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16节
“嗯,多谢章教授提醒。”
看得出来,章其华对陈光良很好,都是一些肺腑之言。
陈光良虽然不会停止加快扩张的脚步,但对章其华也是非常尊重的。
最近章其华基本天天来长江车行报道,偶尔跟着黄包车出去采风,偶尔在基地和陈光良讨论小说或自行构思细节。
真正动笔,怕是得8月了!
“啪”
王承运一巴掌拍在茶桌上,脸上的表情狰狞,显然是非常生气。这和他一向示人的‘弥勒佛’形象,全然不同,反差极大。
王氏车行的人力车夫,又跑了二十个,这些人不仅退了押金,也提走了‘存款’。
更让王承运生气的是,长江车行可以合伙购车的事情,在王氏车行形成很大的舆论,他手下的人力车夫已经是人心浮动。
身为‘第一打手’的唐志清,又在一旁补充道:“老板,那些赤佬最近在私下串联、鼓动,说是要降租才行。”
仿佛是踩到王承运的痛脚,他恶狠狠的说道:“他们也配,我还正想着加租的事情呢!”
唐志清点点头,很是狗腿的说道:“不错,现在外面最不缺的就是人,就这份工作想要的人排成队。”
王承运自然也知道这一点,‘加租’也不是戏言。
“当务之急,还是要给陈光良一点颜色看看,不然真以为这上嗨滩好混!”
实际上,长江车行的崛起,对王氏车行的影响并不直接。
业务上来说,沪市人口的增加,意味着需求的增加;更何况长江车行才多大的业务,对于整个租界1万辆有牌黄包车,不过是九牛一毛。
人力上来说,王氏车行虽然跑了不少车夫(约四十人),但也不至于影响到什么,租界不缺卖苦力的。
但王承运为什么对陈光良穷追不舍呢?
根本原因还是,这个社会的残酷,和秩序的混乱;另外,王承运表面是和气示人,实际上私底下却非常苛刻、阴狠。
唐志清这时候犹豫的说道:“这个时候,长江车行经常坐满人,而且他们在番瓜弄很有影响力,再加上陈光良有个能打够狠的手下。”
对于周兴高,他们打手队现在还心有余悸。
陈光良不过是仗着蛮力,打人都是皮外伤;但是被周兴高揍的,几乎都是骨折,随即最近几个兄弟还在养伤。
王承运不满的看了一样唐志清,他认为是唐志清在怯战。
“哼,这次不用你们出手,我自有办法收拾陈光良。”
他一共也只养了七八个打手,上次被人收拾后,现在也派不出人。至于开除唐志清他们,另寻他人,王承运自然不会这样做。
很简单,他们王氏宅子也需要人保护,王承运家人也住在这里。
“对了,你确定陈光良手下有个杀过人的?”
“不会错的,那个人眼神就不一样,一看就是手上背了很多人的性命。”
他们说的是周兴高。
“嗯,我知道了,你下去吧!”
一天后,王承运找到一名相熟的巡捕房探长,一起在自家的饭店吃饭。
王承运也想学顾竹轩,开设车行赚到钱后,就投资其它生意。
哪知道开饭店是需要人气的,王承运不过是个小流氓头,又哪里来多少人气。故此,他家的饭店生意,并不好。
席间,王承运主动说出目的:“高探长,我想请你帮我收拾一个人!”
高探长,乃是一个矮矮胖胖的巡捕房探长,职位略高于普通的巡捕,在‘红头阿三’面前都是小弟,更不要说西人探长或警长了。
不过就算是如此,高探长对付一些社会底层和普通人,自然是很容易的。
高探长喝着酒,漫不经心的说道:“王老板说笑了,我们是讲法律的,讲人·权的,怎么能随随便便收拾人呢!”
王承运笑着拿出一个布袋子,说道:“一百个大洋,高探长拿去喝喝茶!”
很肉痛,不过一想到可以从车夫们那里赚回来,王承运好受一些。
高探长看都没有看布袋子,而是说道:“是什么人惹得王老板不高兴?”
王承运道:“是我以前的一个小车夫,挖走了我不少人。”
高探长又不傻,马上问道:“一个小车夫而已,用得着我出手?王老板要是不说实话,你这钱可就打水漂了!”
言下之意,自己收了钱,但如果你情报不准,那这钱自己就白拿,你又能奈我何!
王承运只得老实的说道:“这个小车夫不知道从哪里捡到一笔钱,然后就撮合我手下的其他车夫合伙买黄包车。他越搞越过分,直接挖走了我四十个车夫,居然也搞起个车行来。”
高探长一向谨慎,马上说道:“这样说,人家是个人物,能联合四十多个车夫搞事情,显然不简单。”
他要是弄人家,万一闹出大冲突,他工作都保不住。
租界不是没有秩序,只是底层的秩序很淡,但依旧是有秩序的。
欺负没背景没本事的人还行,惹到硬骨头,也是很麻烦的。
王承运只得说道:“高探长,这个小车夫收留了一个凶手,只需要你以调查的名义,将这个凶手和小车夫抓进去关三天,事成后,我再奉上一百大洋的茶水钱。”
高探长来了兴趣,说道:“具体说说”
钱帛动人心,如果仅仅是一个只会搞联合的车夫,那他还真可以动。
毕竟这个小车夫的行为,对其他车行老板也不是一件好事吧?
