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都市情感 >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从上海滩的人力车夫开始崛起 第89节

  陈光良知道,自己得拿出一点本领来,不然真成了笑话。

  他之所以和洪雁宾认识,第一是结交人脉,第二是方便以后接盘。

  事到如今,他也大方的说道:“更好的建议不知道是不是,但我确实想过我来办《商报》,肯定不用这个名字,因为这个名字相当于把一部分群体排除在外,我觉得用《东方日报》、《亚洲日报》、《现代日报》。内容呢,应该是以商业性新闻为主、时事新闻为辅,更要出奇制胜的引入‘武侠小说连载’、‘马经’、‘狗经’这样的娱乐性内容。”

  众人听得很认真,虽然陈光良只是说了点大概,但大家很快都认为——这个年轻人是有水平的。

  洪雁宾也忍不住点点头,说道:“有些门道,只是时事新闻的素材,可不好获得,成本很高。”

  陈光良没有回答,他调查过,时事新闻是可以买到的,而且是从《新闻报》、《申报》这样的大报手里,从某些高层手里买下,毕竟这个年代时事新闻又不需要图片证据什么的,就是口述一段都行,所以这种‘挖墙脚’是行得通的。

  这个年代真正的‘招牌’,是名家的文评,这是很重要的报纸新闻来源。

  杜月笙这时候笑道:“好啦,我们今天是来参加你洪雁宾的《商报》开业,其它之后再说!”

  “是,杜先生”

  此时的杜月笙,已经记下陈光良这个人,心里想着,如果这个年轻人真要办报,他一定要参股。

  本来,他就喜欢参股报纸。

  另外一边,陈光良又何尝不是想得到杜月笙的‘赏识’——参股他的报纸,倒不是为了攀上杜月笙,而是让这家报纸多一层身份,多一个顶雷的。

  陈光良办报的意图是有两个:第一,提高自己的身份;第二,以后在商业活动时,报纸可以成为一个助力。

  参观结束后,陈光良便告辞,他手中有今天的《商报》,看了又看,没有什么奇特的之处。

  主要是关于商业新闻的水平和数量,实在是都不行,他都看不上。

  如今的陈光良,在过去的一年半时间,所读的书和报、所学习的文章精髓,比前世都还多。简单来说,让他写商业新闻,绝对是能成为名家的,他不仅仅有素材和分析,文笔差不多也练起来了。

  这里面的原因,除了他的记忆力和智商大大的提高外,也有这一世他才真正领悟到——知识是真的改变命运。

  靠着穿越的记忆,固然可以有很大的助力,但要真想长久的发展,唯有读书。

  读什么书呢?

  他不读进步文学,因为他已经进步到一百年后了。

  他读报纸、读国外商业书刊、读儒家书籍、读专业性的书籍(建筑等)。

  每天睡觉六个小时,其余时间要么忙着工作,要么就读书看报,这一刻他有种感受——前世车螺丝的体会。

  前世的‘车螺丝’工厂工作,很多打工人每天工作14小时,一月休息一天或两天,他们的想法是为了拿超过底薪很高的薪水,一般都是8000以上。如果他们想躺平,两三千的收入,当然不用那么辛苦。

  而如今陈光良的想法是,要想生活得更好,要想打造一个‘百年豪门’,他必须要这样付出。

  两者的想法是一样的,当然陈光良是抱着‘快乐和享受’的心情,前世‘车螺丝’则是‘麻木’的心情,这里面是有不一样的。

第116章 筹备建厂

  陈光良来到愚园路西段的‘维他奶’工厂地皮上,听着手下郭德明、陆元台的工作汇报。

  郭德明作为会计师,如今也算地产专业人士,向陈光良汇报道:“老板,我和元台进行了设计和预算,这块5亩2分地(3500平米)在建两层厂房的情况下,预计建筑费是3万大洋,每层2300平米,两层一共是4600平米。”

  “这么贵?”

