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28节
由不得通不惊诧,莫子布的这个战绩,比历史上郑信还要夸张。
历史上郑信收复阿瑜陀耶时,虽然蒙耶照样是跑路,但郑信还是跟苏基将军不大不小的打了一仗后,苏基将军才投降的
且随后他又反叛,颇花了郑信一番力气。
但是莫子布,在上一次就把苏基将军给打的有些心惊胆战了。
加上他手里可以打的牌,对贡榜王朝的认知,要比郑信强的多,是以只用勉强接手两个少妇的代价,就把苏基将军给搞定了。
“是的,披耶一战击溃缅将蒙耶,斩首一百级,随后亲率二十骑入孟人大营,说得孟人主帅苏基倒戈卸甲主动请降。”陈联很是兴奋的大声回答道。
郑信哈哈大笑,完全没注意到身边通等将领嫉妒的眼神。
“太好了,子布真是我的冠军侯啊!我们现在就出发,收复都城。”
好吧,莫子布就算听到了,也只能苦笑着原谅郑信的国学水平,冠军侯确实猛,但二十三岁就逝世了啊!
跟着陈联一起来的武世营甚至有点生气,这都举的什么例子?
要举例,不应该从云台二十八将,凌烟阁二十四功臣里面举例嘛,近点的大明中山武宁王,开平忠武王也可以啊。
。。。。
三菩萨阵地,莫子布收拢了军队,没有去追击逃跑的蒙耶将军。
因为人家战马不少,他追不上,也没必要追,总不能自己一个人就把仗给打完了吧。
在决定投靠后,苏基将军还是挺识趣的,将他们在阿瑜陀耶城中拷打,挖掘出来的宝藏,直接拿了三分之二出来。
莫子布看都没看,就直接让陈联和坤阿拍耶勃底给封存了起来,等待郑信。
苏基将军又送来一堆花花绿绿的女子,让莫子布挑选。
而且这还不是一般的女子,而是阿瑜陀耶王朝的公主和后妃,梯诃波底走的匆忙,没来得及把所有的暹罗贵女都给带走。
莫子布询问了一下,其中四个公主中,一个是阿迦达王的妹妹,三个是阿迦达王的女儿。
还有两人是阿迦达王的后妃,不过年纪有点大了,只有这四个暹罗公主正直青春。
莫子布也把她们好生安抚之后,拨了一座军中高楼供她们居住,并找了些暹罗被俘妇人去伺候。
对于女人,莫子布现在也想明白了,不是那些暹罗公主不漂亮,身份也还可以,但他没必要去沾手。
因为自从开始勉强算是称孤道寡之后,莫子布明白了一个道理。
君王在床上的作用,绝对不比在战场上小。
日后要统合南洋各国各种族,需要进行很多的联姻,很多女人是必须要收的,比如苏基将军的女儿。
莫子布现在连她们的年龄和相貌都不知道,但他必须要收,这样才能得到孟人的.不说效忠吧,至少是好感并愿意追随。
同时,除了这些必须进行的联姻外,莫子布总要有几个自己喜欢的类型不是。
如果不加控制,等到真正事成,后宫不得五六十号人了,联姻的效力就会大大下降。
所以,像这种除了身份,已经几乎完全失去作用的暹罗公主,莫子布就敬谢不敏了,她们还不如陈惠呢。
