首页 > 军事历史 > 汉风烈烈起南洋

汉风烈烈起南洋 第186节

  而让莫子布抹冷汗的,恰恰是于敏中这个人,真是太他妈厉害了!

  他作为乾隆最信任的汉臣,说把乾隆玩弄于股掌之间肯定过了,但绝对是把乾隆包裹在了一定信息茧房中了的。

  想到这些年,于敏中推荐者,每次都能用到乾隆心坎里,然后他上边得了皇帝的器重,觉得两人心意相通,下面又拿了被推荐者的大好处,两头通吃。

  莫子布情不禁打了个寒颤,妈的,哪个皇帝身边有这么一号人,他都得背后凉丝丝的。

  而且此人的能力,那还真不是盖的,他不但能传递出消息,还能几乎百分百准确摸到温福这种满人所有的动作,真是可怕!

  莫子布立刻把仙游海盗出身,他的‘锦衣卫指挥使’陈旭找了过来,说了一下基本情况后。

  “你现在安排两艘船去黄山马峙,把何白浮的家眷全部带到河仙来安置。

  告诉何白浮,他想要的敦沙镇守使的职位我给他,但是事情要办好。”

  莫子布能怎么办呢,自然是先给下马威咯,直接让黄山马峙,也就是太平岛上的大海盗何白浮动手。

  此时下南洋的航线是固定的,船也就是那些,非常容易拿捏。

  至于神出鬼没到处藏,那是海盗的专利,下南洋的百姓可没有。

  莫子布准备把这个月从漳浦乃至整个闽南下南洋的,都筛查一遍。

  把抓到的漳浦蔡家及其相关人员,都给扔到纳土纳岛上去,或者让何白浮直接关在黄山马峙。

  而何白浮在几个月前,就派人带了礼物来拜会莫子布,希望能前来投靠。

  只是他希望能上岸到洛坤府的敦沙县做镇守使,也就是一个大号知县,而莫子布希望他在水师中效命,双方因此没谈拢。

  但现在,要用人了,自然就不讲究那些。

  安排完了何白浮去拦截,莫子布又把宋城主吴让,吉达主叶丰昌找了过来,两人正好在洛坤。

  前者是漳州云霄人,在漳浦南边,后者是泉州厦门人,在漳浦北边,都属于闽南系。

  而现在,闽南人在南洋,有了吴让和叶丰昌的榜样,除了爪哇岛和婆罗洲的以外,都是跟莫子布混,认莫子布为主的。

  甚至莫子布麾下,就有漳浦的人。

  有了这些闽南地头蛇,莫子布相信,很快就可以把这些内奸给挖出来。

  毕竟蔡新他们家在漳浦是一等一的豪门,不会舍得亲自下南洋当莠民。

  他们一定得找漳浦蔡家远支或者姻亲中的人。

  又因为当间谍,还要混到中层以上才能拿到第一手消息,所以不可能是普通人玩的转的,排查的范围,就小了很多。

  吴让和叶丰昌当然满口答应,他们现在跟莫子布有共同的利益,看到莫子布蒸蒸日上,又得了大好处,自然愿意效命。

  当然,满清也不是拉不过去他们。

  只要乾隆愿意册封吴让为宋城知府,叶丰昌为吉达知府,或者干脆给个宣慰使土司,他们肯定会舍弃莫子布跟满清走。

  只可惜,满清政府的属性,就注定了他们不会这么干。

第202章 蜜月期过的也太快了

  莫子布现在有三件事要干。

  第一件事写信给老妈陈氏,把已经送给她的五卷贝叶经给要回来。估计陈氏又要在心里,给莫子布记上一笔了。

  第二件事就是郑信这边,莫子布必须要去谈谈了。

  因为经过最初的蜜月期之后,两人的路线分歧,开始不断扩大。

  郑信是搞唐暹混血的,手下华人不少,但暹罗人也同样多。

  且由于暹罗人高达几百万,郑信本人也是混血儿,所以他的治国模式和政体跟历代暹罗王朝是一脉相承的。

  而莫子布呢,他走的路子是正宗的华人路子,是要在南洋再建中华的,这就导致了两人路线完全相反。

  在消灭白象王这个威胁之后,甚至没消灭白象王之前,郑信手下的纳真和暹罗人,就开始不断排挤莫子布。

  他们害怕莫子布对郑信影响太深,使郑信走上了跟莫子布一样的道路。

  那样的话,吞武里王朝可就成了真正的华人王朝,他们这些混血与土著的地位,肯定是要降低的。

  同时,郑信也离不开这些人的支持,所以必须要开始与莫子布保持距离。

  更严重的是,莫子布这也有问题。

  在莫子布麾下的文臣武将乃至士兵看来,整个安戴地区都是莫子布打下来的,原本暹罗对这些地方,也只是羁縻而已。

  因此安戴地区就不该属于暹罗,而应该独立出去与河仙连成一体,建立一个以莫子布为王的汉人国家。

  他们特别不喜欢暹罗的什么銮、坤、万等等爵位,也不喜欢暹罗的官职称呼。

  这比起公侯伯,以及知府、知县或者宣慰使、镇守使差多了,听着就是蛮夷,一点也不威。

  民意汹涌下,莫子布甚至都不得不把原本带着暹罗味道的县一级官职,改成了镇守使。

  莫子布叹了口气,暹罗不可能放弃安戴地区,更别提还有丹老和土瓦。

  郑信这边能容忍莫子布的半独立地位,但肯定不能允许莫子布把安戴地区与丹那沙林归于河仙。

  而莫子布下面的部属,包括吴让、庄春德、叶丰昌这样的外围,却在每时每刻的搞事,希望脱离暹罗,建立华人国家。

  思考良久,莫子布明白,在回河仙起兵收回嘉定之前,一定要去吞武里跟郑信好好谈谈。

  这个问题如果不能解决,至少是得不到缓和,那么搞不好历史上的郑莫冲突,还是会上演。

  第三件事,就是莫子布一直想要的十三行。

  如今暹罗的使团,正在北京朝见乾隆,明德也应该把莫子布的心思带回了北京城。

  按说他立了这么大的功勋,一个十三行的总商资格应该不难。

  但现在突然收到乾隆竟然对他十分警惕的消息,莫子布一时间又觉得没了把握。

  刚把给母亲的信写完,陈成吉一阵旋风般的冲了进来,嘴里还在大声喊着。

  “生了,生了,王世子降世了!”

