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54节
这里占地足足六七亩(4500平方),建筑面积高达16000多平方米,可谓十分的豪华和庞大。
金城银行(沪市分行)今天晚上在这里包了一个宴会厅,举办一年一度的客户答谢晚宴,陈光良今天正好参加。
走进宴会厅,这里名流汇聚,程子康也没有冷落陈光良,亲自邀请他入座,并为他介绍。
“这位是陈光良先生,拥有一家黄包车行,并在愚园路拥有不少地皮.这位是庄俊建筑师事务所的庄先生,也是我们金城银行大楼的设计者.这位是地产巨子高先生你们忙,我去去再来!”
金城银行这边,将陈光良纳入地产、建筑类的客户,所以他们这一桌,都是差不多生意的人。
程子康离开后,众人纷纷打量着陈光良,因为实在太年轻了,怎么看也就二十岁出头(打扮成熟)。
陈光良则非常擅长交际,马上向庄俊请教道:“庄先生,不知道你对新式里弄有没有研究?”
庄俊马上笑道:“有一点研究,新式里弄可以说是在旧式石库门住宅的基础上改良发展而来,比较适应当时中上层阶层的需要.比较具有代表性的项目,便是民国9年(1920年)由华夏营造公司建造的亚尔培坊(今陕西南路582弄),共有钢筋混凝土结构的3层楼房39幢、4层楼房4幢.”
他倒是很耐心,不过地产商高登科这时候故意询问道:“陈先生询问新式里弄,莫非准备发展这种大项目不成?”
陈光良笑道:“有这个想法,在下准备在愚园路发展一个项目,故向庄先生请教!”
此话一出,立即有两名建筑商递上自己的名片,陈光良也回敬大家一张名片——长江地产、长江车行的总经理。
当然,若是长江地产发展‘新式里弄’,肯定会采取招标的形式来选择建筑商。
至于设计商,不知道这位庄俊是否感兴趣,他好像这个时代了不起的华人建筑师,并且后世也颇有影响力。
一时间,地产商高登科也不敢再瞧不起,心想着陈光良是哪个富二代继承祖业。
B装了,随后陈光良就不再出风头了,但大家聊什么话题,他也总能插几句。
其实,一个人是否是交际达人,取决于这个人的见识、学识,而非其它。
所谓的‘表达能力’,实际上就是一个人的知识、见识。
当天晚上,金城银行举办得也很周到和热情,至少让陈光良感受到了。
当然更重要的是,陈光良认识了一位建筑设计师,两名建筑商,这些都是不错的人脉。
结束晚宴后,陈光良乘坐在等的自家黄包车,朝着愚园路的家里驶去。
一辆黄包车拉着陈光良,一辆黄包车拉着林峰这个保镖,差不多七八公里路,两个黄包车夫一路小跑,也需要近一个小时。
“老板,太多了!”
到达后,陈光良一人付了2块大洋的车资。
如果按照正常情况,一小时的车程应该收0.5元,今天陈光良是往返收1元,当然还没有一小时的车程,是其他客人未必会认可五毛的。
等待是应该的,毕竟接到这种长途,车夫笑都笑死了,别说往返情况下等两个小时。
“马上就是元旦,就是1928年了,大家早点回家休息。”
陈光良又从林峰手中接过两个纸袋,递给两个车夫。
“拿着,回去和家人分享一下。我也提前祝你们新年快乐!”
“谢老板,祝你也新年快乐,全家安康,事业大进。”
陈光良一向很大方,也深得这群车夫的敬重,两个车夫拿着双倍车资,又得到一份食物,喜滋滋的准备去车行基地提前交车,然后回家休息。
“林峰,你也回去吧,和家人团聚!”
林峰马上摇着头说道:“不行,我要值班的,良哥你进去吧!”
在这块地皮上,周兴高又多建了一个‘安保岗’,每晚都派人执勤,有时候他也亲自执勤。
陈光良搂着林峰的肩膀,说道:“走,先进去喝口热水吃点东西再说!”
“阿峰,快进来喝点!”
“谢谢伯母、二舅”
一进家门,杨青山一家也跟进来,大家一起又热闹了一番,摆上食物,小酌一番。
虽然环境很简陋,但却相当的温馨,主要是比以前情况好很多。
随着手表上的时间来到十二点,也意味着来到1928年。
第77章年
新的一年来临(1928)。
陈光良依旧是早早的来到长江车行总行基地,毕竟在家也挺无聊的,而这里则热闹的多。
车夫全年无休,不过长江车行的车夫一天就工作八小时。
目前来看,八小时是没有问题的,能保证在12~15大洋的收入(含商品推销、全年无休、租金较少、大照会牌照),略高于沪市的普通工人的薪水10个大洋,略高于同行业的12大洋平均收入。
不过这个‘八小时三班倒’制度,可能后期运营会困难,毕竟马路上的野鸡车一多,大家就更难赚到钱了。
入股是最好的解决办法。
降租不太可能。
而且,降低收入也是时代的选择、行业的发展趋势,陈光良也改变不了大环境。
“陈兄,新年快乐!”
李超带着妻儿,手里拎着东西,来到车行。
“李兄、嫂子,新年快乐!”
