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60节
他们的建制也有些混乱了,但仍然可以凭借军服上醒目的军衔标志,很快找到组织。
有一个连队的士兵,甚至是在上卫连长和中卫连副都受伤的情况下,依靠士官长的带领,继续士气高昂的在作战。
阿刚就在这个连队中,很快他们就遇到了一伙缅军,看起来约有四五百人,这些缅人还未崩溃,在几个军官的怒吼下,猥集在了一起。
阿刚等爆发出了兴奋的吼声,一个日耳曼大胡子掷弹兵却先他们一步,举着一颗炸弹,就冲到了最前面。
卧槽!阿刚看着眼前呲呲冒着火光的导火索,只觉得一阵口干舌燥,心里甚至都开始默默倒数了起来。
但他知道,不到最后几个数,这家伙是不会把炸弹扔出去的。
因为掷弹兵第一条,就是谨防炸弹扔的太快被敌军踩灭导火索,甚至捡起扔回来。
‘丢你老母,快扔啊!’
最后几个数了,阿刚已经在心里大骂,腿肚子都有抽抽了,大胡子日耳曼人才残忍的嚎叫一声,把手中的炸弹扔了出去。
轰!
炸弹还在空中就直接爆开,炸的非常合适,刚好人头的高度。
以目前黑火药的威力,要是高了基本等于空炸,要是低了连腿都很难炸断。
但是人头的高度,杀伤力简直了,基本可以做到瞬间就让一大群人倒头就睡。
果然,本来还能勉强抵抗抗下的缅人,直接被几颗炸弹给炸崩溃了,他们一部分嚎叫着杀了出来,大部分人则开始四散。
阿刚赶紧举起枪,将少部分还敢作战的立毙枪下,随后与战友们大步上前,追着缅人的用长长的刺刀捅穿他们的后背,就像是扎一只在地上乱跑的老鼠一样。
战场上,到处是这种场景,五千缅军,就这么被一千来人追着捅杀,他们大部分都连反抗的勇气都没有,只剩下了哭嚎与狂奔。
而在一公里以外,泽迪城的缅军发起了超过五次的大规模冲击,一次规模比一次大,但左右钳制他们的陈光耀和陈联不动如山。
打到最后,出击的缅军数百人被打死,伤两千余,完全冲不动了。
巴拉敏丁手中的八千人,只有不到两千真缅军,其余都是孟人等其他民族的仆从军,战斗力不说高低,战斗意志那真是闻着流泪。
阿刚的燧发枪不在了,因为他刚捅死一个缅人黑高个的时候,刺刀被这求生欲极强的家伙给掰弯了,没等阿刚卸下刺刀,前方的喊杀声又起,他只好赶紧捡了一把梭镖继续追杀。
滴溜溜,一颗炸弹滚到了阿刚脚边,阿刚吓得魂分魄散,尿都差点飚出来了,结果突然发现这颗炸弹并未被点燃。
但随即,他又看到了让他目眦欲裂的一幕,那个英勇的日耳曼大胡子掷弹兵被三四个缅军捅翻在了地上,鲜血和肠子流了一地。
“丢你老某啊!”阿刚愤怒的嚎叫一声,他突然有些惭愧。
这些番鬼为了大王的事业都如此英勇,而他一个莫家人,竟然好几次起了逃命的心思。
他又想到了一起长大的阿标,想到了阿标虽然腿瘸了,却有三个天竺女人伺候的日子。
想到了小时候被他打的吱哇乱叫满地打滚的阿标成为了英雄,他却还在害怕。
这一次,惭愧、羞恼占据了阿刚的全部头脑,在这两股情绪的极度刺激下,阿刚内心的勇气被完全点燃了。
对面,三个侍卫保护着敏敏脱,他们也看到了只拿着梭镖的阿刚,两个侍卫立刻把长枪放平,另一个侍卫与敏敏脱一起举起了长刀。
四打一,马上就可以解决这个妙香人。
阿刚低吼一声,他知道自己很可能要完蛋了,这四个看起来就是高手,而他现在只有一个人。
但突然,阿刚一低头就看到了脚边的炸弹,他疯狂的大笑了起来,然后举起了这颗黑黑的炸弹,毫不犹豫的点燃了。
导火索发出了明亮的光芒,在这个阴沉的上午格外显眼。
阿刚没有倒数,因为他无所畏惧。
而对面的三个侍卫看着满脸是鲜血与黑灰,眼神疯狂的阿刚,瞬间怂了。
他们互相看了一眼,在炸弹即将爆炸的当口,猛地扔掉手里的武器,丢下敏敏脱,拔腿就跑。
“回来,你们回来!”敏敏脱惶急的喊叫了起来,原来他的腿伤了根本跑不快。
阿刚一阵快意的大笑,就像是个视死如归的英雄,鄙夷的看着一个吓得屁滚尿流的落水狗一样。
‘轰!’就在最后的几秒钟,阿刚把炸弹丢了过去,剧烈的爆炸在两人中间轰然响起。
阿刚一阵头晕目弦,两股热流从鼻孔里面就喷了出来,他仰天就向后倒了下去,耳朵里如同在舞狮一般,各种乐器此起彼伏的在响。
“你个傻子!”陈光祖猛的跑了过来,顿时鼻子都气歪了,“他就一个人,活捉不行吗?”
