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410节

  这本书包括钱钟书这个人,普通群众才开始熟悉起来。

  其实这本书《围城》只是钱钟书的业余之作,他的真正工作是文学研究,他对中国传统学术、中国现代学术和西方现代学术都有深入理解。他深入研读中国的史学、哲学、文学经典,同时不曾间断过对西方新旧文学、哲学、心理学等的阅览和研究,代表作品之一就是那部《管锥编》。

  《管锥编》是钱钟书先生生前的一部笔记体的巨著。论述范围由先秦迄于唐前,用文言文以读书笔记的形式写成,书中引述四千位著作家的上万种著作中的数万条书证,所论除了文学之外,还兼及几乎全部的社会科学、人文学科,本书堪称“国学大典”,是钱钟书先生灌注大量心血而成的学术著作。

  而“管锥”二字,就出自《庄子·秋水》。在《韩诗外传》中有:“譬如以管窥天,以锥刺地——所窥者大,所见者小,所刺者巨,所中者少。”

  晚上,方明华就在客厅看着这套书中的第一册中的《管锥编·毛诗正义》,是对《毛诗正义》解读。

  《毛诗正义》是《诗经》的研究著作,又作《孔疏》,对于《诗经》方明华比较感兴趣。

  可惜是中华书局出版的繁体版竖排的的,有些不习惯。

  问题是,钱钟书《管锥编》没有简体版的!

  这套书,还是宋棠棠的姥姥珍藏的,没事拿出来看看。

  姥姥正在织毛衣,看到方明华拿着那本书看个不停,就笑着问道:“小华,怎么突然对这本书感兴趣?”

  “不是要去拜访钱钟书先生吗?先拿起他写的书读读。”方明华回答道。

  姥姥听完笑了,“小华,你这是准备投其说好啊。”

  方明华嘿嘿笑了两声没有回答。

  “其实.小华,我觉得没必要,或许钱老先生并不看重这些。”姥姥悠悠答道。

第550章 拜访钱钟书

  2024-07-13

  “嗯?姥姥?”

  方明华放下书本看着姥姥。

  “我懂你姥姥的意思。”正坐在沙发上看报纸的姥爷接过话茬说道。

  “你姥姥的意思是说,你想和钱钟书找共同话题,甚至打动他,未必要看他的写的书,说他喜欢的。”

  ”譬如我和你姥姥年轻的时候谈恋爱,她喜欢读书看报,而我呢,大老粗一个,和你姥姥谈恋爱的时候绝对不提诗书,也不说我打仗的事,专门说这些年打仗走南闯北的所见所闻,风土人情,你姥姥就一个大家闺秀,一直生活在南京这座大城市,哪听过这么多?就一下子就被我迷倒了,嘿嘿。”

  “喂别在小辈面前瞎说,才不是呢。”姥姥不由得嗔道,但从那嘴角扬起的笑容,出卖了内心的想法。

  额的神呐。

  姥爷,你真是个撩妹高手啊。

  第二天早上,方明华专门换了一身干净衣服,这才出门去钱钟书家。

  钱钟书住在三里河,这里有一个高级住宅区,直属国务院,是由一幢幢小洋房组成,聚居着一些高层次的特殊人士。

  钱钟书就居住的南沙沟小区,是一处闹中取静的院落,方明华打的赶过去的看到院里有很多高大的乔木和碧绿的草坪,闹中取静。

  方明华提着苹果,过去敲门,门吱呀开了,是一個留着短发面色和蔼的老妇人,方明华知道是钱钟书的夫人杨绛,很有礼貌说道。

  “杨老,您好,我叫方明华,是秦省作协的,专程来拜访钱老先生。”

  “我听渊冲说过,你进来吧。”

  方明华心里一喜,不吃闭门羹,那就是有戏。

  进去以后,发现是客厅,但更像书房,周围有好几个书柜,上面都是密密麻麻的书。

  钱钟书正在书桌边安静的看着什么。

  方明华跟着杨绛进来,钱钟书只是抬起头微微点点头,算是招呼。

  杨绛倒是比较热情,招呼方明华坐,还去给他倒水。

  这是方明华第一次走进这些民国大师们的家。

  对于他们,普通人都怀有有一种神秘感,许多人都津津乐道这些当年才子佳人的逸闻趣事。

  譬如在特殊时期钱钟书一家和别人打架,杨绛和另一位才女林徽因之间闹别扭。

  其实想想,都是芸芸众生而已,都有自己的烦恼和喜怒哀乐,也没什么大不了的。

  方明华对这些自然没兴趣,和钱钟书不熟,想到昨晚姥姥说的话,也不拐弯抹角,直接说出自己的来访的目的:请钱老先生出任即将举办的世界华语文学奖评委会委员。

  方明华简要成立这个奖项原因和目的说了一遍,最后恳切说道:“钱老,您是著名的国学大师,又是文学家,对西方文学研究非常深刻,我们成立这个奖项并不仅仅针对国人而是全球作家,所以想请您出任评委会委员。”

  钱钟书还没开口,走在一旁的杨绛开口道:“小方同志,多谢伱的好意,我家老钱最近身体不太好,去医院检查医生说肾上有点问题,不宜劳累,你也知道做评委是非常费精力和体力的,所以.”

  这是委婉拒绝啊。

  方明华心里感到失望。

  但这个理由非常充分,让方明华无法开口再请求。

  于是他赶忙说了几句请多多保重身体,就准备告辞离开。

  就在这时候,一直没说话的钱钟书突然看着他:“小方同志,听说你参加了沈从文的葬礼?你和从文很熟?”

