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56节

  “你租赁那幅地皮,打算开什么工厂?”

  这个年代的地皮投资者,一般都是将地皮租给工厂,这样可以避免浪费,又方便回收。

  此时的王伯元,没有反应过来,陈光良是要做地产。

  陈光良微笑着说道:“我打算在上面盖一个新式里弄,所以需要租赁你的土地二十年时间。”

  王伯元这才反应过来,忍不住笑道:“哪有租赁地皮去盖房子的,那到期后,地上面的房子,到底属于谁呢?”

  闻所未闻的事情!

  这个年轻人有些不靠谱,有些异想天开!

  陈光良则很沉稳的说道:“当然是你的。我去你那幅地皮上考察过,认为可以修建一个由四十五座三层楼的砖木结构真西式建筑,相当于有135层的住宅。我租你二十年的地皮,以及支付庞大的建筑费和其它杂费,只收二十年的租金,然后再将地皮和房子一并转交给你!”

  此话一出,王伯元立即认真起来,打量着陈光良。

  要知道,一个新式里弄的投资,可不是一个小数目,这样规模的租金加建筑费,怕是得二十万大洋吧!

  如此庞大的一个项目,居然是一个二十岁(实际不到)的年轻人来和他谈!

  “你有这个实力?”

  “王老板说笑了,如果我没有这个实力,你只管收回土地便是,毕竟土地只是租的,又不是买的!”

  王伯元点点头,这句话倒是有道理,这里面不太可能有陷阱!

  他思索着可能存在的陷阱,终于想到一条,便问道:“你盖的建筑物质量如何保证?”

  如果说,上面盖的房子只能保证在二十年时间,他是不可能租出这幅地皮的。

  很简单,他宁愿租给工厂,这样可以回收轻松一点;甚至,他宁愿空在那里,不出租,反正拥有道契的土地,比现金更加的保值。

  当然王伯元也想起一件事,最近那幅土地总是有人在上面盖‘滚地龙’,他很担心被难民群盯上,能租出去当然会更好!

  陈光良自信的说道:“这个新式里弄,我们打算按照‘三十年的保质期’来修建,你可以派人来监督。”

  说是三十年的‘保质期’,但可能五十年、一百年都没有问题。

  事实上,后世沪市的很多房子,例如‘兴业里’、‘亚尔培坊’都已经百年时间。

  王伯元闻言后,心中盘算起这笔账来:租给陈光良二十年时间,可以每年收取一笔租金,总比空在那里好;其次,二十年后回收这幅地皮时,上面的房子就可以继续由他来收租,产生巨大的利润。

  不过,这个年轻人会亏吗?

  135层房子,每月租金便是5000大洋,一年便是6万,纳税后也有5万多。这样算下来,其实也就四年时间回本。

  当然这些都是理论的情况下,如果真能‘稳赚’,那很多人都自己投资了。

  “陈老板,你原来是做什么生意的?贵公司已经发展了几个地产项目?”

  还是有些迟疑,毕竟‘租地盖住宅楼’,以前沪市,甚至整个华夏,似乎都没有过(但有租地皮盖商业大厦的,到期大厦也还给业主)。

  陈光良光明正大的说道:“我原本是做黄包车行生意的,旗下的长江车行有265辆大照会黄包车。这不是觉得地产生意有前途,便准备来大作一番,我和金城银行的人比较熟悉,和上嗨商业储蓄银行也有不错的合作。事实上,我在愚园路也有几幅土地,只不过是两三亩的地盘,发展新式里弄不太现实。”

  王伯元点点头,说道:“嗯,你说的合作,我再考虑一下,三天后再给你答复,如何?”

  “当然,我等你的好消息!”

  他知道,王伯元已经心动,只不过现在还稍微有些突然。

  但事实来说,王伯元的这幅土地,基本上最近几年都不可能派上用场,甚至很长时间都不可能派上用场。

  如今有人愿意来租地皮,而且还愿意租二十年时间,并最后送上四十五幢楼,简直就是天上掉下来的好事。

  陈光良既然敢来,自然已经做好了最全面的准备。

  至于他为什么不用自己的地皮来做?