虽然陈惠的经历有点惨,但可以以此牵绊住陈联。
陈家可是潮汕第一大姓,后世差不多要占大陆潮汕人的四成还多。此时在暹罗也一样,是暹罗潮州人中的第一大姓。
所以莫子布宁愿留下陈惠在身边做个伺候人,也不会选这些暹罗公主。
但这落在别人眼中,那就是有人主之相了,至少苏基将军是这么认为的。
他看见莫子布不贪金银财宝,对美色丝毫不动心,立刻把对他的评价提高了几个档次。
而等郑信到了之后,也对莫子布的做法非常满意。
财宝就不说了,谁也不嫌多,就是这四个阿瑜陀耶王朝的公主,郑信也是非常喜欢的。
莫子布是穿越者,肉身河仙莫家是跟安南人在一起玩的,对暹罗公主没什么感觉,但对郑信来说,这就很珍贵了。
打个不恰当的比喻,这就像是家臣有一天翻身做主,把女主人和女主人的女儿们一起拿下这种快感。
当然,目前郑信还不适合直接纳了这些公主,他还是知道顾忌一下影响的。
而且,郑信还有另一件重要的事情要做,那就是为被缅军草草埋葬的阿迦达王下葬。
十二月底,郑信命被俘的缅军四处寻找,才终于找到了阿迦达王的葬身之所,不过经过六个月的腐烂之后,已经无法辨认了。
不过好在阿迦达王生前有严重的糖尿病,被葡萄牙传教士治疗时切除了几根脚指头,尸骨还是很有特点的,加上随身几个小物件,终于确定了是阿迦达王本人。
满清乾隆三十三年,公元1768年,正月初三,郑信把阿迦达王的尸体运到了阿瑜陀耶城中。
此时,经过一年多战斗破坏,阿瑜陀耶城已经完全成了废墟。
特别是城破之后,缅军劫掠后又纵火焚烧,宫阙民房都几乎化为灰烬,倒塌的房屋无法修复不说,清理都成了极大的问题。
同时,缅军并未对阿瑜陀耶城的尸体进行掩埋,因此哪怕经过六七个月后,城内还是处处传来恶臭,所有的水渠都被污染不能饮用。
郑信只能在王宫废墟前的广场上搭建了一个礼台,穷尽所有的办法为阿迦达王打造了一副符合国王身份的棺椁。
随后在幸存的阿瑜陀耶王朝旁系王室的见证下,为阿迦达王举行了隆重的葬礼。
而在搭建礼台之前,郑信到处派出使者和管理到各处劝说躲进沼泽、森林的暹罗百姓出来。
而等他们到了之后,郑信不由得泪流满面,原本阿瑜陀耶城所在的平原是暹罗最精华的部分,只有尖竹汶一般大的领土上,生活着七十多万百姓。
但到了现在,经过一个多月的搜寻,竟然只找到了十余万百姓。
整个阿瑜陀耶城‘举目望去,被饥饿、疾病、兵燹害死的人不计其数,尸骸遍野,堆积成山。
苟活的人面黄肌瘦,形同饿鬼。妇孺老弱并不多见,显然早已死去极多。’
举行完葬礼之后,阿瑜陀耶城幸存的王室成员和原本各暹罗贵族集体上前推戴郑信为暹罗之王。
阿迦达的王叔更是直接说道:“阿迦达王昏庸无能,不能保护臣民,所以王位被缅人碾碎。
达信,你驱逐缅人,恢复都城,怜惜百姓,应当为新王。”
其余王族贵族也纷纷说道:“达信你若是不能为王,我们岂不是要认贴披碧为王了?”
