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55节

  经过他们抬高‘大照会’牌照的价格后(350大洋),目前整个沪市的牌照价格都已经大涨;按照这种情况,牌照还有升值的空间,届时洋人经营的车行、中小车行、个人,怕是更愿意一次性卖出和租出车牌。

  所以,整个沪市的黄包车,只会更加被大车行垄断。

  顾竹轩装作大度的说道:“以你的本事,长江车行不会停止发展的。”随后,他又说道:“最近,你怎么看地皮投资的?”

  还是很关心这个。

  陈光良说道:“自然是很看好,三年时间总会暴涨一番以上的,最近沪市的黄包车生意,都是越来越好做了,充分说明沪市的有钱人多了,这些外来资金总归首先要流入房地产,哪怕是租房也总是需要的。”

  “哈哈,这倒是!”

  顾竹轩这一次在闸北投资了十几万大洋的地皮,又在租界的福州路购入一副地皮,准备搬迁天蟾舞台。

  仅地皮这一项,投资了三十万大洋左右。

  当然找陈光良来,也只是提醒他,别忘了拿自己了1万大洋的佣金。

  到时候地皮不涨,后果

第78章 你们都是渣渣

  长江车行如今已经成长至拥有265辆黄包车(47辆野鸡车),其中番瓜弄基地负责100辆黄包车的交租和维修,愚园路基地(总行)则负责165辆黄包车的交租和维修。

  这份实力,也算是沪市中等车行的佼佼者。

  而能做车行生意,还能做到如此规模的,无一都算是一方小势力。

  毕竟黄包车的车夫,本来就是三教九流的。

  因此如今的陈光良,自然也算是在上嗨滩的一个小势力,至少如果他想暗杀谁,手下拿得出手的人去执行。

  “老板,就是他们四个,以前都是军中的一把好手,做事不孬,只是部队败了,我们也没有办法.”周兴高指着四个精壮的汉子,介绍道。

  陈光良来到四人的身边,目光如炬,四人也用桀骜不驯的目光回应,显示出他们非等闲之辈。

  “莽夫,在我眼里你们只是莽夫!”

  四人先是错愕,随后有些愤怒的看着陈光良,似乎在说,你要用就用,不用也不要贬低人。

  “陈老板,我们不是莽夫,我们有一身本领。”一人带头说道。

  陈光良笑道:“如果有一身本领,为什么现在还没有混出个名堂?”

  “陈老板,你不用我们就算了,也不用挖苦我们。此处不留爷自有留爷处,我们走!”

  周兴高急道:“阿军,你给我站住,老板话还没有说完!”

  叫做阿军的人,大概只有二十五六岁,脸上有些横肉,夹杂着疤痕,相当的桀骜不驯。

  听到周兴高的话,也只是稍微停顿下脚步,似有一言不合就准备离开。

  陈光良却继续说道:“我认识周兴高的时候,我也只是一个车夫,每月赚个十二大洋已经是不得了。如今一年不到,我手下八百个劳力,个个崇拜我,一声令下,大家都愿意为我拼命。你们以为,我靠的是什么?”

  这下好了,四人全部看向陈光良,阿军说道:“我知道,陈老板肯定靠的是脑子!”

  此时的他,已经知道这位老板的‘激将法’用意了。

  陈光良又道:“知道就好!你们最多也就是富人、权贵手中的拳头和武器,若是跟错人,哪一天横死街头也不过是一只蚂蚁,掀不起什么浪花。但若是跟对了人,至少可以在这个世上活得更久,也能留下自己的后代,以后有人惦记着你,还有人替你们照顾好了,其它我不多说,愿意留下就留,不愿意留下就走。”

  四人自然不愿意走了,来之前,他们也了解到如今的周兴高,小日子过得有滋有味。更何况当初陈老板的话很明白,只有跟了他,才不枉这个世界白走一趟。

  “我想留下”阿军大声的说道。

  陈光良马上凑近说道:“给我一个留下你的理由?”

  阿军马上说道:“我就是陈老板你的拳头和武器,你让我打哪里就打哪里!”

  陈光良这才满意的说道:“你们不要以为我刚才是在激你们,正好我这里有个前车之鉴!”

