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15节

  到了问询的环节。

  工务处的官员威廉询问道:“如果是一幢三层楼的房子,颁发三本房契,该如何界定归属那一层?”

  目前的情况是,一幢三层楼的房契,可以分三本房契,每本房契上面标注1/3产权。

  陈光良用流利的英文说道:“由地产企业出局的购房合同,可以证明是某一层的归属权,有律师馆进行公正。政府收税只管按照房契上的产权比例收税,不受任何影响,更重要的是,这样有助于租界的税收增加!”

  此时,他看出这些人还有些犹豫,毕竟没好处的事情,干嘛那么上心?

  此言一出,财务局的官员特纳马上问道:“怎么增加,莫非按层收税,还能价税不成?”

  放屁,那自己岂不是是在坑害同胞。

  不过也可以看出来,洋人对于收税是非常重视的。

  不然也不会发生:一些华界地区在用租界的水电,租界还想要向他们收税的决心;不过,这里面已经涉及主权的问题,所以市政府宁愿不让华界居民用租界的水电。

  陈光良随后站立起来,发表了一番演讲:“当然不是加税,而是如果可以分层销售,那么可以大大的提高市场的购买能力,从而导致资本愿意投资更多的房屋和建筑。这样一来,整个地产市场更加的活跃,建筑投资的资金增加,房屋也增加,地皮交易增加,政府的收入自然也会增加。所以,我觉得这是对工部局一个好事!”

  两部门的官员和职员,纷纷露出认可的表情。

  吴凯声也补充道:“既然法律没有说这样违法,自然其本身也是合法性的,现在唯一需要工部做的事情,就是从原来的一房一本房契,可以按照分层的多本房契,这里并不存在什么问题!”

  如果是分单元出售,那一定是现在行不通的!

  就拿公寓来说,一层还有很多单元,那样才会导致出现很多的问题,包括公共面积的处理等。

  前世的香港,是在1948年可以分层销售,当时并没有引起太大的市场变动;真正是在1954年,霍英栋的‘分期支付’、‘分单元销售’才真正把地产激活。

  最终,洋大人们商量一番后,由工务处的威廉回复道:“可行,等你们长江地产公司销售房屋的时候,我们工务局会给你们分层的房契。”

  “多谢”

  这就意味着,其他人还没有这个待遇!

  当然,洋人的地产公司,根本不会对这个‘分层房契’感兴趣。

  他们要么用于出租,要么就是整幢出售,爱买不买,总归有人购买。

  另外一方面,假设长江地产只是搞定‘分层房契’,也是释放不了太大的市场购买力;只有‘分期支付’配合‘分层销售’,才能取得最完美的结果。

  回去的途中。

  吴凯声就问道:“陈老板,我也有个问题,如果是分层销售的话,一层房屋的价格也是不菲。其实这对市场的改变并不大,但你为什么如此有信心?”

  一层房屋,价格总得5000大洋吧!

  前面长江地产的‘代建模式’,一层也是4000多的价格,说到底这哪里有‘突破’?

  吴凯声最近研究了一下长江地产,确实没有发现分层对长江地产有什么好处?

  陈光良笑道:“当然有,我们前面的‘代建模式’,说到底只是租二十年;而如今‘分层模式’就意味着业主拥有产权,仅是这方面心理作用,就有更多的人愿意投资。”

  吴凯声恍然,随后说道:“有道理,毕竟一个是二十年后规还,一个是永久的家。”

  分期支付,才是陈光良真正的杀手锏。

  就拿鲁迅这样的文人来说,他一个月可以赚500大洋的话,购买一层根本不费力,因为可以两年付清。

  倘若一次性叫他拿出5000大洋,本身他又喜欢买书,根本不可能有那么多存款。

  所以说,让这些文人、中产阶级都来当‘房奴’,也是蛮有趣的!

  分开时,吴凯声突然说道:“陈先生,阮玲玉小姐是你介绍到我这里的?”

  陈光良坦然说道:“是她遇到麻烦,所以我把名片转递给她。吴律师不会嫌弃是芝麻蒜皮的事情了吧?”

  吴凯声马上说道:“这可不是芝麻蒜皮的事情,我们律师也需要一定的曝光度,替阮玲玉小姐这样的人打官司,也有利我们律师的身价。所以,他还得感谢陈先生才对!”

  这话说的很大方,没有矫情!

  “那就好,如果吴律师能给她一点帮助,也是很好的,毕竟也是个可怜人!”

  “放心,既然阮小姐已经是我的客户,我会尽力帮助他的。不过我可能过段时间要被南鲸政府派到国外,当然我会安排其他律师接手,如果没有完成的话!”

  “嗯,那祝吴律师前程似锦!”

  相识一场,陈光良也感受到吴凯声这个律师,还是非常正派的。

  “多谢”

  陈光良也是考虑到,前世吴凯声能替胡蝶处理婚姻纠纷,那替阮玲玉处理婚姻纠纷也是一件保护事情。

  顺手的事情。

  只不过没想到的是,阮玲玉真的考虑离婚了!

  而且还是在其丈夫张达民,提告《东方日报》的时候。

  挺好的,又是新闻素材了!

  说不定还能改变历史,挽救阮玲玉。

  回到长江地产,陈光良立即召集几名管理人员开会,包括副总经理郭德明、陆元台,财务部吴新河、建筑开发部副经理严宽,行政办公室经理孙耀开,一共是五人。

  会议上里,陈光良说道:“分层销售的许可,我们已经拿到了,也就是工务处可以开具分层房契,按照一幢楼有几层来开具几分之一的房契。我想大家都明白,这意味着什么?”