此时,暹罗土地上,直系王室尚存阿迦达王的王弟贴披碧。
他被披耶柯叻拥戴,控制柯叻、武里南、乌汶等地,也自称为昭。
但这些王族不愿意拥戴贴披碧,因为在缅军入侵之前,贴披碧万岁佛、尖竹汶,也就是郑信目前的基本盘上,引起过叛乱。
这场内战让暹罗,特别还是阿瑜陀耶王朝的主力禁军损失惨重,才有缅人入侵,王朝要靠各地披耶的藩镇军为主的局面。
因此,这些阿瑜陀耶王族认为是贴披碧的挑衅和阿迦达王的愚蠢,才会引起这场不应该发生战斗,继而造成了阿瑜陀耶王朝的覆灭。
再一个这些人当初是极力帮助阿迦达王击败了贴披碧的,心里也害怕贴披碧成为暹罗王后,找到他们算账。
所以还不如推戴实力强大,能善待他们的郑信。
于是,郑信在阿迦达王的葬礼后三日,正式在阿瑜陀耶城称昭。
如果说在尖竹汶称昭,大多还是暹罗华人和纳真拥戴的话,现在就是绝大分暹罗人的推戴了。
只要接下来郑信收拾掉所有的割据势力,再把缅军彻底逐出暹罗,他就可以正式加冕为暹罗王。
而郑信在阿瑜陀耶城得到推戴之后,声望传播的更远了,大量的暹罗百姓从各处扶老携幼来投。
此时暹罗经过不断的战乱,春耕秋收连续两年没有进行多少,原本是大米出口的主力国家,竟然开始闹饥荒。
郑信的粮食也不多,又害怕万一缅人来攻,害了这么多百姓。于是只能带着他们放弃阿瑜陀耶城,往吞武里撤退。
同时,郑信命令通和拍景银等将开始扫荡阿瑜陀耶周围,清除附近小股缅军,通于是很快和平收复了华富里,信武里等城。
但这些地方毫无意义,没多少百姓,也没多少粮食,只能留下少量军队驻守,然后后退。
第148章 王权的另一根支柱
莫子布站在吞武里城的港口,原本要劝郑信尽快打下甘烹碧的话,说不出口了。
因为呈现在莫子布眼前的,不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而是。
或许这是一个人口众多的城市,但它的居民,全部都是难民。
无数的暹罗百姓瘦骨嶙峋,拖家带口或者三三两两的从各处朝吞武里而来。
他们听说暹罗人的新王已经出现了,这些人被缅军迫害了一两年,粮食和生产工具几乎全部丢失。
当听到再次有了国王的时候,就像是流浪的孩子知道了父母归来的消息一样,纷纷前来吞武里,希望能在这里得到新王的庇护,特别是食物上的满足。
短短十几天时间,吞武里从只有几千人,骤然膨胀到了十几万人。
其余吞武里周围的城市中,也填满了从各处来的暹罗百姓,这里瞬间代替阿瑜陀耶成为了暹罗的中心。
军粮很快就不够了,郑信有足够三万五千军队吃大半年的粮食,但需要救济的灾民起码有二十万,真要放开提供的话,一个月出头就得完蛋。
面对这种状况,郑信始料未及,他本来是来准备打仗的,但却没想到要先经历一场赈灾,还是超出他实力的赈灾。
临时的吞武里城王宫中,郑信召开了一场由最亲近十五人组成的会议。
这种情况当然要群策群力,但会议上,几乎所有的文官武将都不建议赈灾。
甚至有些人建议抛下这些灾民,退回到尖竹汶去。
隐含的意思很明显了,那就是让这些人物竞天择之后,明年再来收拾残局。
只有两个人反对,一个是通,一个是莫子布。
通对郑信说道:“穷途末路之民,就食于王,这是千百年来的规矩。
昭如果想做暹罗王,那就必须要救济他们,若是退往了尖竹汶,翌日暹罗再立新王,以昭的身份,恐怕尖竹汶都保不住。”
莫子布讶异的看了通一眼,他发现这个家伙在关键时刻,还是真豁得出去,敢说直话的。
通的意思很明显,你郑信本来就是个二代华人,只不过母亲是暹罗人而已。
祖宗再往上都是华人,甚至你父亲到暹罗不过三十多年,都很难称得上是暹罗人。
以这种出身,凭什么要暹罗百姓拥戴你当王?
光靠驱逐缅人肯定是不够的,还得在这个关键时刻挽救暹罗民族,施恩给广大百姓,让他们都念着你的好,才能统治这个国家。
真要退到了尖竹汶,等过些年暹罗百姓立了新王,必定要来收回尖竹汶,到时候还能几个人支持你郑信。
通给郑信算了关键的立足之帐,莫子布则给了郑信算了一笔经济账。
“昭,虽然目前灾民是多,但正因为是灾民,所以吃食不必按照军队的标准来供给。”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