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明:开局请朱元璋退位 第334节
他到朱允熥身边听命后,名义上的官职是东宫史官。
皇帝的一言一行皆有人负责记录,名曰“起居郎”。
储君的言行也有官员记录,也就是所谓的东宫史官。
按规矩,起居郎和东宫史官应该是事无详略,凡皇帝和储君的事,全部都要记下来。
那只是对外的宣称。
实际上嘛,当然是另外一回事。
特别是皇帝或储君,与亲信大臣,官员的禁中密谈,是绝不能随便乱记的。
闻言,夏原吉笑道:
“将粮食存进粮食署,能减少虫鼠偷吃,受潮霉变带来的损失,百姓们自然乐意。”
杨士奇也笑道:“这是因有大明银行在前,百姓们能放心存钱,自然也能放心存粮。此外,还多亏了《大明日报》的宣传,才在民间形成热潮。”
自古以来,老百姓就是喜欢跟风的。
向粮食署存粮这种事,也不例外。
只要村子里有人存了,就会有人跟进。
邻居家存了,自己家就敢存了。
这种看似无脑跟风的背后,实际上是民间百姓长久以来养成的生存策略。
大家共进共退,有什么事也能一起扛下。
如果只有自己一家特立独行,遇到事就叫天天不应,叫地地不灵了。
存粮的事,亦是如此。
自己一家人存,他们担心粮食署将粮食贪没,担心取不出粮食。
所有人都存了,这种担扰也就烟消云散。
因为他们相信,粮食署不会犯众怒,侵吞天下所有人的粮食。
《大明日报》的宣传,同样起到了极大的推动作用。
如今的《大明日报》,影响力极大,随便一篇文章,都能让天下震动。
“虽然有用水泥新建的粮仓,可以防鼠防蚁防潮,但粮食终究不比银钱,储藏在粮仓里面,或多或少,都会有些损耗,何况储藏粮食本身的成本也不低。”
“建造粮仓造价高昂,管理人员的薪水开支也不低。”
“朝廷要拿出一大笔钱补贴才够。”
“还有,若百姓都要取粮的话,长此以往,只恐粮仓里的粮食会入不敷出。”
粮食署的承诺凡存粮一点都不少,但实际上,粮仓里储藏的粮食,也会有一点损耗的。
这就变成了进来九十八斤粮,出去一百斤。
粮食署是会亏损的。
短时间内,因为不断有新的粮食存进来,还有朝廷的库存,收赋税所得的粮食等等,这些还不是问题。
但时间一长,就不行了。
有点类似庞氏骗局,终有垮塌的一天。
这与银行存钱的逻辑是不一样的。
银行收了存款,再放出贷款,还能赚取存贷款的利差。
粮食署可不能进行这样的操作。
夏原吉是理财的高手,深知其中的弊端,故而忧心忡忡。
“只要大明的粮食产量一年比一年高,坚持几年就好。。”朱允熥道:“粮食署的‘粮食银行’业务并不会持续很多年,快则一两年,慢则三五年,就会停掉。”
夏原吉怔了怔。
杨士奇解释道:“等百姓们养成了将粮食储藏到粮食署的习惯,日后即便粮食署不再开设粮食银行,没有了免费存粮的业务,百姓们也会自发将粮食卖给粮食署。”
夏原吉思索了片刻,道:“话虽如此,但若没有免费存粮业务,自家种的粮食,不少百姓还是会自己存起来的。”
“如此虽有损耗,但毕竟省了存粮取粮的麻烦。”
“只有那些原来大量购粮的人,日后或会按月购买。”
“再或者是多余的粮食,也会存进粮食署。”
朱允熥笑道:“这就得看大明粮食的增产速度了,百姓们有吃不完的粮食,自然会大量卖给粮食署。”
“这……这多少有点豪赌了。”夏原吉失声道。
杨士奇点头道:“没错,这确实有点冒险。”
“为了保险起见,朝廷已经从倭国大量进口粮食,此事你亦是知晓的。”
“再加上新粮仓所减少的损耗,大明的粮食,凭空增加了许多。”