  “不,不,我从未见过沈老,只是看过他写的那本《边城》,非常佩服。”方明华赶忙解释:“参加沈老的葬礼也很偶然。”

  方明华就把参加作协的理事会结束后,去朋友史铁声家玩,看到报纸上刊登沈老去世的新闻之后,决定参加葬礼,作为晚辈,送沈老最后一程。

  “呵呵,崇文(沈从文的笔名)建国后再没写过一本小说,我以为像我们这些所谓的民国遗老早就被人忘记,没有想到竟然还有个后辈记着他。”钱钟书呵呵笑了笑,突然又说道:“小方同志,我接受你的邀请,做评委。”

  “谢谢,谢谢。”方明华顿时喜出望外。

  “阿季,你.”杨绛刚准备要说什么,却被钱钟书打断:“死不了,就是看几本小说嘛,没关系。”

  方明华又会说了现在的评委会的筹备状况,又留了联系方式然后就离开。

  总算搞定了!

  方明华心里很高兴。

  下午,方明华又去了一趟作协找王濛,主要是听王濛对评委和读书班人选的看法。

  王濛对于名单上的人总体认可,但也更改了几人,提出自己的看法。

  “让刘兴武也进读书班。”

  方明华自然知道刘兴武,86年因“舌苔事件”被迫辞去《人民文学》主编之后,虽然做检讨之后重回杂志社主持工作,但地位却显得很微妙后来干脆潜心研究《红楼梦》。

  方明华倒不是对这个事情有什么看法,主要隐隐听说前几年自己主持《延河》编辑部工作时候,刘兴武视其为最大的竞争对手,有些不感冒,所以并没有列入到读书班。

  但刘兴武本身就是一位作家,又做过主编,条件很过硬,现在听到王濛这么说,就很痛快的同意了。

  虽然他不十分清楚王濛和刘兴武私人关系如何,可当年刘兴武是接替王濛担任《人民杂志》主编一职的!

  其实,文坛本来就是一个大江湖。

  等处理完,方明华就说出见到陈映真和钱钟书的事,王濛听了哈哈大笑。

  “小方,你果然厉害,竟然将钱老都请动了。”说完又动情说道:“他们这些民国时期就非常有名的学者,建国后反倒默默无闻,不过我相信,他们的学识、文章将来肯定会被越来越多的普通人所了解。”

  “列宁一句话说的好,忘记历史就意味着背叛哦,好像不是列宁说的,是一句台词,但不管怎么样,历史不能视而不见更不能忘记。”

  王濛的话有些意味深长。

  正事办完之后,方明华并没急着离开燕京又到自己柳芽胡同去转了转。

  王梓离开后,院子没有住人,虽然没有了鲜花,但也不是杂草丛生,宋棠棠的姥爷隔一段时间就会派人过来帮忙打扫庭院。

  方明华还见了分别见了史铁声、西川骆一禾等,除了都是朋友好久不见来一趟聊聊天,还谈到自己要创立世界华语文学奖的想法。

  大家都很支持,方明华又问了海子的情况,西川说还在第六人民医院住院住院,病情时好时坏。

  “明华,你想去看看他吗?”

  方明华沉默了下。

  “下次吧。”

  方明华本来离开燕京去申城拜访钯金,但临走前却突然接到赵红军从西京打来的电话。

  让他别急离开燕京,说燕京有个搞房产的朋友介绍了六套四合院,咱们一起看看。

第551章 一口气买了四套四合院

  2024-07-14

  “卧槽!六套四合院?你哪个朋友手里有这么多房源?”方明华听了吓了一大跳。

  “朋友的朋友,不是说了吗?专门搞房产中介的.房产中介你听说过吗?用咱们话说,就是专门给买卖房子双方撮合生意的!现在南方像深圳已经有专门的房产中介公司!”赵红军在电话里解释道。

  “我知道,行,你赶紧来啊,我还急着要去申城呢。”

  “行,不耽误你的宏伟事业,我坐飞机明天就到!”

  “直接来总政大院找我,OK!”

  挂掉电话,方明华笑了笑,没想到赵红军行动挺迅速。

  原来就在去年秋天方明华搬到朝阳门内的独家院子里居住,赵红军看到眼馋,说想要在西京城也修一处院子。

  方明华就劝道你现在还不如赶紧去燕京买四合院,亚运会举办成功,国家又在申请2000年的奥运会,城市肯定会进行大规模改造。

  你买上几套四合院,无论将来是拆迁或者自己住,那感觉相当不错——当然,合适的也帮我看两套。

  赵红军答应了。

  从去年秋天到现在,他跑了燕京好几次,找各种关系,现在终于有了眉目。

  第二天下午,赵红军坐飞机赶到燕京,又来到总政大院拜访了宋棠棠的姥爷姥姥。

  不过他没有给老人说实话,只是说来燕京是公司的事。

  晚上,赵红军自然不会住在总政大院,而是住进了建国饭店,方明华第二天早上去找他,两人一块去见那个他的房地产中间人。

  两人打的到了位于北新桥附近的一家公司,见到了这个年龄大约是四十左右的中年男人,姓孙。

  孙经理很热情,见到他们以后就详细介绍起来。

  “这六套四合院,分别在南池子大街、东四六条、还有就是后海,我带你们去看看。”

  孙经理说完拿起办公桌的车钥匙,出了房门,带着两人上了一辆红色桑塔纳。

  首先去的是位于东长安街附近的南池子大街,孙经理介绍说这里有两处四合院出售。

  南池子大街明清时都是皇城内东南隅的街道。清代开始被称为南长街,又称东华门外南街,有内务府属库房、衙署。民国初年,南池子大街才与东长安街连通,并开始有普通平民陆续进入这里居住。

首节 上一节 410/415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离婚后,谁谈恋爱啊

下一篇:从赶山开始建农场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