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48节
所以陈光良说道:“电话公司无需太好记的名字,毕竟需要你们的业务,自然就会找上门。我们看中这个电话号码,是比较好记,对于我们出租车公司来说有益。”
波特当即问道:“你们有多少出租车?”
陈光良说道:“20辆车,当然后期也会再添几辆。”
半真半假。
波特一听这话,自然也不会‘狮子大张口’,开出一个天价。
若是他知道长江出租车很快有几百辆汽车,那恐怕天价就会看出来,当然他也不知道40000号码真正的用意,也就知道是个整数。
于是,波特说道:“只要价格合理,也不是不可以出售,毕竟客户的需求,我们也要尽量满足。但是,关键在于价格!”
早知道,这事就让梁孟起来谈。
但事已至此,陈光良也就果断的伸出五根手指的说道:“五根大黄鱼”
“哈哈”波特笑道:“陈先生太擅长说价了,不如你们再回去好好想想价格,晚点再重新报价。总之,电话号码我留给你们,关键在于价格。”
陈光良果断的说道:“行,那我们回家合计合计!”
这事还得暂退一下,不然他最高的报价‘10根大黄鱼’都不一定谈得下来。
不错,陈光良心中最高价格是‘10根大黄鱼’,也就是4000多大洋。当然,为了这个号码,可能更高他也会答应。
但他现在不想被人牵着鼻子走,所以暂时回去一下。
“好,放心,我们肯定把号码留给你们!”生怕陈光良等人放弃,波特又补充一句。
当然他肯定不满足五根金条的,毕竟陈光良他是知道的,上海妥妥的有钱人。
回去的路上。
陈光良对梁孟起说道:“你马上去登报,就说长江出租车即将启用40000电话号码!”
梁孟起先是一愣,随即明白的说道:“好,反正波特已经答应留给我们.这样一来,电话公司也就只能卖给我们了。”
陈光良笑道:“这只是第一步。上报以后,再找人拨通这个号码,假意交车;随后你再带着8根金条去,波特他们肯定是会答应的。”
三天后,业务经理索雷来到波特的办公室。
“波特,长江出租车已经登报宣称,他们已经买下40000号电话号码,并且即将使用这个电话号码。”
波特一愣,随即说道:“他们这是在做什么?这个电话号码还没有达成交易,他们如此做是为什么?”
索雷苦笑道:“上次你信誓旦旦的说留给他们,长江出租便抓住这一点,提前登报说明。现在打那个号码已经打进来一些叫车的号码,而我们原本办业务的也将受到影响。事不宜迟,我们要抓紧时间将业务号码变成新号码,同时将40000号出售给长江出租车。”
“可恶”波特说道:“狡诈的华人,居然玩这一套。”
他是多次承诺这个号码可以出售给长江出租车不假,但更多的是希望得到更高的价格。
结果长江出租车来个先斩后奏,将他们弄得骑虎难下。
不待波特和索雷恼怒太久,长江出租车的总经理梁孟起已经带着金条,来到上海电话公司。
双方一见面,波特就说道:“你们就不担心我们不将号码卖给你们吗?”
梁孟起笑着说道:“无妨,我们只是希望获得一个更好记的电话号码。当然,既然事情已经到了这一步,我们还是希望买下这个号码!”
波特见状,只能说道:“好,那就卖给你们,不过得要八根大黄鱼。”
“成交”
波特、索雷一听,顿时明白这件事的前因后果。
长江出租车也担心他们两人坐地起价,所以直接来个‘先斩后奏’,一旦他们不肯卖,那么他们也就损失。
接下来,双方也不再耍心眼,准备签署正式的合同,将40000号码进行交易。
祥生出租车。
周祥生此时看着报纸,突然手抖了一下,随后自言自语的说道:“40000号码,40000万华夏人,遭了,这个好记的电话号码,被长江出租车拿下了。”
最近,‘华洋出租汽车联合会’成立在即,虽然是英商泰来公司和美商云飞公司倡议,但华商谁能当选董事,谁能号召群商(华),这也是个争夺的焦点。
他周祥生胜在入行早,规模也排在华商第一(29辆车)。
但不是没有竞争对手,因为陈光良的影响力大的多,如果他去参加,那势必会成为华商的领头羊。
更何况周祥生在知道40000号码被长江出租车拿下后,那也说明人家准备大肆发展,这样一来,凭借陈光良的财富,还真是没有华商是其对手。
“深藏不露啊”
周祥生最后不由得感叹一句,长江出租车经营一年半时间,发展算是中规中矩,突然一下感觉要大发展。
就是不知道,接下来长江出租车会购买多少车,增加多少分行了!