  莫子布还没明白怎么回事,随着陈成吉的大嘴巴,整个洛坤王宫内外,立刻就欢呼了起来。

  终于想起是什么事的莫子布,哭笑不得的给了陈成吉一巴掌。

  “什么他妈的叫降世,你会不会用词?

  还有,老子才是王世子,你外甥还不是,别他妈乱喊。”

  莫子布身后的鄚子潢立刻抬头看天,右手扣了扣下巴,好像天上有什么好风景般,一副我没听见的样子。

  莫子布也没好气的看了他一眼,“大哥,你就别装模作样了,咱老豆早就知道了,要不你回去给我打个前站?”

  莫子布这的事也不少,现在最大的问题,就是他手下这些人,已经在希望鄚天赐退位了。

  陈成吉敢大张旗鼓的到处喊‘王世子降世’,就是明证。

  “也行,那就恭喜大王了,我这大伯也正好备些礼物,回去看看我这刚出生的小侄子。”

  鄚子潢只觉得这世界变化太快,一两年前,还是他在跟莫子布争世子的位置。

  到了今天,竟然连老豆这个李渊,也有点当不下去了。

  两兄弟又说了几句话,只听得欢呼的声音越来越大,从王宫所在的半山看去,黑压压的一群正在朝着广场聚集过来。

  对于儿子的降生,莫子布没有多大的感觉,甚至心里都没起多少波澜。

  陈家小表妹阿珍跟在身边断断续续两三个月就怀孕了,刚怀上不久,又被母亲陈氏接走。

  一来莫子布没时间照顾,二来以莫子布这样的身份,孩子从怀上到出生,都必须要严格记录,并且要有可靠之人,眼睁睁看着从肚子里生下来。

  所以,莫子布跟小表妹的感情都还没到多深,也完全没参与过妊娠后的任何一件事,能有什么感觉就怪了。

  他只是知道小表妹给他生下了一个儿子,他的关键任务算是完成一大半,以后可以不用过苦行僧一般的生活了。

  但下面的人可不这么看,此时人心中,从龙之功,与国同休这两个词的分量还是很重的。

  一个王者最重要的就是要有接班人,至少是必须要展现出能制造后代的能力。

  不然万一出点问题,江山便宜了别人,老兄弟们跟着你上刀山下火海的,利益就完全没法保证,人心定然是不安的。

  所以,莫子布看来的不算大事,在其他人眼中,那就是超级大事了。

  。。。。

  当真正的报喜使者,莫大王表叔裴建南到达洛坤的时候,整个城市一片喜气洋洋。

  无数已经开始在南洋立稳跟脚的客家人,把自家的红公鸡姜酒、糯米粉、红鸡蛋,一挑挑兴高采烈的往王宫送。

  洗三朝的苏茅草和竹叶,堆得比房子还高。

  裴建南带着随从刚下船,就沿途吃了好几碗姜酒汤圆、姜糖水红蛋包等。

  这些东西,有的是满月才会弄的,但热情高涨的客家移民,早就准备好了。

  还不是最近准备的,而是怀孕还只有六七个月的时候,就有人自发的在准备,他们甚至比莫子布都更知道产期是什么时候。

  至于主动前去祝贺的人,那就更多了,粤西人、潮州人、客家人,漳泉的闽南人,一路络绎不绝。

  等裴建南到达王宫,庆贺的酒席已经开始摆了。

  

  莫子布身边的伺候人不多,军中的厨子也不适合摆宴席。

  但大量的客家人和闽南人,他们喜气洋洋的亲自动手,什么都不用莫子布操心,两百多桌的席面不多时都准备好了。

  大量食材运过来的时候,莫子布甚至都不知道该把钱付给谁。

  叶小妹挑着一大挑红鸡蛋,左右两边筐子里各八十八个,加起来连筐带稻草二十多斤的重量,她轻轻松松健步如飞,仿佛没有重量一般,

  来到莫子布眼前,叶小妹不知道脸是羞红了,还是累红的,他闪着亮晶晶的眼睛,一点也不怯场的说道:

  “大王,洛坤府新嘉县客家人给您道喜了,这些鸡蛋都是我们到了南洋后,新养鸡下的,是大家感谢大王带我们来这宝地的贺礼。”

  新嘉县这名字,一听就是嘉应州客家人的聚居区。

  洛坤府的土地对于珠三角的广府人来说,很难称得上宝地。

  但是对于在嘉应州苦挨的客家人来说,说一声宝地绝不为过。

  这些人来南洋不过一年多点,但已经开垦出了大量的田地。

  虽然目前还在经历用人畜鸡鸭粪便,树叶、火灰增肥的时期,但某些调教好的地方已经开始出产粮食。

首节 上一节 186/764下一节 尾节 目录txt下载

上一篇:踏尽世家门阀,女帝求我娶她?

下一篇:返回列表

推荐阅读