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37节
周兴高连忙说道:“好的.恭喜老板,您是不是要结婚了?”
林峰也伸长脖子,好奇起来。
陈光良笑道:“结个屁,还没影的事情.主要是我觉得女保镖有个好处,那就是做事细心,培养一批试试看。”
他在粗人面前,自然也是讲粗话。
“明白”
这时候,林峰突然说道:“老板,你弟弟那边,是不是也该安排保镖,毕竟.”
后面话没有说,意思要是有人拿他威胁你,你总归要救!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不能让他做少爷,不利于培养他。至于真有风险,那我们主动面对便是!”
这还真不是不重视弟弟和表弟、表妹,而是不希望他们养成少爷小姐的习惯。
至于真发生绑架,陈光良能拿出钱财来,总归也是要救的,前提是价格合理。
但如果真把他们保护得太好,陈光良觉得自己养几个废物少爷小姐,又有些不甘心。
随他去吧!
从长江车行离开后,陈光良和何向东来到长江出租车总部。
“老板,您来了!”副总经理梁孟起,随即迎了上来。
“嗯,来看看情况。”陈光良随口答应,然后视察起来。
此时的长江出租车,已经有十五辆新车、五辆二手车的规模,发展速度还是很快的。
特别是在4月份以后,陈光良还清车行的债务,就将不少资金注入长江出租车,陆续购入新车来发展。
当然,长江出租车还有不少分期款项没有还清。
只见写字楼里,有着一部‘叫车专线’,时而有人打进电话叫车。
接线员在得到地点后,随即安排车辆出发,一切井井有序。
视察一番后,陈光良询问道:“最近有没有什么情况?”
梁孟起马上说道:“有。我们开始经常出现车子到地点后,客人已经被接走,我怀疑是有人在电话局买通职员。整体上来说,我们吃亏在只有一个基地,没有分行。”
他把困难主动说出来,这样总比老板发现后,骂他管理不行的好。
陈光良闻言后,并没有表现出什么,而是说道:“明年至后年,我估计将进口四百辆汽车,其中一半可以拿给长江出租车使用,规模一次性扩大十倍。”
众人大吃一惊,梁孟起更是不可置信的说道:“四百辆?”
他们是知道老板做房地产赚了很多钱,但没想到是全力发展长江出租车,因为之前老板除了制定各种公司制度外,基本上不是很关心公司的业绩。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不错,当然只有两百辆是给出租车公司的,其它是我打算卖掉的。所以接下来,我将对长江出租车进行管理上的整顿,你们要认真一点。另外,两百辆车投入进去,至少也要准备四个车行基地,这样可以在沪市随时到达任何地方。”
梁孟起此时心里很兴奋,马上说道:“那我们先调查一下,有合适的选择再向您汇报!”
随后,陈光良仔细交代了很多事情,为长江出租车的扩张做好提前准备工作。
时间很快到了10月24日。
在长江钱庄的办公室里,陈光良和严智多坐在一起。
“严伯父,我们钱庄已经将价值200万大洋的黄金,存入各大银行的保险柜。下一步,我们从11月份开始,正是买进期货!”
严智多并不直接参与长江钱庄的工作,虽然他也投资了30万大洋,但很放心陈光良的本领。
所以,他直接问道:“你打算将100万的额度,放大至500万去操作市场,倒是问题不大。只不过,你真的有把握?”
他投资三十万倒也不算大事,毕竟这点资产对他来说不算伤筋动骨,更何况投资‘大华饭店’那边已经增值二三十万。
他真正关心的是陈光良,要知道将近270万的现金,基本上是长江地产今年赚的全部利润了,这个年轻人还真敢孤掷一注。
陈光良笑道:“放心吧,美国那边很快就会传回消息,他们的股市已经支撑不住了。那么就说明,我的初步推测是对的,接下来整体发展方向,就不会错了!”
