北美新神 第330节
罗素先生显然没想到韦恩还会有这么一个乱七八糟的计划,快餐店甚至都考虑到要从堪克斯州那边进货以降低成本了,还打算和教会进行后续的深度合作,
他有些目瞪口呆地听完了韦恩的商业畅想,随后也不知道是想到了什么,似乎就突然变得颇感兴趣了:
“韦恩你的这个点子听起来不错,感觉也很有前景。不知道你手头的资金够不够充裕,我平时也一直都在寻找一些优质的项目进行投资,如果你有需要的话,我可以考虑入股一部分。当然了,我或许没有精力参与它的日常管理,经营方面可能还是要依靠你们来。”
这倒是韦恩没预料到的提议,单干的优点是主导权不会旁落,合资的好处则是成本更低、风险更可控,再想想美利加的现状,外地人想在本地经营生意,其中往往也少不了“地头蛇”或者“中间人”的参与,
韦恩也不知道这是不是罗素先生这个本地人想要“掺一脚”的意思,但既然有土财主愿意出钱,一起分担韦恩这个突发奇想的成本,韦恩便提了一个进可攻退可守的方案:
“暂时我还没有太遥远的计划,罗素先生要是感兴趣的话,那么投资就以开在里士满城里的新店为限如何?如果能够赚到利润,那就按照双方的实际出资比例进行分红,万一到时候破产了,也按照比例进行清算。”
罗素先生本来好像也只是随口说说,韦恩这么一提以后,他的商人本能反而就有了反应:
“只局限在里士满的话,规模会不会太小了?你的计划听起来,应该是规模越大利润越高的类型,不然从堪克斯采购肉类的运输成本都降不了多少。
“不过你的顾虑也有道理,这样的店铺未必就一定能做得长远。一开始的新店就只开在里士满也行,不过如果后续在福吉尼亚州的范围之内还有新店需要投资的话,我要求要有同等条件下的优先参与权。”
韦恩本来还在犹豫着要不要答应,罗素先生已经让管家去把他的律师从书房里叫过来了,听他的意思,除了实际的投资以外,罗素先生还打算从自己在里士满里的闲置房产里挑出一处来,给韦恩作为新店铺的地址免费使用,
这可是能省下不少成本的事情,要是这么搞,哪怕快餐店最后亏了个底掉,韦恩这边顶多也就是再搭进去一些时间和人力成本,于是韦恩飞速地在金钱的腐蚀面前选择了滑跪,意向初步达成,剩下的就是跟律师具体扯皮。
第462章 分头调查
从罗素先生的庄园里离开的时候,韦恩才发现自己这次正事没谈多少,快餐店的事情反而聊得更多,
趁着时间还早,韦恩干脆还去找了“第二办事处”的金主爸爸,可惜那家伙留的是公司地址,又正好外出了。
本来韦恩也就是打算给他吃一个“定心丸”,告诉他侦探社的人手即将按照约定去执行新线路的安保合同,
所以让秘书帮忙带话以后,留下了侦探社在里士满临时据点的地址,韦恩也就回去继续投入到案件的调查之中。
一天下来,伊妮莎已经走访过了凶手之前居住过的几个地方,那家伙似乎有定期更换住址的习惯,当然也可以说是为了工作更方便,这年头城市人口变更租住的地方,并不能算是太稀奇的事情,
琳娜则主要去走访了凶手工作过的几家公司,询问前同事们对他的印象和看法,再顺便了解一下这个人之前的言行状况。
二者合一,本质上还是想要寻找其中的“同一性”,比如说看看凶手有没有什么一直往来的对象,以及有没有什么长期会去的地方。
有时候一个人或许可以在同一帮人的面前隐藏得很好,但只要多问几帮人,大数据过一遍,其中的一些可疑之处往往就会很快浮现,
就像有些骗子的骗术单看起来或许毫无破绽,不过只要让受害人们一碰面,互相了解一些彼此的经历,经常就都能很快发觉出其中不对劲的地方来。
