玄鉴仙族 第623节
气海之中原本明光法力滚滚,金白一片,白气涌动,一座明关矗立在其中,白砖堆砌,垛口精美,角楼上七十二条脊皆明亮,如同天门,白色门脚诸多纹路,明光耀眼。
随着这一枚太阳一般的紫明丹落入气海,明阳之力如雨般落下,顷刻之间就充斥整片气海,将一切都淹没在金光之中。
“轰隆!”
好在『煌元关』本就是镇压一道的仙基,立刻有了反应,这明关仿佛被触怒,从气海之上跃起,将那一枚太阳般的紫明丹镇压住,维持住丹形。
“好。”
这倒是省去了李曦明分心压制,气海之中如同山洪倾泄,明阳法力往四肢百骸涌入,他不顾经脉与气海之中的胀痛之感,口中天光喷涌,手中掐诀。
“飞举仙基!”
紫府功法中的法诀、心法一同运转,气海穴中无限天光的『煌元关』晃动起来,【宝阶】越发明亮,这仙基之上流露出一阵大造化大欣喜之意,化为金光往气海之上冲去了。
仙基离开气海,寻常修士已经是将死之兆,纵使有紫府功法中的心法与口诀镇压,整片气海依旧如漏了气一般衰迷,法力顺着口子倾泻而出,推动『煌元关』移动,迅速稀薄下去。
『煌元关』这么一走,被镇压的紫明丹死灰复燃,如雨一般的明光再度淋落,整片气海又生机勃勃起来。
‘多亏了这枚宝丹!’
紫明丹可是足足两枚明阳宝药辅以近百种明阳灵物炼成,这才能始终保持气海充盈,若是没有这颗丹药,李曦明此刻多半满头大汗,透支浑身精元去推动仙基…
而有了这枚紫明丹,李曦明只需稳住仙基按部就班上升就好了!
他沉心静气,全部心神都存在一道仙基之上,外界的一切光暗变化浑然不觉,也不知过了多久,他终于发觉眼前一亮,仙基已经推入一处广阔朦胧所在。
“巨阙庭!”
紫府金丹道三处密钥,由上至下分别是升阳、巨阙、气海,六轮合一后巨阙朦胧,从练气到筑基能够内视的也唯有气海罢了。
“轰隆!”
紫明丹带来的明阳之力仿佛找到了倾泻口,涌入这一片广阔的地带,气海之中的法力迅速被调空,近半汇聚到巨阙庭来。
此刻『煌元关』飞入,李曦明眼前的一片朦胧终于被天光照亮,遂见遍地雪白,巨阙庭中纷然遍地堆积如雪,最中簇拥着一处高台。
而这高台之上,一枚亮堂堂、圆滚滚的东西正浮在其中。
‘符种?!’
李曦明从来没想过这东西会在自己的巨阙庭之中,下意识地下视气海。
气海之中的紫明丹已经消耗完毕,只笼罩着一层稀薄的法力,气海之底,那枚圆溜溜,亮堂堂的符种正安静躺着。
‘气海之中同样有一枚?是同一枚?’
此刻不是深究之时,李曦明来不及细想,稍作休息,『煌元关』再度离开巨阙庭,向上飞举。
到了此刻,终于失去了紫明丹的助力,李曦明独自飞举仙基,如扛重鼎,面上立刻沁出冷汗,双肩发寒。
可他已经比其他修士好了太多,起点从气海变成了巨阙,可如若是迟炙云之流,此刻应该还有一两枚类似紫明丹的丹药可服,一口气推上升阳。
并非李曦明没有其他丹药可服,一旦分心仙基就会下落,寻常丹药补充还不及分心下落来的多,李曦明估摸着至少要宝药一级…
‘我家并非没有宝药…只是从来没有人突破过紫府,不知其中究竟…’
他面上冷汗滴滴,这时间相比先前可难熬的很,一路坎坷,十二重楼如同十二阶梯,扛着重鼎还要跨步向前,压得他七窍流血。
不知过了多久,李曦明只觉两眼发黑,眼前终于微微光明,现出一尊小小的海上府邸来。
此处海水清碧,莲花朵朵,十二道白桥横跨两岸,天空之中白光闪闪,仔细一瞧,那枚当空照耀的太阳正是符种!