第176章 外商和华商的交锋
1月底,是农历新年。
由于南鲸政府取消春节,所以沪市的各大企业也无需放假。
不过在沪市以外的地方,却爆发了很多冲突和很多啼笑皆非的事情,引得各家媒体竞相报道。所以说今年是抓得最严的一年,也是激起民间反抗最厉害的一年。
时间,在这种荒唐中过去。
很快,来到1930年的2月。
这一天,东方报业发行‘半月刊’杂志《资本》,印刷了足足1.5万册.
在1926年时,《良友》杂志创刊,印刷的是7000册,便算是一炮而红。如今,《良友》的销量已经高达近四万份,销往全球。
而如今,《资本》背靠《东方日报》这颗大树,事先又进行了大肆的宣传,故信心十足。
《资本》创刊号的封面,并没有学《良友》的美女封面,而是选择用‘金币垒砌’来替代;封面上面还有很多‘预告性’文字,例如:世界经济迎来大萧条、教你如何守住财富、谁是清末民初的华夏首富等。
《资本》采取‘影写凹版印刷’工艺,质量比市面上的杂志更加的高,一共是36页。
《资本》创刊号可谓‘干货满满’,特别是陈光良的刊文,详细讲述‘世界性经济大萧条正在发生’、‘黄金价格前景展望’、‘日本侵略东北的可能性’。
这里面陈光良点了日本侵略东北的可能性,显然他现在也是不怎么担心日本特务,毕竟他有绝技防身。
《资本》杂志一出,再次在沪市的商业圈引起巨大的反响,基本上经商、从政的人,都会选择购买。至于一些知识分子,也有部分会选择。
很多人,都是冲着‘陈光良’和《东方日报》的名头购买的!
“世界经济正在经历大萧条,凡是工业国家都不能幸免,难道真如此吗?”
“肯定呀,陈光良刊登的文章,那一定是没得错了。人家能从《东方日报》的通讯社得到海外的信息来源,再加上人家擅长商业经济的分析,一定没错了!听他的,赶紧去购买黄金保值,才是正理!”
这时候,上海的金银汇率已经攀升至43,而且上海的金商频频通过走私、从海外进口大量的黄金。在这一点上,甚至是反应快过欧美国家,要归功于《东方日报》。
“这个日本也是工业国家,一旦其受到世界经济的影响,日本经济也必将遭受沉重打击,陷入极端困境,并导致政治危机。那么在内外交困情况下,日本法西斯势力一定会选择冲破华盛顿体系对日本的束缚,趁英美忙于应付危机,进而图谋华夏的东北!”
“分析的很有道理啊,东北军应该未雨绸缪,及时防备日本人的狼子野心。”
陈光良在分析中,只是讲日本一旦受世界经济大萧条的影响,那么一定是军国主义思想抬头,图谋华夏东北来转移矛盾。
他的观点之中,只是分析这种事情的可能发生性,并没有主张南鲸政府该如何如何、东北军该如何如何。
所以他也不怕得罪南鲸政府,毕竟他的措辞还是很保守的,只是在就事论事而已。
在上海金业交易所里,此时交易繁忙,声音充斥着整个交易天井。
最近一个月时间,标金从415左右,已经攀升至430左右,这不是陈光良的功劳,因为海外黄金市场在涨。
期间,程霖生也尝试着‘卖空’,只是事与愿违,多方的力量一直很大。
“又来这一套?”程霖生看着《资本》杂志上的正文,忍不住讲道。
吴桂贞凑过来看了一下,随后说道:“现在还不到月底,他就算利用舆论拉高,也不是最后的交割价格。老板不妨暂停卖空,等这个杂志过一周时间,舆论降一降再卖空。”
程霖生是坚定‘卖空者’,但也不是‘十足傻瓜’,很快就接受吴桂贞的建议,并道:“行,要真是把标金价格炒到440,那我们就大手笔卖空。不对,从435就可以大手笔卖空了!”
