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0节

  租界虽然鱼龙混杂,但总归是有秩序的。

  车行对付普通黄包车夫,一般是通过偷车,勾结巡警来打击。

  但如今,陈光良也是开设的车行,自然不会轻易被拿捏的对象了。

  陈光良交班后,来到二舅家吃饭。

  他还是将生活费交给表妹,然后不用烧饭。

  可惜最近表妹杨秀英对他可不怎么友好了,见面先是冷哼一声,然后端着饭菜也是很不客气的放在他面前。

  “小丫头片子,一天心思还挺多。”

  陈光良吃着可口的饭菜,不忘教育做饭的人。

  杨秀英的长相确实不合陈光良胃口,更何况又没有读过书,两人肯定不能结合。

  “总比你做了老板,就翻脸不认人的好!”

  杨秀英气鼓鼓的坐在陈光良对面,搬弄着手指。

  陈光良笑道:“我哪里有不认人,你老子我二舅现在是我的合伙人。等我们赚到钱,你也可以搬到那些房子里去住,吃香的喝辣的。”

  杨秀英一听,顿时惊喜道:“真的能搬到那些房子里住?”

  他们住的,都不能叫做房子,只能叫做‘棚’。

  沪市的住宅应该可以分为四等:

  第一等,独幢洋楼。住这种的,基本上有私人汽车、司机、佣人等,主人也基本是大商人,非富即贵。

  第二等,住公寓。能住得起也不简单,但租赁时一般需要一笔顶手费,差不多要在四五百大洋;然后就是租金,一个月估计得一百大洋以上。像是鲁迅、徐志摩等,便是住的这样的公寓。

  第三等,住亭子间。是此时沪市大量兴起的民宅石库门中最差的房间,这种房间位于灶披间之上、晒台之下的空间,高度两米左右,面积六到七个平方,朝向北面,大多用作堆放杂物,或者居住佣人。当时,很多像‘屌丝’郭沫若一样的文人到沪市谋生,往往先找这种房子栖身,以至于后来,出现了一个专门称呼这种租客的名词:“亭子间文人”。

  第四等,便是棚户区。棚户区也有好坏的区别,像番瓜弄这里的棚户区,无疑是沪市最差的情况。

  “总有机会的,这不是已经在变好么!”

  杨秀英顿时美滋滋的,她觉得自己表哥是一个很有本事的人。

  “良哥,我跟着你一周时间了,你觉得我表现怎么样?”林峰带着两个梨子,放在桌子上,然后带着希冀的眼神问道。

  陈光良咀嚼完嘴里的饭,才说道:“嗯,可以出师。这样,我们这辆黄包车,明天你先拉白班,就是上午十点到下午六点。十天一个轮,怎么样?”

  这周,他和何向东都是十二个小时一班。

  他倒还好,有时候直接把车给林峰,让他拉一两个小时。

  何向东可是直接拉十二小时,虽然他本人也是非常有干劲,但这样也太过累。

  实际上,别看黄包车车夫一天要拉十个小时,但车上有客人的时间,基本不会超过四五小时。

  就算如此,那也很累的。

  林峰高兴的说道:“好啊,谢谢良哥!”

  陈光良当即画了个‘饼’,说道:“阿峰,你要多记住我的话,也要多努力的干。存点钱,后面买新黄包车的时候,可以投钱入股,以后才能赚到钱娶媳妇。”

  简单的两句话,林峰就差磕头感恩了。

  “我听良哥的,以后良哥叫我往东,我决不往西。”

  陈光良点点头,这些人都是他的‘势’,相比较其他资本家,他更懂得如何笼络人的忠心。

  他可以把一辆黄包车视为‘一艘船’,可以邀请车夫来入股。

  也就是说,以后长江车行如果正式注册为公司,那么旗下的黄包车也是‘一个个独立的’。可能这十辆是某几个人的股东,但可能另外五辆又是新的股东。

  “陈经理,我能不能加入你们车行做人力车车夫?”

  一名认识的年轻人,也来到陈光良身边。

  “是山哥啊,当然可以。不过呢,这一行也有点门道,这样,你先要准备抽空时,熟悉租界的道路、建筑.等差不多了,你再辞职,这样不浪费时间。”

  “好勒,谢谢陈经理!”

  “叫我阿良就行。”

  “那可不行,你现在可是老板了呢!”

  陈光良摆摆手,他现在确实成为这附近的名人,不少人都把他视为‘偶像’呢!

  而一些人更是希望让他给份工作,陈光良基本不会拒绝,但只是让他们先做做准备。等到有位置时,就优先照顾大家一下。

  长江车行,绝不会满足只有三辆车。

  有李超这个强力的合伙人,扩张一定是很快的,哪怕是野鸡车,也能做的‘天衣无缝’。

  “表哥,你现在可真威风!”

