重回80:我的文艺人生 第411节
解放后,曾经有一段时间改名为“葵花向阳路”,后恢复原名,范围很广包括章库、石头缝、箭厂冯家、南井、羊圈、民声等胡同。
“这可是这里是BJ的富人区啊.”方明好坐在车里看着周围的平房,心里想着。
没有来到这个时代之前,方明华来燕京游玩,好奇来过一次。
那個时候,这里可布满了豪宅四合院,有的甚至是多进院落,当然这些都是私人豪宅,个个都大门紧闭,你根本看不到里面的风景。
不过现在,这里却是破破烂烂的,四合院里杂乱无章,说白了,就是个大杂院。
变化如此之大的原因就是,千禧年后,当地政府将南池子历史文化保护区修缮改建作为全市的试点工程,昔日破破烂烂,一到夏天臭气熏天的大杂院迅速恢复四合院特有原貌,价值倍增。
方明华和赵红军跟着孙经理在在一处胡同口停下车,三人步行进去,孙经理用钥匙打开一家四合院的大门,大家进去一看。
卧槽!
里面房子破破烂烂,院子里杂草丛生,似乎好些年都没人住过。
不过院子倒蛮大,属于两进出的算是中型四合院。
孙经理告诉两人,这座四合院的主人已经移民去了国外,老房子好几年没人住了,所以委托他卖掉。
“这么破?”赵红军打量着四周,忍不住嘀咕了句:“该不会晚上闹鬼吧?”
“伱放心,绝对不会是凶宅。”孙经理解释:
“这座宅子是民国初年建的,已经有七十多年历史,当然有些老旧,再加上已经快十年没住人,所以看上去没啥人气,如果买了以后翻修一下还是相当不错的,这地段好啊以前住的富贵人家!”
赵红军明显没啥兴趣,也没再多说就让带去看一家。
一口气将六套四合院都跑完了,赵红军感到很失望,房子破不说,而且里面没有暖气、水、电,甚至连浴室都没有。去洗手间需要步行数百米。有的位置不行,四面采光都不好。
“孙经理,我和张总是朋友,听说你和张总也熟,咱们也就算是朋友了,你就给我介绍这破房子?!”赵红军语气不善。
“赵总,我可别嫌弃啊。”孙经理一听赶紧说道:“这是我好不容易帮你弄到的,抢手的很,你听过成龙吗?”
“成龙?就是香江那个演《A计划》的成龙?”赵红军反问道。
“对,就是他!”孙经理说道:“那可是香江大明星,你知道去年人家搞了一个大手笔。”
看着孙经理那略显神秘的表情,赵红军问道:“什么大手笔?”
“在燕京一口气买了八套四合院!其中一套还是康有为的老宅!这事千真万确,都是从我手里买的!”
孙经理一副煞有介事的模样。
“真的?”
“那当然,我骗你干嘛,他买的四合院和给你们看的差不多,那可是大牌明星,眼光能差到哪里去?”
听着这个孙经理给赵红军讲这件事,方明华在边上听着没吱声。
好像,在后世网上传说过这事。
说1990年,成龙来燕京拍戏,被房产中介一通忽悠,入手了八套四合院,每套50万,房子也很破,停水停电。
这一决定在当时引起了轰动。成龙的朋友们听闻后,都感到不可思议,他们认为成龙被忽悠了,花那么多钱买这些老旧的房子简直是浪费。
纷纷笑话成龙:你脑子是不是进水了?花那么多钱,买这么一堆破烂。
不过最后证明成龙的决定还是正确的,这些四合院的价值都上亿,后来听说成龙又在皖省买了十几栋徽派建筑,后来四栋捐赠给新加坡,这在网上引起很大的反响。
有时间也去皖省看看?
不过现在太忙。
现在这个姓孙的经理吹嘘成龙买房这件事,估计不是他干的,业内传说吧。
赵红军最后也没当面表态,说回去以后商量商量再说。
在回酒店的出租车上,赵红军就问方明华这件事的想法。
“我觉得可以,如果你不想要,六套都给我。”方明华说道。
“卧槽.你胃口真好,这么破烂的房子你都要?”赵红军听了很惊讶。
“你不是说我胃口很好吗?”方明华反问。
“你这家伙就是与众不同.我留两套玩玩,剩下的看你。”
“也行,不过这价格还得好好谈。”方明华提醒道。
“那当然,60万一套?玩我啊?老子这可是批发!”
“还有,如果价格谈拢,我想将一套房子办成基金会的。”方明华最后说道。
第552章 偶遇余桦
2024-07-14
“留给基金会?”
