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大宋为王十三年,方知是天龙 第30节

  赵倜听了片刻,虽然断断续续,但连贯起来好像是这人前往边境办一件事情,与契丹人交手的经过。

  接着又换了个声音,说起另外之事,但同样也是边境,赵倜不禁微微皱起眉头。

  约莫一刻钟左右,里面几人说完了话,脚步声往外传来。

  随后房门打开,赵倜目光向内瞅去,只看那房间深处,正有一个年轻瘦削身影,锦绣衣袍,背负双手,侧对房门而立。

  看着这身影,赵倜不由目光紧了紧,神色之间一片凝重。

第53章 元祐帝赵煦

  赵煦!

  房间内站立之人竟然是神宗六子,当今元祐帝赵煦。

  赵倜目光深沉,凝视着屋中。

  自家这位六哥居然身在此处!他想做什么?他在做什么?

  大宋皇帝并非不能出宫,太祖太宗自不用说,真宗和仁宗经常去宫外酒楼吃饭,仁宗更是樊楼常客。

  至于英宗皇帝,本就是宫外出生,后来一度入宫再出宫,对市井坊市欢喜,登极后多次微服走访民间。

  但大半夜还在外面的,应该只有这位元祐帝了。

  赵倜心中暗忖,依眼前情况所看,皇室的暗卫便应该是掌握在对方手中。

  刚才入内之人所说之事,必然是遵了赵煦吩咐,前往边境差遣,但也只是说了个惊险过程,却不知道为何去,去做什么。

  这时那些人都已走远,赵倜一动不动看向屋内,烛光轻轻摇动,星月与之交辉。

  赵煦在房间之内缓缓正过身形,面朝门外,一双久负大志的眼神,睿智隐含悲悯的神情,仿佛拒人千里之外却又有些和蔼可亲的气质,似乎充满力量但却萧瑟的身形,几种截然不同的情绪与人生态度,竟然全部体现一身。

  很矛盾,很叫人费解。赵倜微微沉吟。

  自小到大,极少有人知道赵煦想什么,要做什么,心思深邃,宠辱不惊。

  赵煦这时在房内略略扬首,似乎在仰望星空,随后发出“呵”地轻轻一声,接着徐徐转过身体,垂髫小童上前,缓慢将房门合上。

  赵倜静静不动,他已经大半年没见过赵煦,上一次还是开春时的大朝会,此刻心中念头转了再转,良久才向府外退去。

  他出了府邸,月光洒路,乌云消散,朝回而行。

  到家后行功至破晓,方才轻吐口气,开始歇息。

  辰牌起身,布置事宜,还有两日便到八月十五,王府也要过节。

  中秋向来受朝堂民间重视,官宦大户人家甚至会请来戏班,在家中唱艳段杂剧,摆开酒宴,庆贺团圆。

  民间小户哪怕盈余不多,也会购进果子肉食,买得小月团衬景,甚至会奢侈地沽来半壶新酒,一家人坐于一起,其乐融融。

  至于天涯沦落人,世间伤心客,则多找座僻陋小馆,低酌浅唱,忆不尽的心酸往事,忘不掉的竹马青梅,柳绿花红,旧游如梦,时岁似刀锋。

  便算街头无着无落者,也会想办法得些饮食,倚靠树旁墙边,观望天上蟾宫,期待今生不过南柯一梦,梦醒还能重头再来。

  王府的人丁不多,但节日却要热闹度过,几名厨娘着手烤制小月团,宦官丫鬟们也都提前得到一份例钱。

  金风细雨楼的几个头脑过来汇报楼内事务,还有自家商铺的账目。

  赵倜处理完这一切杂务,然后静静等待十五的到来。

  高滔滔既然说中秋叫自己过去,那肯定会讲三十三势太祖长拳之事。

  至于皇室暗卫,他没想去问,兹事体大,涉及到了权力纷争,不能开口。

  而这时再一个疑问却从他心中升起,自家这位祖母自说无病,他看着也不似病症,倒好像经脉伤损,但普通人哪里会伤害经脉这么严重?

  内伤经脉多为练功,外伤经脉多为比斗,伤得这么严重,就不是寻常人能够遭遇,难道这位祖母也会武吗?

