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85节
但这其中有一个问题,那就是如果感染的是霍乱的话,特别是时间拖久之后,仍然有可能击穿这两样药的组合。
因为大蒜素的杀菌效果只有青霉素的十分之一,且大蒜素的工业提取法也还没有研究出来,杀菌的效果不能达到完美。
虽然最终不治的概率在百分之五以下,但也不是完全没有,危险还是存在的。
“陛下,我希望在试验之前,把大蒜素和河仙石散的专利给注册了。”林通走上前说到。
听到这个话,路易十五脸上露出了玩味的笑容,专利法嘛,确实有,但那是对于一般人而已。
对于国王,对于国家,这东西,我说专利受保护,那它就受保护,毕竟表面的样子还是要做的。
但面对这种可以解决腹泻的神药,在这么大,甚至是有决定性的利益面前,你不会真的以为专利法有那么大作用吧。
林通也在心里冷笑一声,他当然知道什么专利法挡不住一位国王,于是他接着说道:
“正如在下所说,这是安戴亲王送给陛下的礼物,它代表着尊重与诚意。
亲王愿意与一位他尊敬的国王陛下缔结盟约,并分享河仙石散与大蒜素。”
路易十五懂了,这玩意是用来缔结盟约时‘压秤’用的,也是双方亲密关系的见证。
同时,它们还是法兰西在东方利益的保证者,是那位安戴亲王送来的‘质子’。
如果未来安戴亲王得到援助后,又不肯履行义务,那么法兰西就可以名正言顺的拿下这两种药的专利。
这是个非常厉害,心思很缜密的王者,路易十五立刻做出了判断,这让路易十五想起了他曾经的人生导师,红衣首相弗勒里。
“向亲王问好,愿赛里斯与法兰西,友谊长存!”路易十五郑重的站了起来,还主动端起了酒杯。
哗啦啦,所有人都站了起来,并且端起了酒杯。
“友谊长存!”
一饮而尽,林通向鄚子溶使了个眼色,鄚子溶亲热的走到路易十五身边。
“作为第一个来到欧罗巴的东方使者与贵族,陛下,我希望我能有在妙泉宫发表演讲的机会。”
此时的政治中心其实不在凡尔赛宫,而在妙泉宫(枫丹白露)。
林通深刻知道,法国的君主权力虽然很大,但远不能和满清相比。
路易十五可以与河仙缔结盟约,但真的要各方面的大量援助,必须得到高阶僧侣、大贵族甚至大资产者的支持。
因此,必须在搞定国王路易十五之后,再搞定这些真正掌握着法兰西的阶层。
就比如目前,王室在国王的挥霍下,根本拿不出多少钱。
但去年贸易额高达三亿四千五百万里佛尔银的法兰西国,拿出几百万两银,几艘战舰,几百门炮和大量工业与军事人才技术来援助河仙,不过是毛毛雨而已。
“如您所愿,尊贵的使者。”路易十五同意了,他喜欢和这些懂行的人打交道,特别还是来自东方的人。
他们这么懂法兰西,而不是英格兰,看来法兰西虽然在军事上吃亏了,但在文化上,仍然是世界的中心!
大家不会忘了大蒜素和蒙脱石散吧,嘿嘿。
第201章 满清汉官的上限与下限
有清一代,太监一直过的非常苦逼,在明代有批红权的他们,到了满清,脑袋上竟然还多了个内务府。
这是因为在明朝,已经彻底拉胯的外戚和勋臣无法与文官进行对抗,皇帝需要宦官作为爪牙。
而到了满清,天下的官帽子满人自己就占了七八成,自然也就不需要宦官了。
这些人从皇帝的大内秘书班子,急速坠落成了真正的奴仆,好多有官身的内侍,到了晚年都甚至不能保证衣食,底层的就更惨了。
但,也不是没有例外,内侍终归还是有些人常年跟在皇帝身边的,只要脑子活,权钱都不是事。
副总管奏事太监高云从,就是这样一个聪明人,胆子更是大的出奇。
他最重要的职责,是负责保管乾隆最机密的道府记载。
所谓道府记载,是从雍正开始的一种内廷记载,皇帝将知府以上,也包括个别很有能力的六七品官员,都记载到这个小本本上。
内容包括他干了什么,有什么功绩,派出各地的明暗探子,类似制造局这种对此人的评价,以及皇帝本人综合信息,召来凑对后对此人形成的印象,全部记录在案。
这玩意可是非常重要,日后哪里出缺了,官员举荐谁了,谁被控告了,需要紧急事务谁去处理等等。
皇帝都可以拿着这个小本本,与大臣奏上来的人和事件一一对应,从而判断该官是否可以提拔,是否有被诬陷的可能。
这就很厉害了,属于机密中的机密。
可以说,谁要掌握了这个小本本,谁就掌握了皇帝的心思,在官场上,完全可以无往而不利。
而掌握如此重要的机密,同时还是皇帝的心腹,事没少干,力没少出,所得却只不过一年百十两银子的俸禄,高云从极为不满。
更有种掌握着宝山,却只能两手空空的失落感。
另外,从出身上来说。高云从也有强烈的财富需求。