  周兴高见老板的眼神看向他,只能惭愧的说道:“我当初犯下一个冲动的错误,是老板帮我脱身。那个时候我就明白,在这个上嗨滩生活,不是说你有多能打救可以混出个名堂,而是要有个好头脑,所以我现在很听老板的话。”

  四人纷纷点头,他们也有一些感受,毕竟他们已经在上嗨滩混了半年多,结果还没有混出个名堂。这次周兴高召见,大家纷纷跳槽来到这里,就是希望得到赏识。

  可惜,这个老板更加了解他们,此时他们再也没有那份傲气。

  接下来,陈光良说道:“每人薪水暂时25大洋,做得好我会给予奖励,反正我的事业越大,你们自然跟着受益。在这里做事,最重要的是听从指挥。明白嘛?”

  “明白”

  25大洋的薪水,他们以前也有,但此时他们却不会嫌少,毕竟他们看到了希望。

  随后,陈光良让周兴高安排这四个人——可以住在陈光良的土地上,再补充点生活用品。

  这样一来,陈光良手下足足有五个‘军痞’,想要镇住这些人,他不得不使用刚才那一招。

  就算如此,也不能说镇住,平常陈光良会和安保队一起训练下,再在小事上施加恩惠。

  长远的收买,自然是让他们入股黄包车项目,给他们安排人生大事,有家有口更让人放心。

  反正在这方面,一个现代人自然有着天然的优势。

  陈光良需要一支像样的队伍,将来不管是去香江,亦是去奥门,手下都有一群忠心耿耿的人,或遥控指挥各处的生意,或进入本地安身。

  当然,除了‘武力值’外,最重要的当然是‘管理队伍’,两者都缺一不可。

  在一间茶楼里,陈光良和‘五家联盟’的首脑坐在一起。

  接到邀请的时候,他还以为是鸿门宴,不过想想他还真不怕这些‘虾兵蟹将’。

  不说如今陈光良的势力,比这些人单个稍微强一点,就是他本人也不太担心小手段。

  如今的陈光良,只是怕得罪真正的‘流氓大亨’,其次是怕得罪‘亡命徒’,更高的惹不到;除此之外,基本上没有什么顾忌的。

  冯敬涛见陈光良气度不凡,心道上次幸好没有参与,去得罪此人。

  他主动说道:“陈老板,这次我们五家车行的老板找你,是希望以后以你为首,带领我们反抗顾竹轩。毕竟10%的抽数很不合理,我们一直觉得5%的抽数更合理”

  原来是来阴的!

  看他是年轻人,以为是年轻气盛。

  当然,如果是陈光良真的给顾竹轩抽数10%,他还真有可能同意。毕竟任谁想到10%的收入,白白的送给别人,心里也不好受。

  但恰恰相反,陈光良根本不用抽数给顾竹轩。

  “大家真是抬举我了,首先我肯定没有这份魄力,大家都是前辈,怎么也轮不到我;其次我觉得顾先生势大,不是我们六家可以反抗得了的,要知道黄包车夫有七成以上是江北人。”

  哪怕是长江车行,拥有近一半是江北人。

  这些人或许对长江车行的归属感较高,但他们对顾竹轩肯定也是崇拜的。

  冯敬涛、韩延豹、吴光朋等人,见陈光良不上当,顿时心道“小狐狸”。

  毕竟都说以陈光良为尊,这个年轻人居然都不心动,心甘情愿的给人家抽数。

  冯敬涛又加了个筹码:“陈老板,不是我们六家,而是所以给顾氏车行抽数的车行,都决定加入我们。因为你的车行势力最大,且又和交通科、巡捕房关系好,才邀请你加入我们,并带领我们去和顾先生谈判。毕竟10%的抽数.”

  陈光良心无波澜的说道:“各位,我虽然年轻,但也知道轻重,所以决定不会接下这个差事的。当然若是你们有本事,和顾先生真的可以谈下来,我一定是支持你们的。”

  韩延豹这时候气呼呼的说道:“谁知道你会不会告状,愿意给人家做狗?”