  转眼到达第二日,中秋正节。

  大早上府内一众人开始打扫王府,给树木披红挂绿,摘花置瓶,清水冲道,东厨之中杀羊宰鹅,然后才用早饭。

  此刻多为每日两食,外面正店酒楼除了少数樊楼潘楼高阳正店几家外,大多都中午打烊,临至下午将末再开。

  官宦富贵人家刚兴起三餐,但燕王府没有定下此种规矩,赵倜下午进宫,所以这顿早餐十分丰盛。

  吃过饭后,他叫厨娘烤制一炉新鲜小月团,又准备好几样时令果品,等日中过去,让郑福备好马车,接着出了王府正门,直奔皇城而去。

  进左掖门一路前行,到慈宁殿外,郑福将手上果品礼盒交给值守宦官,赵倜踏入殿内。

  这时女官相迎,行礼道:“燕王殿下,太皇太后请燕王去仪心堂等候,打发属下过来引路。”

  仪心堂是慈宁殿靠里的一处地方,平时并不待客,这些年就算是赵倜也从未进去过。

  他点了点头,跟着女官前行,片刻后进入仪心堂内,女官出去复命,小宦官把礼物放到书案之上,赵倜打量起四周。

  只见这堂布置文雅,取静心思己之意,一面墙壁还悬有字画,他走过去观看,不由哑然失笑,竟是苏大胡子的水调歌头明月几时有。

  高滔滔欣赏苏氏兄弟才华,犹喜苏轼诗词,这首水调歌头是神宗熙宁九年中秋节之时,苏轼在密州所作。

  如今这位身在北面的定州路,任定州路安抚使,兼知定州军州事,虽然定州路是河北西路分出,不算很大,但毕竟属于边塞要地,权柄极重,也可称做一地经略相公了。

  随后又等片刻,堂外传来脚步动静,就看女官扶着高滔滔走入。

  赵倜见状急忙上前搀过,他只觉高滔滔臂袖寒凉,未免心中诧异,待扶得对方到书案里面坐下后,转至案前礼道:“大娘娘……”

  高滔滔看他一眼,露出些许笑容:“八哥儿,今日中秋,身在宫中是否心内无趣。”

  赵倜道:“中秋佳节,当与祖母同过,以为孝道。”

  高滔滔点了点头,然后打发女官出去,看着桌上盒子:“你倒是有心了。

  赵倜瞅她脸上依旧白青颜色,道:“大娘娘前几日说自家无病,但脸色不好,刚才孙儿搀扶又感觉血气凉寒,可是受了什么伤吗?”

  高滔滔摇了摇头:“伤不伤的也好些年过去,已无什么大碍了。”

  赵倜皱眉:“这怎使得,大娘娘若是受到阴寒之伤,那么孙儿最近得到部功法,据说刚阳之极,说不得可以医治。”

  “噢?”高滔滔看着他,若有所思:“什么阳刚功法,说来给老身听听。”

第54章 拳即是权

  “大娘娘,是一门指法。”赵倜说道,这个时候没必要藏着掖着,不说一阳指的来历名称便好。

  这位祖母对他极为不错,虽然说他自有应对赵煦之策,但总不想对方因为内外伤之类离世。

  高滔滔看了他半晌:“在哪里得到的?”

  赵倜道:“是一位路过京师的绝顶高手所传。”

  高滔滔闻言没有任何表情,慢慢打开案上的果盒,看着里面形色精致香气四溢的小月团,道:“哪位高手如此好心,教你阳刚之力指法,可是和尚吗?还是你自家偷跑去了少林寺?”

  赵倜摇头笑道:“孙儿没事跑少林寺干什么,孙儿没出过京畿。”

  高滔滔道:“不是少林寺?天下唯有少林阳刚掌指最多,那……”

  她抬头看向赵倜,神情惊讶:“你莫非跑去了大理不成?拿了大理段氏的一阳指?”

  赵倜脑袋摇得好像拨浪鼓:“孙儿可没去过,山高路险,怎会跑去那方山水。”

  高滔滔沉吟:“八哥儿,你有心了,不过老身的伤可不是阳刚功法能够医治的。”

  赵倜思索道:“我见大娘娘脸色青白,又触寒凉,不正是经脉被阴寒所浸的症状吗,正好以阳刚之法祛除。”

  高滔滔笑道:“若是叫你医人,怕是十医十死,你怎知我阴寒侵体?倘若以为少林那些阳刚内力,或者大理一阳指力为我疏养经脉,只怕我立刻便会暴毙了。”

  “这……”赵倜怔了怔,和自家想的不太一样,他道:“那大娘娘的伤?”

