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75节

  不过就在他为自己机智自鸣得意的时候,莫子布走上前去,对着这傻小子,直接就是一个大逼兜。

  啪的一声,傻小子直接被打蒙了,他还没来得及还手,莫子布一把揪住他的手,噼里啪啦的劈头盖脸给了他一顿。

  傻小子虽然也有股子力气,但哪是莫子布这种壮汉的对手,打完了他,莫子布把这个口鼻来血的傻小子一把提了起来,怒吼道:

  “你知不知道大明皇帝这个称号意味着什么?你根本就不明白这背后的血泪,就敢出来招摇撞骗!”

  “我告诉你,那不叫什么摄国大正王,而是叫摄政王,而且那是满人弄出来的,咱们汉人,只有权摄国事,没有摄政王这一说。”

  “再说了,洪兴皇帝是自称的,你祖上只是韩王系的宗室,就是朱红珍自己,也只是礼部侍郎衔的奉国将军而已。

  他连郡王都不是,韩王系自初代韩王朱松后,也没出过皇室近亲,是没资格自称皇帝的。”

  “最后,你知道老子是什么人吗?老子是明香人,你这个僭越称帝之人的后嗣,敢来我这招摇撞骗,是嫌命太长了吗?

  不是看你还能说汉话,老子现在就把你脑袋给砍了!”

  莫子布每说一句,就打了他一个耳光,打的这傻小子眼冒金星,站都站不稳了。

  随后莫子布再一挥手,把李全叫了进来,“给他二十两银.等等,不要给银子,尽量给布、盐、糖等,然后让他滚蛋。”

  总军法官武世秀看着莫子布这一套行云流水的操作,不由得佩服不已。

  “大王,你觉得这个小子,很可能真的是那个所谓洪兴皇帝的后人?”

  武世秀还是很懂行的,他知道莫子布看似是在打人,其实是在点醒对面,故意把洪兴皇帝的正统性批驳的一点也不剩,也是在避免以后麻烦。

  所以,莫子布如果认为对方是假的,一刀砍了就是,不会劈头盖脸的一顿打后又来否定正统性,最后还给些东西施放善意这么麻烦。

  莫子布点了点头,拿出手里的一封信给武世秀看,这是傻小子带来的册封‘诏书’。

  武世秀本来有些忍俊不禁,但看着看着,也长长叹了口气。

  “格式、用语虽然错漏很多,但用对的地方也很多。

  且很多处不是别的错了,纯粹就是有些词他们不能理解意思,单纯用音记下来的,所以字错了,但读音勉强是对的。”

  莫陈两家都有昔年大明皇帝敕封的诰书等其他物件,所以能很快速的辨别这些东西的真假。

  莫子布也长叹了一口气,“大明皇帝在此时,可不是什么有好处的尊号,反而是会带来厄运的引祸之源,一般人不会想到来冒充这个的,因为没有好处。

  看他们现在如此孤注一掷,应该也是穷途末路了,且看他们能不能带来更多的证据吧。

  如果是真的,我想把吴三省、靳统武、汪公褔等人的遗骨起出来带回河仙安葬,并建庙祭祀。”

  “大王仁义!”武世秀有些感慨的拱手称颂,当然,他也知道,除了仁义以外,这一招还可以进步收紧明香人的向心力。

  