严智多点点头,不管事情真假,但人家分析的是头头是道,让自己都分析不出这些玩意来,说明陈光良至少有很高的国际视野和商业水平。
随后,两人和一众管理层和职员开了个会议,商讨下个月的期货动作。
严智多还指点大家道:“炒标金期货,我们的目标相对小一点,主要是买卖手的动作要快,眼观六路耳听八方大家明白了没有?”
严家是开钱庄的,对炒标金自然不陌生,虽然现在已经不怎么炒了!
胡金顺带头说道:“明白”
眼见技术性的问题讲明白了,陈光良接着说道:“炒期货上,大方向有我来掌控,细节则需要你们要做。接下来我们是要长期做多,决不能动摇这个大趋势。倘若亏本,那是我的问题;倘若赚钱,我会拿出3%作为大家的分红。你们别小看这笔钱,他可能总数会会有上十万大洋,按照我的心里预期的话。”
众人顿时激动起来,毕竟陈光良的事迹他们听说过,这次还真是跟对老板了!
随后,陈光良安排了大家的各自岗位,交易所的买卖手、电话员总计是六个人,办公室这边又有六个人,这还不算陈光良安排的持枪保镖、报社的信息渠道等人员。
翌日,陈光良马不停歇的来到《东方日报》。
“陈经理,美国那边传回消息,华尔街股市10月24日大跌11.5%,引起市场的恐慌,被人称之为黑色星期四.”张静庐拿着一手的消息,向陈光良汇报道。
陈光良知道,历史大事件开始上演了,接下来有‘黑色星期一’和‘黑色星期二’,也就是下周的继续恐慌。
“好,等会我写篇文章,你替我发表在商业版块上。”
“行,等会我来找您。”
陈光良摆摆手,说道:“不用,我拿给你们编辑部。对了,我想出版一本《商业周刊》,你觉得怎么样?”
张静庐少做思考道:“《周刊》怕是困难,倒是半月刊不是问题。”
陈光良一听,倒也没有一意孤行,而是说道:“那就先半月刊,做起来再考虑周刊。我是这样想的,这个半月刊不仅刊登相应的商业信息,例如证券、标金、棉纱、面粉、地产、实业等;另外,我们还关注吃喝住行,例如某家饭店的口味和服务、某家服装品牌的时尚、电影咨询、名人八卦.总之,尽可能的丰富中产阶级和富裕阶级的思想娱乐。
张静庐当即说道:“这个想法很好,那这个杂志倒是可以出周刊了,毕竟吃喝玩乐的内容比较丰富,如果占一半内容,那就比较理想。”
“那几准备筹备吧,晚点我会具体培训编辑队伍的。特别是招募编辑的时候,要找那种富有思想的人。”
“嗯,我明白了!”
其实,陈光良办杂志,不过是为以后自己的商业作为助力而已,其它不过是顺手的事情。
当然他的理念和见识,完全不需要考虑会失败,因为就是吊打这个时代的同业,《东方日报》已经是最好的证明。
张静庐离开后,陈光良开始撰写文章《论美国股市与经济的转折点》。
文章以10月24日美国发生股市‘黑色星期四’为导火索,指出近些年美国股市的畸形发展——贫富差距过大:资本家盲目扩大生产,人民相对贫困,购买力低于生产能力。信贷消费过度膨胀,造成市场的虚假繁荣,加剧生产与销售的矛盾。股票投机过度,股票无法反映经济运行的实际情况,造成经济虚假繁荣,掩盖了矛盾。自由放任经济思想的影响,使整个社会生产处于无政府状态。
随后陈光良在文章指出,美国股市‘黑色星期四’,将在下周时间继续产生恐慌,进而演变成股灾。那么对于美国的经济,影响也将是深远的,可能导致美国结束长达十几年的经济大发展,而陷入一个萧条时期。
写好之后,陈光良检查一番,确定文笔和分析都是极好的,这几年的学习进步是很大的,他才满意的露出笑容。
不是他想出这个风头,而是他需要提高自己的社会地位,所以就不能低调。这一波‘世界经济萧条’期,陈光良将化身‘经济学者’来在自己报纸和杂志上,发表一些文章。
他要成为一个专家!