如果说琳娜昨天还觉得凶手“有点像是”自己的同行,那么她今天的看法就已经接近“笃定”了,
琳娜怀疑凶手应该是某个潜伏小组中的一员,尽管作案未必就是出于谁的指示,这次作案也许有可能真是凶手自己的擅自行动,却已经不认为凶手会只是一个“普通人”。
琳娜对此的判断依据,其实也有点“玄学”:
“这家伙更换工作的理由并不充分。明显有两次更换工作以后,他的薪水都是下降的,扣除房租差额以后,对生活水准的影响就更大。可是那两次工作的更换,对他职业的发展并没有益处。
“而且这家伙的性格底色也出现过明显的变化,他大部分时候在工作中都扮演了‘边缘人’的角色,试图降低周围人对他的关注,唯有前一次在一家贸易公司里的时候,突然展现出了比较积极的交际态度。
“排除掉想要追求伴侣的可能性以后,我觉得他当时应该是在执行任务。至于其它的几次,可能则是为了避免被怀疑而进行的定期更换。”
这年头接受过良好教育的人并不多,尽管未必能拿到太高的薪水,但只要展现出来的素质良好,想要得到一份普通的文员工作就并不难,
同时因为普遍采用的是周薪制,小公司的老板们也很适应职员无理由辞职的状况,在工作表现不够突出的情况下,哪怕觉得有点可惜,也并不会积极挽留。
当然这也跟里士满的实际情况有关,本地的支柱产业是种植业,很多城市里小公司做的生意,便是烟草和小麦、棉花之类农作物的销售。
这些东西的成交与否,看的主要是价格或者供货稳定性什么的,和从业人员本人的能力关系并不大,文书工作更是谁来做都差不多,
不像有些加工作坊或者工厂之类更需要技术的地方,老板们反而会尽力挽留技术人员或者熟练工人。
韦恩其实还挺不希望这个案子又变成“间谍案”的,要是搞了半天,幕后的真凶也是外国人,都不知道柯里昂主教会怎么看,
但万一确实如此,韦恩也不打算硬改结论,顶多再继续挖一挖,这次又是谁跟外国人又有瓜葛了。
好好的一个侦探社,本来想干的是“跨界抓捕”的活,顺便再接点“安保”的单,
结果现在越跑越偏,不但查案成了主业,看起来还有往“军统”方向靠拢的趋势,这特么能跟谁说理去?
……
要找“潜伏小组”,侦探社里专业最对口的还是琳娜和戴蒙·麦奎迪,
可惜后者因为“麒麟臂”如今不适合到处乱跑,而且这会儿还在侦探社的大本营里守家,外加哄艾玛那个单方面跟韦恩冷战的熊孩子。
道格跟着威廉警长安排的警员,去把本地的银行都跑了一遍,好几家银行一开始都还是要“保护客户隐私”的,不过在听完案件的大概情况以后,又都表示“也不是不能配合”、“总有些事情,高于其它”,
这也让韦恩认识到了“私家侦探”在美利加的局限性,有些消息或许可以通过旁敲侧击给探出来,但有些消息,如果没有执法机构或者权威部门背书,那大概就想都别想。
怀疑凶手很可能跟“间谍”或者潜伏组织有关以后,这条线基本也就废了,
在银行里开个匿名的保险柜又不难,拿完钱之后把钥匙往指定的地方一藏,就神不知鬼不觉,面对面的现金交易其实也很方便,犯不着老老实实地去银行转账,一查就露馅一大片,不划算。
伊妮莎对着里士满的地图看了一阵,倒是提出了一个看法:
“那个卡尔之前居住过的地方分别是这几个地方,工作的地方也都离得不算太远,分别在这些地方。如果按照区域来框定的话,那他之前就都特意错开了里士满城中的这些片区。
“偏偏他曾经定期去‘喝一杯’的酒吧,往往又都在这些片区里。假设他真的需要定期跟什么人秘密联络或者等待任务的话,那么对方经常出现在这些区域里的概率应该不低吧?