  要鸠占鹊巢占据广南,忠臣义士的人设,就是最好的助力,明香人的忠义,可以更加团结心腹部众。

  针对广南莫大王亲自编撰的忠义事迹,则可以减轻广南人的反抗之心。

  莫子布猜的没错,这个傻小子就是出来送的,桂家人也确实已经到了山穷水尽的地步。

  而他们会落到如此地步,也是有原因的。

  桂家的最后一代宫里雁称得上有雄才,他在缅族攻陷阿瓦,灭亡东吁王朝后,也动员掸邦高原各族人以桂家为主力,参加了缅甸的缅、孟、傣(掸)的三方吃鸡争霸赛。

  结果本来占据优势的宫里雁,遇到了命中的克星,贡榜王朝的开国之主雍籍牙,也就是白象王他爹。

  这家伙在缅人一千多年的历史中,也算是相当猛的雄才大略君王了。

  这真是强中自有强中手,既生瑜何生亮了。

  双方打打停停历经八年,桂家宫里雁最终战败,部属仅剩下了三四千人,只能北上投靠实力强大的孟连土司。

  结果孟连土司刀派春看上了宫里雁之妻,美艳的囊占,清廷侦之桂家人的来源后,双方一拍即合。

  孟连土司刀派春霸占囊占,清廷处死宫里雁以绝后患。

  虽然最后囊占不肯屈服,在洞房前设计杀死了刀派春,但宫里雁却被清廷诱杀。

  剩余的桂家人中,除了数十人被清廷擒获发配迪化外,基本都被孟连土司之兵堵截杀死了。

  嗯,也不是没有漏网之鱼,吴岩乐最后就成功跑了出来,带着几百人回到了勐腊。

  但勐腊已经在他们离开的这些年,被从云南南下的其他土司占据了。

  这群吃鸡不成的余部,就只能到处流浪,靠给人打短工、组建马帮经商过活。

  “国狗儿曰滴,凶哒狠噶!”傻小子一边狼吞虎咽,一边带着哭腔在哭诉。

  “哐哐哐就是几个大耳矢,差点没把他幺爸我打死。”

  吴岩乐眨巴了下眼睛,断盐好多天,身上都没力气了。

  现在终于有盐,自然要赶紧煮一顿肉吃,他甚至都没听清傻小子的哭诉。

  一直等他身体里对于盐分的渴求,减轻很多之后,他才开始细细盘问。

  不愧是跟着宫里雁去阿瓦当过几天贵族的,吴岩乐一听莫子布这做派,就喜上眉梢了。

  “你这顿打没白挨,这个河仙王,果然跟我们是一样的身份,他打你,才是对你好嘞,不然早就把你一刀砍死了。

  老子以前在阿瓦的时候,就听说河仙那边也有明人,果然不假!

  快点吃,吃完了这顿,我们就一起去阿瓦,去拜见莫大王,让他当宫里雁。”

  正说着呢,外面的哨探就哭丧着脸被李全等人押了进来,小小山寨中的百来人都被逮住了。

  “盐水煮野猪肉,还是公猪,尿骚味这么大,你们也吃的下去,走吧,去阿瓦吃好的!”

  李全一脚把吴岩乐他们的锅给踢翻,冲鼻青脸肿脸上血都没洗干净傻小子,咧嘴一笑。

  这一章太难写了,资料少不说,他妈的,昭链写的啸亭杂记,满清自己的高宗实录,贡榜王朝的新史,三本只相隔几十年的史书,竟然持三种不同的观点,记录也大不一样,简直逆天。

第192章 不知道他们的祖先会不会后悔

  椰浆饭,香茅烤鸡,香茅柠檬鱼汤,几大盆子干蘑菇炖腊肉,几条烤全羊。

  饭菜丰盛的很,百来个桂家人就在莫子布的营地外,疯狂的大吃大喝了起来。

  自1763年宫里雁战败被杀,七年时间,这些唯一的桂家人一直在疲于奔命,很少有这么感到极为放心的时刻。

  看到他们,莫子布又想起了后世的那些传言,什么缅北谁谁是永历皇帝忠臣的后人云云。

  其实,真正的永历忠臣,李晋王余部,被分为了三个部分。

  人数最多的一支最后投降了满清,被编入了汉军旗,成了旗人,李晋王次子李嗣兴后来还做了绿营总兵。

  后来许多人在乾隆年间,也就是此时往后十几年中陆续出旗为民,终淹没在了人海。

  剩下的大部分融合勐腊那氏土司所部的傣族人,成了桂家人,在最后一代宫里雁参与的缅甸吃鸡大赛中,死伤殆尽。

  最后一代宫里雁的两个儿子和一个养子以及少量部属,被满清发配到了新疆乌鲁木齐。

  如今鸟市和北疆的宫姓汉人中,应该还留存有他们的后嗣。

  而后世,如果说还真有永历忠臣后裔,也就是吴岩乐这一点人的子孙了。

  哪怕就是这一点子孙,也已经完全傣族化,或者说,他们不一定还有资格留下后嗣。

  不对,还有!