  “去洗碗”

  “哼”

  虽然杨秀英不满陈光良的态度,但也很快端上一杯开水放在他面前。

  陈光良就坐在二舅家门口的桌椅上,拿出纸和笔,整理起车行的情况来。

  按照目前的情况,长江车行一个月的‘纯利润’能在80大洋出头,其中那辆‘野鸡车’大大的提高了效益。

  那么在6月下旬,长江车行便可以再购买一辆‘野鸡车’,有李超给想办法上假牌照,风险很小。

  但陈光良对于这样的发展速度,还是很不满意的。

  毕竟对于一个现代人来说,要充分考虑利用‘杠杠’的原理。

  ‘有多少钱办多少事’的想法,绝对不可取。

  “若是能取得银行贷款,那就好了!”

  “车夫们的手中,也还能筹集更多的资金。”

第13章 筹谋扩大

  时间进入6月初,长江车行已经运营十来天,一切发展顺利。

  这天李超下班,看到陈光良已经喊好黄包车在等他,便立即加快步伐。

  对于陈光良,一开始合作时,他就已经不摆什么‘官’架子。

  毕竟这个合伙人的本领、见识、学识都是非常好的,哪怕是不拉黄包车,一定也可以改变生活的。凭借英语、识字的本领,陈光良去洋行找个工作问题不大。

  “陈兄”

  “李兄,一起吃个便饭。”

  “好,请”

  说是便饭,那就真是便饭,但至少也是有铺面的小吃店或小炒店。

  这个时代还有一种‘餐饮’,那就是没有铺面,挑着两个箩筐,在小巷子里出售的餐饮。这种餐饮的价格非常适合底层人士,但卫生条件自然堪忧。

  但话说回来,陈光良一开始,中午也只能吃这种饭。

  如今陈光良虽然还是在拉车,但每天赚六七毛,也是直接可以消费掉,不需要考虑存钱的问题。

  别看这个时代挺乱的,但是物价却算‘便宜’:

  二号梗米一斤为八分,一个车夫一天的薪资可以购买五六斤大米;猪肉是二角八分钱,这玩意底层人士一个月可能吃个三四次;

  棉花1斤0.48元,煤炭1担0.14元,煤油1斤0.06元,肥皂1块0.05元,香烟1盒0.036元,茶叶1斤 0.23元,活鸡1斤0.37元,鲜蛋1个0.027元,豆油1斤0.19元,食盐1斤0.043元,白糖1斤0.096元,细布1尺0.107元.

  陈光良现在一天赚六七毛(车夫的薪资),再加上还有十个大洋存款,自然可以偶尔好好吃一顿。

  而,生煎馒头、蟹壳黄等各种小吃,一顿下来也就两角不到而已。

  陈光良每天交给杨秀英两角钱饭钱,是吃晚、早两顿,晚上那一顿还有点肉的。

  毕竟,大多数底层的生活费,一个月也才六七元的餐食费而已。

  坐在露天的桌椅上,陈光良和李超吃着蟹黄包,和泡饭、酱菜。

  这个年代,穷人吃大闸蟹,富人在茶楼吃点心!

  “李兄,我最近想了一个办法来提高长江车行的收入,那就是进一些饮料、香烟、糖果、零食、火柴等小商品,然后让人力车夫进行推销你觉得怎么样?”

  李超闻言,开口说道:“这样会不会引起客户的反感?”

  赚钱是肯定的。

  陈光良笑道:“这自然需要培训人力车夫,让他们知道‘适可而止’,通过简单的话术来推销,客人有选择的权利,能得到方便,这样就不会令人反感。”

  李超这才说道:“这样的话,确实是一个创新的举措。毕竟坐在黄包车上,多少也有一些无聊。”

  陈光良点点头,便说道:“这事便这样说定,晚点我来准备。”他接着又说道:“还有,我打算想办法争取到银行的支持,获得一笔贷款。”

  李超说道:“我们都没有注册公司,总资产也不过七百多大洋(牌照高估),会有银行看上么?”

  陈光良说道:“事在人为.当然,如果真取得银行的贷款,我想是以我们两人的名义获得资金。也就是说,假设银行愿意贷款600大洋,抵押是那三辆黄包车和牌照,但贷款人是我们两人;这样一来,我们两人可以拿着这笔资金,再重新邀股入伙,购买新的车辆。”

  相当于,抵押的是所有人共同财产,但得到贷款的只是他和李超。

  毕竟其他车夫,贡献没有那么大,不可能一直让他们‘占便宜’的。

  李超也马上明白这里面的门道,说道:“这样一来,长江车行的每批车的股权则不同!”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这个无妨,可以把每批黄包车看着一艘大船,每艘船的股东各不相同,也不影响公司的整体发展。”

  “厉害,你这手段厉害。可惜,我不认识银行的人,这样我留意一下。”

  “嗯”

  长江车行的‘真正老板’,自然也只是他们两人。

  所以很多事情,陈光良只需要和李超商量就行。

  “章教授,我们这里条件很差,又脏又臭的。”

  章其华来到番瓜弄考察,陈光良带着他体验了棚户区的生活。

  “不要紧你说的对,不实地体验你们的生活,又怎么能写出一篇真正关于你们人力车夫的小说呢!”

  购入‘资料’的半个多月后,章其华虽然感觉有七七八八,但依旧觉得少点什么,所以他决定真正来了解这个行业。

  让他惊讶的是,陈光良居然已经和人合伙开了车行,而且还拥有三辆黄包车。

首节 上一节 10/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