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武侠修真 >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道心不稳?不,贫道初心一直不变 第130节

  朱棣造反,都要打出‘清君侧’的名号。

  北征北元,实在找不到理由,居然扯到汉高祖刘邦曾在漠北受辱这事上面去。

  他爹朱元璋的理由,就响亮和名正言顺多了。

  驱除鞑虏,恢复中华。

  老朱不仅做到了,还夺回已经从中原王朝手里,失去了五百多年的燕云十六州。

  所以老朱的历史评价才会那么高。

  而且爵位再高,手里没兵权,也不可能造反。

  所以在太上皇心里,与其给李景孝升官,还不如‘进爵’。

  爵位虽好,但到底是‘位高而无实权’。

  别说侯爵了,没兵权的公爵,仅仅只是地位足够高而已。

  反倒是那些镇守边关的武将,还有亲王、郡王什么的,才是最需要防备的人。

  至于文官,明朝之后的封建王朝制度,早断了文官造反的所有条件。

  隆德帝想明白后,很是赞同的点点头说道,“那就封景祐兴安侯,世袭三代不降等?”

  太上皇想了想,摇头说道,“要给就大方点。”

  隆德帝无奈叹息一声,但转念一想,史鼎都是世袭忠靖侯,确实显得吝啬了些。

  而且李景孝不是带兵打仗获得的大功。

  即便爵位高,也和兵权无关,影响不到军方。

  这反而是加分项。

  太上皇见自家小气的儿子最后点头,答应封李景孝世袭兴安候,这才满意的点点头。

  随后就说道,“毅顺郡王虽死,但罪过却消除不了,夺郡王爵位,子孙后代发配崖州。”

  对差点就让大周文武全灭的罪魁祸首,隆德帝心里即便有不少的疑虑,觉得事情没那么简单。

  嘴上却答应的说道,“就按父皇的意思办。”

  说完,隆德帝张张嘴,想提起锦衣卫指挥使周伯益。

  但话到嘴边,还是咽了下去。

  周伯益感染了蛊毒,即便最后没造成任何负面影响,但光是冒冒失失的闯进宫里,罪过就不小。

  继续让他坐着锦衣卫指挥使,就显得不合适了。

  即便是周伯益自己,应该也明白,自己能顺利辞官,都是最好的结果了。

  否则,御史们一定会成天找他的麻烦。

  甚至弄死他的心都有。

  但周伯益到底是隆德帝亲自提拔的心腹,即便真要换掉他,隆德帝也觉得,这事没必要和太上皇说。

  太上皇左等右等,见皇帝就是不提周伯益。

  不免皱眉的盯着皇帝看了好一会。

  隆德帝心里的压力,也随着时间的推移越来越大。

  不止一次想过,要不还是放弃周伯益算了。

  免得因为他这个已经没了用处的手下,就和太上皇斗起来。

  只是一想到自己这边能用的人手本来就少,要是这些人再和自己离心离德,那就真是个傀儡皇帝了。

  一咬牙,干脆闭上眼睛不说话。

  换成以前的太上皇,肯定会骂皇帝一顿。

  但修炼出真气后,修道的心思越发的坚定起来。

  自己大部分时间放在修炼上,那就必须有人管理这个国家。

  所以太上皇权衡利弊,最后还是说了句,“让周伯益自己上书身体不适,告老还乡去。”

第122章 封侯和亲戚变敌人

  隆德帝见太上皇妥协,只是让周伯益主动告老还乡,不由松了口气。

  不仅保住了周伯益的命,周家在锦衣卫的子弟也没受到牵连。

  对周家来说,已经是最好的结局了。

  相信自己这边的人,对这结果会很满意。

  隆德帝拱手对着亲爹行礼说了句‘是’。

  父子俩商量妥当了,太上皇立马没心情继续和隆德帝聊下去。

  起身摆驾回了大明宫。

  李景孝那边也顺利接到了,一身三品诰命服的秦可卿。

  两人一个俊朗不凡,一个貌美如花,站在一起时,那叫一个天作之合。

  看的不少命妇都心生嫉妒,又不得不暗叹两人确实般配。

  即便是贾母、邢夫人、王夫人和尤大嫂子,也觉得秦可卿比元春美艳三分。

  特别是这么年轻就一身三品诰命,看着就显雍容华贵。

  把无数在京的命妇、贵女都比了下去。

  眉目流转之间又自带一股子媚态,暗道难怪景祐会在乾清宫外接媳妇。

  秦可卿自然是感动的,恨不得扑到自家官人怀里,好好耳鬓厮磨一番。

  强忍着冲动,走到李景孝身边行礼,娇声说道,“官人,时辰不早了,早些回家守岁才是。”