市场就是如此,有人是看多,有人是看空;
陈光良也不是绝对的风向标,很多人持‘看空’观点,也不会轻易转变;更何况,标金从去年10月的405点,已经涨到430点以上,又得有多少人认为——已经涨到头了,转而做空呢?
吴桂贞此时提醒道:“老板,听说孔祥熙也在做多标金,你说他和陈光良会不会勾结在一起?”
程霖生闻言后,不仅没有感到害怕,反而笑道:“在这个领域,谁来都是一样的,他们两个联合起来,也不会有我的财势雄厚,不足为虑!”
此时的程霖生,已经抵押更多的物业,至少拥有1000万的保证金,进而可以调度的额度高达1个亿。
这是一个恐怖的数字,倘若程霖生全力沽空,市场肯定会受影响。
当然程霖生也过分相信自己的实力,在多个场合声称自己可以‘掌控上海的标金市场’。
如果是在一般的时候,即国际黄金平稳,那么程霖生或许可以做到,前提是没有对手联合。但如今嘛,显然是不太可能的,毕竟大势所趋。
胡北路迎春坊13号。
“啪陈光良,你公报私仇!”顾竹轩将《东方日报》重重的拍在茶几上,脸上的肌肉抖动着,显示着内心极其激烈的跳动。
原来,《东方日报》的一名记者报道,目前上海很多租车行都开始陆续更换‘三轮黄包车’,以减轻人力车夫的‘不人道劳作’;唯独顾氏车行,迟迟不见行动,而且租金亦比同行高。该文章中还影射顾竹轩一向标榜苏北人的同乡情谊,实则将苏北人作为廉价劳动力,丝毫不顾及大家的性命和身体。
文章还指出,沪市公租界的近万张大照会牌照,目前都集中在各大车行手里,普通人仅占两成;而其中又以顾氏车行占比最大,差不多近两成,极其的垄断,并极力压榨。
顾竹轩一向‘标榜’自己是沪市‘江北人’的代表人物,如今却有人质疑——他只是将自己的同乡,视为压榨的对象。
这叫他如何不生气!
老管家捡起报纸,看过新闻后,说道:“这是不是只是个巧合,和陈光良无关?”
这第一是两人一向关系不错,第二是陈光良如今的身份‘高贵一些’,没必要再搭理自己的东家。
顾竹轩很是生气的说道:“不可能,肯定是陈光良故意给我难堪。上次因为座位的事情,他一定是记恨在心。”
老管家叹了一口气,说道:“现在陈光良如日中天,就算是杜月笙也会给他几分薄面,老板上次又何必去得罪于他。虽然他不能怎么着老板,但现在搞些小动作,也是让人防不胜防。”
上次的事情,事发突然,他连想劝的机会就没有,老板就开始临场给人难堪。
顾竹轩咬牙的说道:“我就不信,还有人不怕死。你找人去吓唬吓唬那个记者,就当给《东方日报》以此警告!”
老管家提醒道:“老板,《东方日报》不仅是陈光良的产业,背后也有杜月笙和虞洽卿作为股东,一个不好.”
顾竹轩说道:“一个记者而已,怕什么。更何况,就是吓唬吓唬他,免得真以为我是任人拿捏的软柿子。”
“好,我这就去!”
待老管家去忙后,顾竹轩又打电话给顾氏车行,让唐嘉鹏来别墅一趟。
“这下面的兄弟,对于三轮黄包车有没有想法?”来了之后,顾竹轩问道。
唐嘉鹏此时,已经决定跳槽黄门,应付的说道:“能有什么想法,两轮的也是拉,三轮的也是骑。再说了,这一辆车得150大洋,又是陈光良参股的生意,没必要给他们赚!”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