“只是如今太孙殿下治国,百姓的肚子都吃得更饱了,消耗的粮食激增,才有粮食不足的危机。”
“进一步的增产,就要靠水利工程建设及垦荒。”
夏原吉长吁了一口气,道:“眼下全国各地都在建水库,一旦建成,对粮食增产确有极大的帮助。”
“但征发的民工如此之多,今年消耗的粮食也会大增,风险亦更大。”
这就是事情的一体两面了。
兴建水库,确实会让明年的粮食增产。
但是,在没有大型机械器具的时代,水库的堤坝,可都是需要人工用肩膀一担一担挑出来的。
天天干活的民工,也会吃掉更多的粮食。
“这就是粮仓以及收粮的作用了。”朱允熥笑道:“如今不止是普通百姓,富户大户的存进粮仓的粮食更多。”
“其中还有不少粮食,是他们多年存下来的。”
“而今都进了粮食署的粮仓,朝廷便可以集中调配。”
“有这些粮食,到明年秋收之前,大明绝不会有少粮缺粮的危机。”
朱允熥对此十分笃定。
民间大户富户的存粮,数量其实十分庞大。
只是以前不管有啥大饥荒,天灾人祸,他们都会藏得紧紧的,绝不会拿出来救济没饭吃的人。
一边是饿殍遍地,一边是富户的粮仓里堆满了粮食。
这种事情,在历史上屡见不鲜。
如今,那些富户大户见将粮食储存到粮食署的粮仓有利可图,便也跟着存了进去。
粮食到了粮食署的粮仓里面,朝廷就能统一调配,杜绝这样的情况发生。
有了这一笔存粮,就算今年大明消耗的粮食大增,也不可能会缺粮。
至于明年的粮食增产,朱允熥更是信心十足。
科学院能不能将有效的农药研制出来,这不一定。
但今年投钱兴建的大量水库,可不是白建的。
有了这些水库供水,原来许多不适宜耕种的地区,都能种上粮食。
说到底,要让粮食产量增加,无非是两条。
一条是提高单位面积的粮产量。
二则是扩大粮食播种面积。
修水库既能提高单位面积产量,也会极大的增加粮食播种面积。
因为原来由于供水灌溉问题而无法正常耕种的土地,在修建水库之后,有了水源灌溉,就能垦荒播种了。
不仅如此,以前供水不足而造成亩产量很低的土地,供水增加之后,亩产量也会大幅提高。
灌溉对粮食产量的影响,有着至关重要的作用。
其他的信心,则来源于大明现在的人口。
经历了元末战乱,此时大明的人口仍然不多,人均耕地面积很大。
同样的耕地面积,只要好生加以利用,哪怕再养活多两三倍的人口,都不是问题。
这里还有另一个关键是,由于医疗条件的限制,大明婴幼儿的成活率不高,人口并不会在短时间内爆炸性增长。
自清末到新中国成立后的情况十分特殊。
虽然经历多年战乱,但与历史上战乱造成人口大幅下降不同,那段时间,人口还一直在稳步增长。
究其根源,最重要的是医疗卫生条件的提高,让婴幼儿的成活率有了质的变化。
与此同时,粮食产量和土地利用率却并没有什么变化。
于是便陷入了一边人口迅速增长,一边老百姓却越来越穷,越来越吃不饱饭的怪圈。
这在整个华夏历史上,都是独一无二的。
新中国成立后,这一矛盾更加突出。
医疗卫生条件的改进速度,远远快过建水库及开垦荒地的速度。
增产的粮食,被多出来的人口消耗一空。
粮食年年丰收,耕地面积不断扩大,水库也建了无数,百姓却仍然很难将肚子吃饱。
因为人口数量增长得更快!
但大明的情况,显然不一样。
目前的医疗卫生条件,短时间内不可能有质的飞跃。
青霉素之类的,也没有被发明出来。
人口虽然一直在增长,但速度却不会特别快。
上一篇:红楼:宰执天下,青梅是林黛玉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