‘升阳府中果然还有!倒也不错…三府是修仙秘要,岂能厚此薄彼!’
李曦明还来不及细看,明光冲入其中,震得海水翻涌,翻倒了好几朵莲花,他只觉得头昏脑胀,忍不住喷出一捧鲜血来。
“噗!”
他连忙将其余的血咽下去,知道受了不轻的伤,心中却满是欣喜。
‘终于上来了!’
有紫明丹的帮助,他只不过受了些重创罢了,远远没有到灯枯油尽的地步,聚精会神地运起法力,双手法诀变化,将『煌元关』架在升阳府之中。
这光芒让他脑海中暖洋洋,灵识舒服极了,身体却与之形成强烈的对比,虚弱得如同凡人之躯,仿佛下一刻就要陨落。
他不敢怠慢,趁着『煌元关』架住,不需要多费法力,勉强睁开眼皮。
眼前昏暗一片,什么也看不清,李曦明以灵识摸索了,用仅存的法力掀开玉盒,那拇指大小的白石飞起,轻轻贴在眉心。
明方天石立刻活了过来,如同一只虫子一般挣扎了两下,浮现出细细密密的小鳞片,一头扎进他眉心,破开皮肉,钻进升阳府里去了。
『煌元关』正悬在半空,明方天石这才飞入,『煌元关』立刻镇下,角楼上七十二条脊皆明亮,明光耀眼。
“…感应明阳七十二玄属,今以明阳表求明阳里,以性求命,千神掾吏,咸来拥护,神光内照,清明灵光,五衰五厄,籍此消融…”
他念动心法,天空之中的煌元关剧烈晃动起来:
“生老病死,不复相侵,性命永固,愿恒相续!”
煌元关晃动越发剧烈,浩荡的白气如水一般流下,两尊金灿灿的镂空天灯从角楼上亮起,明亮的阶梯一阶一阶闪动。
明方天石如同白气般蒸发了,通通涌入这仙基之中,李曦明脑海中皆是无穷无尽的明光,口中的口诀心法和手中的术印换了一套又一套。
不知过去多久,隐约望见天地间白麟跳动,白蝉鸣叫,天关崩碎,一层层的白砖如同瓦片碎裂一般垮下来,正中彩光浮动,流转飞翔。
李曦明只觉得一股困倦之意冲上脑海,蒙昧之念朦朦胧胧将意识笼罩,如将睡未醒,又如醒而复睡,眼前一片灰蒙。
升阳府中一切静止下来,海水不再荡漾,莲花不再盛开,彩光也凝固在原地,一切停止了动作,僵持在原地。
天空中的太阳却顿了顿,撒下一片清凉如水的光芒。
感冒了,但吃了药,不影响更新。
第687章 天色既明
这清凉之光流淌而下,尘蒙一片的升阳府复又亮起,这太虚的蒙昧之念如同积雪遇炽光,消失的干干净净,海水重新荡漾,莲花再度盛开。
李曦明只觉得一股冰凉清静之意在升阳府流淌一周,如饮冰雪,心头的蒙昧消失得一干二净。
‘符种消了这蒙昧!’
他心中冲起欣喜之意,灵识透出升阳府,窥见无边暗沉,空无一物,底下天光灿灿,一口冰凉之气沉在舌下,甘液在喉沁出,蒙昧之念已过。
此刻灵识已经随着升阳府脱离身体,所谓的‘口’其实就是升阳府,只是灵识无所指代,用固有感官替代,故而觉得是口。
而口中的冰凉之意就是升阳府中的神通了,眼看符种显威,一口气闯到最后一道关隘,李曦明欣喜退去,不敢大意,只紧紧闭口。
“还有无穷幻想!”
于是眼前虚中生有,旌旗飘扬,黑暗之中踏来金色,马嘶声嘈杂,呵斥声动天,竟然显现出一支兵马来。
这群人尽数着金甲,相貌各异,持戈持枪,一个个活灵活现,为首之人头带凤翅盔,用面具遮掩容貌,骑高头大马,手执缰绳,踏空而来,当手持金枪,抵在他咽喉上。
“喝!”