  莫子布突然想起来了,科干土司以永历部将杨高学为祖宗的杨氏土司,他们确实是。

  而且由于没有与桂家人一样参与缅甸吃鸡大赛,他们还一直传承了下去。

  虽然后来杨氏土司的子孙向缅甸政府交出了地盘,举族搬迁到仰光去当富家翁了,但确实不能因此就认为留在果敢当地的汉人中,没有忠臣的子孙。

  杨氏统治果敢两百年,跟随他们的永历追随者,李晋王旧部子孙,散佚民间当不知凡几,鸦片大王罗星汉就是永历身边某副将的十世孙。

  还有一个让后世中国人情感上难以接受的事实是,罪行累累的白所成家族,极有可能是白文选家将的后人。

  因为人家是有族谱记载的,祖籍陕西吴堡,且他们族谱编纂的时候,中国还不怎么强大,基本没太大必要来攀附。

  而从现实来看,家族世居果敢,是汉人,祖上一直是科干土司杨家下面的小头人,有族谱声称祖籍陕西吴堡,姓白。

  这么多指标,一一都符合,那就只有两个可能,要么全部是比着造假的,要么就是真的。

  莫子布难受了那么几秒,然后突然想到他都穿越了,要难受,现在也轮不到他。

  这么一想,顿时就好受多了。

  一顿胡吃海塞,足足吃了一个小时,看着这些人确实吃饱了,莫子布才走过去,把吴岩乐召了过来。

  吴岩乐一看莫子布一身二品武将才能穿的绯袍,胸前绣着大大的狮子补子,当即就毫不犹豫的下跪叩首。

  “大明定夷右将军吴公三省四世孙吴岩乐,拜见大王总兵官。”

  称呼有点不伦不类的,但以桂家人现在的处境,能看见狮子补子和绯袍就知道是明朝总兵的官服,已经难能可贵,也基本坐实了他的身份。

  莫子布亲手把他扶了起来,看着如同一个老猿猴一般的吴岩乐,无语良久。

  不知道吴三省在天有灵看到子孙这副样子,会不会后悔他当初的选择。

  那些与他选择不同的明将,子孙可过的比吴岩乐好多了,白文选、李嗣兴的子孙,目前可还在旗,不说大富大贵,至少衣食无忧。

  “除了你以外,还有多少是当年晋王旧部的子孙?”莫子布轻声问道。

  吴岩乐摇了摇头,“靳家,汪家,刘家都绝嗣了,他们大多在八年前,跟随宫里雁死在了阿瓦城下。

  祁家带着部将罗家、白家的,去西边投靠了果敢的杨维兴。”

  靳家是指靳统武的侄子靳泰这一系。汪家就是汪公褔的子孙。刘家则是蜀王刘文秀的养子刘鼐这一系。

  祁家则指的是刘文秀的部将祁三升后人,他早就投降了吴三桂,是吴三桂手下与马宝齐名的悍将。

  但祁三升虽然投降了,其中一个儿子祁磊却不愿降清,一直在滇缅边界追随晋王李定国,最后留了一支人在桂家之中。

  至于果敢,十几年前才由科干改名而来。

  永历皇帝麾下的挂印总兵杨高学,虽然被称为果敢杨氏之祖,但让杨家真正成为土司的,还是在杨高学的孙子杨猷才手里。

  他为人十分精明,懂经商,武艺又高强,通过军事和联姻等多种手段,取代了原本兴达户的土酋,外号陈驸马者,遂成一方霸主,并从清朝得到了奉政大夫的正五品文散官。

  杨猷才1758年才去世,如今掌权的杨维兴则是他儿子,此人比起杨猷才更有才略,在他手里,基本形成了后世果敢的地盘。

  莫子布结合手里的信息略一思考,就知道杨家和祁家他不可能招揽过来了。

  如果莫子布猜的不错的话,以杨维兴的能力,如今果敢以南基本被四次清缅战争打烂了,贡榜王朝也被重创,杨维兴应该会趁着这个大好时机南下兴威、腊戍等地。

  人家土皇帝当的不知有多快活,自然不会理会莫子布。

  “那你们怎么没去投靠杨维兴呢?”莫子布转而问道。

首节 上一节 175/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