  严宽随即主动说道:“意味着购房的成本更低,购房的欲望更大。相比较我们前面的代建模式,如今这样一层房子真正属于自己,拥有房契意味着就是一笔固定资产,所以中产阶级的购买欲望会很大。”

  其他纷纷点头,知道这是老板在释放购买力。

  陈光良说道:“如果购买这样的一套房子,我们再允许购买者先支付三成的首付,其余资金在24个月即24期内还清,你们觉得,他又如何呢?”

  给大家的无限思考,这样才有利于团队的成长。

  吴新河马上说道:“按照一层房子5000大洋计算,首付款1500大洋,24期每期只需要还140多大洋一个月,购买者的压力进一步缩小,哪怕是很多公司的管理层也可以购买一层。”

  像长江地产的郭德明、陆元台,现在每月薪水是100大洋,年底享受分红,购买起来都不是问题。

  最近三年时间,长江地产每年的盈利可能高达百万大洋,他会拿出3%的分红,所以他们购入房子都不是问题了。

  只是随后吴新河提出一个问题:“首付三成,后期如何保证业主定期交费?特别是入住后,业主拖欠该如何办?”

  陈光良理所当然的说道:“按照合同,我们自然是强制收取,再不行就只能通过法律来解决。我们又不是洋人,收拾个人有什么困难的!”

  众人心头一震,这才想起老板是从车行出身,手底下有一批打手也是正常的。

  其实在这方面,洋人为什么都喜欢请买办,特别是沙逊洋行,他们旗下的租金全部是买办收上来的,基本没有拖欠的情况。因为这些买办,是有办法让租客拿出租金的。

  倘若是洋人直接收租,虽然在这上嗨滩势大,但那权利总归是高高在上,很难下到每一个租客身上。

  郭德明说道:“按照一个楼盘的开发时间计算,差不多是一年时间,相当于顾客需要缴纳12期的资金;剩下的12期,我建议我们将他们的房契进行集中保存,待他们还完钱,再发给他们。这样一来,他们就不得不遵守规定。”

  陈光良当即说道:“可行!办理房契的时候,暂时保存他们的房契即可。”

  一开始,并不会有银行介入这种‘贷款’的,毕竟条件还不成熟。

  随着完善的方案越来越清晰,这些属下也明白一件事——长江地产要起飞了,老板这个‘地产新贵’要变成真正的‘地产大亨’了。

  长江地产的初步目标是:上半年先出售100幢楼!

  “好,接下来大家准备要出售地盘的楼书,以及准备相应的工作!”

  “是,老板!”

  下班前,陈光良又赶到东方报社,询问情况。

  “今天稳定在46000以上,看样子比预料的情况好很多!”黄春荪也第一时间来给他汇报好消息。

  陈光良也很满意的说道:“原本的想法是稳定在三万以上便是不亏,如果能上四万便是大赚,如今来看,我们是赚得盆满钵满。”

  这种商业手段,是前世香港报业的‘成功案例’。

  ‘香港的很多商业模式’,后世八十年代后到内地,都被称之为‘教科书’。

  所以陈光良在使用之前,一定是有些底气的!

  当然也并不是说‘香港各方面都是祖师爷’,实际上在20~40年代的上海滩,才是香港很多方面的祖师爷。

  例如报纸上的一些八卦新闻,其实已经出来了,只是比较隐晦,例如有杂志讽刺陆小曼的事情。还有商业手段,上海滩也有很多地方都是祖师爷。

  总之,这一时期的沪市,也有很多出彩的地方!

  随后,陈光良问道:“《商报》和《东方日报》合并一事,准备得怎么样了?”

  黄春荪回道:“将在4月中旬正式合并,提前十天刊出广告,相信我们不涨价,一定会留住所有读者的。”

  “好好的给《商报》读者告个别!”

  “嗯”

  原本买两份,要4.5分钱,如今买一份合并的,也才2.5分钱,这就是优势!

  当然,《东方日报》之所以一直不考虑赚钱,无非就是股东都财大气粗,特别是陈光良压根不考虑赚钱的事情。

  不过生意也不能一直这样做,明年就是赚钱的时候了。

第146章 偶然的相遇

  清明节过后的一天,陈光良技痒,带着两个保镖风风火火的朝着沪市的郊区赶去,打算练练枪法。

  这个年代的沪市,很多地方都是郊区,打枪的声音就算有点大,周围的人也习以为常。

  毕竟枪在民间都很普及,而粤省是拥枪最普及的地区,一切都因为国父认为持有枪支的农民,将成为国家的主人。

  但如果是在闹市区,有枪声肯定会迎来巡捕房的追究,陈光良自然不想太过麻烦,所以每次都去郊区练枪。

  车子朝着SJ区的佘山方向驶去,刚进入佘山区的时候,陈光良发现路边有车子抛锚。

  这本不关他的事,甚至他应该心生警惕,毕竟他现在可是劫匪眼中的香饽饽,甚至可能会有人想暗杀他。

  但抛锚的车子旁边,站着几名女学生,似乎还挺漂亮的,这让陈光良感兴趣起来。

  可能是单身久了!

  于是,他将车子开到一边停下(他还不放心手下开车),随后走了下去。

  抛锚的车子应该是一辆,但停着的是两辆汽车,有两个男司机似乎有些束手无策,几个女学生脸上却有些焦急。

  “车子什么问题?”

  所有人的目光,纷纷看向陈光良,两名男司机甚至有些警惕。

  他们是真司机,也就是下人,不可能是同伴。

  另外有四名女生,都长得挺漂亮的,就是年龄和他的表妹相仿。

首节 上一节 115/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