于是就只能暂时先养着,还得防着彼得没事就偷偷伸出它的大长腿往瓶子里边捞。

  查案简单,侦探社只要通过事实把情况反映出来就可以,剩下的就是教会该头疼的事情了。

  话是这么说,可是作为被指名负责调查的人员之一,韦恩也得参与撰写这次事件的调查报告,

  这反而才是最让人头大的事情,说不定一个不小心,大教堂那边的评分标准就会变成“去掉一个最高分,然后再算平均分”。

  其中一个比较有争议的核心点就是,

  出了这么大的事情,一晚上的几把火又闹得市民们议论纷纷,虽然“罪行都归罪犯们”是没错,不过把责任全都丢到死人的头上,合适吗?

  韦恩本来还挺不介意把事情闹大的,什么提利尔牧师、巴齐尼牧师,还有那个科恩制药,谁都别想躲,都给我过来背锅,

  但是给寄生在麦肯·瑞夫身上的派席尔牧师这么一闹,韦恩反而觉得自己要认真掂量一下才行了。

  就拿这次出事的派席尔牧师来举例,区区一个学院教堂的牧师,升又升不上去,权柄也仅限在学院里,礼貌一点,就算不说他是“小角色”,那他也跟一般意义上所谓的“大人物”不沾边,

  可是如今南方的牧师们,有相当的一部分都是各路大家族出身,能量并不完全来自“牧师”的身份和头衔,派席尔牧师还有一个私人身份是“药剂专家”,受过他帮助的人可不少,

  他在“光明异端”的身份几乎在明面上被做实的情况下,都能拉出一帮人来为他拼命,其他的一些牧师恐怕就更是不得了。

  韦恩倒是不介意给人递刀子,不过在仇恨不够大的情况下,感觉又好像没必要亲自上去捅,

  齐天大圣大闹天宫的时候,一大堆神仙都跑得很衰仔,恐怕只因为闹的是“天宫”,等到取经路上的时候,真要一对一掏家伙了,有些神仙就有本事派个小妖来都能让猴子脑壳疼。

  比如说侦探社平时的运营,那就算是韦恩他们自己的“取经路”。

  于是韦恩琢磨了一阵,选择了控制调查报告涉及到的范围,单纯地就事论事,只按照现有的证据汇报跟“光明异端”相关的事宜,

  既然没抓到提利尔牧师和巴齐尼牧师的把柄,那韦恩也就不说他们有问题。

  大教堂如果有想法,那么按照报告里说到的一些情况,巴齐尼牧师作为乔治伯格的教区牧师,在这件事情上至少得负“监管不力”的责任,

  “把人送进去”是还不够,可作为“降级”或者“能力不足、不予升职”的理由,倒也算是充分。

  提利尔牧师虽然针对侦探社搞了一些小动作,也帮过派席尔牧师“一些忙”,但在这件事情上反而相对干净,

  不过要搞他也不是没弹药,身为驱魔师协会里的高级管理人员,跟派席尔牧师的接触又不算少,说他一句“敏感性不够”,就可能也是一个“不上称没有二两重,上了称一千斤都拉不回来”的缺点。

  韦恩在这边递了刀子,剩下的火力就都宣泄在了科恩制药和派席尔牧师的身上,

  最后的那个地下室,就位于科恩制药资助过的救济院里,宣传指路牌上明明白白写着的,为什么别人资助的救济院都没事,就你资助的出问题了?

  说明科恩制药罪大恶极啊。

  此子断不能留。

  而在派席尔牧师的身上,韦恩还意外地挖出了一个大瓜,

  这老家伙,长期跟温莎王国那边不清不楚,先不提他家族协助一些温莎人在南卡罗来纳州“搭桥牵线”的故事,光是他会不定期地跟“那边的人”通报一些教会的内部情况,就足够以“叛徒”论处。

  就连那个威斯曼先生,据说也长期接受来自温莎王国的资金和帮助,他们两个人最初就是这么认识的。

  这个料一爆,果然就连汤姆·哈根的注意力都被吸引过去了:

  “他们居然还跟温莎人有勾结?”

  韦恩实话实说,“从我目前掌握到的情况来看,温莎王国那边对仅活跃在美利加本土的光明异端们,采取的是‘有限度的无偿援助’的办法,但严格来说并不能算是一伙的。至于派席尔牧师,你看他到最后都还有那么多死忠的同伙,养人总是需要资金来源的。”

  这方面韦恩倒是也有人证,当天晚上作乱的同伙们又不是都死了,

  韦恩带着从“大眼章鱼”那里得到的答案再去问问题,一些事情很快就从侧面得到了印证,所以韦恩也不用再提麦肯·瑞夫没死透的事,只说是从同伙身上问出来的就行。

  汤姆·哈根接着就问,“和温莎王国那边的事情,还涉及到其他牧师吗?”