  很简单,先将别人的地皮拿来用,自己的地皮后面再考虑也是一样的。

  当然,如果都用别人的地皮,那自然也是一种本事。

第80章 到期还本

  在一间办公室里,陈光良和会计师陈树坤、会计师郭德明、建筑师陆元台,四人一起讨论愚园路的地产项目。

  其中陈树坤是兼职的工作,不过他已经投入二十来天时间的工作,如今也基本弄出头绪来。

  陈光良为什么一定要两名‘会计师’来工作?

  很简单,他接下来要投资的地产项目,是一个‘投机性质’的生意,一定要将预算搞明白,若是亏本或者算不清账,可就不划算了!

  “建筑费加税费,不超过18万大洋,确定可以做下来?”陈光良再三询问道。

  原本是预计的15万大洋的建筑费,但目前还是超支了一些预算,主要是花园、钢窗、卫生器具、冷热水管,一应俱全。

  这比传统的旧式石门库建筑,造价高出不少。

  陈树坤说道:“绝对没有问题了,这个预算是有一定的空余。”

  陈光良点点头,随后看向郭德明、陆元台,让他们两人发表意见,他们也已经接触这个项目有十天时间。

  郭德明马上说道:“嗯,我和元台沟通过,18万大洋是做得下来的。但这个没有计算地皮租金方面,毕竟地皮租金也是要不少的,好在应该是可以一年一付。”

  陈树坤一愣,说道:“租金,难道不是买下的土地?”

  陈光良笑着摇摇头,说道:“土地是打算租的,就是建筑费也是由租户自己掏钱,这个项目我把他称之为‘代建项目’”

  陈树坤更懵逼了,郭德明和陆元台也有些不明白后面的话!

  陈光良只是给陈树坤解释了一下‘租土地’的事情,后面的‘代建’则没有多说,毕竟他接下来需要找一家银行作为‘担保方’。

  计划要一步步的去实施!

  金城银行大厦。

  陈光良来到程子康的办公室,商谈合作的事宜。

  “程经理,我在愚园路打算租赁一块地二十年时间,然后修建一个新式里弄,这次来是找你合作的!”

  程子康意外的说道:“租赁土地、投资地产,业主会答应?”

  陈光良解释一番,这里面业主不仅可以得到租金,而且二十年后还可以得到一个新式里弄的房屋,是很划算的。

  “原来如此.这样一来,你们采取收租金获利,二十年倒也足够赚几番。只是在考虑贷款的利息情况下,会让你们很难赚到钱的。”

  目前,华夏的存款利息在8%,贷款利息在15~20%(也有低息贷款,甚至8%都有,但很少人能拿到),都是比较高的。

  这是因为这个时代的商业环境是如此,所以必须保证高利润,以此来抵挡‘高风险’。

  陈光良说道:“我们不贷款”

  程子康惊讶起来,这么大一个项目居然不贷款,他说道:“那你找我来是?”

  陈光良接下来的一席话,算是让程子康打开了眼界。

  “这个项目,我总结出十六个字的经营方案——租地造房,分室出售,到期还本,屋归地主。”

  程子康思索一番后,说道:“租地造房、屋归地主,这八个字很好理解。这个‘分室出售,到期还本’如何解释?”

  陈光良自信道:“我们会和业主签署完租地协议后,便会登报分层出售——即客户可以向我们在贵银行的账户上,存入一笔钱作为‘代建费’,比如说是4000大洋。这笔钱的每个月利息不到30大洋,便是他们的租金,这样足足省下10大洋每个月,而且没有加租的风险,更是省掉一笔高达500大洋的顶手费。”

  程子康有点明白这里面的猫腻了,但他不敢相信的说道:“然后你真打算20年后,退还他们的本金?”