看着脸都被炸掉了半边的敏敏脱,陈光祖相当无奈,但又不得不对阿刚竖起了大拇指。
“运气不错,阿刚你小子至少能得个少卫军衔了,喜欢扔炸弹是吧,好,老子回去就请大王把你调到掷弹兵连去!”
头晕眼花、口鼻来血的阿刚听到陈光祖这么说,他甩了甩头,还以为陈光祖在夸他呢,咧嘴一笑,然后就昏了过去。
。。。。
一个小时后,上午十点半,敏敏脱五千大军几乎全军覆没,被杀千余,最后能跑掉的,可能只有几百人。
因为一大部分选择往泽迪城跑去,然后一头撞上了正在打阻击的陈联所部,然后被前后一夹击,跑都没地方跑。
陈光耀所部则打了一个漂亮的突击,他们夺下了缅军在城外的炮兵阵地,缴获了一大批老旧火炮,正在调转炮口轰城。
下午两点,背靠泽迪城的缅军主帅巴拉敏丁趁着莫子布还没合围,发起了决死冲击。
七千缅军在绝望中向北突击,莫子布立刻选择让陈光耀放弃阵线,这时候的缅军是战斗力最强的时候,千万不能阻挡,不然伤亡会很大。
反正他们也跑不掉,让他们冲,衔尾追杀才是正道理。
于是,等缅军冲出包围后,莫子布立刻率军,啃着干粮猛追,根本就不用怎么拼杀,就跟打猎一样,追上一个就可以杀死一个,缅军根本不还手。
傍晚五点,断断续续狂奔四个小时的缅军跑不动了,他们猥集在一条小河边,企图抵抗。
莫子布大手一挥,昆仑山堂士兵士气如虹,一轮排枪然后就高喊万胜开始冲锋。
没有跑散的四千多缅军只坚持了十分钟不到就崩溃了,被杀死,驱赶进河里淹死者,不计其数。
缅军主帅巴拉敏丁仅率十余亲信骑着战马逃出生天,他的一万三千大军,全军覆没。
昨天孩子在楼下玩的时候,手指被钉子扎破了,跑了大半天的医院,又是缝合又是打破伤风的,下午五点多才回家,实在码不完。现在算起来欠了七千字左右,两章吧,我两周内想办法补起来。
然后就是度量衡的问题,一般没有特殊情况,我就用现在已经成型的公制了,不然写起来非常麻烦,国家太多了,书里也会写到主角为统一全球的度量衡做出贡献的章节。
第178章 征夷大将军出现了(错乱)
毛淡棉,莫子布再次回到了这里。
而这一次,他不打算走了,甚至莫子布都没着急去追击巴拉敏丁,因为他要执行一样关键政策。
毛淡棉城外,莫子布身后跟着一大票孟人和克伦人首领,为首的自然是苏基将军和敏人头领明信两人。
在莫子布前段时间的故意示弱下,有很多孟人和克伦人背叛了他。
但也不是所有的孟人和克伦人都选择了背叛,相反,还是有十几个部落,三四万人坚定的站在了莫子布这边。
我莫大龙头站在一块大石头上,指着远处毛淡棉的大片良田,对着身后忠于他的部族大声说道:
“看见了吗?毛淡棉的所有财富都在你们的面前了。我说过,忠诚于我的人,都会得到无上的奖赏。
现在我宣布,这些土地都是你们的了,我一亩地都不要,良田、房屋、港口、渔场,它们全部属于你们。”
所有人都惊呆了,他们完全没想到,莫子布竟然一点都不要。