  李景孝见媳妇眉目传情,哪里不知道媳妇这是感动坏了。

  心里暗乐的同时,嘴上却抱怨一句,哪有年三十进宫赴宴的道理。

  秦可卿忙拉了拉李景孝的袖子,生怕这话被太监和宫女听到。

  李景孝却毫不在意,有些话不能说。

  有些话即便皇帝知道了,也只会一笑而过。

  不过想想后世那些晚会,也是年三十举办,李景孝也就释然。

  对着媳妇点点头,却没急着走。

  而是带着秦可卿,来到贾母几人身边,拱手深深一礼。

  “见过祖母、大太太、太太和大嫂子。”

  贾母见他一身蟒袍,仿佛看到当年的丈夫贾代善,心里怀念和遗憾的同时,对李景孝越发的满意起来。

  伸手虚扶,笑着让李景孝起身。

  叮嘱道,“景祐肩负皇城安危,切不可怠慢。”

  李景孝却笑着说道,“老太太放心,小婿已经得了圣人和陛下准许,交接了差事,回家守岁去。”

  这话一出,贾母、王夫人等人听得出,李景孝深得两位陛下的看重和喜爱。

  心里那叫一个高兴。

  李景孝又对王夫人拱手道,“岳母大人,正好顺路,小婿送您和老太太、大太太和大嫂子回府?”

  王夫人顿感有面子,特别是周围不少诰命夫人,亲王、郡王家的老太太、王妃隐隐都传来羡慕的嘀咕声。

  脸上的笑容越发的和蔼起来。

  至于秦可卿,王夫人心里虽然不喜,但也知道为了元春,反而得巴结着点。

  笑着点点头,夸了李景孝几句。

  随后主动拉着秦可卿的手,看向贾母说道,“老太太,媳妇看着,就连元春那丫头,都比不上她这位姐姐。”

  说实在的,秦可卿确实比贾元春美一些,但楚向前见过贾元春几次了,知道两人的容貌差距其实也很小。

  换成前世,那就是一等一的美女。

  而且元春是圆脸,看着珠圆玉润、端庄大方,这种姑娘笑起来容易让人感觉亲切。

  论选媳妇,元春这种,才是长辈眼里最佳选择。

  贾母也猜到王夫人的心思,要不然自己这位媳妇,怎么可能夸别人家的闺女?

  装作端详的样子,左右看了看秦可卿,这才露出满意笑容点点头。

  “确实比大姑娘强一些,今后还需夫人照顾我家那大姑娘些。”

  秦可卿忙屈膝行礼,“太夫人折煞小妇人了,小妇人定然和元春姐姐,一起好生服侍官人。”

  贾母、王夫人、邢夫人和尤大嫂子,对这回答很是满意。

  至少秦可卿并没仗着大房媳妇的身份,就想压元春一头。

  李景孝也不想媳妇被贾家四个妇人为难,笑着插话道,“老太太,宫里不便久留,不如上了软轿,先出宫再说?”

  贾母看了看周围,见宫女太监和侍卫们,一个个都盯着自己这边。

  至于诰命夫人们,不少人心里羡慕,却也不愿意多看,免得越看心里越嫉妒。

  早就有一大半,都坐上了软轿往宫外走。

  一路上,贾母主动让秦可卿的软轿,跟在自己身边说话。

  越聊,脸上的笑容越是灿烂,心里却暗暗叹息一声。

  那秦业官职不大,家教却极好,教出来的女儿丝毫不比大家族的千金小姐差。

  贾母打理贾家几十年,看人的眼光还是有的。

  当然,基本上只限于妇人。

  是好是坏、是精明还是糊涂,基本上聊几句都能猜到个大概。

首节 上一节 130/239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剑出大唐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