第22章 进局子
陈光良在4月15日来到这个世界,如今正好三个月时间,却已经‘事业小成’。
目前,长江车行一共拥有21辆黄包车,其中14辆黄包车是‘大照会’真牌照,7辆是由交通科流出来的假牌照,总资产全然已经达到4500大洋以上。
而长江车行现在每个月的收入,已经可以达到700大洋的样子,相当的暴利。
不过这种‘暴利’并不是建立在压榨黄包车夫上,而是经营管理上的绩效高。
首先,三班制的好处完美体现,一天一辆黄包车可以多收一毛的租金;
其次,真假牌照比达2:1,而假牌照也是交通科制作的‘真牌照’,真牌照也比世面的价格低,这样无形提高了回报率;
最后,推销商品提高了15%的收入左右。
综合起来,长江车行可谓占据天时地利人和,一切都朝着好的方向发展。
陈光良坐在长江车行的办公室里,计算着财务上的事情。
而外面有周兴高守着,再加上不少的人力车夫在这里休息或等待交班,自然是非常安全。更何况,很多番瓜弄的住户,都是陈光良的债主,大家也不允许有人打他的主意。
陈光良在纸上写下A、B、C项目的股权情况,特别是计算他的持股比例。
A项目:发行60股,陈光良占20股;
B项目:发行120股,陈光良占35股;
C项目:发行240股,陈光良占100股。
综合起来,陈光良占长江车行的股权,约为37%左右。
当然考虑到各项目的运营时间不一样,所以三个项目的财务是分开核算的。
例如A项目,如今运营时间已经1个月25天,原本600大洋的资本部,已经涨至760大洋左右;这还不算其中的两个真牌照,实际价值应该是200大洋一张,那资产值实际上就是860大洋左右。
虽然陈光良背负着1350块大洋的债务,以及相应的利息,但他却丝毫不在意!
毕竟,赚钱的速度远超产生的利息。
“陈经理,不好了,有巡捕前来找事!”
一名车夫匆忙的跑进来,语气带着恐惧和急促。
陈光良放下笔,随即起身,嘴里说道:“莫慌,天塌不下来!”
他来到院子,果然看着五六个英美租界巡捕,穿着英国警察的制服;这些人都有制帽、制服、腰带和手枪套等,显示出巡捕的‘专业性’和‘权威性’。
普通人看到这一身‘狗皮’,自然是很慌的。
此时这伙人,正在盯着周兴高,大有一言不合就拔枪的样子。
而在这伙巡捕中间,竟然有唐志清这个带路党。
陈光良瞬间就明白了,是王承运在搞事。
“老总,我看是不是有什么误会?”
陈光良笑着来到众人面前,将自己人揽在后面,展现出自己的领导魅力。
高探长轻蔑的说道:“误会,你看我们像是误会嘛?现在根据线人举报,你们这里窝藏杀人通缉犯,就是他.然后,你是这里的老板吧,涉嫌窝藏杀人通缉犯,也跟我们走一趟吧。”
陈光良直接问道:“是租界的哪一起杀人案,这个通缉令是不是租界发布的,老总,还请告知?”
此时,恰逢章其华教授也在,他推推自己的眼镜,也跟着问道:“对啊,你们前来捉人,总得说明缘由。这租界最近有杀人的案子嘛?有发布通缉令嘛?”
租界的洋人,基本不管华人底层的死活,发布通缉令的几率很小。
高探长顿时哑然,他怎么就忘记了这一点,他们是租界的巡捕,得租界内犯法才会逮捕和调查。
不过,他也算在普通人眼中的权威,此时怒声说道:“我们巡捕办案,什么时候轮到你们来质疑的了?给我带走!拒捕格杀勿论!”
陈光良连忙说道:“且慢,这位探长,你今天当着一位大学教授、资深报纸投稿人,如此行事的话,一定会遭到社会的非议。我们肯定会配合你们执法,但请你们说明原因为好。”
章其华也反应过来,马上说道:“不错,我是震旦大学的章其华教授,和几家报纸都非常熟悉。你们若是毫无理由的逮捕人,我会向你们的上司提出抗议,并向媒体举报。”
高探长这下被吓得不轻,毕竟这个时代知识分子地位高,更不要说写稿人。
就是杜月笙这样的流氓大亨,对各大报纸的记者都是爱护有加,不仅参股报纸、收名记为门徒,就是连那些实习记者都是爱护有加,还按月给他们发放津贴。
这个年代的知识分子和记者,简直就是无冕之王。
就拿袁世凯的儿子来说,本来是想做日本人的走狗,但因为害怕记者抖出他们家的丑事,压根就不敢站出来。
“这”
高探长狠狠的看了一眼唐志清,他现在有些骑虎难下。
陈光良却看到机会,他知道高探长只是忌惮章其华教授,等过了风头还是找麻烦。
所以,他马上又说道:“高探长,你是不是受人误导,所以才来搜查。我们肯定是支持您的工作,不过我们这个车行,工部局交通科也有人参股,绝对是正规的车行。”
高探长又是一愣,合着自己被人给耍了,人家也是有背景的。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