“取其中的交集,看起来好像就是这个街区最符合条件。既和那些酒吧都不在同一条街上,但是也都离得并不太远,不至于会让自己暴露在完全陌生的环境里。”
正常人都没有伊妮莎那么夸张的记忆力,所以康纳尔跟伊妮莎学习了一阵以后,就养成了“标记”的好习惯,
伊妮莎在地图上连续地一阵指,康纳尔很快地就往地图上圈出了一堆标记来,接着还用不同颜色的小纸片做出了区分。
众人看着被标记好的地图,理解是好理解,可那么大的一片区域,真要大海捞针起来,也不是侦探社手头这十来号人玩得转的,
伊妮莎提出的方案却也没有那么大动干戈,“我可以带着一两个人,去多走访这几家酒吧几次,看看凶手被目击过的有交流的人里,有没有外形重复或者相似的。如果有,那么我们可以再布置人手,针对性地展开详细的后续调查。”
琳娜也稍微寻思了一下:
“如果确实是潜伏小组的话,那他的上线在案发之后肯定已经进行切割了,现在估计很难被扯进来。
“不如我们先找找他的小组成员怎么样?执行任务大概率是需要小组配合的,他之前不是好像执行过一次任务吗?我们或许可以查查那次到底发生了什么,又出现过哪些人,再拿来和这次案件里出现过的角色进行比对?”
于是两条线同步进行,
伊妮莎那边只需要带着一两个能让酒鬼们“好好说话”的人,就可以完成初步排查,
至于侦探社里剩下的记忆力相比之下都不太行的家伙,那就老实按照技术难度看起来更低的方案,去摸一摸那个潜伏小组之前到底做过什么孽。
第463章 记录
当天晚上,韦恩和伊妮莎就挑了凶手最近常去的那家酒吧,开始了第一轮的踩点,
顺便还带了一个看起来比较唬人的壮汉桑德斯,用来无声而礼貌地劝退一些胆量间歇性膨大的酒鬼。
凶手之前搬过好几次家,几乎每次搬家以后,常去的酒吧都会变,
琳娜觉得这些酒吧都有问题的概率不高,但反过来说,如果凶手不去了之后,那么他的接头人不会再去的可能性也不低。
进到酒吧里,酒保看见坐到了吧台边的韦恩三人,很快就迎了过来,“欢迎光临,我们的新朋友今晚想要喝点什么?”
酒吧里这会儿很热闹,一堆酒鬼正围在一张桌子旁起哄和呐喊,围了好几圈,韦恩伸长脖子瞟了一眼,发现他们正在玩赛马机,
这个年代也有属于自己的成人玩具,在酒吧里常见的,通常会是简易的轮盘赌或者摇球机,赛马机算是相对新奇的玩意,如今还得从温莎王国进口。
这玩意看起来是个不大的方盒子,上边有几条等长的平行凹槽,被安在内部的斜坡上,每道凹槽里边分别放置着小钢珠和带着底座的不同颜色小赛马,底部则有根横贯所有凹槽的带飞轮的方形轴,
用绳子缠起来拉动飞轮以后,方形轴打到小钢珠上边,就会把小钢珠弹开,而小钢珠击中小赛马下边的底座以后,会先把小赛马往前推一小段距离,之后便顺着斜坡滚下,
如此循环,由于小钢珠从不同位置回滚下落的时间不一样、被方形轴打中的时机也不一样,两者结合,所以每次最先被推到终点的赛马便会不一样,甚至还可能出现赛局逆转的情形,算是用纯机械手段实现随机性的有趣玩具。
然后成年人加随机性,地点还是在酒吧,玩法也就变成了各种下注,
不过公开赌博算是违禁的事情,赌注稍显张扬便会被酒吧的工作人员制止,通常还是娱乐为主,发不了财,但小额且上头。
没人注意吧台更好,韦恩一枚金币弹了过去,“来三杯你们这里卖得最多的,不用找了。”
走量的酒都是便宜货,酒保还算良心:“我们这的啤酒和朗姆酒,估计不合几位的口味。这款威士忌还不错,适合用来转换口味。”
出门在外,身份都是自己给的,韦恩这次选了个相对低调的:
“我们是报社的记者。最近的‘大教堂袭击案’你听说了吗?我们听说那个叫做卡尔的凶手之前常来你们酒吧,想来挖掘合适的素材。”
酒保眉头一扬,目光落在了伊妮莎的脸上,不知道是在夸还是在损,“这么有气质的漂亮小姐居然是记者?”
