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80节

  狡猾的恶狼!

  霍尔戴克书记官狠狠在心里骂道,发了大财后竟然连几万两银子都舍不得。

  但是他却毫无办法,不提现在莫子布勉强拉出上万军队,就是他的核心两个欧式步兵团,就不是能随便解决的。

  而且,VOC公司,还必须等到安戴亲王的欧洲使团是否能跟法兰西王国达成盟约后,来判断形势。

  如果盟约成立,就在法兰西眼皮子底下的荷兰和安戴亲王嘴边VOC公司当局的麻烦,那就大了。

  不管是安戴亲王借着法兰西王国的手,来找他们麻烦。

  还是法兰西王国借着安戴亲王来插手香料贸易,这对尼德兰共和国与VOC公司,都是致命的。

  想到这些,霍尔戴克书记官只觉得一阵烦闷,大南岛这点小事,他都不想提了。

  看到这个荷兰人不由自主的露出了头疼的神色,莫子布心里大为畅快。

  红溪惨案的事,还没找你们算账呢。虽然这件事,莫子布更愿意称为红溪之战。

  但华人被内奸出卖,战死、被杀死数千人那是实打实的,更是莫子布干翻巴达维亚荷属东印度公司的最好借口。

  不过目前嘛,还没到收拾他们的时候。

  对于荷属东印度公司的利益,要狠狠蚕食。

  但对于下面的人,比如霍尔戴克书记官和马尔科少校这样的人,要又打又用还得给好处。

  毕竟他们只是VOC公司的员工,不是尼德兰在南洋的封臣。

  于是,莫子布打开一个大袋子,狠狠抓了一把上等的鸡血红宝石,起码有四五颗鸽子蛋大小。

  霍尔戴克眼睛都直了,这玩意在东方卖不上价,但是欧洲,贵族们很喜欢这种主要产自东方的宝石。

  这种鸽子蛋大的,一颗在欧洲就要卖一百英镑左右了。

  莫子布把手递向了霍尔戴克,霍尔戴克心脏咚咚的猛跳了起来。

  但突然,莫子布又把手缩了回去,霍尔戴克脸色一下涨成了猪肝色,他觉得莫子布是在故意耍他。

  但紧接着,他就又喜上眉梢了。

  因为莫子布把所有宝石放进了一个丝绸袋子后,接着就把这个袋子一下交给了他。

  “袋子里面剩下的小一些,但品质也还不错,总共值个七八百英镑吧。”

  看着这个刚才被他戏耍的差点高血压爆开的书记官,莫子布亲热的说道:

  “这是我与书记官之间的私人友谊,与巴达维亚当局无关。

  彼得鲁斯总督实在是有些大材小用了,要是我麾下有书记官这样人才的话,起码要给个子爵,五个两千亩的庄园,这才能显得不埋没人才。”

  霍尔戴克不由自主站了起来,虽然他知道莫子布是在挑拨离间,但内心还是非常受用的。

  而且,若是没机会回欧洲进入共和国政府,习惯了南洋气候和食物的他,做一个东方贵族,也是不错的选择。

  “多谢亲王殿下的慷慨与赞誉,纳土纳的问题,我会尽快转达的。”

  钱这玩意,真是好东西啊!

  七八百英镑,就能把这个荷属东印度公司重要职员的心给撬动了。

第196章 乾隆的决断

  京师,乾隆在乾清宫的御书房中,久坐无语。

  他手里拿着的傅恒秘奏,看了一遍,便不敢再看,可闭上眼睛,一字字一句句,又不停在脑海里翻滚。

  ‘因本年瘴疠过甚,交冬未减。士卒多染疫疾病,臣亦无能幸免。’

  ‘前线本有兵三万一千,迄今唯余一万三千可战者,实无力再战。’

  傅恒为了退兵,倒是挺敢说的,打破了满洲一贯隐瞒自身战损的传统,来了个反向修改。

  他本次征缅倒是出兵三万有余,但受限于道路和补给,出境就只有两万四五,到达新街、老官屯一线的,只有一万九左右。

  他上奏的时候,清军还有一万五千人,也被傅恒说成只有一万三。

  不过,这倒跟最后的数目相差不大,等到莫子布打下阿瓦,老官屯缅军溃散之后,清军确实只剩了一万人上下。

  乾隆对于这个几乎是自己看着长大的小舅子,还是了解的,不到山穷水尽的地步,他绝不会发这样的秘奏。

  想到此战又败,损兵一万八千,还大多是八旗精兵,一生顺风顺水的乾隆第一次感觉到了无力。

  特别是傅恒秘奏末尾说:‘用兵之始,众以为难。臣执意请行,负委任,请从重治罪。’

  这意思就很明显了,傅恒是在说,第四次战争本就不该打,是皇帝力主要战,他硬着头皮帮你这姐夫哥硬顶的,怎奈能力有限,确实不能打服缅甸。

  陛下可以把罪过都推到他头上,治他的罪,从而获得一个就坡下驴的机会。

  乾隆长叹一口气,傅恒做臣子的,能做到这份上,还有什么可说的呢。

  于是,他开始在秘折上手书回复,‘用兵非得已,如以为非是,朕当首任其过。’

  嗯,十全这方面,还是有些担当的。

  要是我崇祯,别说大臣主动揽责了,就是大臣不揽责,他都要甩锅,他不那么勤政,大明朝说不定还能挺过去。

  三月底,就在乾隆让军机处拟旨,让染疫的傅恒回京,大军由阿桂带领的时候,阿桂的八百里报捷信,就到了。

  至于为什么傅恒的秘奏比阿桂的报捷信早了快一个月出发,却只早到了十余天的原因,那是因为傅恒的秘奏,根本不敢走正常的驿站交通。

  这玩意说白了,是很伤我乾隆面子的,走驿站交通,搞不好就会天下皆知,所以只能选择命亲信传递秘折,时效性上面,就慢了很多。

  乾隆骤闻,简直喜出望外。

  要知道这第四次清缅之战就是他力主打的,朝堂群臣,哪怕就是出来抗雷的傅恒都是不支持的。

  这要是没打赢,岂不是证明他是错的,是一意孤行。

  现在打赢了,当然就可以证明他的乾纲独断,是正确的。

  于是,乾隆立刻召在京三品以上旗人勋臣、文官武将来乾清宫参加小朝会,用意就是让这些不支持他的朝臣看看。

  你们呐,比我这个天子的眼光,可差远咯!