有了这个头衔后,他不仅可以社会地位和影响力大增,后续还能操纵一下沪市的标金市场、证券市场。
第166章 声名远扬
10月26日,星期六。
陈光良的文章《论美国股市与经济的转折点》,引起华夏很多人的观看,因为《东方日报》是华夏三大报纸之一,另外陈光良也是上海滩的名人。
只不过,很多人看到他的文章后,顿时态度是相当的一致,无非是言论的轻重而已。
例如财政·部的宋子文阅读后,对助理说道:“且不论这篇文章分析的对错,但这个年轻人水平还是有的,难怪能在报业如林中,异军突起,成为新晋的报业大亨,仅次史量才之下。”
一般来说,《新闻报》汪家兄弟算不上报业大亨,因为股权是被史量才掌控,内容是被主笔李浩然把握。
相反在《东方日报》,很多人都知道是陈光良一手创立,编辑团队和记者团队都是他的‘徒子徒孙’,风格一脉传承。
其助手唐腴胪,也是哈佛大学的经济学硕士,对美国股市还是有些了解的。
“部长,此人的言论中,很多依据都是事实。股市过度投机、信贷过度放大.说明他是真有水平的。当然这个结论还不能说准,毕竟美国总统今天已经说要稳定股市,下周不知道如何发展呢!”
包括《东方日报》的海外信息来源,现在已经都是直接从驻外公职人员、华侨手里直接获取,然后通过电报传回沪市。
而作为民国财政·部,都不见得有他们报社来得全面和及时。
“下周就知道了,我倒要看看他是不是如此传奇!”
陈光良的传奇性,基本上已经是人尽皆知,当然主要是商业领域的成就。
此时。
孔祥熙已经看到《东方日报》的文章,当即说道:“简直是一派胡言,仅凭一天的股市表现,就胡乱发表评论,这就是所谓的‘不做裁判’,我看他是想出风头而已!”
相比较宋子文,孔祥熙虽然也留过学,骨子里头却更像是山西钱庄老板。
作为工商实业部的部长,孔祥熙自然也是知道陈光良的。
当然哪怕是总司令,也是知道陈光良这个新晋报业大亨,甚至有拉拢的意思。
宋大小姐回应道:“你说他啊,年轻人喜欢出风头有什么,就看有没有真本事,以及能不能为我们所用!”
这位,更关心利益。
孔祥熙随后说道:“是个滑头,哪有那么容易被利用。”
宋大小姐说道:“不然.年轻人又没有什么根基,最多也就是个《东方日报》,但只要稍微吓唬一下,还不得乖乖被我们利用。”
孔祥熙点点头,随后说道:“南鲸方面的意思是,先观察一下他,晚点让他买点公债,纳个投名状什么的。”
不买公债,就等着遭绑架,这就是潜台词。
当然陈光良因为有《东方日报》这个武器在,再加上他才刚刚崛起,所以之前南鲸方面也没有盯上他。
不过随着南鲸政府打仗需要钱,他已经进入视线,难免要损失一笔了。
此时,严仁美也在孔令仪家做客,同来的还有张涵芬。
“仁美,这个陈光良又发表了文章,我刚才听我爸爸和妈妈还在讨论他,说他是混乱发表文章,想出风头!”孔令仪大大咧咧的说道。
严仁美有些紧张的说道:“他说什么了?”
孔令仪笑嘻嘻的将一份报纸递给严人美,道:“你看了不过说实话,我刚才看了一下,陈光良写的文章水平还是挺高的,起码人家知道美国那边的事情,这倒是让我的印象有些发生改变。”
从一开始的‘讨厌’(没有见到过,只是单纯讨厌封建婚姻),到如今的‘不讨厌’,孔令仪的性格就是如此直爽。
如果换作是黄慧宝,马上就会继续延续第一次的印象,给陈光良无数的差评。
严人美虽然不好意思,但还是被标题吸引,很快就陷入其中。
最近,他对陈光良的印象已经发生一些改变,一些好感不知不觉的涌出来。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