  韦恩耸了耸肩膀,“至少在这次的调查里,我们没有掌握相关的线索。”

  你看,

  相比内斗,还是“外敌在侧”更有意思吧。

第451章 报告

  美利加人此时对温莎王国的感官,总体来说还是比较复杂的。

  温莎王国贵为如今的世界第一强国,此时的国力更强、工业更好、历史更悠久、文化更繁盛,

  而美利加联邦则只是一个新生不算太久的新大陆国家,疆域大但实控面积有限,产业有却又普遍不强,各州又是相对自成体系的松散联合,别说跟温莎王国比了,甚至在综合排名上暂时都还不能跟旧大陆的一些老牌强国相提并论。

  同时温莎王国又是相当一部分美利加人或者先祖的故乡,有些人视它为彼此分家了的兄弟之邦,有些人则怀着历史悠久的传承旧怨,还有人则视它为精神母国,

  再加上美利加联邦当年成功驱逐了温莎势力,是以“胜利者”的姿态建国的,杂糅起来,对温莎王国的心态就是既认可又反对,既崇拜又蔑视,既疏离又怀念,既唾弃又学习。

  不过这只是总体的情况,具体到个人或者群体,通常就只能选取其中的一部分。

  虽然美利加一些本土的有识之士们,也许还是会看着世界地图,然后说“彼可取而代之也”,

  但这帮人在这个年头的美利加还算是少数派,大多数人都不会、也没必要看得那么远,老实把日常生活过好才是正经事。

  尤其在南方,更多的人还是更愿意接受美利加还是个二流国家的现实,只需要轻轻松松出口各种农作物,就能从“世界强国”那里换来金镑和物美价廉的先进工业品,似乎也没什么不好,

  一些大资本家和大地主,哪怕是到了温莎王国,也依旧能轻松成为上流社会的一员和座上宾,只不过核心资产不在那边而已。

  大多数工厂主们就会相对更敌视温莎王国一点,都说伦丹那座城市是个“吃人的猛兽”,温莎王国工人阶层的平均寿命甚至都被消耗到十五岁了,可是各国愿意前去发展的人还是源源不断,

  而美利加的工厂则要拿出比旧大陆平均水平更高的薪水成本来,才能吸引到足够多的本地和外来劳工,还得担心有些工人过几年熟练了就跳槽或者跑路,可是生产出来的东西,却往往又不得不压低价格,不然大部分都无法和温莎王国的同类产品竞争。

  这反而是最淳朴的仇恨——“你耽误我赚钱了”。

  至于普通人……

  好吧,在这个消息传递还需要报纸和公告的年代,普通人的看法在很多时候都并没有那么重要。

  可是不管怎么说,温莎王国有一个特质是很多人都公认的,就是很喜欢玩“离岸平衡手”,

  有时候哪怕自己无法直接从中获利,温莎人也很喜欢扶植对方家里的“反对派”,没有问题就帮忙制造问题,反正财大气粗,不缺下闲棋、烧冷灶的那三瓜两枣。

  汤姆·哈根也没想到好好地查个光明异端,居然还查出了世俗意义中的“叛徒”来,

  看完了韦恩提交的报告初稿之后,也是难得地露出了意外的神色:

  “这种情况我也没处理过,可能要上报主教才能决断,说不定还需要召开教区的长老会议才行。”

  圣灵教会的主教和神圣教廷里的并不完全一样,如果说后者是一地的“最高长官”,那么前者就更像是一地的“常任理事”,

  圣灵教会在美利加范围内的权力中枢是“主教团”,在大教区内的权力中枢则是由内部主要教区的牧师们组成的“长老会议”,从理论上来讲,主教其实是长老会议赋予日常管理权限的被授权人,是其中的“首席”和“权力代行者”,而非凌驾于其之上。

  可惜理论是一回事,实际上往往又是另外一码事,就像理论上每个人都可以竞选美利加总统,但实际上绝大多数人的名字都不会有机会出现在选票上一样,

  放到圣灵教会里其实也差不多,长老会议有时候和主教直接下命令的区别,在韦恩看来大概也就是“当面通知会显得礼貌一点”而已。

  不过这正好就是韦恩想要的结果,只要别逼着自己“捅刀子”,那么怎么搞都行,

  韦恩看到汤姆·哈根没有纠结之前“提利尔牧师和巴齐尼牧师二选一”的事情,把报告一丢,就赶紧从办公室里开溜了。

  ……

  当天下午,汤姆·哈根就带着报告先返回了大教堂,原本被留在乔治伯格教堂里的高阶神职人员们,也就恢复了自由,

  尽管原则上暂时还是不能擅自离开乔治伯格的地界范围,但既然没有被直接下令控制,那就说明问题不大,留守的驱魔人员们便也没有太严格,顶多安排一两个人继续跟着。

  这会儿事件相关的罪犯,已经该死的死、该抓的抓,跑掉的那个威斯曼先生到现在都没影,估计早都不知道跑哪去了,

  韦恩这边协助驱魔人员们初步整理了卷宗,大致把自己掌握的情报都说了一遍,然后就准备回侦探社洗澡睡觉,下一步则是想办法招人。

  之前和那两个牧师私聊的时候,被人画大饼的感觉固然不错,但韦恩估摸了一下侦探社目前的实力,发现这有可能是两头狮子在争斗的时候丢出点肉来拉人头,

  想吃某一边大饼的前提,至少得是自己扛得住另一边的“一巴掌”,别回头随便一个技能丢过来,自己这边直接就没了。

  可惜侦探社目前似乎还不行,人家提利尔牧师随便丢出一只跟屁虫来,人家手底下的人手就差不多足够凑出来攻打侦探社,

  真要按照派席尔牧师的情况来对标,那拼命的时候,鬼知道还能掏出多少家底来。

  一边想着一边走到了教堂门口,韦恩刚招了招手示意桑德斯把马车开过来,另外一辆马车很快就先停在了韦恩跟前,

  韦恩看了看坐在马车里边的提利尔牧师,然后就老实地打开门坐了进去。

首节 上一节 324/40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从猎人开始成为道祖

下一篇: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