霎时四周围满金甲之人,张剑拔弓,皆用兵器制住他,李曦明低眉望去,自己两手空空,身着素衣,不过一凡人之躯罢了。
“你乃何人!”
远处的景色越发清晰,竟然已经到了山谷之中,这将军抵住他咽喉,喝道:
“为何在此处!”
李曦明晓得神通在口中,不肯开口,这将军且疑且怒,两边的亲卫皆逼问起来,千人一声,如雷霆轰鸣。
这点阵势,哪能恐吓到李曦明,他并不说话,这将军大怒,信手调马而去,带着众亲卫如风般散了。
李曦明才松了眉头,四下不知哪处窜出条黑纹虎来,一口咬上他小腿,只听喀嚓一声干脆利落,这虎的牙齿钩了皮肉,脱出白骨和筋来,血浆四溅。
李曦明痛极,挥手去驱赶,身后又窜出一条紫色脑袋的大蛇来,瞳孔浅黄,滑不溜秋,一口将他胸膛撕开,叼了皮肉走了。
他伸手去捂,只摸到几根光溜溜的肋骨,一只三角扁头的蝮蛇正跳起,一口气钻进他肚子里,将他的肠子扯出来热乎乎一串,撒得满地都是。
各式各样的毒虫猛兽从角落扑出来,争相抢夺他的躯体,李曦明模糊中闭口不言,渐渐忘了身处何地,只知神通在口中,不可张嘴。
很快众兽散了,大雨滂沱,电闪雷鸣,那将军又率人至此,搬来一口大铜鼎,烧得通红,热油滚烫。
他道:
“你乃何人?”
李曦明仍不肯应,遂见自远而近拖来一众人等,为首者白发苍苍,老态毕现,正是大父李玄宣。
两侧的甲兵取出板来,黑漆漆血淋淋,打了老人五十板,又来问他,见他不答,各自取出血斑斑的锉刀来,开始锉他五指。
老人哀声震天,李曦明仍闭口,直到五指锉尽,这将军拎起老人,放在油锅之上,冷声道:
“言姓名免之。”
老人血滴鼎中,油泡溅起,烫的都是滚泡,沙声请求,李曦明不应,闭目不看,这将军只好松了手,向左右吩咐道:
“这妖人术法将成,不可留也。”
于是两侧上来甲兵,一人执枪,正中刺进胸口,发出兵器入血肉的闷声,另一人挥刀,脖颈一凉,眼前天花乱坠,李曦明差点松了口。
昏昏沉沉过了片刻,眼前冒出一片幽暗,两侧铁锁沉沉,越过臂弯、两颈系在腰腹上,沉得他抬不起头,两道冰凉目光正落在他面上。
左右正站着两人,一人手持批文,小字如蚁蝇,依稀见着些“九幽鬼使”、“十代慈王”的名号,李曦明既不开口,这两位勾死人也不问他,一路到幽冥去。
李曦明望见一片倒塌城墙,遍地铁牌,两只小鬼正用着纤长的勺浇铜汁,滚烫通红,不由分说,将他掷进去,用两根勺子推搡进铜汁中,熟练地勺起铜汁浇他。
这铜汁穿胸烂肚,烫得他几乎去了意识,若是肉体凡胎,早痛得本能失声,非意识可免,好在这是灵识之体,勉强可以控制。
浇罢一回,小鬼将他捞起,遂听一鬼出声道:
“难得见这样好折磨的鬼,人间的鬼恐怕不多了。”
另一鬼答道:
“可不是么,府君闭关,『上巫』『鸺葵』迟迟无人归位,人死即死,哪有什么鬼可言。”
两人将他翻过去,铁杖碓捣、火坑镬汤、刀山剑林一一试了,半途勾死人带过去一白发老头,一鬼呼道:
“大人,带的哪位道友?”
这勾死人侧身站在老头身旁,答道:
“是迟尉道友。”
李曦明差点吭出声来,抬头去望,果然见勾死人身旁站着个老头,身着青池服饰,居高临下地看着他。
小鬼看了他一眼,笑道:
“可有冤屈?大王在天上看着,他是十代慈王,你开一开口,便将这人打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