  陈光良有些意外,毕竟这只是工业厂房。

  陆元台随即解释道:“老板,论建筑面积计算,建筑费还是远低于新式里弄(幸福家园11000平米造价近18万);另外,你设计的是两层厂房,所采用的钢筋水泥都大大多于普通厂房,所以价格就贵了一些。这也是现在沪市的工厂,基本都是一层的原因。”

  陈光良也知道这些,不过他也算过一笔账,如果采用十亩地皮去建工厂,他相当于在地产高峰时套现地皮少了五亩,也就是四五万大洋。所以,哪怕是建筑费稍微贵一些,他也是宁愿采取双层工厂。

  目前沪市的建筑技术,不是没法修建双层、三层的工业厂房,而是大家都在考虑建筑成本,以及方便些的问题,当然主要也不是主流。

  “嗯,我尽快抽出资金,争取我们9月就动工。”

  “好的”

  陈光良很快不在意那一点建筑费,毕竟这个时代的‘实业’是非常赚钱的。

  他记得:在1926年,旅日侨商余芝卿和橡胶工业专家薛福基斥资8万银元筹建大中华橡胶厂,1927年在徐家汇路1102号租地建厂(27亩),1928年投产,很快便生产出质量优异的套鞋。从后世的记忆得知,这家工厂当年便获得20万银元的利润。

  而他的‘维他奶’工厂,他一开始预计的是5000每瓶,实际上是严重低估市场(前提是能打开上海及周边市场),就是几万瓶一天,也不是不可能。

  毕竟目前华夏的饮料市场,国产品牌非常的少,东三省倒是有个‘八王寺’汽水;而‘维他奶’则比汽水健康的多,所以若是真正坐起来,前景是无可限量的。

  宣传到位,甚至可能是‘国民品牌’,就好比牛奶之于欧美的重要性。

  ‘维他奶’的建筑资金是分批投入的,前期可以考虑从长江地产的利润里‘支取’,等到后续再正式向银行进行贷款。

  这天长江出租新增两辆新出租车,全新的雪佛兰并通过重新刷漆,外观是蓝白色,非常的赏心悦目。

  而陈光良也戴上白手套,绝对体验一个班的‘开出租’,因为他始终坚信——没有调查,就没有发言权。

  所以他现在哪怕是工作很多,也决定做12小时的出租车司机,来真正了解这个行业。

  他的驾照是在公租界考的,在沪市通行毫无问题,但如果去北平、广州,则需要重新去备案,目前的驾驶证还不能做到全国通行。

  开出租的另外一个要求,当然是对沪市的地形熟悉程度,毕竟这个时代烧油很贵的。而陈光良对沪市的地形熟悉程度,已经精确至小巷子,所以也不是问题。

  “006(出租车代号),去福州路272弄,弄内3号,接一位王先生到闸北宝山路的商务印书馆,回来可找闸北辅助员张二河,接一单回城。”调度员来到陈光良面前,公事公办的说道。

  心中自然也在嘀咕,这个老板还真是亲力亲为。

  而目前长江出租的调度,一般都采取电话调度,辅助员调度的组合,进行调度手下七辆车。

  “收到”

  随着陈光良一声回答,汽车朝着福州路赶去。

  这个年代沪市是限速的,每小时要在20公里以内,华界是不能超过每小时24公里的速度。

  一路上,陈光良压根遵守交通规则。

  如果他需要左转,就要把手伸出窗外,逆时针画个圈;如果需要右转,则把手伸出窗外,顺时针画个圈;如果他需要停车,就需要把手伸出窗外,向下压示意。

  因为在这个时代的汽车,是没有转向灯,和刹车灯的,只能通过人为的操作来做一些交通信号。

  不过这些动作,对于一个驾龄快二十年的陈光良来说,都不是一点问题,特别是他还记忆力超群。

  到达福州路后,他也第一时间发现客人,陈光良主动下车替客人打开车门。

  “王先生,希望没有耽误到你的时间!”

  客人是一位不到三十岁的年轻人,浑身充满着进步青年的气息,但家庭条件肯定不错。之所以如此判断,是因为大文豪鲁迅都不一定经常打出租车。

  “你来得挺快的,你们公司挺不错的。”

  “谢谢,请”

  不一会,陈光良便驾驶着出租车,朝着闸北驶去。

  商务印书馆,陈光良第一时间到达。

  这里他很熟悉,他最近有在找关于‘世界饮料’和‘世界商业’相关的书籍,所以来这里租借过书籍。

  商务印书馆对外开放的部分,叫做‘东方图书馆’,实际上,还有总管理处、编译所、四个印刷厂、仓库、尚公小学等相应的设施。

  这里的图书资料,具备相当的价值,保守估计得2000万银元的价值。

  陈光良知道,在1932年的‘一二八淞沪会战’中,商务印书馆被炸的面目是否,后又遭到日本浪人的人为纵火,其损失超过80%。后世被认为,这一次损失和‘火烧圆明园’一样,是中国近代史上的最令人痛心的文明悲剧。