  高滔滔道:“我并非你所想那种伤痛,你看我面青身冷,实则是我在用阴寒之力压制那伤,那伤倒也不算什么,已经压住许多年,你勿须管,想管也是管不了的。”

  赵倜心中疑惑,可见高滔滔并不想说,只好道:“孙儿知道了,大娘娘保养身体。”

  高滔滔拿起一只小月团吃了起来:“你府内的厨娘不错,点心烤得酥脆甜细。”

  赵倜笑道:“大娘娘若是喜欢,以后各色花样多送过些就是。”

  高滔滔点头,忽然嘴角露出抹笑意:“你倒是沉得住气,从进门到现在都不问太祖长拳之事?”

  赵倜道:“既然大娘娘答应说给孙儿听,孙儿又急什么,大娘娘岂会食言。”

  高滔滔从椅上缓缓站起身形:“既然三日前说过要解答你的疑问,自然不会说了不算,但我先问问你,那附注在天宫宝藏里的功法,你练得怎么样了?”

  赵倜道:“略有所得。”

  高滔滔道:“南唐山海观武学博大精深,包罗万象,当年太宗攻打着实费了许多力气,却并未全部剿灭,有漏网之鱼走脱。”

  赵倜眨了眨眼,心想这位祖母之前却是没说这么详细。

  “漏网之鱼?”

  高滔滔道:“当时南唐太子李仲寓有一幼子,处身观中,观破纷乱之时,被一名绝世高手救走。”

  “还有这等事情?”赵倜微微皱眉。

  “天下平定之后,太宗派人全国搜查,二十年间无果,想来或者出海,或者跑去别的国家了。”

  赵倜思索道:“如今距离那时已逾百年,沧海桑田,时过境迁,怕早便是黄土一抔,即便还有后人存在,大宋定鼎百载,恐怕也不会再思复国之事了。”

  高滔滔道:“你若不习武,不知山海观,老身与你讲这些无用,但你既然学了幻阴指,老身却要提醒两处,如果以后遇到有会山海观武学之人,千万谨慎不得大意,因为如今之世还会此处武学的,估计除了我赵氏,就只有逃走的南唐李家后人了。”

  赵倜摇头道:“大娘娘,可我只会一门幻阴指,别说旁的浩如烟海武学典籍,就是另外两种厉害的山字经与无量海宝箓,都根本没有见过。”

  高滔滔道:“那两种虽然不知道特点如何,但总归同出山海观,说不定有迹可循,你自己留心便是。”

  赵倜点头:“大娘娘,还需注意什么?”

  高滔滔思想道:“幻阴指又称幻阴经,练到高深之处,不但会幻化体内经脉,也会……使修炼者产生幻觉,你须注意,到极处之时莫要胡思乱想,不要想天花乱坠之事,只要抱元守心,自然幻像消弭。”

  “嗯?”赵倜眯起双眼:“大娘娘如何知晓?”

  高滔滔脸色微沉:“老身自然是听英宗皇帝说的!”

  赵倜心中暗忖,之前你不是还说英宗皇帝翻看天宫宝藏,经年耗月,勤奋批注,都没有看到最后几页吗?

  “孙儿知道了。”

  这时天色渐晚下来,堂内有些黯淡,高滔滔唤进女官,点起六层鎏银烛台,接着开始布置食案酒菜。

  桌上自然少不了小月团,然后各色饮子,都是时令水果用冰糖熬煮,筛凉做成,这种饮子本朝风靡,外面的茶店也有售卖。

  菜品只有简单四道,鱼鹅羊还有一道果蔬,酒水三种,蒲中酒、蔷薇露酒、流香酒。

  此刻堂窗开放,只见一轮明月飞挂,月上恍惚有山峦宫殿,又有神木当空,叫人不胜向往。

首节 上一节 30/150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我,大秦异姓王,开局结拜始皇帝

下一篇:大明:我给朱棣造梦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