  而一众官员被乾隆在下午四五点从家里给撵到乾清宫,却没人有半点抱怨。

  整个朝堂一片欢呼,满洲亲贵们长长松了口气。

  要是傅恒和阿桂打不赢,万一皇上还要打,又不知道谁该跟明瑞和阿里衮那样,倒霉催的死在西南瘴疫之地了。

  汉人大臣们也松了口气,满人只顾打仗,这军需粮秣可都是他们要负责调配的。

  为了这征缅之战,各地满人督抚把下面汉人担任的州县官,折磨的苦不堪言,现在终于可以不打了,也是好事一件。

  等官员们到了,乾隆倒是冷静了下来,他粗粗浏览了一下阿桂的八百里报捷信,立刻就命内侍递给朝会的满汉官员传阅。

  还十分高兴的表示,明日要召开大朝会,让在京七品以上的官员,都来庆贺。

  随后,乾隆以向太后报喜为由,迅速离开了。

  太后钮钴禄氏才不关心这个呢,乾隆要避开群臣的原因只有一个,那就是阿桂发回来的报捷奏章是明暗两份。

  明面上的,就是乾隆让满汉大臣传阅的。

  内容当然是奈皇帝英明神武的指导,全军官兵克复疫病,上下一心,终是攻克老官屯,杀缅军过万。

  随后遣偏师顺江而下,与藩属暹罗国军队南北夹击,破阿瓦城,擒杀缅贼酋首懵波(孟驳)云云。

  而另一份,就是据实以告的报捷文书了,乾隆看着这一长串名字,心都要碎了。

  原本历史上坚持到回京,七月份才病死的傅恒,因为主动与染疫大军一起隔离,不断交叉感染,三月中就病死了。

  满人大员中,副将军阿里衮、漕运总督傅显、副都统明亮、荆州将军永瑞、云南提督五福等三十余人病死。

  其中阿里衮和丰胜额,父子一起病死在了前线。

  汉将则有水师提督叶相德,总兵吴士胜等以下将官十余人。

  前线一万九千大军,只剩不到一万一,战死不过五百多人,被疫病夺去性命的高达八千。

  四千驻京八旗没了一千九,这可是乾隆心肝尖尖啊!

  其中至少有四五百人不是乾隆的血亲,就是傅恒这样的至亲外戚,全是祖上跟着老奴起兵闹事者的子孙。

  而看到傅恒愿意留守疫病横行的大营,官兵为了胜利残酷分营之后,乾隆终是忍不住泪洒当场。

  我十全感情丰富,对于自己人,那是真舍得,真有人情味。

  只可惜屁股决定脑袋,出身决定了他只会做一个维护少量奴隶主利益的精明坏蛋。

  等擦干眼泪,稳定情绪之后,乾隆将大学士刘统勋,工部尚书、额驸福隆安,协办大学士于敏中,兵部尚书、老臣尹继善之子庆桂等召入大内。

  几人到了之后,这才知道实情,大军确实被堵在老官屯前进不得,但好在暹罗,不,河仙莫家的军队给力,趁着缅军主力在北的时候,火速打下了阿瓦。

  几人对望了一眼,难怪皇帝的表情很是怪异,这谁能想到,我大清还有一天需要依靠明之遗民摆平边患的地步。

  刘统勋给了于敏中一个眼神,‘你是皇帝的心腹汉臣,诗友,可得哄一哄,别因为这事,皇帝又闹出什么幺蛾子。’

  于敏中想了想,缓缓说道:“臣向皇上道喜了,不管是暹罗还是河仙,都是大清的臣属。

  现阶段,只要拿下了胆大包天、不服王化的缅贼孟驳,震慑西南诸夷,就是天大的喜事。”

  乾隆不置可否的点了点头,也没有表态。

  刚刚得知父亲死讯,已经哭倒在地的福隆安强忍泪水也对乾隆说道:

  “无有我八旗劲旅数次击垮缅人精兵,无有我们在老官屯的压制,河仙兵定然不可能这么轻易就入阿瓦。

  河仙莫氏固然功劳甚大,但关键还在我大清天兵。”

  听到福隆安的哭声,乾隆也忍不住,又跟着落泪了起来。

  “为惩戒这孟贼,一等公,明瑞,明亮,福灵安先后捐躯,翌日到了九泉之下,我怎么跟孝贤皇后交代啊!”

  以傅恒为代表的富察家实惨,先后死了四个顶梁柱男子,现在这个乾隆朝第一勋臣家,成年男丁竟然只有了福隆安一人。

  哦,福康安已经快满十六岁,在此时,也勉强能算成人了。

  乾隆正在哭呢,在宫内做侍卫的福康安也得到消息,跑过来了。

  这位爷可不一般,进出皇宫跟自己家一般,跟乾隆的关系呃。

  反正他没等通报就跑进了军机重地,当着一众大臣的面,扑过来抱着乾隆的大腿就开始大哭。

  乾隆不但不怪罪,还摸着福康安的头顶,哭的更伤心了。

首节 上一节 180/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