  陈光良脸色铁青,随后说道:“韩老板,你做了那么多年的狗,倒是有脸说起我来。”

  冯敬涛连忙站出来做和事佬,气氛才恢复正常。

  不过经历这件事,陈光良也只是表明,自己绝不会去告状,而且也支持大家去讲数,但绝不会参与带头,甚至都不打算参与进去。

  所以,最后陈光良算是不欢而散。

  他在路上心里却乐开了花,有这些人去和顾竹轩闹一闹,他也可以从中获利。

  虽然他不需要向顾竹轩抽数,但毕竟以后谁说得准。

  当然,陈光良也不太看好这些人的联盟,顾竹轩或许比不上‘三大流氓’,在黄包车行中,那就是真正的大流氓,凭借一众江北人老乡,这一行又有谁斗得过他呢!

第79章 租地盖房

  ‘车行联盟’和顾竹轩的争斗情况如何,陈光良不是特别的关注,他将更多的精力放在自身的发展上。

  因为他本身就不看好这个松散的联盟,毕竟顾竹轩此时还有黄金荣、杜月笙这样的‘大流氓’支持,且一旦顾竹轩和‘工董局’的官司打赢,声望会更加的高。

  在1月初旬的分红上,陈光良获得2400大洋的分红,另外商品销售为他带来400大洋的利润,总计获得2800大洋的收益。

  接下来,马上又要投入50辆‘大照会’黄包车,陈光良的每月收益至少要增加500大洋。

  差不多下一个月可以获得3300大洋的收益,这还是考虑到还有20辆黄包车在还车款的情况下。

  未来可期!

  当然,黄包车的收益,只是给陈光良一个‘保障’,而且今年(1928)也是一个在还债的时期。

  炒地皮的话,还需要等个三年才可能脱手。

  所以,他现在需要一个新的事业,那便是他最近一直在筹谋的‘地产’。

  1月中旬。

  陈光良带着长江地产的会计师郭德明,来到‘裕发永金号’,并约见其总经理王伯元。

  王伯元(1893生)名怀忠,浙江慈溪人。14岁时进金号当学徒,23岁时被聘为涵恒金号的经理,该号收歇改任天昌祥金号副经理。民国10年(1921年)创办裕发永金号,自任经理,又入股多家金号。因在标金买卖中,判断行市准确,手法又甚不凡,每下注必赚大钱,成为巨富,被称为‘金子大王’。有了巨额资财,他就分散投资到钱庄、银行、银公司、保险公司和工厂、地皮等。

  可以说,王伯元的身家是数百万之巨的富豪。(前世,王伯元在1929年接办‘华夏垦业银行’,个人就出资145万元)

  如今在沪市这个地方,拥有数百万的巨资,才算得上真正的富豪;而拥有千万的资本,才是顶级的富豪。

  像陈光良这样级别的人,只能勉强算是个‘有钱人’。

  简单的打个比方:一套公寓(80个平方无公摊)的租金,大概是在40大洋,而且首先还需要500大洋的‘顶手费’。这套公寓的价值不好说,因为这个时代物业是按幢买卖的,且很少有人愿意出售物业,毕竟收租更划算;但若真要来估值,一套80平米的公寓,差不多也得要4000~5000大洋吧。

  (鲁迅1927年来沪市,租的是公寓,顶手费500大洋,只能先分期支付200大洋,每月租金在40大洋的样子;徐志摩1927年来沪市,租的是小洋房(不带花园,类似后世的联排别墅),每个月租金150大洋)

  所以说,陈光良的净资产大概也就是3~5万大洋的规模,折合下来也就买得起不到十套房,相当于后世的千万富翁。

  “王老板”

  “你是?”

  “你容许我介绍一下,我叫陈光良,是长江地产的总经理.今天来找你,是希望租赁你在愚园路608弄的那幅地皮!”

  总算在办公室里,见到了王伯元,陈光良大方的自报门户,但是以‘长江地产’的名义。

  王伯元看着年轻的陈光良,心道莫非是哪家有钱人的子弟,才在20岁的年龄投身地产业。

  当然,听到租赁地皮,他倒是没有觉得什么,毕竟他投资的地皮空着也是空着,租赁出去是可以的。

首节 上一节 55/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