  如果可能,陈光良或许将来会考虑干预一下,当然肯定是暗地里传讯,至于结果却不能确定。

  不停的接单,12个小时后跑下来,陈光良发现总计收益高达26元多,该司机的事2.6元。

  收入相当的高,司机一个薪水至少是每月70元了。

  看来这个年代的‘技术工种’就是值钱,修车工居然还是吃西餐和穿西装的人。

  陈光良跑完后,将自己的一天体验写成文件形式,晚一点可以作为参考。

  整体来说,出租车这门生意的理论是:旧车一年内可以回本,新车两年内可以回本。但前提是,没有突发情况(例如1932年爆发的一二八事件,以及同时全球经济大萧条也影响到呼市时)。

  8月下旬,新的‘长江车行总部基地’重新启用。

  经过接近两个月的重建,陈光良在这三亩七分地上,搭建了八间砖木结构的房子。其中一间作为长江地产的办公室,两间准备作为‘维他奶’的写字楼和研发室,其余五间才是长江车行的。

  如今的车行,已经没有车夫们的嬉笑打闹,统一将车夫的‘开水供应’挪至‘大通铺’那幅13亩的土地上。

  也就是说,这八间砖木结构的房子,将真正成为办公区,当然交车收租、修车保养也在这里。

  “德明,你安排一下,我打算成立一家‘豆奶’厂,就是专门生产类似牛奶的企业,但主要原材料是大豆的饮料厂。你替我跑一下办理公司章程,以及招募相关的研发人员和普通职员。”陈光良将郭德明喊到办公室。

  如今长江地产有六个职员,能借调一下使用。

  郭德明有些摸不着头脑的说道:“老板说的是豆浆?”

  陈光良笑道:“如果是豆浆,有怎么能建工厂,又怎么需要灌装.我要做的是类似饮料性质的豆奶,简单来说,就是将豆浆进行精加工,会加糖和其它人体需要的物质,再进行高温处理和巴氏杀菌,灌装后可以保存的一种饭店堂食的饮品,以此来替代华夏人不能喝到牛奶的遗憾,增加华夏人的体质。”

  郭德明有些明白了,说道:“这个想法倒是非常的好那我去准备!”

  “嗯,抓紧时间,有什么不懂的,就问我,暂时借调你们一下。”

  “好”

  郭德明和陆元台是知道老板最近又盯上‘饮料’产业,但没想到却是一个全新的领域,从未听说过的产业。

  越是这样,两人反而觉得这个事情成功的可能性很大,因为做生意就是要做别人没有做的,这样才能最大限度的保证成功。

  另外,做豆奶肯定要采取机械设备,不谈后面的灌装技术,就是前面的浸泡、去皮、研磨、加热、过滤、调制、杀菌,这里面是能用设备自然是用现代化生产工艺。

  浸泡和去皮,这里面应该可以采取人工,步骤无非就是浸泡+煮+冷却。

  总之,机械设备可以海外订购,前期主要是要自己设计‘生产线’,比较麻烦一些。

  陈光良从办公室里走出来。

  一眼望去,这里更像是一个‘厂区’。八间房屋和车棚,差不多占了三分之一的面积,呈现‘三面包围’形状,中间有着三分之二还多的空地。

  如今三家企业聚集在一起,人气也是相当旺的。

  “老板”

  周兴高迎了上来,以为老板要安排出门。

  “不出门,就看看对了,你的婚事安排情况怎么样?”

  作为‘长江集团’的一桩喜事,陈光良也希望通过‘周兴高的婚礼’来拉拢手下们的心,同时也给长江集团喜上加喜。

  周兴高高兴的说道:“潘经理在帮忙安排,目前一共确定了十桌酒席,也已经联络好了办席的。”

  就在这里的举办,能有十桌人也不错了,毕竟周兴高才来沪市一年半而已,实际上基本都是陈光良的属下和朋友。

  “嗯,抓紧时间让嫂子怀上,不要错过机会。”

首节 上一节 89/188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情感主播,一句免费让全网破防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