你这有点职业歧视了啊,小心我把你这话告诉那个专业女记者弗蕾迪·朗兹,就说你讽刺她长得丑。
韦恩的脸上神神秘秘,往伊妮莎那边示意了一下,“这位是朗兹小姐,我们报社股东的女儿,记者界冉冉升起的明日之星。她如今距离家喻户晓,只差一两个爆炸性的新闻报道。”
酒保很快心领神会,金币揣进了自己兜里,又从另外一边口袋里摸出几枚硬币,丢进了吧台抽屉里,人也凑了过来:
“说实话,教会和警方这几天已经来问过好几次他的情况了。那个卡尔是两三个月前才第一次来,大概每周会来一次,基本不主动和别人交流,小费据说也给得一般,其实没什么特别的。”
伊妮莎很快就注意到了其中的关键点,“基本不和别人交流,那就还是有?”
酒保似乎微感诧异,韦恩便微微往前探了探:
“这个案子目前据说还在调查,相关的消息不好弄。我们建议朗兹小姐暂时可以先挖掘一些关于凶手内心世界的消息,这样也可以满足关注案件的民众们的好奇心。比如说凶手喜欢什么样的女性,平时喝什么酒都行,这些消息对警方没用,但是对我们来说很有意义。”
酒保想了想,“那个卡尔喝的都是威士忌,就是你现在喝的这款。至于交流的话,我只见他和别人短暂交流过几次,似乎没什么特别的。”
韦恩在旁边掏出了小本子,“和他交流的都是男性?”
酒保有些莫名其妙地点了点头,稍微有点迟疑:
“当然,酒吧里能见到的女性,除了侍者和表演者,剩下的多是男士们的女伴。他又不怎么主动跟人交流,就算偶尔有单独的女客,他也不会去搭讪。”
韦恩一边写,一边故意自言自语,“凶手偏好跟男性进行交流……在性取向方面,并不盲从于世俗的理念……有独行于这个世界的勇气和坚持……”
酒吧似乎还没见识过这种玩法,眼睛都微微有点瞪大了,
但韦恩并不管他,接着继续问:“那你还记得跟他交流过的男士们的长相吗?如果涉及到个人隐私的话,我们可以在报道中只描述外貌特点。”
这下酒保是真的迟疑了,“和他交流过的,基本都是酒吧的常客。你们这样写,会影响我们酒吧的生意的……”
韦恩就显得很坦然,晃着笔头在那等着:
“那就是还有相对陌生的客人?你可以主要说说那些人嘛。你放心,我们是专业的记者,只会记录真实的客观内容,不会胡乱编造的。”
酒保显然对韦恩的话产生了怀疑,不过看在金币的面子上,他还是思索了起来:
“里边相对陌生的,好像也就两个人吧。其中一位男士的身材比较魁梧,脸上是络腮胡但修剪得很短,蓝眼睛,看起来接近汉斯人。
“另外一位男士穿着风衣,一直没脱下帽子,感觉像是来酒吧找人的,发现找错之后就很快离开了,甚至都没有买酒。”
络腮胡有可能是伪装……但是短暂接触就走,又好像更专业……
韦恩一边想着,一边继续维持着人设:“据知情人透露,凶手对充满男性魅力的身体特征表现出了痴迷态度,并且对带着神秘感的同性毫无抵抗力……似乎还因此诞生出了不一样的友谊……”
写到这里,韦恩再次抬起了头,对面的酒保则脖子迅速一缩,
上一篇:从猎人开始成为道祖
下一篇:洪荒:吃出一个混元大罗