  到期还本,这不是明摆着的。

  陈光良点头说道:“不错,由银行来保证这批房屋的一年时间建成并交付,也由银行来保证二十年后退还他们的本金,当然他们也要退还房屋给我们。”

  这个诱惑性太大了,目前沪市一共就八万套房屋(难民棚不算),但却有几百万人口。

  买得起的人,还是大把的,主要是没有房子‘分层出售’,都是按栋购买的(大部分业主也惜售),一栋小洋房就得数万大洋。

  而且在这个方案中,本金在二十年后是可以退还的,相当于‘白住’,当然二十年后房子也要退。

  这个年代,本来就没有‘分层分室买卖的先例’,只有租赁。

  程子康表情认真起来,询问道:“那我们银行又有什么好处,毕竟虽然客户存入一笔笔资金,但你又会拿出作为建筑费等,但我们却要保证二十年后偿还他们的本金?”

  其实,他已经明白了,只是希望从这个年轻人的口中听到具体的方案而已。

  陈光良很自信,很有魅力的说道:“为什么不合作呢?首先,贵银行可能因此多了上百个不错的优质客户;其次,假设以四十五幢楼135层房来计算,可以获得差不多50万大洋的资金,我们只需要支走二十万出头的建筑费等,差不多依旧有三十万存在银行,每年产生的利息(8%),则可以用于租地费支付、利滚利、地产公司分红,这样可以逐渐将账户上的资金重新回到50万,同时我们也相当于抵押了房屋在贵银行,是双保险。”

  他的会计师已经将成本计算出来,也就是十八万大洋。

  长江地产则在建筑费上面,多报几万,将其增加至23~25万的样子。

  这样一来,多出来的几万建筑资金,便是长江地产今年的‘利润’。

  而在金城银行的账户上,还剩下30万大洋的样子,每年可产生利息2.4万大洋。其中4500左右可用于每年的租金,10000大洋则再存入金城银行的账户进行利滚利,剩下的9500大洋则是长江地产的分红、租金税。

  这样一来,可谓‘四赢’:

  土地业主赢了租金和二十年后的房屋权、银行赢了一笔大资金和上百个潜在的优质客户、业主赢了‘白住’二十年的房屋、长江地产赢了可获得一笔不错的利润和每年分红。

  “好,如此优秀的商业计划,真是经典。我们金城银行可以答应合作,只不过具体方面,要进行详细的讨论。比如你们先支取的建筑资金和你们自己的利润,要控制在什么范畴?比如每年的利息当中,三项的比例安排?这些,你应该有准备具体的方案吧?”

  陈光良点点头,说道:“我请了两位会计师,这些账目算得很清楚,只要和业主签署完地皮租赁,便可以详谈这些!”

  做事非常全面,每一步都在计划中,这是程子康心中给的一个评价。

  这里面的计算题,确实要有专业的会计师来算,不然一个地方漏点,那就白做。

  最后,程子康还挺好奇一个问题:“你在愚园路也有地皮,为什么不自己用自己的地皮?”

  陈光良说道:“我就一副地皮适合,但地段差了一些。更何况,等这幅地皮成功运作后,我手中的地皮价值也就上来了,届时再考虑不迟。”

  程子康很有眼光的说道:“如果你能把这个项目运作成功,应该还有地皮业主愿意找你合作的!”

  这是实话,陈光良本身也是打的这个主意。

  长江地产不仅要大赚一笔,而且还要赚上足够的‘信誉’。

  信誉这个东西,其价值是巨大的,是金钱都不一定可以买到的。

  陈光良很谦虚的说道:“希望吧,不过我还是希望今年踏踏实实的完成这个项目!”

  程子康说道:“好,有什么需要帮助的,只管说。在投资地产这一块,我们银行更有经验。”

  这不是便宜陈光良,而是在拉拢这样一位‘地产新贵’。

  从认识的一开始,程子康就很重视陈光良,投资地皮也会交流心得。

  “好,谢谢程经理。”

首节 上一节 56/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