此人是河间府肃宁县人,家境贫苦,但从小就非常聪明,对读书写字有着异常高的天赋。
别人是私塾有人教都学不明白,他则是跟着几个半吊子老太监学,竟然是一点就明,还能触类旁通。
当时在河间府,进宫当太监,是当地很多穷人家小孩的一条通天大道。
有许多在宫中当差的老太监被赶出皇宫后,往往也会回到家乡抱团取暖。
然后这些老太监又会在当地挑选合适的小孩,教他们读书认字、宫内规矩,并找路子帮他们进宫,甚至提前阉割好,以此牟利。
这越小阉割,受的苦就越少嘛。
高云从这么聪慧,自然会被挑中,他在十岁阉割后,就进入了宫中。
因为能学肯干,为人聪慧,又提早知道宫内规矩,没几年就开始一路飙升,直到成为了乾隆身边的心腹。
这要是在明代,高云从高低得是个司礼监大佬之一,混个三、四、五千岁,老祖宗,甚至九千岁,那都是有可能的。
而在清朝,皇帝有内务府大批旗人奴才在,路子早就被堵死了,根本没人把他这样的太监,当什么大人物。
于是心态失衡的高云从,就开始想搞一笔大的,没有权,来点钱也行。
他把乾隆核心机密道府记载,泄露给了以于敏中为首的满汉官员,主要是汉人文官。
以换取这些人帮他们家买地置业,乃至带上他的兄弟作为长随,到各处捞金。
而这次,他又捞到了一个绝大的机密。
嗯,也许不是什么大机密,但绝对是个来钱的路子。
。。。。
对于汉人文官来说,越到高位,就能越看清满清是个怎么回事。
就如同宗教高层,反而大多不会相信什么神迹、神启一个道理。
五十六岁的于敏中就是这样,作为乾隆的亲密臣子,汉人宠臣之首,他反而更加看清了乾隆。
当官嘛,把皇帝哄好了,事情多多少少干一些就行,最重要的,自然是捞钱咯。
这位爷,那可是什么钱都敢拿的。
大名鼎鼎的甘肃冒赈案,就是他当的保护伞。历史上被乾隆密令服毒自尽后,留下了五六百万两银子的身家。
他比同时期的汉人宠臣刘统勋,可没下限多了。
看着高云从传来,乾隆准备命满洲镶红旗人温福就任闽浙总督,并且派人混入河仙做内应的秘密消息。
于敏中冷笑一声,“皇上还是这么天真,真以为靠着百来万旗人,就能拿捏天下?
二十天一报,你知道福州到南洋有多远吗?
两个月能传递一次消息就不错了,真要二十天一报,这内线肯定会暴露。
就算温福就任闽浙总督,您以为福州满城中,还能拉得出来舍得下南洋当莠民,还能混入河仙中层以上,顺利传回消息的旗人?
有这样的旗人,早就提拔起来当官了,剩下的不过是酒囊饭袋,如何能成事?”
“天真!”于敏中狠狠在心里鄙夷了乾隆一顿。
按他对满人大员,特别是温福的了解,不谈温福有没有那个能力安排好下南洋的人选。
就算安排好了,也不可能二十天传回一次消息。
那么为了应付皇帝,温福每发回的三次秘折中,最多能有一次真的。
其余都是在闽浙总督衙门里,自己拍脑袋发个‘近日福州天气晴朗,陛下龙体康健否’这种看似问候,实则表示平安无事的请安折。
想到这,于敏中把侄子于时和叫了进来,让他把上面的内容背熟之后,对他说道:
“你这几天找个借口回一趟金坛老家,然后把这个消息,传递给河仙在松江府的人。
还有另一个消息,告诉河仙的人,内务府如意馆行走汉军旗人李文照,最近要外放为粤海关监督。
高云从高公公的四弟高云惠,会给李文照做长随。
莫家所求的十三行之事,成败就在这其中了。”
于时和一一记下,还是有些不放心的问道:“咱就这么把消息传过去?这对河仙莫家来说,可是救他们性命的大恩。”
于时和这话不是说别的,而是怕我莫大王不识趣,得了这么大的秘密消息,结果却三瓜两枣的就当报答了。
于敏中淡淡一笑,“你放心吧,那河仙莫子布粘上毛比猴都精,他不可能这点道理都不懂。”
不过,于敏中又像是想起什么似的,还是多提了一嘴。
“听说河仙王从缅人阿难陀寺中起出了五卷贝叶经,乃是几百年前天竺高僧从那烂陀寺带过去,是无上佛宝。”
想着自己要拿人家的无上佛宝,于敏中觉得可能有些太贪了,于是又补了一句。
“依本官来看,温福到了福州以后,能依靠的人只有一个,礼部尚书兼管兵部事的蔡新。
蔡次明是漳浦人,家族在闽南乃是豪族,漳浦人也多下南洋,要弄几个人去河仙轻而易举,也容易控制。
让河仙多注意漳浦姓蔡的,或者与蔡家有渊源纠葛者吧。”
。。。。
南洋,洛坤。
莫子布摸了摸头上的冷汗,他倒不是被乾隆吓着了,乾隆要是这点心思都没有,那他就连十全武功都没资格凑。
可不小要看这个,开玩笑归开玩笑,好多皇帝一辈子三全武功都凑不齐。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