“对,就三百万肯定不够,如果这些四合院将来升值,就卖掉不是基金会就有钱了?”方明华解释道。
“这么麻烦?我说我或者以公司名义给你这个基金会捐赠,可你死活不要。”赵红军说道。
“我说过,这个基金会的资金全部由我来出,不接受任何人的捐赠。”方明华笑道:“你想捐钱?将来机会有的是。”
“行,行,你名垂青史。”
方明华笑了笑,没说什么。
第二天两人又去孙经理,经过一番讨价还价,最后以265万的价格买下这六套四合院,平均价在40万左右,最贵的一套60万在东四六条。
赵红军留下了这套60万的四合院,还有一套在后海附近品相比较好的四合院要价48万,剩下的全部留给方明华,共计153万。
下一步就是办过户手续,比较麻烦,方明华没时间再等,于是打电话给西京的宋棠棠让她来燕京处理后面的事,自己则赶赴申城。
还是办正事要紧。
到了申城,方明华首先拜访了拜访了住在武康路上巴老,说明了自己来意。
巴老听了笑道:“鲁迅文学奖从86年开始筹办,到现在还没有个眉目,条条框框实在是太多啊没想到你搞的这个华语文学奖行动这么迅速,行,我答应。”
巴老答应这事,方明华顿时感到一身轻松。
有了这個时代文坛上威望最高的大佬坐镇,这文学奖的名声就会大增,要不是茅盾奖评委会主任一直由钯金担任?
邀请完钯金后,方明华并没有急着离开申城,他还去《收获》杂志社一趟,邀请《收获》杂志社副主编肖岱担任评委。
方明华认识肖岱很早,还是在83年,当时肖岱向方明华约稿,邀请他写一篇关于意识流的小说。
方明华写那部《悟空传》。
当时由于国内大环境原因并没有在《收获》上发表,而是在肖岱肖岱的建议下,在香江金老爷子的《明报》杂志社出版。
从此两人就认识。
肖岱作为国内顶级杂志社的副主编,(主编一直由钯金担任,一直到他去世。)编辑水平有目共睹,既然来了,当面邀请显得有诚意。
到了位于巨鹿路的《收获》杂志社,方明华见到肖岱,说明来意还专门强调了巴老已经答应做评委会名誉主席。
肖岱听了哈哈大笑。
“巴老担任名誉主席,那我怎么敢推辞?行,我答应!”
方明华聊了几句就告辞离开,出了楼道,他正准备下楼,迎面就看到一个熟悉的男人。
穿着夹克,头发有点长,显得有点桀骜不驯。
“余桦?!”
“明华老师!”
余桦看到方明华也很是吃惊:“你来申城了?”
“是,找肖主编有点事我说余桦,我早说过别叫我老师了,直接叫我名字,当初就在申城,你可是冒充我二表哥的!”
余桦听了顿时不好意思笑起来。
原来是在83年秋,方明华应邀来申城参加“西北、华东部分中青年作家座谈会”。
余桦听说这个会议后,就专门从老家海盐拿着自己刚写好的新作《星星》前来申城找方明华。
到了申城已经是晚上,他找作家开会的到酒店后,问前台服务员方明华的具体居住房间,服务员担心他影响作家们休息,就好心提醒。
没想到余桦回答了句:“我是方明华的二表哥!”
就这样,在服务员的注视中,余桦大摇大摆上了楼。
余桦后来在鲁院上讲习所,和同学们喝酒吹牛的时候说起这事,后来传到方明华的耳朵里。
方明华听了也忍俊不禁,两人还专门比了年龄大小,结果余华是60年4月出生的,虽然同岁,但比方明华大月份。
于是,有同学背后地和余桦开玩笑就说你小表弟来上课了
现在余桦听方明华又提起当年的糗事,不好意思笑了笑。
“余桦,伱在燕师大研究生班毕业了?”方明华又问道。
“嗯,嗯,三月份就毕业了,我在学习期间写了一篇小说投稿给《收获》,编辑程永新让我来聊聊。
“小说?!”
“哦,是长篇不是中短篇,叫《呼喊与细雨》”余桦赶忙解释。
嗯.这还差不多。
按照85年在西京会议上签署的大神约,中短篇小说都要先投《延河》的!
长篇小说不在此范围之列。
只是,《呼喊与细雨》应该叫《在细雨中呼喊》吧?
听说是后面改了名字。
这是余桦的第一部长篇小说,小说开篇通过一个女人“孤独的无依无靠的呼喊声”所强调的个体孤独感,以及贯穿全篇的有关个体孤独感及其超越的叙述,都是有关各种社会关系纽带的叙述。
写的还是相当不错的,余桦因这部小说还荣获法兰西文学和艺术骑士勋章。
当然文学性不如他写的《活着》。
“行,余桦,你去找编辑谈,我回去了。”方明华说完就要走。
“明华,别着急走啊,既然你来申城了,我要尽下地主之谊。”余桦赶忙说道。“你稍等,我去见编辑,一会我们一起吃个饭怎么样?”
“也行,你先忙,我在外面等你。”方明华答应了,心里想着:也好,找个机会和你谈谈你下部小说的事。