元旦都往这里跑,看来李超也是将长江车行当做自己的事业来做,这让陈光良很高兴的。
随后泡好茶,大家坐下来谈事。
李超取出一个纸袋,随后说道:“这次我实在不好意思拿干股了,这里是五百大洋,算是那5%的入股费(五十辆黄包车含大照会牌)。你千万别推辞,毕竟你、车夫们,甚至是交通科,都是真金白银拿了银子的,我怎么能白占5%。”
陈光良笑着说道:“我倒是以为你将这里看做家,元旦都往这里跑,原来是赶着来送钱。不过这半成干股,本来是讲好的!”
李超笑着回应道:“我可没答应。拿着吧,我现在下个月开始,每月分红也差不多五百大洋,不能再占公司的便宜了!”
去年的经历,李超是做梦也没有想到。
原本他只是交通科的一名职员,每月俸禄五六十大洋左右,再加上一些外快,也仅此而已;不到一年的时间,他就可以每月分红500大洋,而且在交通科的地位也直线上升。
“好吧,那我就不客气了!”
“早该不客气了,以后按照章程来才对。”
陈光良点点头,随后说道:“不过说真的,长江车行已经发展至瓶颈,今年我可能不会再费尽心力去发展车行,转而进入地产行业。所以,你有空就多来坐坐,指点何向东。”
不费尽心力发展,但一定会有机会就发展的。
李超有些惊讶起来,说道:“听说你最近成立一家地产公司,难道真打算发展地产,那可是大投资啊?”
他知道陈光良在炒地皮,拥有愚园路足足四块地皮,但做地产又是另外一回事,投资大的多。
陈光良笑道:“这个我先保密,晚点你就知道了!”
见陈光良如此自信,李超虽然好奇,但也没有接着问下去。
随后,两人交流起车行的事情来。
翌日。
陈光良顺利从上嗨商业储蓄银行获得一笔4000大洋的贷款,用于购入黄包车。
李寿民对于长江车行的发展,已经关切起来,所以很轻易的就答应放贷。
而陈光良获得这笔贷款后,实际上只需要拿出3500大洋,再加上李超的500大洋,以及‘招股入伙’的1100大洋,就足以购入50辆最好最新的黄包车。
虽然这一次贷款,将陈光良的债务提高至3万大洋出头,但陈光良每个月的车行分红,也相应的提高至3000大洋以上。
按照目前的财务情况,今年(1928)还清债务和利息,是毫无问题的,甚至还会略有剩余。
另外一方面。
长江地产那边,陈光良一共注入资金是3000大洋(本月的分红及流动资金),就准备撬动一个‘20万投资项目’。
“郭会计,这里这幅土地一共是15亩,将是我们发展地产的地皮。你现在的责任是,给我做一份预算方案。当然,我已经委托一名兼职会计师在做预算方案,不过他是外部会计师,你是公司的内部会计师,各做自己的工作。”
郭德明第一天上班,陈光良就带他到王伯元的地皮上考察。
“只是老板,现在还没有设计图方案,这怕是预算不会准?”
“没关系,那你就从各方面来了解建筑成本和其它成本,总之对方出具预算方案给我后,你要核查到它是否精准。”
建筑成本和其它成本,非常必要,关系着陈光良的计划!
“我明白了,老板”
“嗯今天来了个建筑设计师应聘,叫做陆元台,是‘南洋路矿学校土木科’毕业的,也有四年的工作经验,晚点你们配合一下,就更加熟练了。”
“好的”
一个建筑设计师、一个会计师,足以长江地产运转起来了。
陈光良来到胡北路203弄迎春坊13号,和顾竹轩进行会面。
两人在客厅上的沙发上坐下,陈光良也自然的翘起二郎腿,靠在沙发上。
顾竹轩和气的笑道:“邀请你来,是想让你解我的迷惑,这次我们败在什么地方?”
越是如此,越是说明顾竹轩对此次的‘失败’很在意。
“顾先生说的是交通科那个事?”
顾竹轩点点头。
陈光良端起桌子上的茶杯,饮口茶后才不紧不慢的说道:“交通科的史密斯科长,挺看重我的合伙人李超。”
顾竹轩说道:“不太可能,洋人都重利益,我觉得你一定提高了分成比例。”
陈光良这才说道:“分成比例肯定没得谈,不过若是史密斯他们要退出,长江车行会按照你们这次给的牌照价格,退给他们相应的费用。这样一来,大家都出价一样,但我们合伙更好。”
好小子,够奸诈!
若不是考虑陈光良对自己还有用处——炒地皮的后续发展,顾竹轩此时怕是要立即‘抽数10%’,一分都不给这小子少。
顾竹轩挤出大方的笑容,说道:“年轻人就是头脑灵活,看来以后这行是你们的天下了!”
这话里,显然是绵里藏刀。
陈光良回道:“顾先生说笑了,目前长江车行已经发展至瓶颈,交通科那边今年基本也没有牌照,至于市场上的牌照虽然买卖活跃起来,但我们已经无力购入。这个行业发展到现在,却是你们大车行越加垄断的机会,我们中等车行能保住家业就不错了。”
这句话说到顾竹轩心坎上了!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