很快这些人,又觉得不真实起来,纷纷推辞着,表示王子你怎么能一点都不要呢,你必须拿最大块的。
莫子布坚决拒绝,并向这一票本地土豪解释了他的设想。
对于莫子布来说,毛淡棉、勃固、仰光这一票下缅甸富庶之地,他根本吃不下。
人口太少了,要是他是满清的皇太子,缅甸肯定要被莫子布瓜分的明明白白的。
可惜了,他老爹不是康熙、乾隆,而只是一个小小的河仙之主,高棉王的帽子都有些戴不稳。
莫子布如果想强硬的长久统治下缅甸,他这么一个外来人最后的结局,一定是耗费了极大的精力,但是又得不到多少东西。
所以,莫子布就准备实行间接统治。
将毛淡棉和勃固分给忠于他的孟人和克伦人,让这三四万人去统治剩下的几十万人,来个以孟治孟。
同时,莫子布借鉴了一下日本此时的模式,准备用高棉王的名义,册封一批本地镇守。
土地的收获,河流海洋的渔获,山林的渔猎等一切产出,按四公六民来分配。
四成给本地镇守,百姓得六成,镇守的四成中再上贡一成给莫子布。
这些镇守同时还可以进入北大年的召公院(上议院)中作为议员,每年必须到北大年来呆一段时间,模仿本子的参勤交代制度。
而且也不是所有的土地都给这些孟人和克伦人,莫子布还会在其中的关键要地,安插一些昆仑山堂中的汉人和欧洲功勋之臣。
最后,这些孟、克伦、汉人封臣镇守中,还会推举一个首领,称为镇缅大将军。
大将军可以截留四成商税作为开支,拥有领导各地封臣,抵抗缅人中小规模侵扰的权力和职责。
但不可世袭,五年一届,由召公院提名,莫子布批准。
等莫子布解释完毕,脑子灵活的苏基和明信,就都明白是怎么回事了。
王子虽然把毛淡棉和勃固给了他们,但并不是完全撒手,而且他们想得到这两个地方,还要付出另一个代价。
那就是丹老和土瓦的孟人、克伦人上层,在未来是肯定要慢慢迁走的。
他们去了毛淡棉和勃固,丹老与土瓦,将会慢慢交给不断下南洋的汉人。
这样,王子就能把他的安戴封地与丹老和土瓦连在一起,与缅人之间也有了他们这些孟人、克伦人作为缓冲。
好算计啊!
苏基将军在心里叹了口气,但他知道自己肯定会同意的,因为毛淡棉和勃固比丹老和土瓦要富庶太多了。
现在白象王即将步莽应里的后尘了,傻子才会选择呆在丹老和土瓦。
而在听到莫子布的方案后,这些孟人和克伦人首领也长长松了口气,与权力相对的就是责任。
这份责任的最大体现,就是抵挡住未来缅人的反攻。如果没有莫子布在,他们可没信心能守住。
而哪怕莫子布只顶个头,他们也有勇气守下去,总有个依靠不是。
宣布完了政策,莫子布立刻在毛淡棉召开了全军的会议。
泽迪城一战中,缅将巴拉敏丁仅以身免,一万三千大军被斩首一千八百级,溺死者估计也有上千,俘虏了五千多,其余星散,算是全军覆没了。
但昆仑山堂也付出了四十余人战死,两百多负伤的代价。
其中战死者按规矩抚恤就是了,但伤退的有功者必须要好好安排。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